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e發表,AI升級、比上一代貴5400元
蘋果發表平價手機更新版iPhone 16e,可搭載Apple Intelligence。誰救得了英特爾?分析師:台積電不可行,博通還不錯。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圖片來源:APPLE #蘋果發表iPhone 16e,可搭載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發表最新平價版手機iPhone 16e,台灣售價2萬1900 元起。與 iPhone SE第三代相比,128GB 的版本就足足貴了5400元 ,但由於可支援Apple Intelligence,號稱市面上最平價的AI手機。 iPhone 16e搭載蘋果第一個自研連網數據機晶片「C1」,象徵蘋果自研關鍵技術重要里程碑,也意味將擺脫每年支付高通等半導體業者的數十億美元成本。 iPhone 16e也揮別了home鍵,用FaceID取而代之。螢幕也變大了來到6.1吋,擁有4800萬像素的後置攝像頭,搭載與iPhone 16相同的A18晶片,並採用USB-C充電接口。 當然iPhone 16e更大的重點還是在於,它跑得動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假日季銷售下滑約1%,中國市場拖累尤其嚴重。上一季,蘋果在中國的銷售下滑11%。iPhone 16e理當可以成為蘋果打進低階市場的利器。 蘋果也期望Apple Intelligence幫忙提振銷售,在12月公布的財報中,蘋果也表示,iPhone 16在AI功能已經上線的市場,確實可以賣得比較好。 低階iPhone 家族手機一般來說,銷售量不大。最新iPhone 16e讓蘋果有機會先測試自研連網數據機晶片,而後再納入更高階手機。 Charter Equity Research主管辛德(Edward Snyder)說,這是試水溫機款,「蘋果想蒐集其運作的實際數據,然後再正式放進未來的iPhone 17。」 C1新晶片並未包含毫米波技術,也就是一種可以在部分大都會地區提供超高速下載的5G連網方式。不過,相較於先前的低階機型,這會有助於改善電池續航力。 辛德預估,今年秋天發表會推出的手機中,大概會有兩成使用這款C1通訊晶片,其他則還是會沿用高通的。 即便蘋果有天可以完全不用高通晶片,依然必須支付高通行動專利的授權費。但當那一刻到來,蘋果將有更大的議價話語權。 Shutterstock #誰救得了英特爾?分析師:台積不可行,博通還不錯 英特爾(Intel)找救兵的傳言百百款,但目前被點名的幾個主角,包括英特爾本人,沒有特別針對傳聞有正式的回應。 英特爾錯過了AI爆發的熱潮,去年股價跌了近6成,扭轉不了的困境,前執行長季辛格直接被退休。 目前傳最多的說法是,《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由台積電和博通分別拆分英特爾。 到底在泥沼中的英特爾還值多少錢?目前市值約1200億美元。Evercore 分析師利帕西斯(Mark Lipacis)認為,分拆如果成功,將為長期受苦的英特爾股東帶來不少價值。他保守估計,業務分拆的話,英特爾股價有機會來到每股54美元。比起現值近乎翻倍,市值可能逼近2370億美元。 但事情可能沒有那麼順利,達成協議的道路充滿荊棘。 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對此發表看法,他在Podcast上接受訪談時表示,「如果美國的製程能夠替代台積電和三星,對美國來說將是一件好事,但這需要時間,和大量資金,所以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美國銀行分析師阿亞(Vivek Arya)表示,英特爾任何潛在的分拆,都耗時且複雜。 其中一個原因是「晶片法案」,如果英特爾想要保留晶片法案的補助,英特爾必須保留其代工業務50%以上的所有權,這意味英特爾必須保持其對製造的控制。 另一個原因是,大家普遍不認為川普政府會輕易地讓一家外國企業,完全接管美國的代表企業。 對美國政府來說,更好的方式是,直接跟台積電單獨合作,擴大台積電在美國的製造規模。 至於博通想要接管晶片設計的部分,伯恩斯坦分析師羅斯根(Stacy Rasgon)認為,博通是個好選項。原因是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完全展現無情削減成本,又同時保留創新力的管理能力。 但各家分析師都明白指出,這勢必面臨監管障礙以及反壟斷疑慮。這是不管英特爾跟哪家半導體大廠合作,都很難繞開的問題。 #聯準會會議紀要,傾向利率按兵不動 聯準會一月利率決策會議的紀要公布了,官員們表示,通膨頑固,經濟政策不確定之下,準備讓利率按兵不動。紀要也提到,年初通膨數據難以詮釋的問題。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指出,「與會者指出,有鑑於經濟依然接近充分就業,在進一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前,希望看到通膨取得進一步進展。」 許多人也表示,如果經濟持續強勁,通膨居高不下,委員會可以把利率繼續維持在限制性區間。在一月的會議裡,聯準會按兵不動,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 會議記錄顯示,聯準會在2024年底降息一個百分點之後,如今態度謹慎。 市場投資人如今預期,2025年只會降息一次,頂多兩次。 紀要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小漲。標普五百強勢再創新高。費半漲1.18%,連日來因台積電接手代工製造謠言而漲不停的英特爾,今天重挫6%。 紀要也顯示,許多官員對華府將為舉債上限纏鬥表示擔憂,並擔心川普經濟政策將如何影響經濟,儘管認為風險還算是持平,但決策者「普遍指出接下來通膨很可能上升。」 與會者認為,導致上升的因素可能包含潛在的貿易和移民政策變化,地緣政治發展打亂供應鏈,以及家庭支出比預想得高。 但官員也預期,「在適當的貨幣政策之下」,通膨會持續朝2%目標邁進。 部分決策者提到,一年的開始難免會有些季節性因素,導致通膨數據「較以往難詮釋」。 聯準會決策者們也討論到如何調整其資產持有策略。他們希望達到兩個目標,首先,聯準會持有的債券組合更貼近整體國債市場的結構;另外就是,進行調整時,盡量不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

蘋果發表平價手機更新版iPhone 16e,可搭載Apple Intelligence。誰救得了英特爾?分析師:台積電不可行,博通還不錯。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
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蘋果發表iPhone 16e,可搭載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發表最新平價版手機iPhone 16e,台灣售價2萬1900 元起。與 iPhone SE第三代相比,128GB 的版本就足足貴了5400元 ,但由於可支援Apple Intelligence,號稱市面上最平價的AI手機。
iPhone 16e搭載蘋果第一個自研連網數據機晶片「C1」,象徵蘋果自研關鍵技術重要里程碑,也意味將擺脫每年支付高通等半導體業者的數十億美元成本。
iPhone 16e也揮別了home鍵,用FaceID取而代之。螢幕也變大了來到6.1吋,擁有4800萬像素的後置攝像頭,搭載與iPhone 16相同的A18晶片,並採用USB-C充電接口。
當然iPhone 16e更大的重點還是在於,它跑得動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假日季銷售下滑約1%,中國市場拖累尤其嚴重。上一季,蘋果在中國的銷售下滑11%。iPhone 16e理當可以成為蘋果打進低階市場的利器。
蘋果也期望Apple Intelligence幫忙提振銷售,在12月公布的財報中,蘋果也表示,iPhone 16在AI功能已經上線的市場,確實可以賣得比較好。
低階iPhone 家族手機一般來說,銷售量不大。最新iPhone 16e讓蘋果有機會先測試自研連網數據機晶片,而後再納入更高階手機。
Charter Equity Research主管辛德(Edward Snyder)說,這是試水溫機款,「蘋果想蒐集其運作的實際數據,然後再正式放進未來的iPhone 17。」
C1新晶片並未包含毫米波技術,也就是一種可以在部分大都會地區提供超高速下載的5G連網方式。不過,相較於先前的低階機型,這會有助於改善電池續航力。
辛德預估,今年秋天發表會推出的手機中,大概會有兩成使用這款C1通訊晶片,其他則還是會沿用高通的。
即便蘋果有天可以完全不用高通晶片,依然必須支付高通行動專利的授權費。但當那一刻到來,蘋果將有更大的議價話語權。
#誰救得了英特爾?分析師:台積不可行,博通還不錯
英特爾(Intel)找救兵的傳言百百款,但目前被點名的幾個主角,包括英特爾本人,沒有特別針對傳聞有正式的回應。
英特爾錯過了AI爆發的熱潮,去年股價跌了近6成,扭轉不了的困境,前執行長季辛格直接被退休。
目前傳最多的說法是,《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由台積電和博通分別拆分英特爾。
