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文豪勵志文學系列》強者傑克•倫敦 (Jack London 1876-1916下)
丟棄人類,回歸荒野 美國文學在世界上最具知名度、閱讀率最高的小說有3本,他們是:


《荒野的呼喚》以傾聽為主題,認為人應該要傾聽內在的聲音,並努力成為與內在的聲音和諧的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丟棄人類,回歸荒野
美國文學在世界上最具知名度、閱讀率最高的小說有3本,他們是:《湯姆歷險記》、《老人與海》、以及《荒野的呼喚》。
《荒野的呼喚》自1903年出版,迄今已超過一個世紀。別的作品起起落落,多數自人間蒸發,少數被供入「經典」的祭壇,贏得學院評論家的青睞,卻也自此與大眾絕緣。
而《荒野的呼喚》卻是百年長青。不但贏得學院的讚賞,同時又能如同當代流行小說般為新世代的年輕人不斷傳頌、閱讀,這絕非一般作家能達到的文學成就。
那麼,這部小說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她歷百年而不衰?是一條狗,努力想變成一隻狼的故事。的確前所未見,光憑這個主題,就足以讓本書在文學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一隻都市的狗,被盜賣到阿拉斯加,變成一隻拉雪橇的狗。牠為了生存,不斷與環境搏鬥,最後不但打敗了狗王,還挑戰狼群成功,成了狼的領袖。
傑克•倫敦說故事的才能確實無與倫比,情節嚴密,高潮不斷,讓人欲罷不能,非一氣讀完不可。
他讓這隻叫巴克的狗克服了酷寒的雪地的挑戰、體力極限的挑戰、飢餓的挑戰、狗王的挑戰、印地安人的挑戰,最後是狼群的挑戰,而終於成了領袖群狼的「王者」。
故事過程緊張、興奮、激勵人心。傑克•倫敦成功的描述的一個狗的勵志的故事,也完美傳達了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強者的哲學」。有了這雙重的成功,難怪這本小說能流傳百年,長盛不衰。
不止於此,本書中的《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也帶有重大的象徵意義。這個來自荒野的「call」,原本是狼的叫聲。巴克每回聽到這個叫聲,就會坐立難安,一定要衝進森林,在荒野中漫跑,牠才感到如同回到家中般的舒適。無數次的林中漫跑,巴克終於發現了他內在的「野性」 。 他本屬於大自然,是一隻自由自在的荒野之狼。牠有力量依靠自己的原始力量獨立存活,為何卻被人類豢養而失去了牠的「野性」?
「野性」即象徵著潛能與自由。最後巴克終於決定丟棄人類,回歸荒野。
對人類而言,「野性的呼喚」中的這個「野性」,其實指的就是人的「本性」,也就是各大宗教經常提及的「內在的聲音」(The inner sound)。人活在世間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學習如何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一切智慧皆藏於「內在的聲音」。人類所有的智慧經典,也都是在引導人們走向這個「傾聽」。
要傾聽你「內在的聲音」,走向你的「本性」。此即本書最重要的主題。
仔細的去傾聽你「內在的聲音」,遵循他的指示,成為一個與你「內在的聲音」相符合的人。
有人反問,「那有什麼『內在的聲音』,我根本就聽不到。」
你聽不到,那是因為你的頭腦一直被電視、網路、報紙、雜誌、引擎、馬達、音樂、課本、電話、打屁等眾多「外在的聲音」所佔據,占據太久了,占據了幾十年,所以你才聽不到。
要有寧靜的空間,要有安靜的心,才可能聽得到。屋外的汽車、機車一直吵、屋內的電視一直叫、手機一直’滑,自然什麼也聽不到,不管什麼人都一樣。
