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坦雅胡涉犯戰爭罪遭ICC通緝 西方國家意見分歧
2024/11/26 12:00:00公共論壇陳韋綸苦勞網特約編輯國際刑事法院(ICC)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前國防部長加蘭發佈逮捕令,罪名是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西方國家對此意見分歧:美國、德國、匈牙利已表明拒絕這項決定,美國參議員甚至威脅將對ICC所在的荷蘭採取軍事行動。歐盟、英國、加拿大及澳洲則表示將遵守法院命令,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Josep Borrell)強調,所有《羅馬規約》簽署國皆有義務執行法院決定。 11月21日,ICC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前國防部長加蘭下達逮捕令,指控他們至少在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5月20日期間犯下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根據法院聲明,兩人的罪行是將飢餓當成戰爭手段,犯下戰爭罪;以及對加薩平民實施謀殺、迫害以及其他不人道行為而犯下危害人道罪。 ICC指控兩人具體犯行如下: 蓄意剝奪加薩平民基本生存物資,包括:食物、水、藥品、燃料及電力,並限制甚至阻止人道援助進入加薩,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因營養不良及脫水而死亡。 在知情的情況下,蓄意攻擊加薩平民。 蓄意限制甚至阻止麻醉劑及麻醉機進入加薩,導致醫生被迫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對包括兒童在內的傷者實施手術及截肢。 以色列:ICC決定是「反猶太主義」 以色列聲稱ICC的決定「虛假且荒謬」,並指控此舉是「反猶太主義」。納坦雅胡辦公室發佈聲明,將ICC的決定比做現代版的「德雷福斯事件」(Drefus trial),上綱到針對猶太人的政治迫害。德雷弗斯(Alfred Dreyfus)是一名猶太裔法國軍官,曾在20世紀初因莫須有的叛國罪被判刑。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被問及以色列對ICC決定的反應時表示:「每當有人不同意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時,他們就被指控是反猶太主義。」他強調自己有權批評以色列政府的決定,同時不被指控為反猶太主義,「這是不可接受的,應該到此為止!」 波瑞爾表示:所有歐盟國家都是《羅馬規約》的簽署國,有義務執行ICC的命令,「這不是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問題。」 儘管以色列拒絕簽署《羅馬規約》,但是ICC法官一致決定拒絕以色列對於法院管轄權的上訴。ICC聲明指出:ICC對加薩、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擁有司法管轄權。 巴勒斯坦是在2014年申請接受ICC的管轄,並邀情ICC調查自2014年以來的情勢。 巴勒斯坦在隔年加入了《羅馬規約》。2021年,ICC確認對加薩、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的司法管轄權後,檢察官卡里姆・汗在2023年向ICC申請逮捕令。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ICC這項決定表示歡迎,稱此舉是「邁向正義的重要一步」。然而,哈馬斯強調如果缺乏世界各國的支持,逮捕令的效力有限,最終將只剩象徵意義。 事實上,ICC也對前後任哈瑪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eh)及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還有最高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3人發佈逮捕令,但是以色列分別已在今年7月及10月暗殺哈尼亞及辛瓦爾,並宣稱戴夫在一場對加薩南部的空襲中喪生。 美國「完全拒絕」法院逮捕令 美國總統拜登聲明表示:ICC針對以色列領導人的逮捕令「令人憤慨」,強調以色列與哈馬斯不能相提並論,「我們始終支持以色列,捍衛其安全免於遭受威脅。」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表示美國「完全拒絕ICC的逮捕令」。 過去一年多來,美國拒絕停火協議與武器禁運,被巴勒斯坦團結運動批評為掩護以色列、助長種族滅絕,並向世界發出「有罪不罰」的危險訊息。 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針對一項要求以色列結束對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及加薩佔領的決議進行投票,在181個投票國家當中,有124票支持,美國投下反對票;11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要求加薩走廊無條件停火的決議,在其他14個理事國投票贊成的情況下,作為常任理事國美國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最終決議未能通過。 11月22日,美國無黨籍猶太裔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提案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除非國務院在30天內提交報告,審查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是否侵犯人權,這項決議被橫跨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參議員以壓倒性多數否決。 美國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供應國,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美國武器佔色列進口的69%。在加薩戰爭期間,拜登承諾提供更多軍事援助,包括數千枚導引飛彈及上萬枚坦克彈藥。今年8月,拜登批准向以色列出售200億美元的武器,包括50架F-15IA戰機、30枚對空飛彈與5萬枚迫擊砲彈。 德國是以色列第二大武器供應國,佔武器進口約30%,德國在ICC發佈逮捕令後表示,對以色列提供武器的立場「沒有改變」。德國總理發言人表示,德國與以色列有獨特關係與重大責任,直到兩人訪問該國之前,德國不會採取進一步措施。 匈牙利與捷克是以色列在歐盟的忠實盟友,兩國領導人都拒絕ICC決定。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多(Orbán Viktor)甚至表示將邀請納坦雅胡訪問,並承諾「ICC的裁決在匈牙利不會產生影響。」 英、義、荷、加支持ICC決定 不過,有更多國家支持ICC的決定,包括約旦、加拿大、南非、荷蘭、挪威、愛爾蘭、義大利、瑞典、瑞士、英國及歐盟都呼籲執行ICC命令。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發言人表示,英國始終遵守國際法規定的法律義務。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工黨籍議員艾米莉・索恩伯里(Emily Thornberry)受訪時表示:如果納坦雅胡來到英國,將根據ICC命令逮捕他,「這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們是ICC的成員。」 《羅馬規約》共有124個簽署國,根據規約,一旦納坦雅胡及加蘭踏入簽署國領土,簽署國有法律責任將兩人逮捕並移送法院。以色列、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都未加入簽署。 建議標籤: 國際刑事法院ICC以色列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巴勒斯坦責任主編: 王顥中
