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歐洲竹科」、送學生來台 各國瘋半導體,為何都來找台灣?

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角色,從「製造」進化到「賦能」。 不只美日歐,東南亞和印度也尋求台灣技術支持。 半導體投資潮,供應鏈更多元韌性,但效率恐降低。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台積電熊本一廠在2024年底完工投產,是台積海外佈局新里程碑。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開工典禮預定在2025年1月美國新總統川普就職之後,擇日舉行。不論是哪一天,都象徵台積電,以及整個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全球佈局的新里程碑。 不只美國,現在全球各國不論是已有基礎,或仍是一張白紙的國家,想要發展半導體產業,都把目光投到台灣身上。台灣在全球製造業中的角色,已從「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Made by Taiwan),進化到輸出know-how的「台灣賦能」(Empowered by Taiwan)。 日本》賦能先進製程 台積電扮演賦能日本拚先進製程的角色。 台積熊本一廠在2024年第四季量產,第二廠預定2025年第一季開工,規劃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第三廠選址,已開始討論。 除了台積,由日本政府與豐田、軟銀、索尼等8家重量級企業共同支持成立的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目標2025年4月試產2奈米晶片,2027年量產。 但有如新創企業的Rapidus不僅遭遇整合各方資源的挑戰,資金也有巨大缺口。日本業界流傳,若Rapidus經營不順,台積可接手其北海道工廠的說法。 趕工中的日本半導體製造國家隊Rapidus北海道廠,肩負日本拚先進製程的重責大任。(達志影像/美聯社) 歐洲》打造「晶三角」 在歐洲,歐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德勒斯登後,鄰近的波蘭、捷克想趁勢從歐洲晶片自主中分到一杯羹,也想引進台灣資源,打造「歐洲晶三角」(德國、捷克、波蘭)。 目前在波蘭有據點的台廠,包括聯發科研發中心與日月光旗下環旭電子的兩座封測廠。 波蘭政府想透過本身已有相當基礎的光子產業,尋求與台灣業者在矽光子領域進行合作。2022年,台波成立半導體工作小組,台灣大學與華沙理工大學已在半導體材料有科研合作計劃。 在捷克,則是由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在布拉格成立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作為兩國科研合作平台。半導體代理商崇越科技已計劃在2025年下半在德勒斯登設立公司,正洽談多家台廠一起到捷克打造「歐洲版新竹科學園區」。 東南亞》合作培育人才 就連東南亞的越南、印尼,以及印度這些半導體基礎薄弱的國家,也在美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友岸外包政策的鼓勵下,對發展半導體產業躍躍欲試,鄰近的台灣,自然是爭取合作的對象。 美國在東南亞的「友岸」,首推已有美商英特爾、台商環旭與訊芯等封測廠,以及美商高通、日商瑞薩等晶片設計公司的越南。 越南政府最近公布了「2025─50半導體發展路徑圖」,目標打造3座晶圓廠、300家IC設計公司。 美國另一個目標是印尼,2024年8月拉著台灣在泗水辦了一場三國產官學齊聚的半導體製造論壇。 對半導體人才嚴重短缺的越南和印尼來說,鄰近的台灣是最佳人才培訓中心。越南大南大學已經與台灣明新、龍華與勤益3所科技大學進行合作,愈來愈多越南學生來台攻讀半導體相關學位。印尼則是由泗水理工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進行半導體課程合作。 印度更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推動半導體產業合作的另一個重心,台灣成了建廠know-how來源。 台廠力積電在2024年9月與印度塔塔電子簽定協議,提供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訓,協助興建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目標2026年完工量產。鴻海則是和印度HCL集團合作設立封測廠。 正面看這股全球半導體投資潮,是台廠的海外機會湧現,全球供應鏈也會更多元化、更有韌性。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供應鏈變得更破碎,導致成本上升、效率降低。 (雜誌原標題為:從製造到輸出技術 想拚半導體,就來找台灣。責任編輯:黃韵庭)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813期「2025經濟大預測」】

十二月 10, 2024 - 08:36
 5524
蓋「歐洲竹科」、送學生來台 各國瘋半導體,為何都來找台灣?

