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遊中國竟成統戰 專訪網紅統戰團瑋哥:怎麼會參加?都去了哪?要交作業嗎?

台灣網紅接連去中國大陸旅遊,這是對台統戰的新變化嗎?揭密網紅統戰團背後金主福建,不僅成為對台統戰示範區,還精細分工到媽祖都有城市負責。 YouTuber瑋哥陳睿瑋被點名參加網紅統戰團,當對方談兩岸一家親,他妙回「到達彼岸也是一家人。」圖片來源:謝德瑾攝 今年初夏,本名陳睿瑋的YouTuber「瑋哥」接到一位台灣旅行社朋友的訊息,問他想不想去福建走走,機票和住宿費全免。 「他好像滿急的,」陳睿瑋對《天下》回憶道,「說可以大家湊一團,我到那邊自己再找找靈感,拍拍創作。」 頂著一頭及腰的亂長髮,一身寬鬆花俏衣褲的陳睿瑋,外型像極了他的偶像周星馳飾演的蘇乞兒。 曾是網紅團體「反骨男孩」成員的陳睿瑋,從事 YouTuber工作許多年,只把這當作又一次的業配邀約,就像以前飛去泰國為餐廳拍攝宣傳一樣稀鬆平常。 5月底,陳睿瑋和幾位網紅與台灣電視記者,一行10多人,飛去福建武夷山,展開一系列的「靈感之旅」。但他萬萬沒想到,這竟讓他被外界指責「為匪宣傳」。 網紅波特王率先爆料,中共邀請一批網紅為其宣傳。接著,陳睿瑋和其他台灣網紅接受中國媒體採訪的影像,也一一被網友披露。 而近期YouTuber八炯和兩岸網紅「閩南狼」陳柏源合作,在臥底紀錄片中和武夷山的統戰部官員通話,更間接證實了中共招待台灣YouTuber的統戰陽謀。 為何對岸近期紛紛找上台灣網紅出遊? 招待台灣網紅遊中國,粉絲僅千人、不發文也可以? 「這樣的統戰,就是劍指台灣青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張峻豪直言。 對中國而言,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是個震撼,北京沒想到長年的經濟讓利,非但沒讓台灣社會雨露均霑,反而加劇年輕世代對中國的疑慮。 從那之後,「(年輕)一代(基層)一線」成為對台工作的首要原則,其中的核心對象就是青年。 而隨著社群媒體興起,新媒體成為年輕人主要的資訊接收管道,如何攏絡網紅「說好中國故事」,也成為中國統戰的最新重點。 攏絡網紅成為統戰新重點。圖為被稱為「網紅直播一條街」的深圳東門步行街。(謝佩穎攝) 那些被招待去中國旅遊的台灣網紅,具體在當地做了哪些事? 今年夏天,陳睿瑋去完武夷山後,北上到山東聊城,並西進到甘肅武威的天祝藏族自治縣。 他抱著「憨憨跟人走」的心態,對整趟旅程的細節已不太有印象,只記得去了許多農村,搭了遊船,坐過摩天輪。其中比較有印象的,是參觀了寺廟,對佛法有興趣的他,和法師有了一番對談,「感覺他們就跟台灣佛光山的法師差不多。」 旅程中不免拜會一些政府官員,但陳睿瑋對嚴肅的議題不感興趣,多數時候在打瞌睡。 當對方談起「兩岸一家親」時,他更用一套無厘頭的方式回應:「我告訴他,不只是兩岸,到達彼岸(往生後)我們也都是一家人。」 最重要的是,整趟旅程中,他們都沒有被要求必須在社群網站上發布哪些素材。 陳睿瑋回憶,一些同行的網紅連在社群上都沒發過限時動態,要不是被他拍進畫面,恐怕沒人知道他們也在團裡。 平心而論,陳睿瑋只算是「小網紅」,Instagram和YouTube分別只有6萬和4萬多人追蹤,他自己都謙稱只是「跑龍套」。 與他同團的網紅,傳播能力更小,例如「艾咪拍拍」的Instagram追蹤數不到4000人,3萬多人追蹤的YouTube頻道則沒有上傳旅行影片;李善願的Instagram和YouTube追蹤人數都只有1萬多人,而她在兩個平台上都沒發出這趟旅遊的任何貼文。 無論從內容或是影響力來看,這些「微網紅」都很難扮演「說好中國故事」的角色。 「中國基層的承辦人不管整盤棋,」長期研究中國社會與媒體的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解釋,即便北京鎖定網紅作為統戰新標的,但對基層政府而言,重要是先完成上頭的任務指標,成效只是次要考量。 