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44萬名公務員「全面擁抱AI」,Google加持的計畫會讓大馬超前多少?

本月,馬來西亞政府宣佈該國公務員全面開始採用Google的AI工具,在寫文件、製作影片、開會紀錄、民眾回饋方面,可以節省多少時間?被期待轉型的公務員又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東協的數位轉型已經喊聲多年,本月,馬來西亞政府的44萬名公務員全面將AI應用在工作中。 這項計畫由數位部的國家人工智慧辦公室(NAIO)發動,目的是透過Google的AI工具,幫助進行公共服務的現代化,以及提高政府機關的效率。 馬來西亞數位部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表示,這項AI計畫「AI at Work 2.0」是先前試點計畫的延伸,標誌著馬來西亞公部門整合生成式AI的一大躍進。 接下來,該國將會把Gemini等先進工具運用在大馬公家機關的集中通訊和協作服務「MyGovUC」中(目前有25個部會、3個州秘書處和200個政府機構使用MyGovUC)。 公務員如何實踐AI? 帶有聊天機器人Gemini的Google Workspace系統,為大馬公務員提供了許多好處。 首先,他們能在郵件、文件和投影片等應用程式中,自動產生上下文相關內容。Gemini可以幫他們總結資訊、分析數據,和起草文章。此外,Gemini整合進Google Meet,可提供AI生成的筆記,為遲到或無法參與的人提升會議體驗。  在影音時代,這項新計畫還能幫公務員們更方便地用Google Vids製作資訊影片,當作會議交流素材與培訓材料。這項生成式影片創作工具,會自動提詞、生成建議的音樂與視覺效果,大大簡化了流程。 至於寫程式、資料分析,和點子發想等更複雜的任務,馬來西亞政府採用更進階的Gemini Advanced來達成各部門的需求。 公職人員甚至可以自己創建客製化的AI專家,稱為Gems,去自動執行重複性或專門的任務,例如分析公民問卷調查。 馬來西亞AI at Work 2.0的另一個關鍵要素是NotebookLM Plus。它是一款共享筆記,允許使用者同時與多達250個可信任來源互動。公務員可以在這裡上傳政策文件、網頁和各式多媒體內容,並能快速搜集點子,更有效回應民眾的需求。 最後,考量政府官員對「轉型」可能不太拿手,這項計畫也包含專門的培訓與諮詢,確保他們真的知道怎麼運用結合Gemini的Google Workspace。 採用這些新工具的效果如何?根據馬來西亞數位部,在試點期間,約有270名公務員報告每週平均節省了3.25小時。大多數公務員表示,在生成式AI幫助下,工作品質有所提升。 根據2024年Forrester Research調查已經運用Google Workspace的科技與製造業公司,採用這套系統的單位,內部協作增加3成,每位員工每週可省下105分鐘,應用3年的投資回報達336%。 東協國家的雄心壯志 東南亞各國政府已邁出了推動公務員應用AI的步伐。新加坡在2019年即推出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目前處於領先地位。 在星國政府中,像是處理公民回饋、網路詐騙偵測等等,都已經由AI協助。公務員們使用基於ChatGPT的政府聊天機器人「Pair」來進行寫作、研究和寫程式。 在越南,政府目前正在計畫部署一套AI系統來識別和標記逃漏稅行為,以減少人為錯誤。 在泰國,曼谷市政府已經開始用一款AI軟體來管理首都壅塞的交通。該軟體允許政府根據交通量調整交通號誌的時間,並利用裝有AI的監視器取締在人行道上騎乘摩托車的違規者。 全球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Kearney 2020 年的研究表示,儘管AI在東南亞的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到2030年,它可能為東協經濟貢獻1兆美元。 不過,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也提醒,採用,AI可能有取代公務員的風險。由於AI處理重複任務提高了效率和生產力,使得自動化對人類的威脅愈來愈大。 「未來第一線公務員要能夠處理更複雜的任務,從日常工作職責中解放出來,去開發更高的技能,」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舉例,公務員應該培養分析、推理能力,並加強創新,朝著政府單位的IT專家、資料科學家、分析師等角色努力,否則可能面臨失業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風險是公部門應用AI,可能造成公民的資安問題,還有政府部門有意或無意傳遞AI虛假資訊等困境。 印尼網路治理研究員哈莉絲提雅(Sherly Haristya)強調,雖然數位化很重要,但擁有健全的治理基礎始終是首要任務,「數位治理是關於治理的,而數位化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資料來源:Straitstimes, Nikkei Asia, ERIA, UNESCO)

2月 20, 2025 - 09:40
 3673
馬來西亞44萬名公務員「全面擁抱AI」,Google加持的計畫會讓大馬超前多少?

