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鋼鋁關稅25%,無豁免,台灣利多
川普鋼鋁關稅,台灣利多? 馬斯克想買OpenAI!奧特曼:謝謝,我們也想買推特 半導體若課稅,衝擊台灣74億美元出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川普鋼鋁關稅,台灣利多? 本週投資人準備迎接新的關稅,和通膨數據,同時等待著聯準會主席鮑爾去國會聽證的說法。 在等待的同時,美股持續創高。四大指數全面上漲。七大科技股股中,除了特斯拉,幾乎全面翻紅。 川普這禮拜考慮換一個關稅玩法,不針對國家,直接衝著產品來。 在前往超級盃球賽的空軍一號上,川普表示,他將宣布新的金屬關稅,針對鋼和鋁進口課徵25%的關稅,川普還表示將在週二或週三宣布互惠關稅,也就是對美國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的國家,美國將會反制,課以對等關稅。(看更多:川普徵25%鋼鋁關稅,背後的野心是什麼?) 川普11日一早確定下令對進口鋼鋁徵收25%的關稅,並且擴及親密盟友,貿易夥伴將不會獲得豁免。白宮官員表示,這是為了避免俄羅斯、中國等國繞道,規避現有關稅。 川普第一任的時候,就對鋼鐵徵收25%關稅,對鋁礦則是徵收10%關稅,後來給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國免稅待遇。拜登後來則是給了英國、歐盟和日本免稅配合。 川普對鋼鋁課徵新關稅,最大贏家不意外,將是美國。 過去10年美國鋼鐵的進口量大幅下降了約35%,許多人歸功於川普在上一任推出的關稅政策。 不過鋁的進口是成長的,過去10年進口增加了14%,不過出口量也逐漸增加。 大宗商品顧問公司CRU的分析師坎貝爾(James Campbell)認為,對美國來說,關稅短期可能損害需求,但長遠來看,可以看到投資增加。 輸家會是誰? 目前美國鋼、鋁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和墨西哥儘管先前獲得了豁免,全面加徵的25%關稅暫時延長到3月,但是這兩國是輸出鋼鋁到美國的最大出口國,一旦關稅生效,可能會受到大衝擊。 同時,巴西、德國和韓國等國,都可能捲入其中。 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出口商,根據美國貿易數據,2024年從越南鋼鐵出口到美國,大增143%,其次是台灣年增75%。 台灣可能受益? 台灣出口到美國的鋼鋁約7億多美元。不過台灣銷往美國的鋼鐵目前已經被課25%關稅,這次川普取消對其他國家的豁免,反而讓台灣業者獲利,競爭者少了免稅優惠,台灣的競爭壓力就相對輕了,這也使得10日台灣的鋼鐵類股幾乎全面走紅。 #馬斯克想買OpenAI,奧特曼:謝謝,我們也想買推特 馬斯克才剛表示他不想買抖音,就傳出因為他有更想買的東西。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馬斯克為主的投資方,提出以974億美元,尋求收購OpenAI的非營利公司,以取得對OpenAI的控制。 馬斯克透過律師,向OpenAI提交競標書,馬斯克在聲明中喊話OpenAI,「該回歸開源、注重AI安全了。」 馬斯克想買的,是監督OpenAI的非營利組織。 其實馬斯克也是OpenAI的共同創辦人之一,2015年當時OpenAI是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成立,2019年馬斯克離開、奧特曼(Sam Altman)接任執行長,OpenAI透過成立營利子公司的方式,來募集微軟等投資者的資金。 奧特曼正在努力將子公司轉成為一家傳統的營利公司,同時把非營利組織拆出來,但非營利組織機擁有新營利公司的股權。 這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對非營利組織進行估值。馬斯克等批評人士認為,OpenAI在分拆非營利母公司的時候,可能低估了價值,馬斯克要求開放競標,以便確定其在公開市場的公平價值。 其實不只馬斯克反對,OpenAI的競爭對手Meta也發函給加州總檢察長,表達反對。 馬斯克和奧特曼正展開激烈的法律攻防。馬斯克指控OpenAI違反反壟斷法,一共有26項法律訴訟正在進行中。 OpenAI最新一輪融資到位的話,估值將高達3000億美元。對於馬斯克想要競購OpenAI,奧特曼最新的推文回應,「不用了,謝謝,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出資94.7億美元收購推特(現在的X)。」 #半導體若課稅,衝擊台灣74億美元出口 台積電公布了1月營收達2932.8億新台幣,月增5.4%,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5.9%。由於一月南部幾次地震影響,認列地震損失約53億元,今年第一季營收預計趨近展望的低標。 川普威脅對半導體徵收關稅,給台積電的前景帶來不確定,目前還不確定到底川普會怎麼做。 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去年增加83%,根據《路透社》報導,主要是受到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需求的推動,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14億美元。 其中台灣出口到美國晶片約74億美元,經濟部表示,輸出到美國的晶片佔台灣晶片出口的4.5%。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這對美國是不利的。 台灣或可考慮效法日本,以進口更多美國能源,來滿足美國的要求。

- 川普鋼鋁關稅,台灣利多?
