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教母杜綉珍的關鍵一句話,成就全球自行車品牌
你一定知道Giant捷安特是享譽國際的自行車品牌,從台灣走向世界的驕傲。你可能不知道,五十多年前巨大機械的誕生,是因為杜綉珍關鍵的一句話。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提到台灣的自行車業界,杜綉珍的舅舅劉金標算是一個傳奇。他在失意中年進擊,創立巨大,造就出全球自行車品牌Giant捷安特,也帶動產業升級。不過,很少人知道,劉金標在一九七二年能順利籌措到巨大的創業資金,跟杜綉珍的一句話有關,那時她只是個淡江英文學系大四生,便建議父母投資舅舅的新事業。 在杜綉珍的記憶裡,只要是舅舅看過的機械結構,他就能依樣畫葫蘆做出成品,在那個音響還是稀有品的年代,家裡就有劉金標組出來的立體音響。劉金標在三十九歲創立巨大之前,創業多次,平均兩、三年換一個工作或事業,但多舛的命運也擊敗不了這位天生的工程師。 一九七二年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二,杜綉珍跟著父母回到沙鹿的外婆家。午餐時,劉金標跟姐姐杜劉月嬌、姐夫杜江祥提起自行車外銷需求激增,想跟朋友一起創業,需要資金。 杜綉珍剛好看過一篇自行車有益心臟保健的文章,於是跟父母分享:「應該要做,自行車是對健康很好的事業。」父母聽了她的意見,答應投資。由於杜劉月嬌出資比較多,巨大創立初期由她擔任董事長,劉金標擔任總經理。 在創辦初期,包括杜劉月嬌在內的八位股東各自出資五十萬元,共同籌得四百萬元。然而這筆資金幾乎全數用於購地和購置機械設備,公司需增資才能順利營運。當時,其他股東已無力再投入資金,於是劉金標說服杜劉月嬌再度出資四百萬元,完成了第一次增資,所以,杜劉月嬌成為最大股東。 「我媽對巨大的付出遠不止於此。」杜綉珍回憶,公司營運的頭幾年,由於知名度不高,訂單稀少,開出的支票經常無人敢收,「會計劉淑香只好從大甲搭公路局(巴士)到彰化市長興街四十八號,找我媽把支票換成我爸開的支票。」後來,細數父親為巨大開出的支票,累積的金額十分驚人:「若巨大沒有做成,我爸必須看診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其實,杜綉珍在台灣自行車產業裡,是個異數,像是由浪漫樂派的柴可夫斯基轉頻到台語金曲《愛拚才會贏》的場景。 自行車以前是傳統的「黑手」產業,是以男性領導人為主的行業。投身自行車產業的女性領導人本就稀少,杜綉珍是其中獨特的極少數。 杜綉珍與自行車的因緣,不單是因為她的話,父母投資巨大,亦不僅是劉金標用「自己的錢要自己顧(杜家是最大股東)」為由,說服定居新加坡的她一九九一年回來集團工作。她與自行車最大的因緣俱足是二○○八年,創辦女性自行車品牌「Liv」之後,為自己與其他女性帶來的改變,那是一種命定的收成與再耕耘。 五十八歲經歷第一次騎自行車環島,她放掉打了三十年的高爾夫球,身體力行,穿上自行車的卡鞋,然後,她發現騎車會讓她真正感到快樂,「我永遠記得我初中騎腳踏車去上課,騎上車的那種開心迎著風的感覺,很奇怪,我每一次騎上車,彷彿回到初中。」她說,想讓更多的女性來騎車,是因為騎車會使得她們更快樂,更有自信,這是她做Liv的動力。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勇敢與真實》)
你一定知道Giant捷安特是享譽國際的自行車品牌,從台灣走向世界的驕傲。你可能不知道,五十多年前巨大機械的誕生,是因為杜綉珍關鍵的一句話。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提到台灣的自行車業界,杜綉珍的舅舅劉金標算是一個傳奇。他在失意中年進擊,創立巨大,造就出全球自行車品牌Giant捷安特,也帶動產業升級。不過,很少人知道,劉金標在一九七二年能順利籌措到巨大的創業資金,跟杜綉珍的一句話有關,那時她只是個淡江英文學系大四生,便建議父母投資舅舅的新事業。
在杜綉珍的記憶裡,只要是舅舅看過的機械結構,他就能依樣畫葫蘆做出成品,在那個音響還是稀有品的年代,家裡就有劉金標組出來的立體音響。劉金標在三十九歲創立巨大之前,創業多次,平均兩、三年換一個工作或事業,但多舛的命運也擊敗不了這位天生的工程師。
一九七二年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二,杜綉珍跟著父母回到沙鹿的外婆家。午餐時,劉金標跟姐姐杜劉月嬌、姐夫杜江祥提起自行車外銷需求激增,想跟朋友一起創業,需要資金。
杜綉珍剛好看過一篇自行車有益心臟保健的文章,於是跟父母分享:「應該要做,自行車是對健康很好的事業。」父母聽了她的意見,答應投資。由於杜劉月嬌出資比較多,巨大創立初期由她擔任董事長,劉金標擔任總經理。
在創辦初期,包括杜劉月嬌在內的八位股東各自出資五十萬元,共同籌得四百萬元。然而這筆資金幾乎全數用於購地和購置機械設備,公司需增資才能順利營運。當時,其他股東已無力再投入資金,於是劉金標說服杜劉月嬌再度出資四百萬元,完成了第一次增資,所以,杜劉月嬌成為最大股東。
「我媽對巨大的付出遠不止於此。」杜綉珍回憶,公司營運的頭幾年,由於知名度不高,訂單稀少,開出的支票經常無人敢收,「會計劉淑香只好從大甲搭公路局(巴士)到彰化市長興街四十八號,找我媽把支票換成我爸開的支票。」後來,細數父親為巨大開出的支票,累積的金額十分驚人:「若巨大沒有做成,我爸必須看診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其實,杜綉珍在台灣自行車產業裡,是個異數,像是由浪漫樂派的柴可夫斯基轉頻到台語金曲《愛拚才會贏》的場景。
自行車以前是傳統的「黑手」產業,是以男性領導人為主的行業。投身自行車產業的女性領導人本就稀少,杜綉珍是其中獨特的極少數。
杜綉珍與自行車的因緣,不單是因為她的話,父母投資巨大,亦不僅是劉金標用「自己的錢要自己顧(杜家是最大股東)」為由,說服定居新加坡的她一九九一年回來集團工作。她與自行車最大的因緣俱足是二○○八年,創辦女性自行車品牌「Liv」之後,為自己與其他女性帶來的改變,那是一種命定的收成與再耕耘。
五十八歲經歷第一次騎自行車環島,她放掉打了三十年的高爾夫球,身體力行,穿上自行車的卡鞋,然後,她發現騎車會讓她真正感到快樂,「我永遠記得我初中騎腳踏車去上課,騎上車的那種開心迎著風的感覺,很奇怪,我每一次騎上車,彷彿回到初中。」她說,想讓更多的女性來騎車,是因為騎車會使得她們更快樂,更有自信,這是她做Liv的動力。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勇敢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