本月,馬來西亞政府宣佈該國公務員全面開始採用Google的AI工具,在寫文件、製作影片、開會紀錄、民眾回饋方面,可以節省多少時間?被期待轉型的公務員又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AI-人工智慧-政府-馬來西亞-東協-公務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東協的數位轉型已經喊聲多年,本月,馬來西亞政府的44萬名公務員全面將AI應用在工作中。

這項計畫由數位部的國家人工智慧辦公室(NAIO)發動,目的是透過Google的AI工具,幫助進行公共服務的現代化,以及提高政府機關的效率。

馬來西亞數位部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表示,這項AI計畫「AI at Work 2.0」是先前試點計畫的延伸,標誌著馬來西亞公部門整合生成式AI的一大躍進。

接下來,該國將會把Gemini等先進工具運用在大馬公家機關的集中通訊和協作服務「MyGovUC」中(目前有25個部會、3個州秘書處和200個政府機構使用MyGovUC)。

公務員如何實踐AI?

帶有聊天機器人Gemini的Google Workspace系統,為大馬公務員提供了許多好處。

首先,他們能在郵件、文件和投影片等應用程式中,自動產生上下文相關內容。Gemini可以幫他們總結資訊、分析數據,和起草文章。此外,Gemini整合進Google Meet,可提供AI生成的筆記,為遲到或無法參與的人提升會議體驗。 

在影音時代,這項新計畫還能幫公務員們更方便地用Google Vids製作資訊影片,當作會議交流素材與培訓材料。這項生成式影片創作工具,會自動提詞、生成建議的音樂與視覺效果,大大簡化了流程。

至於寫程式、資料分析,和點子發想等更複雜的任務,馬來西亞政府採用更進階的Gemini Advanced來達成各部門的需求。

公職人員甚至可以自己創建客製化的AI專家,稱為Gems,去自動執行重複性或專門的任務,例如分析公民問卷調查。

馬來西亞AI at Work 2.0的另一個關鍵要素是NotebookLM Plus。它是一款共享筆記,允許使用者同時與多達250個可信任來源互動。公務員可以在這裡上傳政策文件、網頁和各式多媒體內容,並能快速搜集點子,更有效回應民眾的需求。

最後,考量政府官員對「轉型」可能不太拿手,這項計畫也包含專門的培訓與諮詢,確保他們真的知道怎麼運用結合Gemini的Google Workspace。

採用這些新工具的效果如何?根據馬來西亞數位部,在試點期間,約有270名公務員報告每週平均節省了3.25小時。大多數公務員表示,在生成式AI幫助下,工作品質有所提升。

根據2024年Forrester Research調查已經運用Google Workspace的科技與製造業公司,採用這套系統的單位,內部協作增加3成,每位員工每週可省下105分鐘,應用3年的投資回報達336%。

東協國家的雄心壯志

東南亞各國政府已邁出了推動公務員應用AI的步伐。新加坡在2019年即推出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目前處於領先地位。

在星國政府中,像是處理公民回饋、網路詐騙偵測等等,都已經由AI協助。公務員們使用基於ChatGPT的政府聊天機器人「Pair」來進行寫作、研究和寫程式。

在越南,政府目前正在計畫部署一套AI系統來識別和標記逃漏稅行為,以減少人為錯誤。

在泰國,曼谷市政府已經開始用一款AI軟體來管理首都壅塞的交通。該軟體允許政府根據交通量調整交通號誌的時間,並利用裝有AI的監視器取締在人行道上騎乘摩托車的違規者。

全球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Kearney 2020 年的研究表示,儘管AI在東南亞的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到2030年,它可能為東協經濟貢獻1兆美元。

不過,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也提醒,採用,AI可能有取代公務員的風險。由於AI處理重複任務提高了效率和生產力,使得自動化對人類的威脅愈來愈大。

「未來第一線公務員要能夠處理更複雜的任務,從日常工作職責中解放出來,去開發更高的技能,」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舉例,公務員應該培養分析、推理能力,並加強創新,朝著政府單位的IT專家、資料科學家、分析師等角色努力,否則可能面臨失業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風險是公部門應用AI,可能造成公民的資安問題,還有政府部門有意或無意傳遞AI虛假資訊等困境。

印尼網路治理研究員哈莉絲提雅(Sherly Haristya)強調,雖然數位化很重要,但擁有健全的治理基礎始終是首要任務,「數位治理是關於治理的,而數位化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資料來源:Straitstimes, Nikkei Asia, ERIA, 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