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製藥來了!《2025全球大趨勢》新藥研發不再又貴又花時間|天下雜誌
【2025全球大趨勢|科技】研發藥物動輒10年,如今AI可望發揮潛力,加速推動新藥生產流程。 圖片來源:2025全球大趨勢 根據摩爾定律,運算力的成本大約每兩年會砍半。製藥業則遵循反摩爾定律(Eroom's law,即Moore反過來寫,又譯為愛隆定律),意即新藥開發成本每九年會翻倍成長。在1960年代,投入10億美元(依2008年價格計算)研發,約可產出10種藥物;時至今日,10億美元甚至不足以研發出一款藥物。 平均來說,現在如果要從無到有研發一款藥物,可能需要10年,另外加上20億美元以上的費用,而且研發過程的風險極高,10款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最後可能不到一款能上市。 近10年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平均每年僅核准53款藥物。大力推廣AI的人認為,AI有助加速藥物研發、降低成本——這是業者和病患皆樂見的事。2025年,隨著一波新藥迎來監管核准,AI也將化希望為現實。 藥物研發的第一步在於辨別與特定疾病相關的標靶(target),例如蛋白質或基因。接下來,研究人員會設法尋找可封鎖或強化標靶活動的分子,然後先用電腦模型測試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再進行動物測試。這過程稱為臨床前階段,期間最多可能要篩選至百萬種化合物,最後才挑出一或兩種有潛力的候選者。此階段有可能花好幾年時間,佔了近三分之一的總研發成本——此時甚至還未進入任何人體測試。 藥廠正是打算在臨床前階段採用AI,來提高成功機率。製藥業使用計算模型已有數十年,但AI正以不同的方式改變藥物研發進程。 首先,AI可大量分析不同資料,提升研究團隊對疾病本身和標靶的理解。相關軟體也可用於精準辨識有潛力的分子,並微調其結構,增進人體試驗的成功機會。生成式AI更可以想像出全新的分子來試驗,進一步推動研發。 AI大幅改變研發流程 2020年,Google旗下DeepMind人工智慧實驗室所設計AlphaFold 2模型,因為精準預測人體內幾乎每個蛋白質的結構,大大震驚了科學界。2024年5月,新一代的AlphaFold 3模型更是拓展預測能力至其他生物組成分子,例如蛋白質、DNA、RNA和配體(ligand)等。這些模型讓原本長達數個月的試錯實驗,減少為僅需數小時即可完成的運算過程。 使用AI研發藥物的新創公司Insilico表示,他們的軟體僅用18個月便辨別出一個新的藥物標靶,並設計了適合人體試驗的分子,費用僅270萬美元,遠低於一般研發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在臨床前階段所取得的突破進展,現已逐漸收穫成果。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估計,目前有65種由AI發想的分子正處於人體試驗階段,其中三分之一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要試驗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此之後,藥廠必須決定是否納入更多受試者並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或是就此喊停。僅不到三分之一的候選藥物可順利達陣。 綜觀2025年,有6款以上候選藥物將公布重要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有些AI設計的藥物已在此階段遭遇滑鐵盧。英國知名AI新創BenevolentAI和Exscientia針對濕疹和癌症研發藥物,近來皆繳出令人失望的臨床試驗結果。儘管挫折不斷,波士頓顧問公司相信,AI可使研發效率翻倍。按目前進展,2025年應至少有4或5款AI研發藥物,會進入三期試驗。 這數字聽來不多,仍是藥物研發一大變革。儘管AI還未能大幅縮短臨床試驗的時程,卻已可幫助業者挑出較適合的分子,減少失敗率和降低成本。舉例來說,劍橋大學教授班德研究指出,光是減少二期試驗的失敗率達20%,即可為單一藥物的研發省下近4.5億美元成本。 在運算領域中,摩爾定律似已遇到瓶頸;在製藥業,反摩爾定律則不無逆轉可能。(Shailesh Chitnis《經濟學人》全球商業特派員)
