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有望回穩,但經濟冷到難保5 北京救市為何難見效?|天下雜誌
力度不足的救市政策,讓中國經濟仍未迎來復甦。 過去兩年多一路下滑,房市初現回穩跡象。 「十五五」加強科技自主,能防堵美國卡脖子?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跌跌不休的中國房市,近期有回穩趨勢。專家預估2025年第四季,單月數據有望轉正。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等待、失望,可能是許多中國投資人2024年的心情寫照。 疫情解封後,盼不到經濟報復式成長,等了大半年,北京終於在2024年9月底出手,救市規模卻不如預期,前三季中國GDP成長率只有4.8%。 經濟未走出低谷,但曾經跌跌不休的房地產市場,初現回穩趨勢。 房市終於有機會好轉 根據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2024年10月全國新建房成交量年增0.9%,是近一年半來首次正成長;研究機構克而瑞的數據也顯示,前百大房企10月銷售金額年增7.1%,是當年首次月業績正成長。 「這樣的數字表面看起來不高,但與過去兩年多以來一路下滑的銷售數據相比,已經非常亮麗了,」惠譽博華工商企業部執行總監常海中強調。 房市好轉,顯示北京2024年5月起一系列振興房市政策奏效。常海中預估,中國房市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出現單月數據轉正。 曾佔中國GDP約三成的房地產行業若能回穩,將有機會帶動機械設備等數十個上下游行業迎向復甦。 房市之外,地方政府隱性債則是另一個北京必須解決的問題。 北京2024年底放出10兆人民幣救市,最核心就是發行地方債券,瞄準未來3到5年處理地方隱性債,促使地方政府騰出更多資源,支持當地投資和建設。 振興經濟上,中國政府顯然仍從供給面著手,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副所長吳佳勳擔憂,需求面的信心問題更難解決。 經濟復甦最大變數:川普 「如果民眾不敢消費,民營企業不敢投資,經濟恐怕很難好轉,」吳佳勳說,中國2024年恐怕很辛苦才能達成GDP「保5」的目標。國際貨幣基金則預估,中國2024年的GDP成長率將只有4.8%。 展望2025年,對亟待復甦的中國而言,最大的灰犀牛無疑是川普重返美國白宮。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長黃健群認為,這也是中國目前救市政策力度不足的原因之一,「它要把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放到2025年,留些子彈應付川普上台後的影響。」 川普已經預告上任就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貿易戰迫在眉睫外,科技戰線也可能擴大。 2025年恰好是北京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年。即便這項產業政策在川普第一任期時被美國鎖定打擊,但中國並沒有放棄。 《天下》之前就盤點「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產業國產化進度,除了晶片製造大幅落後外,包括電動車、商用客機等都達成目標。彭博社也報導,中國在無人機、太陽能板等技術已領先世界,科技自主的腳步絲毫沒有停下。 「十五五」聚焦科技製造 而到2025年,中國更將著手制定第15個五年規劃「十五五」,繼續邁進製造強國。 「十五五」將聚焦於中長期發展戰略,而非解決短期經濟問題。從前期研究來看,「十五五」會著重在人工智慧、綠能等「新質生產力」。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陳志武認為,晶片和國防技術等被美國「卡脖子」的先進技術,也會是「十五五」的重點項目。 台商在先進製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領域有優勢,外商逐漸撤出中國的背景下,一些選擇在地化的台商,將有機會參與「十五五」的商機。 2025年對中國而言仍是挑戰的一年,充滿變數的國際環境下,要先確立國內政策朝支持民營企業方向發展,經濟才有機會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25年中國的GDP成長率只有4.5%,將比2024年還少0.3個百分點。 不過新加坡華僑銀行亞洲地區研究與策略主管謝棟銘認為,中國政府會在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支持企業和消費,「我相信目前的刺激政策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混血台商」崛起,深耕內需市場 2023年,台灣對中國投資佔台商海外投資總額的比率從高峰期的八成,下降到只剩一成;兩岸貿易佔台灣外貿比重也降至28.6%,創十年新低。 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當外界認為多數台商已撤出中國時,有一群台商低調地選擇在地化。 「好像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大投資時代,」一名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台灣學者轉述,外資撤離中國後,近期竟然聽到台商反應,較以往更受中國地方政府重視。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長黃健群也指出,這些台商以分拆公司方式在中國註冊,或以參股、併購等方式,深耕內需市場,被稱為「混血台商」或「新陸商」。 在當地,他們既能享受政策優惠、獲得在A股上市的機會,也能避免不被信任的風險,連結在地產業鏈。 除了高科技產業,中國近年也力推「專精特新」(專業、精細、特色、創新)中小企業的補貼政策,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製造業台商。 對台灣而言,如何面對台商的新佈局,也會是政府的新課題。 2025中國關鍵大事 3月/召開兩會(全國人大、政協) 8月/成都舉辦世運會 9月/中國提出雙碳(碳中和、碳達峰)目標5週年 10月/中共20屆五中全會審議「十五五」規劃 (雜誌原標題為:北京不敢撒幣救市,留子彈應付美國。責任編輯:黃韵庭)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813期「2025經濟大預測」】
