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是怎樣的痛?

編按: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黃榮堅在診斷出癌症復發後,將應對癌症治療的思想流動寫成

十二月 29, 2024 - 08:55
 5800
痛 是怎樣的痛?

你了解什麼是「痛」嗎?事實上甚至包括醫學界在內,人們一開始對於「痛」的定義就沒有結論。(圖片來源/Tima Miroshnichenko@pexels)

編按: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黃榮堅在診斷出癌症復發後,將應對癌症治療的思想流動寫成一場嘉年華的吃喝玩樂,一段對於身體、心靈、生死、生命意義的哲學沉思。

早上起來,伊娜說總不能一直都不吃東西,所以早餐還是簡單準備了一片全麥麵包、優格和一片木瓜。另外又泡了一杯溫的蓮藕茶,想說這樣是不是可以讓胃舒服一點。不過還是和昨天一樣,東西吃了沒多久就開始拉肚子,只是東西吃得少,拉肚子的情況就跟著沒有那麼嚴重。

因為恐怕拉肚子不方便,還是伊娜開車載我到醫院。到了醫院,我向醫師報告現在的情況。醫師告訴我說還是要多補充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蛋白質,像魚或蛋。至於麵包,不要吃全麥吐司,可以吃白吐司。青菜就少吃纖維太粗的蔬菜,也不要吃生菜。聽了醫師的說法,今天做完放療後到地下室美食街時,我試著點了鯖魚套餐。但不知道是因為剛剛才做完放療,還是吃了一口鯖魚的關係,胃又不舒服起來,開始感覺噁心想吐,只好把套餐再送回回收檯,心裡只想著用最快的速度回鳥松家。

回到家後依舊不舒服,沒辦法吃飯。直覺反射教我吃一些冰涼的蓮霧、蘋果和木瓜。除了喝水,這些應該是此時我唯一還可以吃得下的東西。我胡思亂想,是不是放射線穿過身體殺死癌細胞時,對於身體裡面器官的作用,其實就是一種韓國燒肉店的炙燒概念? 要不然為什麼我身體全部的渴望就只剩下蓮霧、蘋果和木瓜的多汁與冰涼?

我上網去查查看,這樣的不舒服是怎麼一回事,才訝異到我的感覺竟然完全正確。雖然說現代科技下的放療是精準放療,但無論如何還是會傷害到附近的組織細胞。針對下腹部的照射可能造成腸胃道黏膜的受傷與發炎,所以腹瀉、腹痛、便祕、噁心和厭食都是常見的症狀。而且放射之後,附近細胞也的確會呈現灼熱的現象,所以影片中的醫師建議癌友用冰涼的食物來緩解疼痛,譬如豆漿做的冰磚。

晚上伊娜向家人們回報我今天的狀況,家人都有些擔心。家人的說法(和網路上看到的醫師說法一樣)是,現在已經不是食物好不好吃的問題,甚至不是吃不吃得下的問題,而是身體需要的問題,再怎麼吃不下也是要吃。

我也是告訴自己,再怎麼吃不下也是要吃,只是我感到困惑,現在是要怎麼把東西吃下去? 因為此時的感覺是,腸胃已經根本不是一種用來容納食物的器官,腸胃好像變成了心臟或肺臟。你如何叫心臟或肺臟把自己的入口打開來,接納主人給魚給肉的餵食呢? 這時候我才想到一個語言上的問題:為什麼會有「胃口」這個說法?「胃口」在日常用語裡指的大約是食慾的意思,引申出來的意思是興趣。但為什麼要用「胃口」這兩個字來表達食慾? 現在我似乎知道為什麼了。原來胃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胃有胃自己的口,甚至有自己的腦袋。胃要不要吃東西,是胃自己在掌管的事情,不是人可以下命令的事情。對於所有「再怎麼吃不下也是要吃」的說法,我覺得不是我不吃,是身體器官自己不吃。

「痛」甚麼是痛?痛的定義是?