到底在泥沼中的英特爾還值多少錢?目前市值約1200億美元。Evercore 分析師利帕西斯(Mark Lipacis)認為,分拆如果成功,將為長期受苦的英特爾股東帶來不少價值。他保守估計,業務分拆的話,英特爾股價有機會來到每股54美元。比起現值近乎翻倍,市值可能逼近2370億美元。
但事情可能沒有那麼順利,達成協議的道路充滿荊棘。
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對此發表看法,他在Podcast上接受訪談時表示,「如果美國的製程能夠替代台積電和三星,對美國來說將是一件好事,但這需要時間,和大量資金,所以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美國銀行分析師阿亞(Vivek Arya)表示,英特爾任何潛在的分拆,都耗時且複雜。
其中一個原因是「晶片法案」,如果英特爾想要保留晶片法案的補助,英特爾必須保留其代工業務50%以上的所有權,這意味英特爾必須保持其對製造的控制。
另一個原因是,大家普遍不認為川普政府會輕易地讓一家外國企業,完全接管美國的代表企業。
對美國政府來說,更好的方式是,直接跟台積電單獨合作,擴大台積電在美國的製造規模。
至於博通想要接管晶片設計的部分,伯恩斯坦分析師羅斯根(Stacy Rasgon)認為,博通是個好選項。原因是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完全展現無情削減成本,又同時保留創新力的管理能力。
但各家分析師都明白指出,這勢必面臨監管障礙以及反壟斷疑慮。這是不管英特爾跟哪家半導體大廠合作,都很難繞開的問題。
#聯準會會議紀要,傾向利率按兵不動
聯準會一月利率決策會議的紀要公布了,官員們表示,通膨頑固,經濟政策不確定之下,準備讓利率按兵不動。紀要也提到,年初通膨數據難以詮釋的問題。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指出,「與會者指出,有鑑於經濟依然接近充分就業,在進一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前,希望看到通膨取得進一步進展。」
許多人也表示,如果經濟持續強勁,通膨居高不下,委員會可以把利率繼續維持在限制性區間。在一月的會議裡,聯準會按兵不動,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
會議記錄顯示,聯準會在2024年底降息一個百分點之後,如今態度謹慎。
市場投資人如今預期,2025年只會降息一次,頂多兩次。
紀要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小漲。標普五百強勢再創新高。費半漲1.18%,連日來因台積電接手代工製造謠言而漲不停的英特爾,今天重挫6%。
紀要也顯示,許多官員對華府將為舉債上限纏鬥表示擔憂,並擔心川普經濟政策將如何影響經濟,儘管認為風險還算是持平,但決策者「普遍指出接下來通膨很可能上升。」
與會者認為,導致上升的因素可能包含潛在的貿易和移民政策變化,地緣政治發展打亂供應鏈,以及家庭支出比預想得高。
但官員也預期,「在適當的貨幣政策之下」,通膨會持續朝2%目標邁進。
部分決策者提到,一年的開始難免會有些季節性因素,導致通膨數據「較以往難詮釋」。
聯準會決策者們也討論到如何調整其資產持有策略。他們希望達到兩個目標,首先,聯準會持有的債券組合更貼近整體國債市場的結構;另外就是,進行調整時,盡量不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
#通膨揮之不去,英國物價漲幅又創新高
英國通膨又往上跑了,最新公布的一月通膨率超出經濟學家預期,大幅上升到3%,達到10個月來的新高點。
一月的物價向上跑可以預期得到,原因是機票價格和私立學校學費漲價。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葛瑞戈里(Ruth Gregory)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將在未來7個月內推動通膨進一步超過3%,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只是幅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這會影響到英國央行的降息政策嗎?葛瑞戈里認為通膨上升將讓英國央行感到不安,但不足以阻止降息。
只是降息的速度可能會比預期得要慢,或者幅度不會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