看似對岸拿錢打水漂,但更值得玩味的,不論是陳睿瑋和陳柏源,邀請他們前往中國探訪的背後金主,不約而同都是中共近年對台「統戰」的先鋒────福建。 背後是金主福建,要扮演台胞第一家園 所謂「統戰」,是「統一戰線」的簡稱,被譽為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愛用的鬥爭「法寶」,意思是在不動武力下,要營造出對自己有利環境的做法。 中共統戰的重點是打造對自己有利的環境、擴大「對台」朋友圈。圖為許多金門人會搭船到廈門帶貨回來販賣賺差價。(邱劍英攝) 最耳熟能詳的統戰策略,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目前對台出擊的管道,也是無孔不入,從宗教交流、學生赴陸實習等,都是中共擴大「對台」朋友圈的方式。 而目前對台動作最積極的福建,正是源於習近平時代的對台政策轉變。 長期研究中共對台工作的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林瑞華指出,從江澤民到胡錦濤時期,中央往往僅提出對台的原則性綱領,放權讓地方推進,好比廣東以「三來一補」的基礎吸引台商代工製造業,福建以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來吸引台企,都是地方提出的自主政策。 但到了習近平時代,他更重視自己擔任小組長的「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從上扮演統籌規劃,這也是為什麼中國2018年起陸續頒布的「對台31條」、「對台26條」,都具體寫下對台工作的重點和做法。而更關鍵的是,對台工作的重點也從早先的貿易讓利,逐漸轉成「主場融合」,積極吸引台灣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前去中國大陸「融合發展」。 而其中,最靠近台灣的福建省,去年率先被官方指定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扮好「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福建地方官扛對台績效,撒錢不再無止盡 「太陽花運動後至2018年間,中國看似沒有推出太顯著的對台政策,但那幾年間,許多政策其實都默默在福建各地試點,」林瑞華觀察。 以2018年提供在陸台人的「準國民待遇」為例,不管是讓在陸領有「居住證」的台人在購房資格上和本地居民享同等待遇,又或是允許台商參加「2025中國製造」相關計劃,都有提前在福建試點的痕跡。 「這些同等待遇其實是當地台灣人爭取來的,當地政府會了解台商台人的需求,一步步處理,」林瑞華分析。 不僅讓福建扮演對台政策實驗區,福建地方的對台工作也日漸細膩,各地除了分工對口台灣的重點產業和人才,面對地方銀根勒緊,政府也浮出對成效的算計。 林瑞華觀察,最近,福州市在對各部門官員的考核上,開始增加對台工作的績效加權,以提升官員們的積極性。 而對台青撒錢,也不再無止盡。 以吸引台灣青年的青年創業園區為例,一位在當地任教的台籍教師指出,以往吸引到的,多是在其他政策優惠較差省份發展的在陸台青,而由於培訓和創業團隊都缺乏專業和經驗,創業往往以失敗告終,提供資源的地方政府成為冤大頭。 但林瑞華研究發現,福州市正在改變做法,當地依然會提供來創業、就業的台青近乎免費的住房,並在一定期限內提供輔導,但在期限之後,若台青仍無法在當地立足,地方政府給予的補助就會逐漸撤出。 無法擺脫統戰,兩岸交流要透明 這些新轉變,反映出對台統戰政策,並不是鐵板一塊。說句大實話,只要中共持續抱有兩岸統一目標,對台統戰工作就不會消失。 但面對線上線下、日益細膩的統戰,台灣該如何面對? 「恐懼是沒效的,因為這也是統戰的目的之一,」羅世宏說,「對方就是想讓你自我

