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綁架了孩子的青春:犧牲的是學生在年輕時能培養適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讀者投書-作者為關心教育議題的媒體工作者陳海源。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當

2月 22, 2025 - 23:02
 4888
考試綁架了孩子的青春:犧牲的是學生在年輕時能培養適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過度重視考試的畸形教育正在慢慢一點一滴地扼殺台灣學生想要去探索知識的熱情與學習動機。(圖片來源/pxhere)

(讀者投書-作者為關心教育議題的媒體工作者陳海源。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當我們有機會去到台北車站附近的許昌街或南陽街那一帶時,會發現在那個地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色,那就是在車水馬龍的巷弄之間存在著數都數不完的補習班,那裡應該也就是全台灣補習班最多的地方了。我時常經過那裡時都會看到在街道上幾乎每個人都在快馬加鞭地向前走,趕路就像在趕飛機一樣,而在那人潮此起彼落的同時,你會發現,幾乎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身穿著制服,所以,在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族群屬性分佈最多的,就是,學生族群。

而上述那樣奇特的景象又是如何被造就出來的?那當然就是因為台灣教育重視考試的程度與比例已經呈現出了一種畸形的狀態了,尤其是從升學考試裡所衍生出來的一連串效應,就是,因為為了要爭取在考試成績上的漂亮分數,接著,你的在校排名也才能名列前茅,而以上的東西也當然對於學生在升學考試中,接下來,會再去到哪一所學校繼續發展自己的求學生涯有著那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文盲是不能再持續去學習的人

台灣的學生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輕歲月裡,有著最好的學習力與體力的時候,幾乎每一天的校園生活都是埋頭苦幹的被綁架在標準答案的世界裡,所以,到底還有哪個學生會真的打從心底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這些年來,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昨日還是耀眼的明星產品或產業,過了幾年之後,就也只剩下了夕陽下的影子而已,由此可見,現在這個時代的社會浪潮的變化速度是非常快速地,而在未來,也只會再更加地一瀉千里。

那根據英國的牛津大學在2012年曾公佈的一項研究有指出,現在這個世界全部的工作加起來差不多總共有700種左右,但是,在過個20年之後,那700種工作大概有將近一半都會消失,所以,在現在,也是在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中,以及在未來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只會比以前再更加地激烈。教育責無旁貸要能培養學生在面對未來的時代時,每個人從學校畢了業、進入職場之後,都要讓自己能去具備跨領域的學習與擁有那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原因當然就是那些能力是每個人在未來如何能繼續在這世界中生存下去且立足的關鍵武器。而未來學家杜佛勒在過去也曾有這麼說過:「在未來的社會中,文盲並非是不認得字的人,而是不能再持續去學習的人。」

如何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而在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看到了線上教學是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最好辦法,這是身處於網際網路跟知識經濟時代的便利性,它讓我們看到,網路的力量真的是無遠弗屆,讓學生能盡情地沉靜在裡面去探索與追求跟享受那是屬於知識所能帶來的奧秘和美好。從以上已經不難看出線上教學早已成為一種趨勢,那現在在網路上也有不少世界一流大學裡的教授的上課影片,讓不同國家的學生能跨越國界的去學習,讓擁有強大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自由地在學海無涯的浩瀚宇宙裡去發現那知識的有趣與奇妙,當然也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那現在,也就讓我們來思考一件事,除了學校因為在前幾年的疫情因素所以上課統一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那學生為了要能拿到學分當然會願意聽話照做,然而,扣除掉上述原因,之後,那背後到底是有著怎麼樣的原因,可以讓一名學生擁有那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會渴求想要在網路的世界中去認識與探索知識?而那真正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那一名學生有著旺盛的好奇心所引發的強烈學習動機,身為家長與老師,我們都會想要看到孩子們能有那樣的求知慾表現,然而,如何去啟發孩子們在學習上能充滿那麼多的正面能量?這真的是一門學問。

過度重視考試的畸形教育正逐漸扼殺學生的學習動機

有關學生是否能擁有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對於知識要有著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因此也才可以有著那源源不絕的學習動機,然而,在台灣教育系統裡成長的學生,光是每天要應付的考試數量就已經足以讓他們感到充滿壓力與疲憊了,還有哪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是單純地出自於因為喜愛知識,所以就會想享受知識,自願地踏出那想要大量去追求知識的步伐?

由此可見,過度重視考試的畸形教育正在慢慢一點一滴地扼殺台灣學生想要去探索知識的熱情與學習動機, 而在以上的教育環境裡被培養出來的學生,我們又如何能期待他們是有著那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在將來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帶領台灣在國際的舞台上繼續去衝鋒陷陣?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也絕對不是只會應付考試或是很會記憶與填寫標準答案的人,年輕人是每個國家在未來的世界中能否在國際上有著那強大競爭力的發展基石和命派,教育改革應當是要能走在社會的最前端,為自己國家境內的學生去培養出那在未來的世界中能持續有前瞻性地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出來才行。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多喝熱水或薑茶能防風禦寒嗎?
「醫界昆凌」王姿予推動馬祖連江縣馬祖遠距醫療 獲亞東醫院聘首位榮譽顧問醫師
228連假旅行靈感!週末輕鬆飛 探索2025亞洲最佳旅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