今天身體上持續性的躁動,讓我感到有一些挫折。我不知道現在能做什麼,而且這樣的副作用既然是放療的正常副作用,我好像也不用再去想著要做什麼的問題了。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下看著這身體的不舒服,感覺這身體的不舒服。如果可以靜靜感覺著這身體的不舒服,某種程度也就是這樣接受它,或許至少在心理上就可以輕鬆下來。

於是我把正好先前準備要閱讀的書《痛》(Pa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拿來讀,希望就像網路上有些人所說的,思想真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思想本身就可以治療疾病的說法固然是帶著幾分浪漫,也需要做一些解釋才能讓人理解那是怎麼一回事,但對於此時的我,看看書,特別是看《痛》這本書,或許抽象的概念思維會有分散實體疼痛的效果。

《痛》這本書的作者是羅伯.布迪斯(Rob Boddice)。作者過去著作領域分布在醫學史、科學史和感情史;換句話說,是屬於人文領域的研究者,所寫的書並不屬於醫學領域的論述。這一點應該值得注意,因為如果是屬於醫學領域,尤其是特定醫學領域的論述,那麼可能基於職業上的本位,說法自然會有所侷限。

對於「痛」這種人以為自己極為熟悉東西,事實上甚至包括醫學界在內,人們一開始對於「痛」的定義就沒有結論。如果硬要說,比較有共識的部分可能就只是人們不喜歡痛,痛使人不舒服。但這樣說來,人會痛的事情太多了,除了走路跌倒受傷腳痛、工作過勞肩頸痛,或血管三高心絞痛等等,有學生可能到了學校考試時就會胃痛,或是年輕人碰到失戀時更是會心撕肺裂的痛。那麼這樣的痛是不是痛?

理論上如果我們沒有對於一個研究的問題點先做定位,這個研究可能注定會開花。因此對於所謂痛的科學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對於「痛」無法形成(即使是低限度的)定義。不過從書上對於「痛」的定義問題爭議來看,與其說這是不同立場的陣營對於醫學問題的理論衝突,還不如說是關於在多大範圍內值得使用醫療科學介入人體進行醫療行為的爭議;換句話說,基本上是源於對人的不同價值觀所形成的態度差異問題。因此對於這一個問題,與其說是醫學問題,不如說是哲學問題。

痛是醫學問題還是哲學問題?

這一個問題是什麼問題? 用具體例子來說,譬如有一位張小姐因為失戀去找外科醫師,說自己「心碎了,很痛很痛」,請外科醫師為她動手術,換一顆不會痛的心。那麼如果是一個心臟外科的醫師,面對張小姐這樣的請求時,應該怎麼做? 除了張小姐失戀時的心痛,更真實與更平常的實例是,一個平常活蹦亂跳而且從不生病的學生,每次遇到學校考試就蜷曲身體,甚至會飆出冷汗,說自己肚子痛。那麼學生家長及如果到了醫師那裡,醫師問診問不出所以然來,是否要開一些腸胃藥,或甚至做某程度精密的檢查?

關於「痛」的定義問題的爭議,其實不在於真正的醫學專業理論衝突。這一點在上述張小姐失戀而心碎的例子裡,很快就可以得到理解。當然外科醫師也是人,不是不知道年輕人失戀會心痛,問題是在一個外科醫師的專業認知上,那種心痛並不是和血管堵塞造成心絞痛一樣意義的痛。更具體來說,那種心痛並不是醫師可以採取給藥、復健或開刀等醫療上的措施。因此即使張小姐掛了號、看了門診,外科醫師可能會請張小姐退掛。如果有人質問外科醫師為什麼退掛,那麼當外科醫師沒有時間多做解釋時,他可能就會簡單說,張小姐的心沒有真的痛。我想,從今天的醫學發展現況來說,沒有人會質疑外科醫師到此為止的做法不對。