十二月 23, 2024 - 11:43
 5159
免費遊中國竟成統戰 專訪網紅統戰團瑋哥:怎麼會參加?都去了哪?要交作業嗎?

台灣網紅接連去中國大陸旅遊,這是對台統戰的新變化嗎?揭密網紅統戰團背後金主福建,不僅成為對台統戰示範區,還精細分工到媽祖都有城市負責。

統戰-網紅-福建-瑋哥-融合發展示範區-八炯-波特王-中共-兩岸關係 YouTuber瑋哥陳睿瑋被點名參加網紅統戰團,當對方談兩岸一家親,他妙回「到達彼岸也是一家人。」圖片來源:謝德瑾攝

今年初夏,本名陳睿瑋的YouTuber「瑋哥」接到一位台灣旅行社朋友的訊息,問他想不想去福建走走,機票和住宿費全免。

「他好像滿急的,」陳睿瑋對《天下》回憶道,「說可以大家湊一團,我到那邊自己再找找靈感,拍拍創作。」

頂著一頭及腰的亂長髮,一身寬鬆花俏衣褲的陳睿瑋,外型像極了他的偶像周星馳飾演的蘇乞兒。

曾是網紅團體「反骨男孩」成員的陳睿瑋,從事 YouTuber工作許多年,只把這當作又一次的業配邀約,就像以前飛去泰國為餐廳拍攝宣傳一樣稀鬆平常。

5月底,陳睿瑋和幾位網紅與台灣電視記者,一行10多人,飛去福建武夷山,展開一系列的「靈感之旅」。但他萬萬沒想到,這竟讓他被外界指責「為匪宣傳」。

網紅波特王率先爆料,中共邀請一批網紅為其宣傳。接著,陳睿瑋和其他台灣網紅接受中國媒體採訪的影像,也一一被網友披露。

而近期YouTuber八炯和兩岸網紅「閩南狼」陳柏源合作,在臥底紀錄片中和武夷山的統戰部官員通話,更間接證實了中共招待台灣YouTuber的統戰陽謀。

為何對岸近期紛紛找上台灣網紅出遊?

招待台灣網紅遊中國,粉絲僅千人、不發文也可以?

「這樣的統戰,就是劍指台灣青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張峻豪直言。

對中國而言,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是個震撼,北京沒想到長年的經濟讓利,非但沒讓台灣社會雨露均霑,反而加劇年輕世代對中國的疑慮。

從那之後,「(年輕)一代(基層)一線」成為對台工作的首要原則,其中的核心對象就是青年。

而隨著社群媒體興起,新媒體成為年輕人主要的資訊接收管道,如何攏絡網紅「說好中國故事」,也成為中國統戰的最新重點。

攏絡網紅成為統戰新重點。圖為被稱為「網紅直播一條街」的深圳東門步行街。(謝佩穎攝)

那些被招待去中國旅遊的台灣網紅,具體在當地做了哪些事?

今年夏天,陳睿瑋去完武夷山後,北上到山東聊城,並西進到甘肅武威的天祝藏族自治縣。

他抱著「憨憨跟人走」的心態,對整趟旅程的細節已不太有印象,只記得去了許多農村,搭了遊船,坐過摩天輪。其中比較有印象的,是參觀了寺廟,對佛法有興趣的他,和法師有了一番對談,「感覺他們就跟台灣佛光山的法師差不多。」

旅程中不免拜會一些政府官員,但陳睿瑋對嚴肅的議題不感興趣,多數時候在打瞌睡。

當對方談起「兩岸一家親」時,他更用一套無厘頭的方式回應:「我告訴他,不只是兩岸,到達彼岸(往生後)我們也都是一家人。」

最重要的是,整趟旅程中,他們都沒有被要求必須在社群網站上發布哪些素材。

陳睿瑋回憶,一些同行的網紅連在社群上都沒發過限時動態,要不是被他拍進畫面,恐怕沒人知道他們也在團裡。

平心而論,陳睿瑋只算是「小網紅」,Instagram和YouTube分別只有6萬和4萬多人追蹤,他自己都謙稱只是「跑龍套」。

與他同團的網紅,傳播能力更小,例如「艾咪拍拍」的Instagram追蹤數不到4000人,3萬多人追蹤的YouTube頻道則沒有上傳旅行影片;李善願的Instagram和YouTube追蹤人數都只有1萬多人,而她在兩個平台上都沒發出這趟旅遊的任何貼文。

無論從內容或是影響力來看,這些「微網紅」都很難扮演「說好中國故事」的角色。

「中國基層的承辦人不管整盤棋,」長期研究中國社會與媒體的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解釋,即便北京鎖定網紅作為統戰新標的,但對基層政府而言,重要是先完成上頭的任務指標,成效只是次要考量。