- 力度不足的救市政策,讓中國經濟仍未迎來復甦。
- 過去兩年多一路下滑,房市初現回穩跡象。
- 「十五五」加強科技自主,能防堵美國卡脖子?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等待、失望,可能是許多中國投資人2024年的心情寫照。
疫情解封後,盼不到經濟報復式成長,等了大半年,北京終於在2024年9月底出手,救市規模卻不如預期,前三季中國GDP成長率只有4.8%。
經濟未走出低谷,但曾經跌跌不休的房地產市場,初現回穩趨勢。
房市終於有機會好轉
根據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2024年10月全國新建房成交量年增0.9%,是近一年半來首次正成長;研究機構克而瑞的數據也顯示,前百大房企10月銷售金額年增7.1%,是當年首次月業績正成長。
「這樣的數字表面看起來不高,但與過去兩年多以來一路下滑的銷售數據相比,已經非常亮麗了,」惠譽博華工商企業部執行總監常海中強調。
房市好轉,顯示北京2024年5月起一系列振興房市政策奏效。常海中預估,中國房市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出現單月數據轉正。
曾佔中國GDP約三成的房地產行業若能回穩,將有機會帶動機械設備等數十個上下游行業迎向復甦。
房市之外,地方政府隱性債則是另一個北京必須解決的問題。
北京2024年底放出10兆人民幣救市,最核心就是發行地方債券,瞄準未來3到5年處理地方隱性債,促使地方政府騰出更多資源,支持當地投資和建設。
振興經濟上,中國政府顯然仍從供給面著手,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副所長吳佳勳擔憂,需求面的信心問題更難解決。
經濟復甦最大變數:川普
「如果民眾不敢消費,民營企業不敢投資,經濟恐怕很難好轉,」吳佳勳說,中國2024年恐怕很辛苦才能達成GDP「保5」的目標。國際貨幣基金則預估,中國2024年的GDP成長率將只有4.8%。
展望2025年,對亟待復甦的中國而言,最大的灰犀牛無疑是川普重返美國白宮。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長黃健群認為,這也是中國目前救市政策力度不足的原因之一,「它要把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放到2025年,留些子彈應付川普上台後的影響。」
川普已經預告上任就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貿易戰迫在眉睫外,科技戰線也可能擴大。
2025年恰好是北京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年。即便這項產業政策在川普第一任期時被美國鎖定打擊,但中國並沒有放棄。
《天下》之前就盤點「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產業國產化進度,除了晶片製造大幅落後外,包括電動車、商用客機等都達成目標。彭博社也報導,中國在無人機、太陽能板等技術已領先世界,科技自主的腳步絲毫沒有停下。
「十五五」聚焦科技製造
而到2025年,中國更將著手制定第15個五年規劃「十五五」,繼續邁進製造強國。
「十五五」將聚焦於中長期發展戰略,而非解決短期經濟問題。從前期研究來看,「十五五」會著重在人工智慧、綠能等「新質生產力」。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陳志武認為,晶片和國防技術等被美國「卡脖子」的先進技術,也會是「十五五」的重點項目。
台商在先進製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領域有優勢,外商逐漸撤出中國的背景下,一些選擇在地化的台商,將有機會參與「十五五」的商機。
2025年對中國而言仍是挑戰的一年,充滿變數的國際環境下,要先確立國內政策朝支持民營企業方向發展,經濟才有機會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25年中國的GDP成長率只有4.5%,將比2024年還少0.3個百分點。
不過新加坡華僑銀行亞洲地區研究與策略主管謝棟銘認為,中國政府會在2025年提高財政赤字,支持企業和消費,「我相信目前的刺激政策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混血台商」崛起,深耕內需市場
2023年,台灣對中國投資佔台商海外投資總額的比率從高峰期的八成,下降到只剩一成;兩岸貿易佔台灣外貿比重也降至28.6%,創十年新低。
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當外界認為多數台商已撤出中國時,有一群台商低調地選擇在地化。
「好像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大投資時代,」一名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台灣學者轉述,外資撤離中國後,近期竟然聽到台商反應,較以往更受中國地方政府重視。
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長黃健群也指出,這些台商以分拆公司方式在中國註冊,或以參股、併購等方式,深耕內需市場,被稱為「混血台商」或「新陸商」。
在當地,他們既能享受政策優惠、獲得在A股上市的機會,也能避免不被信任的風險,連結在地產業鏈。
除了高科技產業,中國近年也力推「專精特新」(專業、精細、特色、創新)中小企業的補貼政策,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製造業台商。
對台灣而言,如何面對台商的新佈局,也會是政府的新課題。
2025中國關鍵大事
- 3月/召開兩會(全國人大、政協)
- 8月/成都舉辦世運會
- 9月/中國提出雙碳(碳中和、碳達峰)目標5週年
- 10月/中共20屆五中全會審議「十五五」規劃
(雜誌原標題為:北京不敢撒幣救市,留子彈應付美國。責任編輯:黃韵庭)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813期「2025經濟大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