【2025全球大趨勢|科技】研發藥物動輒10年,如今AI可望發揮潛力,加速推動新藥生產流程。
根據摩爾定律,運算力的成本大約每兩年會砍半。製藥業則遵循反摩爾定律(Eroom's law,即Moore反過來寫,又譯為愛隆定律),意即新藥開發成本每九年會翻倍成長。在1960年代,投入10億美元(依2008年價格計算)研發,約可產出10種藥物;時至今日,10億美元甚至不足以研發出一款藥物。
平均來說,現在如果要從無到有研發一款藥物,可能需要10年,另外加上20億美元以上的費用,而且研發過程的風險極高,10款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最後可能不到一款能上市。
近10年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平均每年僅核准53款藥物。大力推廣AI的人認為,AI有助加速藥物研發、降低成本——這是業者和病患皆樂見的事。2025年,隨著一波新藥迎來監管核准,AI也將化希望為現實。
藥物研發的第一步在於辨別與特定疾病相關的標靶(target),例如蛋白質或基因。接下來,研究人員會設法尋找可封鎖或強化標靶活動的分子,然後先用電腦模型測試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再進行動物測試。這過程稱為臨床前階段,期間最多可能要篩選至百萬種化合物,最後才挑出一或兩種有潛力的候選者。此階段有可能花好幾年時間,佔了近三分之一的總研發成本——此時甚至還未進入任何人體測試。
藥廠正是打算在臨床前階段採用AI,來提高成功機率。製藥業使用計算模型已有數十年,但AI正以不同的方式改變藥物研發進程。
首先,AI可大量分析不同資料,提升研究團隊對疾病本身和標靶的理解。相關軟體也可用於精準辨識有潛力的分子,並微調其結構,增進人體試驗的成功機會。生成式AI更可以想像出全新的分子來試驗,進一步推動研發。
AI大幅改變研發流程
2020年,Google旗下DeepMind人工智慧實驗室所設計AlphaFold 2模型,因為精準預測人體內幾乎每個蛋白質的結構,大大震驚了科學界。2024年5月,新一代的AlphaFold 3模型更是拓展預測能力至其他生物組成分子,例如蛋白質、DNA、RNA和配體(ligand)等。這些模型讓原本長達數個月的試錯實驗,減少為僅需數小時即可完成的運算過程。
使用AI研發藥物的新創公司Insilico表示,他們的軟體僅用18個月便辨別出一個新的藥物標靶,並設計了適合人體試驗的分子,費用僅270萬美元,遠低於一般研發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在臨床前階段所取得的突破進展,現已逐漸收穫成果。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估計,目前有65種由AI發想的分子正處於人體試驗階段,其中三分之一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要試驗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此之後,藥廠必須決定是否納入更多受試者並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或是就此喊停。僅不到三分之一的候選藥物可順利達陣。
綜觀2025年,有6款以上候選藥物將公布重要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有些AI設計的藥物已在此階段遭遇滑鐵盧。英國知名AI新創BenevolentAI和Exscientia針對濕疹和癌症研發藥物,近來皆繳出令人失望的臨床試驗結果。儘管挫折不斷,波士頓顧問公司相信,AI可使研發效率翻倍。按目前進展,2025年應至少有4或5款AI研發藥物,會進入三期試驗。
這數字聽來不多,仍是藥物研發一大變革。儘管AI還未能大幅縮短臨床試驗的時程,卻已可幫助業者挑出較適合的分子,減少失敗率和降低成本。舉例來說,劍橋大學教授班德研究指出,光是減少二期試驗的失敗率達20%,即可為單一藥物的研發省下近4.5億美元成本。
在運算領域中,摩爾定律似已遇到瓶頸;在製藥業,反摩爾定律則不無逆轉可能。(Shailesh Chitnis《經濟學人》全球商業特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