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筆畫出400個構件 一支薩克斯風譜寫時代的音樂風華

臺中后里位於大安溪與大甲溪之間,水土豐饒,原是典型的臺灣農村,但二戰末期,卻因一

十二月 29, 2024 - 08:55
 4746
以工筆畫出400個構件 一支薩克斯風譜寫時代的音樂風華

以職人精神打造薩克斯風。(圖片來源/文化臺中授權轉載,下同)

臺中后里位於大安溪與大甲溪之間,水土豐饒,原是典型的臺灣農村,但二戰末期,卻因一支被烈火焚身的樂器殘骸,及一位畫家手中不屈不撓的畫筆,催生了后里薩克斯風產業享譽國際的輝煌年代。近二十年來,爵士音樂在臺中大行其道,小型樂團紛紛成立,更為當地薩克斯風產業注入活水,由代工生產跨入高附加價值的文創教育領域。

臺灣第一支手作薩克斯風

國道一號后里交流道附近的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一支大型薩克斯風在門前聳立迎賓,十分顯眼。這是傳承四代的臺灣薩克斯風發源地,承載著先民鍥而不捨的工匠魂,及臺灣音樂產業的發展史。

時光拉回1940年代,工筆畫家張連昌當時就與同好組成爵士樂團,其中一位團友賣掉家中一甲田地,從日本買了一把薩克斯風,然而卻在一場火災意外中,將這把珍貴的樂器燒成一堆骨架零碎的殘骸。

張連昌從碎片中看到了浴火重生的希望,發揮工筆畫家的技藝,將薩克斯風400多個部件一一繪製下來,成為臺灣第一張比例精準的薩克斯風產品藍圖。接著更用三年時間推敲琢磨,成功還原了這支精密的銅管樂器。過程中更因銅片彈射而傷及右眼,其越挫越勇精神,頗有古人鑄劍之風,嘔心瀝血,終成名器。

從代工生產到文創精品

張連昌薩克斯風公司目前由第三代孫媳婦王彩蕊擔任總經理。

張連昌進一步看見西洋樂器產業的發展性,加上戰爭時留下的炸彈外殼,以銅銀為主的金屬原料不虞匱乏,便於1945年成立「連昌樂器工廠」,開始量產並收徒授藝,薩克斯風製作技術逐漸在后里開枝散葉,在外銷上打響MIT的名號。

80年代鼎盛時期,后里薩克斯風年產值達到十億元,全球每3支薩克斯風就有1支來自臺灣製造,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薩克斯風產業聚落。然而,以代工為主的生產模式,難以突顯臺灣工藝的價值。第三代接班人張宗瑤、王彩蕊夫婦,決定自創品牌「LC」,2000年成立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2010年獲選「優良觀光工廠」,三次獲得臺灣精品獎肯定,甚至研發全球第一的碳纖維薩克斯風,讓樂器一躍而成為高附加價值的藝術典藏精品。

音樂賦予樂器生命 

張連昌家族熱愛音樂表演,第一代剛創業時,臺中中央書局開幕、西螺大橋通車典禮等活動,都曾受邀表演。如今,第四代四位姊妹,個個才藝出眾,並組成四姊妹薩克斯風樂團,常在各種表演場合與民眾同樂,帶動全民愛樂風潮。

王總經理認為,藝術表演要走入人群,與人分享,讓聽眾感到愉悅、產生共鳴,才是好音樂的真正價值。如同臺中爵士音樂節活動,多年來發揮了強大的音樂交流功能,更為音樂文化滋長,提供生生不息的活水泉源。

爵士音樂節帶動薩克斯風產業新發展

后里的薩克斯風產業起源很早,從1940年第一支薩克斯風問世後,至今已有80年歷史,中間經歷臺灣經濟起飛、出口蓬勃發展的年代,創造可觀的產值。但隨著大環境變化,國外低價競爭等因素,自上世紀末以來產能日漸縮減。

2003年開始,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爵士音樂節活動,帶動爵士音樂學習風潮,培養青少年爵士音樂學習環境,社區、學校社團相繼成立爵士樂團。同時,也開啟了薩克斯風產業新出路,業者順應潮流,朝自創品牌、臺灣精品、觀光工廠方向努力,成績亮眼,讓人再度看見后里樂器產業的無限可能。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2個問題+3個行動 察覺「自己如何看待世界」
痛 是怎樣的痛?
食譜看過來》蛤蠣鮮蝦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