退休後人生空虛?哈佛、史丹佛培訓銀髮族「改變社會」|天下雜誌

對一些高齡人士而言,「退休」的想像不再是高爾夫、下午茶,而是展開有抱負的「第三人生」。哈佛「高階領導力計畫」、史丹佛「傑出職業學院」看準需求,培養60歲以上的「學生」結合曾經的專業知識,用校內學術資源制定有意義的「社會影響策略」。退休長輩如何化身變革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64歲的前銀行家羅萊特(Xavier Rolet)接到了哈佛大學的電話,告訴他收到了offer,獲得返回校園學習的資格。 他是今年哈佛「高階領導力計畫」(Advanced Leadership Initiative,ALI)的40名研究員之一,會在這裡開始為期一年的跨學科學術研習、領導力發展,和同儕合作,以制定自選問題的「社會影響策略」。  哈佛如何看待「第三人生」? 這項計畫,目標60出頭,仍然想發揮影響力的領導者們。這群人將自己的大部分職涯都奉獻給了一項事業,退休後仍充滿幹勁,想嘗試用不同的管道解決真正的社會問題。 與一般的研究生相同,參加這項計畫需要負擔學費、住宿費,並要搬到哈佛參加實體課程。 不同的是,「你來這裡不是為了給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為了展示誰擁有最厲害的大腦或錢包,而是打造一個團隊環境,讓每個參與者能夠成功執行他們的專案,」羅萊特解釋著ALI研究員和普通學生的差別。 ALI的緣起,可追溯到2005年三位哈佛大學教授發表的一篇論文〈大學新模式:第三階段教育〉。 學者們發現,近年來愈來愈多經驗豐富的領導者,對退休的想像不再是寧靜悠哉的高爾夫與下午茶,「對他們來說,以『捲起袖子』為目標的學校生活,可以啟動人生的『服務』階段,為滿足社會需求做出貢獻。」 三位學者也強調,大學應該多向四年制以外的人群提供不同的課程,以創造一個更快樂的老年社群,而不是讓高齡者被視為社會成本。 根據《金融時報》記者傑克 (Andrew Jack)旁聽最近的一門課程,來自世界各地,數十名銀髮族學員聚集在哈佛,參加了一場「變革者」的研討會。 他們白髮蒼蒼、戴著老花眼鏡,還是認真地消化了課程預習讀本,接著聆聽教授巴蒂拉納(Julie Battilana)講述一堂關於影響力道德的課程。在課堂中,每一位ALI的研究員都提出了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點子,並且利用哈佛大學的學術專業知識、凝聚力和人脈網來實現那些想法。 舉例來說,有ALI校友的協助創辦了組織,為移民提供技術性工作,也有人致力於改善公共衛生、促進入獄後康復,以及解決性販運問題。其中兩人擔任「芝麻街」的顧問,為兒童教育計畫開發了新的商業模式,並贏得了麥克阿瑟基金會的1億美元贊助。 現任研究員梅代羅斯(Marcelo Medeiros)正在鑽研科學知識,以協助恢復巴西的雨林。梅代羅斯認為,來哈佛上課最關鍵的是獲得與專業研究人員的人脈連結,「這些研究人員對氣候相關的一切,進行最先前沿的分析,」他說。 ALI現任教學長特雷斯塔德(Brian Trelstad)觀察,在每一屆40人的隊伍中,會有3-4人針對他們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真正重大的突破。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專心發展他們的專案,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找到另一個目標。 從2008年以來,ALI已經累積培養700多名研究員,這些「畢業生」在不同領域中做出成果。除此之外,ALI也啟發「以大學為基礎的中年過渡計畫」——Nexel,參與並仿效的成員大學遍佈美國、加拿大、瑞士,和英國。 銀髮族的「自我找尋」 像是使丹佛大學,也於2015年推出了「傑出職業學院」(Stanford's Distinguished Careers Institute),由該校的前醫學院院長創立,目的是希望來參加的學員能追求目標感、社區意識,和健康。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在未來20到30年裡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計畫負責人康納(Katherine Connor)指出,選才重點是學生在離開後能留下什麼,而不在於他們原本是多傑出的人。 與哈佛的計畫一樣,參加史丹佛計畫的學生也要自行負擔學費與住宿費。而史丹佛「傑出職業學院」的學員能與大學部、研究所學生一起上課,並共同進行專案和參訪。 另一所跟進的大學是位於美國印第安納的聖母大學的「啟發領導力計畫」(Inspired Leadership Initiative),它的選才標準與哈佛更為不同,「我們不想只用『成功』這個詞來形容那些進入商界最高管理階層的人,反而想要更廣泛的申請者。」 與哈佛、史丹佛相較,聖母大學不那麼重視學員提供社會影響力,而更關注高齡者的自我發現。課程會邀請參與的學員,到墓園寫自己的訃聞,並反思「我是誰」,「我真正想要什麼?」「我該怎麼起身去做?」。 「人們的油箱裡還剩下很多汽油,他們想嘗試一些不同的事,」計畫負責人施賴爾(Thomas Schreier)比喻,「某方面來說,這項計畫與大學部教育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著重於讓學員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長才。」 觀察聖母大學計畫的《大西洋》專欄作家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寫道,事實上,有資金來參加培訓的人都有高社經地位與成功職涯,但他們的經驗對於一般大眾仍極具參考性,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容易經歷深刻的「退休後存在主義危機」。 「人們需要抱持更充滿希望的心態面對退休生活,」《科學美國人》雜誌在一則談論終身學習的專題報導中總結,「應該將話題從避免損失和衰退,或者如何維持現狀,轉移到討論學習、成長和發光發熱。」 (資料來源:Scientificamerican, FT, Atlantic, Harvard, Stanford)