找一個安靜的所在、或家中最安靜的角落,靜靜的坐著,完全放空自己的頭腦,集中心力傾聽自己的內在和整個宇宙。每天練習30分鐘,一個月後你將會逐漸聽到你「內在」微小的「聲音」。
如果不設法去學習如何「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那麼這本書讀了將等於是白讀。 盲目遵循體制,茫然的追隨多數人,一輩子背書、補習、考試。 即使考到了「博」士學位,也仍然是一名無知於自己的「本性」的「專業機器人」。 一切的光耀、榮譽、財富攏是自欺欺人,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因此,對「內在的聲音」的「傾聽」,正是生命最重要的事。一個人如果一輩子學不會這個「傾聽」,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去「傾聽」,那麼這個人的一生將是白活。無論他闖出多大的事業,名聲蓋遍了幾大洲。
在這個意義上,即使光從教導「傾聽」的這個主題,傑克•倫敦以這部小說,就完全有資格被我們挑選為美國最重要的6名作家之一。
當然,能說出這個道理的人,自己也不見得能做到。因為「知道」並不等於「做到」。「知道」和「做到」中間尚有千里之遙的距離,需要長期的鍛鍊和堅持。
重點在於:記住教導,立刻去實踐。這才是有潛力的一流的上等人。老子不是說了嗎?「上等人聽到了真理,馬上就會去實踐。」(中等人聽了若存若亡,下等人聽了哈哈大笑。)
是的,要馬上實踐,從今天開始練習傾聽你的「內在的聲音」,努力成為與你「內在的聲音」和諧一致的「人」。
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
《本書簡介》
故事開始時,巴克是米勒法官家中的一隻飽食的、悠閒的家犬。 牠的父親是聖勃那,母親是牧羊犬,所以牠的塊頭十分壯碩,有140磅重,走起路來十分威風,算是牠家住處附近狗群中的老大。但他平常卻不屑和牠們鬼混,只是傲慢的從牠們身邊走過。
巴克的日子過得相當寫意,白天陪法官的女兒散步,晚上則躺在書店的壁爐前取暖,假日陪法官的兒子去游泳或打獵,每晚則享用僕人燒烤的熱騰騰的豬排。巴克確實有夠好命,是狗中的貴族。
但他好命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太久。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了黃金,世界各地渴發的人全湧向那個地方去。那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雪橇。雪橇需要狗拉,所以強壯的狗的行情炙手可熱。狗店生產的狗數量不足,所以很多歹徒便四處抓家犬去賣。
巴克終身難忘的那天終於來到。法官家的花匠的助手正好賭輸了一筆錢,於是便把巴克牽去賣給走私販子。從那天起,巴克歹命的日子就來臨了。牠被關在鐵籠裡頭,經過十餘天火車,輪船的轉運,被放出來時,已經來到一個冰天雪地的的世界了。
他的怒火朝向開牠的籠子的訓狗師爆發,惡狠的猛撲向他,但未觸及身即被他手中的棍子擊倒,牠撲了十來次,回回都被擊倒,最後牠終於昏躺在地,再也爬不起來。這經驗告訴他,牠無法打敗一個棍子在手的人,同時也讓他了解到強者統治的原始法則。
但野蠻的生活並未令他畏懼,反到激發起了牠決意求生的狡猾的天性。
牠的職業是拉雪橇送郵件,和十來隻狗一起拉,報酬是每天一磅半的乾鮭魚。每隻狗都吃不飽,所以總是偷來搶去。牠很快的學會了拉雪橇以及偷盜的技巧。這表示牠已能適應惡劣的環境,生存下去。
受人豢養的習性逐漸消失,牠學會了狗群間的戰鬥,以及補殺野生動物的能力,牠的野性本能,因與原始大自然的接觸而逐日增長。
史必茲是這群狗的領袖,牠對巴克一開始就不懷好意,認定牠早晚將會挑戰他的領導權,所以無時無刻不在計畫除去巴克。巴克當然也知道牠的意圖,所以極力避免與牠衝突,但也隨時準備著與牠做最終的戰鬥。