問題是,難道張小姐的心痛是痛假的,是裝出來的,或甚至是說謊? 對於這一點,一般人固然不會認為外科醫師應該為張小姐失戀的心痛進行換心手術,但也不會說張小姐的心痛是痛假的,因為那大概也是大多數人體會過的經驗。因此現在的問題就是,外科醫師不幫張小姐開刀,那張小姐的心痛要怎麼辦? 其實也就是在這裡,至碰到這種情形時,是否應該同意學生不用去學校考試,甚至趕快帶孩子去看醫生? 以少在一百年前,各種(包括醫學,但更包括哲學的)學說立場產生了歧異。

對於這一個問題,如果可以使用所謂「強硬派」這個名詞,那麼強硬派的意識形態基本上就是:醫療科學對張小姐的心痛愛莫能助,請張小姐自己去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就像也有一種聲音在質疑,所謂的痛到底是醫學問題或是語意學問題? 事實上這種質疑很像是外科醫師的質疑,當中多少帶有一些諷刺的意味:我們總不能因為失戀的張小姐嘴巴說自己心痛,因此我們真的就動手術幫她換一顆心吧?

其實要說強硬派,哲學領域裡的強硬派比比皆是,甚至或許可以說,哲學家們還比外科醫師們強硬多了。如果按照斯多噶學派的說法,是心靈非理性的騷動,譬如恐懼,才帶來了痛苦。那麼邏輯形式上,要解決人的疼痛就只能從心理層次去找出路。

當然從今天的醫學發展來看,這種說法顯然是走火入魔。不過如果你知道斯多噶學派的基本哲學想法,也就是只有對人有實際幫助的行為才是意義(美德),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斯多噶學派對於人類身上的病痛的態度會是如此「冷酷」。

其實斯多噶學派的說法,最後的意思應該就只是,當人有一天遇到無解的不幸,那麼治癒的方法只有一種:停止你的悲傷他們不見得是要否定當代醫學對人類的功能。這樣的態度或許已經非常接近作者所提到的伊斯蘭世界的傳統:「伊斯蘭世界治療疼痛的方法並沒有要對抗醫學或止痛劑的使用,只是會把焦點放在個體的精神核心、禱詞、閱讀《古蘭經》,還有冥想神性等事務上。」

超越醫學極限的部分,病患必須自己負責

先不管哲學論述上的問題,今天人類社會對於人身上所謂的痛的處置,大抵並不會有什麼極端的對立,大致上都是採取面對的態度。最明顯的例子是,現在的大醫院幾乎都設有精神醫學科;換句話說,即使是找不到可以連結到人體器官或生理因素的疼痛,在醫學領域裡大多還是可以找到幫助緩解的方式。緩解的方式或許是藥物的使用,或許是純粹的心理諮商。只不過對於所謂心理層次的疾病處理,在藥物使用的容許與界線上還是會有很大的爭議;一方面是因為(醫學上)藥物副作用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是(哲學上)對於病患自身的價值期待問題:病患做為一個人,可以在多大範圍內依賴自己的思想與心理學習來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遠離痛苦?

對於人心理上的痛苦、恐懼或單純的慾望挫折,包括精神醫學在內的醫學本身,無論如何也有其極限。一個人在這時候要面對痛苦或恐懼,最後所能依靠的還是自己。也是這時候,或許我們就可以理解,亞里斯多德或塞內卡關於人的價值哲學所要說的是什麼。因為面對病痛時,最不堪的情況可能是:因為肉體痛,心靈跟著也痛

回到我身體上的問題,其實現在身體感覺到的不舒服都是醫師或治療手冊上事先已經告知過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所以我心裡並不會有什麼驚恐或擔心。剩下的只不過就是身體需要忍耐副作用帶來的不舒服。但就好像我先前在光榮碼頭散步時對女兒所說的,就讓醫學處理醫學可以處理的問題,至於超越醫學極限的部分,病患必須自己負責,包括接受這些身體上的感覺。

內容來源:《我32次的放療,與吃喝玩樂:一段罹癌者的自我探索之路》商周出版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食譜看過來》蛤蠣鮮蝦燉飯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 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吃吃看野菜! 跟劉璧榛走進阿美族田野 體會人與植物依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