十二月 4, 2024 - 11:09
 4267
退休後人生空虛?哈佛、史丹佛培訓銀髮族「改變社會」|天下雜誌

對一些高齡人士而言,「退休」的想像不再是高爾夫、下午茶,而是展開有抱負的「第三人生」。哈佛「高階領導力計畫」、史丹佛「傑出職業學院」看準需求,培養60歲以上的「學生」結合曾經的專業知識,用校內學術資源制定有意義的「社會影響策略」。退休長輩如何化身變革者?

退休-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高齡-銀髮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64歲的前銀行家羅萊特(Xavier Rolet)接到了哈佛大學的電話,告訴他收到了offer,獲得返回校園學習的資格。

他是今年哈佛「高階領導力計畫」(Advanced Leadership Initiative,ALI)的40名研究員之一,會在這裡開始為期一年的跨學科學術研習、領導力發展,和同儕合作,以制定自選問題的「社會影響策略」。 

哈佛如何看待「第三人生」?

這項計畫,目標60出頭,仍然想發揮影響力的領導者們。這群人將自己的大部分職涯都奉獻給了一項事業,退休後仍充滿幹勁,想嘗試用不同的管道解決真正的社會問題。

與一般的研究生相同,參加這項計畫需要負擔學費、住宿費,並要搬到哈佛參加實體課程。

不同的是,「你來這裡不是為了給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為了展示誰擁有最厲害的大腦或錢包,而是打造一個團隊環境,讓每個參與者能夠成功執行他們的專案,」羅萊特解釋著ALI研究員和普通學生的差別。

ALI的緣起,可追溯到2005年三位哈佛大學教授發表的一篇論文〈大學新模式:第三階段教育〉。

學者們發現,近年來愈來愈多經驗豐富的領導者,對退休的想像不再是寧靜悠哉的高爾夫與下午茶,「對他們來說,以『捲起袖子』為目標的學校生活,可以啟動人生的『服務』階段,為滿足社會需求做出貢獻。」

