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後貿易戰全面升級 中國企業已經準備好繞道進軍美國市場
隨著川普(Donald J. Trump)上任後計劃大幅增加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川普上任後祭出的對中制裁政策將可能再次改變全球經濟生態。(圖片來源/X@realDonaldTrump)
隨著川普(Donald J. Trump)上任後計劃大幅增加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或將進一步升級。川普在2018年首次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後,中國企業採取了多種策略繞過貿易城牆,包括在其他國家設立工廠,從而進一步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
工廠轉移與供應鏈重組
川普在2018年對中國自行車加徵25%的關稅後,中國自行車製造商迅速將最終製造和組裝業務轉移至台灣、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儘管大多數零部件仍來自中國,但這些工廠的產品能直接出口至美國,避開高額關稅。
肯特國際(Kent International)的前首席執行官卡姆勒(Arnold Kamler)表示,這些轉移帶來了額外成本,最終由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但對美國製造業的提升並無明顯幫助。他指出,「這沒有真正的收益,反而推高了通膨。」
川普計劃加碼更高關稅
川普的新貿易政策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增加60%的關稅,以及對所有其他國家商品徵收10%至20%的「普遍關稅」。此外更計劃調整《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中的規定,以防止更多中國汽車和零件透過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
多位經濟學家指出,這些措施可能只是迫使中企尋找更多「繞道」方式,而非實現真正的經濟脫鉤。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所說,這些「連接國」墨西哥和越南成為了中美貿易之間的橋樑,部分抵消了直接貿易脫鉤的影響。
中國企業的應對策略
在美國對中國太陽能板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企業迅速在東南亞設立工廠;中國電池公司也在摩洛哥和新加坡設立子公司,以避開美國對關鍵礦物和電動車電池的補貼限制。
一些企業利用稅務與會計手段降低關稅成本,透過將部分供應鏈轉移至越南後,企業可以向美國海關申報這些商品來自越南,即使產品仍在中國完成製造。其他企業則透過降低申報的進口價值,減少需繳關稅。例如將品牌、研發等「無形成本」記錄到其他子公司,從而降低商品的估計價值。
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
雖然美國與中國的直接貿易額有所下降,但中國作為全球出口大國的地位未變,美國作為主要進口國的角色也未改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沃夫(Alan Wm. Wolff)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赤字只是被「重新排列」,而非真正消失。
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顯著下降,但與越南、墨西哥等國的貿易逆差(進口大於出口)迅速擴大,而這些國家的出口產品中包含越來越多的中國零部件。
未來是否能有效解決貿易不平衡?
川普計劃強化對中國商品的監控,追蹤中國產品進入美國的路徑。但經濟學家認為,除非美國在總體經濟政策上進行重大調整,不然這些措施對貿易逆差的影響可能有限。
沃夫指出:「如果我們不改變總體經濟政策,美國將仍然擁有一兆美元的貿易逆差,只是這些赤字會被重新分配到不同國家。」
川普的新政策勢必將進一步重塑全球供應鏈,並加劇中美經濟關係的複雜性。
更多信傳媒報導
別吃職場自助餐 想要好工作必須付出代價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馬六甲攻略》馬來西亞古城必去景點、住宿、交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