- 馬斯克想買OpenAI!奧特曼:謝謝,我們也想買推特
- 半導體若課稅,衝擊台灣74億美元出口

#川普鋼鋁關稅,台灣利多?
本週投資人準備迎接新的關稅,和通膨數據,同時等待著聯準會主席鮑爾去國會聽證的說法。
在等待的同時,美股持續創高。四大指數全面上漲。七大科技股股中,除了特斯拉,幾乎全面翻紅。
川普這禮拜考慮換一個關稅玩法,不針對國家,直接衝著產品來。
在前往超級盃球賽的空軍一號上,川普表示,他將宣布新的金屬關稅,針對鋼和鋁進口課徵25%的關稅,川普還表示將在週二或週三宣布互惠關稅,也就是對美國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的國家,美國將會反制,課以對等關稅。(看更多:川普徵25%鋼鋁關稅,背後的野心是什麼?)
川普11日一早確定下令對進口鋼鋁徵收25%的關稅,並且擴及親密盟友,貿易夥伴將不會獲得豁免。白宮官員表示,這是為了避免俄羅斯、中國等國繞道,規避現有關稅。
川普第一任的時候,就對鋼鐵徵收25%關稅,對鋁礦則是徵收10%關稅,後來給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國免稅待遇。拜登後來則是給了英國、歐盟和日本免稅配合。
川普對鋼鋁課徵新關稅,最大贏家不意外,將是美國。
過去10年美國鋼鐵的進口量大幅下降了約35%,許多人歸功於川普在上一任推出的關稅政策。
不過鋁的進口是成長的,過去10年進口增加了14%,不過出口量也逐漸增加。
大宗商品顧問公司CRU的分析師坎貝爾(James Campbell)認為,對美國來說,關稅短期可能損害需求,但長遠來看,可以看到投資增加。
輸家會是誰?
目前美國鋼、鋁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和墨西哥儘管先前獲得了豁免,全面加徵的25%關稅暫時延長到3月,但是這兩國是輸出鋼鋁到美國的最大出口國,一旦關稅生效,可能會受到大衝擊。
同時,巴西、德國和韓國等國,都可能捲入其中。
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出口商,根據美國貿易數據,2024年從越南鋼鐵出口到美國,大增143%,其次是台灣年增75%。
台灣可能受益?
台灣出口到美國的鋼鋁約7億多美元。不過台灣銷往美國的鋼鐵目前已經被課25%關稅,這次川普取消對其他國家的豁免,反而讓台灣業者獲利,競爭者少了免稅優惠,台灣的競爭壓力就相對輕了,這也使得10日台灣的鋼鐵類股幾乎全面走紅。
#馬斯克想買OpenAI,奧特曼:謝謝,我們也想買推特
馬斯克才剛表示他不想買抖音,就傳出因為他有更想買的東西。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馬斯克為主的投資方,提出以974億美元,尋求收購OpenAI的非營利公司,以取得對OpenAI的控制。
馬斯克透過律師,向OpenAI提交競標書,馬斯克在聲明中喊話OpenAI,「該回歸開源、注重AI安全了。」
馬斯克想買的,是監督OpenAI的非營利組織。
其實馬斯克也是OpenAI的共同創辦人之一,2015年當時OpenAI是以非營利組織的方式成立,2019年馬斯克離開、奧特曼(Sam Altman)接任執行長,OpenAI透過成立營利子公司的方式,來募集微軟等投資者的資金。
奧特曼正在努力將子公司轉成為一家傳統的營利公司,同時把非營利組織拆出來,但非營利組織機擁有新營利公司的股權。
這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對非營利組織進行估值。馬斯克等批評人士認為,OpenAI在分拆非營利母公司的時候,可能低估了價值,馬斯克要求開放競標,以便確定其在公開市場的公平價值。
其實不只馬斯克反對,OpenAI的競爭對手Meta也發函給加州總檢察長,表達反對。
馬斯克和奧特曼正展開激烈的法律攻防。馬斯克指控OpenAI違反反壟斷法,一共有26項法律訴訟正在進行中。
OpenAI最新一輪融資到位的話,估值將高達3000億美元。對於馬斯克想要競購OpenAI,奧特曼最新的推文回應,「不用了,謝謝,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出資94.7億美元收購推特(現在的X)。」
#半導體若課稅,衝擊台灣74億美元出口
台積電公布了1月營收達2932.8億新台幣,月增5.4%,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5.9%。由於一月南部幾次地震影響,認列地震損失約53億元,今年第一季營收預計趨近展望的低標。
川普威脅對半導體徵收關稅,給台積電的前景帶來不確定,目前還不確定到底川普會怎麼做。
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去年增加83%,根據《路透社》報導,主要是受到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需求的推動,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14億美元。
其中台灣出口到美國晶片約74億美元,經濟部表示,輸出到美國的晶片佔台灣晶片出口的4.5%。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這對美國是不利的。
台灣或可考慮效法日本,以進口更多美國能源,來滿足美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