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不能說 「中國製造2025」10年後繼續未竟目標

中國國務院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被視為中國推動中長期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措施,目標為使中國擠進強國之列。但該目標在2018年被美國視為威脅,美國發起兩階段關稅制裁,緊咬「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後續的美中貿易戰也被認為與此有關。為減少國際壓力,北京已經不再喊「中國製造2025」,而是透過各種規劃延續發展目標,包括在2016年的「第13個5年計畫」、2021年的「第14個5年計畫」,將量子電腦、基因技術、新能源車列為戰略性前瞻產業,並在2024年的兩會喊出「新質生產力」,被外界視為「中國製造2025」的延續與升級,同時也進一步推行「新型舉國體制」,透過更集中的資源調配和政策協調,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和企業技術研發。即將來到2025年,外界關注中國有如預期達成「中國製造2025」目標嗎?北京在「中國製造2025」中強調「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計畫瞄準10大關鍵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港媒南華早報今年4月根據官方政策文件列出「中國製造2025」覆蓋的260多項量化指標顯示,逾86%的目標已經達成;美國內定下任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9月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在電動車、能源與發電、造船、高鐵等4大產業,已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在航空與航太、生物科技、先進材料、機器人與工具機、半導體等5大產業,取得相當實質的進展,接近目標,唯有農業機械方面還未達預期。在造船產業方面,該報告引述美國海軍情報局(The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去年分析指出,中國造船的產能超過美國200倍。除了產量,中國在航空母艦、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豪華郵輪也展現建造先進船艦的能力。電動車無疑是「中國製造2025」已達成甚至是超越指標的項目。據國際能源總署一份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有一半的電動汽車都在中國製造;也有海外市調公司指出,中國製電動車的全球市占率超過6成,但其電動車產業超過9成的晶片仍仰賴進口,成為供應鏈一大弱點。半導體則被視為「中國製造2025」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指標,美國祭出晶片禁令,使得中國在先進半導體製造、半導體設備、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基板等先進材料等領域仍落後,仍仰賴自台灣、韓國的進口。但中國正積極研發每樣產品,在成熟製程晶片上仍具主導地位。在航空航太方面,中國自2008年開始研發自產大型客機C919,目前已在中國國內交付11架,但在國際訂單上尚未繳出亮眼成績,歐盟航空安全總署的代理執行董事今年3月表示,C919於歐盟認可審查程序可能花費5年或更長時間,C919外銷恐延後。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上,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今年發表「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機器人數量直至2019年才躋身前10,但在短短幾年內中國機器人密度翻倍,目前中國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員工配有470台機器人,僅次於韓國和新加坡,位列第3。另一方面,在亮眼數據背後,中國時常被詬病在關鍵技術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對外依存度高,多以海外併購方式獲取關鍵技術。2011年北京當局就告知外商,若想讓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電動車時,獲得與國產車款的相同補貼,必須把關鍵技術轉讓給中國合作夥伴,導致外商不得不就範,因為沒有補貼,通用和福特等外國車企無法與中國業者競爭。此外,中國也動用國庫大舉補貼製造業,導致地方政府為產業發展達標,爭相競爭加碼補貼,形成鋪張浪費;在國際上,則因中企過度生產電動車、太陽能板、鋰電池,透過出口消化產能,使國際市場出現不公平競爭、「內捲式」競爭席捲全球,德國、日本車企紛紛關廠。中國這10年來在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出口產品從低附加價值產品的「舊三樣」(服裝、家電和傢俱)轉變成「新三樣」(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但同時,也因產能過剩、產品同質性高而淪於價格戰,將價格戰帶入全世界。隨著「中國製造2025」落幕,北京是否會繼續大力補貼製造業發展,成為現今經濟低迷、國庫吃緊的中國,在下個10年首要考量重點。(編輯:張淑伶)1131230

十二月 30, 2024 - 09:38
 3554
能做不能說 「中國製造2025」10年後繼續未竟目標

中國國務院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被視為中國推動中長期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措施,目標為使中國擠進強國之列。但該目標在2018年被美國視為威脅,美國發起兩階段關稅制裁,緊咬「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後續的美中貿易戰也被認為與此有關。

為減少國際壓力,北京已經不再喊「中國製造2025」,而是透過各種規劃延續發展目標,包括在2016年的「第13個5年計畫」、2021年的「第14個5年計畫」,將量子電腦、基因技術、新能源車列為戰略性前瞻產業,並在2024年的兩會喊出「新質生產力」,被外界視為「中國製造2025」的延續與升級,同時也進一步推行「新型舉國體制」,透過更集中的資源調配和政策協調,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和企業技術研發。

即將來到2025年,外界關注中國有如預期達成「中國製造2025」目標嗎?

北京在「中國製造2025」中強調「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計畫瞄準10大關鍵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港媒南華早報今年4月根據官方政策文件列出「中國製造2025」覆蓋的260多項量化指標顯示,逾86%的目標已經達成;美國內定下任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9月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在電動車、能源與發電、造船、高鐵等4大產業,已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在航空與航太、生物科技、先進材料、機器人與工具機、半導體等5大產業,取得相當實質的進展,接近目標,唯有農業機械方面還未達預期。

在造船產業方面,該報告引述美國海軍情報局(The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去年分析指出,中國造船的產能超過美國200倍。除了產量,中國在航空母艦、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豪華郵輪也展現建造先進船艦的能力。

電動車無疑是「中國製造2025」已達成甚至是超越指標的項目。據國際能源總署一份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有一半的電動汽車都在中國製造;也有海外市調公司指出,中國製電動車的全球市占率超過6成,但其電動車產業超過9成的晶片仍仰賴進口,成為供應鏈一大弱點。

半導體則被視為「中國製造2025」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指標,美國祭出晶片禁令,使得中國在先進半導體製造、半導體設備、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基板等先進材料等領域仍落後,仍仰賴自台灣、韓國的進口。但中國正積極研發每樣產品,在成熟製程晶片上仍具主導地位。

在航空航太方面,中國自2008年開始研發自產大型客機C919,目前已在中國國內交付11架,但在國際訂單上尚未繳出亮眼成績,歐盟航空安全總署的代理執行董事今年3月表示,C919於歐盟認可審查程序可能花費5年或更長時間,C919外銷恐延後。

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上,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今年發表「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機器人數量直至2019年才躋身前10,但在短短幾年內中國機器人密度翻倍,目前中國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員工配有470台機器人,僅次於韓國和新加坡,位列第3。

另一方面,在亮眼數據背後,中國時常被詬病在關鍵技術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對外依存度高,多以海外併購方式獲取關鍵技術。2011年北京當局就告知外商,若想讓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電動車時,獲得與國產車款的相同補貼,必須把關鍵技術轉讓給中國合作夥伴,導致外商不得不就範,因為沒有補貼,通用和福特等外國車企無法與中國業者競爭。

此外,中國也動用國庫大舉補貼製造業,導致地方政府為產業發展達標,爭相競爭加碼補貼,形成鋪張浪費;在國際上,則因中企過度生產電動車、太陽能板、鋰電池,透過出口消化產能,使國際市場出現不公平競爭、「內捲式」競爭席捲全球,德國、日本車企紛紛關廠。

中國這10年來在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出口產品從低附加價值產品的「舊三樣」(服裝、家電和傢俱)轉變成「新三樣」(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但同時,也因產能過剩、產品同質性高而淪於價格戰,將價格戰帶入全世界。

隨著「中國製造2025」落幕,北京是否會繼續大力補貼製造業發展,成為現今經濟低迷、國庫吃緊的中國,在下個10年首要考量重點。(編輯:張淑伶)1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