終於決戰的時刻來臨。那是在牠們集體追逐一隻野兔,終於被史必茲追到並咬死牠之後。巴克沒有停止追跑,卻直接衝向史必茲。牠們倆滾了幾滾後,史必茲對巴克裂齒咆哮,巴克知道決戰的時刻已經來臨。
數十隻狗圍成一圈觀戰,戰敗者將被牠集體吞食。那是一場勢均力敵、至極兇狠猛烈的戰鬥,雙方撲咬了數十回後,巴克終於打敗史必茲,明正言順的成了這群狗的領袖。
然而好日子並沒維持很久,兩個月後,牠們全部又被轉賣給了趕路的兩男一女。他們是駕雪橇的大外行,十來天的惡搗下來 - 不斷鞭刑,食物又不足,狗死去了一半,連巴克也奄奄一息。但車主仍不斷鞭打牠,要牠站起來繼續拉。就在巴克幾乎被打死的時候,伐木工人約翰˙桑頓出手救了牠。
在桑頓細心的照顧下,巴克逐漸恢復了牠的體力,身體慢慢的又強壯了起來。 桑頓是個很好的狗主人,不但餵養牠,經常親熱的摟抱牠,而且還不時和牠們聊天,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在這裡巴克首次感受到了人類的愛。為了回報桑頓的愛,牠完全聽命於桑頓,並且兩次拯救了桑頓的生命。
雖然牠首度愛上了人類,但牠被原始大自然所激發出來的野性,仍活躍的著。偶而牠聽到森林中傳來神秘的呼喚,牠一聽到,便身由主的奔入森林,一直跑,一直跑,不知道要跑到哪裡。但對桑頓的愛,總是又把牠帶回了營地。
在一次賭局中,巴克拉動了裝載了一千磅麵粉的雪橇,在五分鐘內替桑頓贏了一千六百塊錢。 桑頓和他的朋友決定要去尋找傳說中的金礦,於是帶了巴克和其他六隻狗一起前往。
他們邊打獵邊捕魚,漂泊不定的走著,累了便紮營,休息幾個星期。牠們越過無數個山嶺,渡過山湖、冰川,季節不停流過,卻仍找不到那神秘的礦脈。
在不知第幾個春天來臨時,他們終於在一個河谷的淺灘發現了金沙。他們瘋狂般的天天賣死命淘取,一袋袋50磅的金沙像木柴般堆在門口,越堆越高。
狗群這時已全然沒事可做了,除了偶而託運他們打來的獵物。巴克在夜晚經常聽到森林中傳來的呼喚,牠感到一種模糊而甜蜜的喜悅,一種渴望在他內心躍躍欲動。牠衝進森林中,去尋找那聲音的來源,有時一連跑了好幾個小時,也不知道自己要跑去那裡。
一回,巴克循聲又衝進了森林,跑了不知多久,忽然碰見了一隻6呎高的大麋鹿,牠存心與牠鬥一鬥。這一鬥,花了四天才把牠料倒,吃牠的肉又吃了一天,才心滿意足的回營。
到營地時,牠發現所有的人、狗全被印地安人射死了,那些人正繞著木屋廢墟跳舞慶功。巴克怒極攻心,凶性大發,衝進人堆,飛快的殺死了4、5名,其餘的人以為看到了魔鬼,狂奔衝入森林。巴克瘋狂追殺,又咬斃了數名印第安人。
巴克知道深愛牠的桑頓死了,內心感到十分悲痛。看到躺在地上的死去的印地安人,牠又感到十分驕傲。牠第一次生出這種感覺:殺死人類實在太容易了,比殺死一隻狗還容易,人類根本不是對手,他以後再也不需要怕他們了。
桑頓之死,澈底解除了巴克對人類的愛的繫絆,牠完全自由了,現在牠準備要完成牠的內在逼迫牠要去達成的「本性」了。
夜幕來臨,月光把大地照得一片銀白。這時巴克又聽到了森林中傳來的呼喚。這回牠終於趕上了狼群。巴克站在林中空地等待牠們,數十隻狼湧入,將牠包圍在中間。
首先是一隻一隻跟牠單挑,全都被牠打敗。後來十餘隻一起上,經過一翻惡鬥,十餘隻狼全數被牠擊潰。終於狼群承認了牠的英勇,接受牠成為狼族的領袖。
幾年後,印地安人開始傳說有一隻領導狼群的鬼影狗,他們深怕這隻狗,因為牠不時會攻擊他們的營地,殺死他們的獵人。每年秋天,印地安人追捕麋鹿的時節,有一個山谷他們永遠不敢進入。每當他們圍坐營火,說及那個邪魔,所有的婦女必然傷心哭泣。
那隻鬼影狗,即是由狗變成狼的巴克。
更多信傳媒報導
大美文豪勵志文學系列》強者傑克•倫敦 (Jack London 1876-1916上)
台股上周小跌作收 川普再預告徵收「對等關稅」 專家:本周可能震盪整理
你未來的老闆可能是一台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