  • 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角色,從「製造」進化到「賦能」。
  • 不只美日歐,東南亞和印度也尋求台灣技術支持。
  • 半導體投資潮,供應鏈更多元韌性,但效率恐降低。

半導體-晶片-台積電-外交-2025經濟大預測 台積電熊本一廠在2024年底完工投產,是台積海外佈局新里程碑。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開工典禮預定在2025年1月美國新總統川普就職之後,擇日舉行。不論是哪一天,都象徵台積電,以及整個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全球佈局的新里程碑。

不只美國,現在全球各國不論是已有基礎,或仍是一張白紙的國家,想要發展半導體產業,都把目光投到台灣身上。台灣在全球製造業中的角色,已從「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Made by Taiwan),進化到輸出know-how的「台灣賦能」(Empowered by Taiwan)。

日本》賦能先進製程

台積電扮演賦能日本拚先進製程的角色。

台積熊本一廠在2024年第四季量產,第二廠預定2025年第一季開工,規劃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第三廠選址,已開始討論。

除了台積,由日本政府與豐田、軟銀、索尼等8家重量級企業共同支持成立的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目標2025年4月試產2奈米晶片,2027年量產。

但有如新創企業的Rapidus不僅遭遇整合各方資源的挑戰,資金也有巨大缺口。日本業界流傳,若Rapidus經營不順,台積可接手其北海道工廠的說法。

趕工中的日本半導體製造國家隊Rapidus北海道廠,肩負日本拚先進製程的重責大任。(達志影像/美聯社)

歐洲》打造「晶三角」

在歐洲,歐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德勒斯登後,鄰近的波蘭、捷克想趁勢從歐洲晶片自主中分到一杯羹,也想引進台灣資源,打造「歐洲晶三角」(德國、捷克、波蘭)。

目前在波蘭有據點的台廠,包括聯發科研發中心與日月光旗下環旭電子的兩座封測廠。

波蘭政府想透過本身已有相當基礎的光子產業,尋求與台灣業者在矽光子領域進行合作。2022年,台波成立半導體工作小組,台灣大學與華沙理工大學已在半導體材料有科研合作計劃。

在捷克,則是由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在布拉格成立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作為兩國科研合作平台。半導體代理商崇越科技已計劃在2025年下半在德勒斯登設立公司,正洽談多家台廠一起到捷克打造「歐洲版新竹科學園區」。

東南亞》合作培育人才

就連東南亞的越南、印尼,以及印度這些半導體基礎薄弱的國家,也在美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友岸外包政策的鼓勵下,對發展半導體產業躍躍欲試,鄰近的台灣,自然是爭取合作的對象。

美國在東南亞的「友岸」,首推已有美商英特爾、台商環旭與訊芯等封測廠,以及美商高通、日商瑞薩等晶片設計公司的越南。

越南政府最近公布了「2025─50半導體發展路徑圖」,目標打造3座晶圓廠、300家IC設計公司。

美國另一個目標是印尼,2024年8月拉著台灣在泗水辦了一場三國產官學齊聚的半導體製造論壇。

對半導體人才嚴重短缺的越南和印尼來說,鄰近的台灣是最佳人才培訓中心。越南大南大學已經與台灣明新、龍華與勤益3所科技大學進行合作,愈來愈多越南學生來台攻讀半導體相關學位。印尼則是由泗水理工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進行半導體課程合作。

印度更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推動半導體產業合作的另一個重心,台灣成了建廠know-how來源。

台廠力積電在2024年9月與印度塔塔電子簽定協議,提供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訓,協助興建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目標2026年完工量產。鴻海則是和印度HCL集團合作設立封測廠。

正面看這股全球半導體投資潮,是台廠的海外機會湧現,全球供應鏈也會更多元化、更有韌性。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供應鏈變得更破碎,導致成本上升、效率降低。

(雜誌原標題為:從製造到輸出技術 想拚半導體,就來找台灣。責任編輯:黃韵庭)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813期「2025經濟大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