三位學者也強調,大學應該多向四年制以外的人群提供不同的課程,以創造一個更快樂的老年社群,而不是讓高齡者被視為社會成本。

根據《金融時報》記者傑克 (Andrew Jack)旁聽最近的一門課程,來自世界各地,數十名銀髮族學員聚集在哈佛,參加了一場「變革者」的研討會。

他們白髮蒼蒼、戴著老花眼鏡,還是認真地消化了課程預習讀本,接著聆聽教授巴蒂拉納(Julie Battilana)講述一堂關於影響力道德的課程。在課堂中,每一位ALI的研究員都提出了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點子,並且利用哈佛大學的學術專業知識、凝聚力和人脈網來實現那些想法。

舉例來說,有ALI校友的協助創辦了組織,為移民提供技術性工作,也有人致力於改善公共衛生、促進入獄後康復,以及解決性販運問題。其中兩人擔任「芝麻街」的顧問,為兒童教育計畫開發了新的商業模式,並贏得了麥克阿瑟基金會的1億美元贊助。

現任研究員梅代羅斯(Marcelo Medeiros)正在鑽研科學知識,以協助恢復巴西的雨林。梅代羅斯認為,來哈佛上課最關鍵的是獲得與專業研究人員的人脈連結,「這些研究人員對氣候相關的一切,進行最先前沿的分析,」他說。

ALI現任教學長特雷斯塔德(Brian Trelstad)觀察,在每一屆40人的隊伍中,會有3-4人針對他們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真正重大的突破。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專心發展他們的專案,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找到另一個目標。

從2008年以來,ALI已經累積培養700多名研究員,這些「畢業生」在不同領域中做出成果。除此之外,ALI也啟發「以大學為基礎的中年過渡計畫」——Nexel,參與並仿效的成員大學遍佈美國、加拿大、瑞士,和英國。

銀髮族的「自我找尋」

像是使丹佛大學,也於2015年推出了「傑出職業學院」(Stanford's Distinguished Careers Institute),由該校的前醫學院院長創立,目的是希望來參加的學員能追求目標感、社區意識,和健康。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在未來20到30年裡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計畫負責人康納(Katherine Connor)指出,選才重點是學生在離開後能留下什麼,而不在於他們原本是多傑出的人。

與哈佛的計畫一樣,參加史丹佛計畫的學生也要自行負擔學費與住宿費。而史丹佛「傑出職業學院」的學員能與大學部、研究所學生一起上課,並共同進行專案和參訪。

另一所跟進的大學是位於美國印第安納的聖母大學的「啟發領導力計畫」(Inspired Leadership Initiative),它的選才標準與哈佛更為不同,「我們不想只用『成功』這個詞來形容那些進入商界最高管理階層的人,反而想要更廣泛的申請者。」

與哈佛、史丹佛相較,聖母大學不那麼重視學員提供社會影響力,而更關注高齡者的自我發現。課程會邀請參與的學員,到墓園寫自己的訃聞,並反思「我是誰」,「我真正想要什麼?」「我該怎麼起身去做?」。

「人們的油箱裡還剩下很多汽油,他們想嘗試一些不同的事,」計畫負責人施賴爾(Thomas Schreier)比喻,「某方面來說,這項計畫與大學部教育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著重於讓學員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長才。」

觀察聖母大學計畫的《大西洋》專欄作家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寫道,事實上,有資金來參加培訓的人都有高社經地位與成功職涯,但他們的經驗對於一般大眾仍極具參考性,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容易經歷深刻的「退休後存在主義危機」。

「人們需要抱持更充滿希望的心態面對退休生活,」《科學美國人》雜誌在一則談論終身學習的專題報導中總結,「應該將話題從避免損失和衰退,或者如何維持現狀,轉移到討論學習、成長和發光發熱。」

(資料來源:Scientificamerican, FT, Atlantic, Harvard, Stanford)

admin As a sports enthusias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y passion for sports goes beyond mere entertainment—it is a way of life. I am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Big Five" European football leagues: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La Liga, Serie A, Bundesliga, and Ligu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