看似對岸拿錢打水漂,但更值得玩味的,不論是陳睿瑋和陳柏源,邀請他們前往中國探訪的背後金主,不約而同都是中共近年對台「統戰」的先鋒────福建。

背後是金主福建,要扮演台胞第一家園

所謂「統戰」,是「統一戰線」的簡稱,被譽為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愛用的鬥爭「法寶」,意思是在不動武力下,要營造出對自己有利環境的做法。

中共統戰的重點是打造對自己有利的環境、擴大「對台」朋友圈。圖為許多金門人會搭船到廈門帶貨回來販賣賺差價。(邱劍英攝)

最耳熟能詳的統戰策略,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目前對台出擊的管道,也是無孔不入,從宗教交流、學生赴陸實習等,都是中共擴大「對台」朋友圈的方式。

而目前對台動作最積極的福建,正是源於習近平時代的對台政策轉變。

長期研究中共對台工作的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林瑞華指出,從江澤民到胡錦濤時期,中央往往僅提出對台的原則性綱領,放權讓地方推進,好比廣東以「三來一補」的基礎吸引台商代工製造業,福建以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來吸引台企,都是地方提出的自主政策。

但到了習近平時代,他更重視自己擔任小組長的「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從上扮演統籌規劃,這也是為什麼中國2018年起陸續頒布的「對台31條」、「對台26條」,都具體寫下對台工作的重點和做法。而更關鍵的是,對台工作的重點也從早先的貿易讓利,逐漸轉成「主場融合」,積極吸引台灣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前去中國大陸「融合發展」。

而其中,最靠近台灣的福建省,去年率先被官方指定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要扮好「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福建地方官扛對台績效,撒錢不再無止盡

「太陽花運動後至2018年間,中國看似沒有推出太顯著的對台政策,但那幾年間,許多政策其實都默默在福建各地試點,」林瑞華觀察。

以2018年提供在陸台人的「準國民待遇」為例,不管是讓在陸領有「居住證」的台人在購房資格上和本地居民享同等待遇,又或是允許台商參加「2025中國製造」相關計劃,都有提前在福建試點的痕跡。

「這些同等待遇其實是當地台灣人爭取來的,當地政府會了解台商台人的需求,一步步處理,」林瑞華分析。

不僅讓福建扮演對台政策實驗區,福建地方的對台工作也日漸細膩,各地除了分工對口台灣的重點產業和人才,面對地方銀根勒緊,政府也浮出對成效的算計。

林瑞華觀察,最近,福州市在對各部門官員的考核上,開始增加對台工作的績效加權,以提升官員們的積極性。

而對台青撒錢,也不再無止盡。

以吸引台灣青年的青年創業園區為例,一位在當地任教的台籍教師指出,以往吸引到的,多是在其他政策優惠較差省份發展的在陸台青,而由於培訓和創業團隊都缺乏專業和經驗,創業往往以失敗告終,提供資源的地方政府成為冤大頭。

但林瑞華研究發現,福州市正在改變做法,當地依然會提供來創業、就業的台青近乎免費的住房,並在一定期限內提供輔導,但在期限之後,若台青仍無法在當地立足,地方政府給予的補助就會逐漸撤出

無法擺脫統戰,兩岸交流要透明

這些新轉變,反映出對台統戰政策,並不是鐵板一塊。說句大實話,只要中共持續抱有兩岸統一目標,對台統戰工作就不會消失。

但面對線上線下、日益細膩的統戰,台灣該如何面對?

「恐懼是沒效的,因為這也是統戰的目的之一,」羅世宏說,「對方就是想讓你自我審查。」

他觀察到,即便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使用TikTok、小紅書等中國社群媒體,讓他們更願意接收對岸資訊,但這不必然改變他們的身分認同。最明顯的例證是,政大每年進行的台灣民眾身分認同民調中,自認「台灣人」的比例自2008年後就超越其他認同,未曾反轉。

張峻豪也認為,台灣無法擺脫統戰,反而更該採用「透明化策略」,媒體真實反映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狀況,政府則將已發生的交流風險案例公開給大眾,這麼做的效果,會好過一概反對雙向交流。

「以事實為基礎的交流,我們就不應該感到害怕,」羅世宏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曹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