國際刑事法院(ICC)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前國防部長加蘭發佈逮捕令,罪名是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西方國家對此意見分歧:美國、德國、匈牙利已表明拒絕這項決定,美國參議員甚至威脅將對ICC所在的荷蘭採取軍事行動。歐盟、英國、加拿大及澳洲則表示將遵守法院命令,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Josep Borrell)強調,所有《羅馬規約》簽署國皆有義務執行法院決定。
11月21日,ICC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前國防部長加蘭下達逮捕令,指控他們至少在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5月20日期間犯下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根據法院聲明,兩人的罪行是將飢餓當成戰爭手段,犯下戰爭罪;以及對加薩平民實施謀殺、迫害以及其他不人道行為而犯下危害人道罪。
ICC指控兩人具體犯行如下:
- 蓄意剝奪加薩平民基本生存物資,包括:食物、水、藥品、燃料及電力,並限制甚至阻止人道援助進入加薩,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因營養不良及脫水而死亡。
- 在知情的情況下,蓄意攻擊加薩平民。
- 蓄意限制甚至阻止麻醉劑及麻醉機進入加薩,導致醫生被迫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對包括兒童在內的傷者實施手術及截肢。
以色列:ICC決定是「反猶太主義」
以色列聲稱ICC的決定「虛假且荒謬」,並指控此舉是「反猶太主義」。納坦雅胡辦公室發佈聲明,將ICC的決定比做現代版的「德雷福斯事件」(Drefus trial),上綱到針對猶太人的政治迫害。德雷弗斯(Alfred Dreyfus)是一名猶太裔法國軍官,曾在20世紀初因莫須有的叛國罪被判刑。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被問及以色列對ICC決定的反應時表示:「每當有人不同意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時,他們就被指控是反猶太主義。」他強調自己有權批評以色列政府的決定,同時不被指控為反猶太主義,「這是不可接受的,應該到此為止!」
波瑞爾表示:所有歐盟國家都是《羅馬規約》的簽署國,有義務執行ICC的命令,「這不是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問題。」
儘管以色列拒絕簽署《羅馬規約》,但是ICC法官一致決定拒絕以色列對於法院管轄權的上訴。ICC聲明指出:ICC對加薩、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擁有司法管轄權。
巴勒斯坦是在2014年申請接受ICC的管轄,並邀情ICC調查自2014年以來的情勢。
巴勒斯坦在隔年加入了《羅馬規約》。2021年,ICC確認對加薩、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的司法管轄權後,檢察官卡里姆・汗在2023年向ICC申請逮捕令。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ICC這項決定表示歡迎,稱此舉是「邁向正義的重要一步」。然而,哈馬斯強調如果缺乏世界各國的支持,逮捕令的效力有限,最終將只剩象徵意義。
事實上,ICC也對前後任哈瑪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eh)及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還有最高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3人發佈逮捕令,但是以色列分別已在今年7月及10月暗殺哈尼亞及辛瓦爾,並宣稱戴夫在一場對加薩南部的空襲中喪生。
美國「完全拒絕」法院逮捕令
美國總統拜登聲明表示:ICC針對以色列領導人的逮捕令「令人憤慨」,強調以色列與哈馬斯不能相提並論,「我們始終支持以色列,捍衛其安全免於遭受威脅。」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表示美國「完全拒絕ICC的逮捕令」。
過去一年多來,美國拒絕停火協議與武器禁運,被巴勒斯坦團結運動批評為掩護以色列、助長種族滅絕,並向世界發出「有罪不罰」的危險訊息。
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針對一項要求以色列結束對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及加薩佔領的決議進行投票,在181個投票國家當中,有124票支持,美國投下反對票;11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要求加薩走廊無條件停火的決議,在其他14個理事國投票贊成的情況下,作為常任理事國美國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最終決議未能通過。
11月22日,美國無黨籍猶太裔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提案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除非國務院在30天內提交報告,審查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是否侵犯人權,這項決議被橫跨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參議員以壓倒性多數否決。
美國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供應國,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美國武器佔色列進口的69%。在加薩戰爭期間,拜登承諾提供更多軍事援助,包括數千枚導引飛彈及上萬枚坦克彈藥。今年8月,拜登批准向以色列出售200億美元的武器,包括50架F-15IA戰機、30枚對空飛彈與5萬枚迫擊砲彈。
德國是以色列第二大武器供應國,佔武器進口約30%,德國在ICC發佈逮捕令後表示,對以色列提供武器的立場「沒有改變」。德國總理發言人表示,德國與以色列有獨特關係與重大責任,直到兩人訪問該國之前,德國不會採取進一步措施。
匈牙利與捷克是以色列在歐盟的忠實盟友,兩國領導人都拒絕ICC決定。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多(Orbán Viktor)甚至表示將邀請納坦雅胡訪問,並承諾「ICC的裁決在匈牙利不會產生影響。」
英、義、荷、加支持ICC決定
不過,有更多國家支持ICC的決定,包括約旦、加拿大、南非、荷蘭、挪威、愛爾蘭、義大利、瑞典、瑞士、英國及歐盟都呼籲執行ICC命令。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發言人表示,英國始終遵守國際法規定的法律義務。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工黨籍議員艾米莉・索恩伯里(Emily Thornberry)受訪時表示:如果納坦雅胡來到英國,將根據ICC命令逮捕他,「這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們是ICC的成員。」
《羅馬規約》共有124個簽署國,根據規約,一旦納坦雅胡及加蘭踏入簽署國領土,簽署國有法律責任將兩人逮捕並移送法院。以色列、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都未加入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