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势反制裁,用美国听得懂的方式给美国立规矩
“我们近期的强势反制裁,就是以美国人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给美国立规矩。” “中国一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次的反制裁,足以表明我们有这个实力。” “中国的反制裁,是否会引起制裁与反制裁之间恶性的循环?应该如何做去打破这种局面?” 前段时间,拜登在总统任期即将结束前出台了一大批对华出口芯片的禁令,中国政府马上出台反制措施。现在“反制裁”这三个字,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在东方卫视1月2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汪涛先生,共同探讨中国对美国的强势反制裁。 《这就是中国》第269期 张维为: 四年前,拜登上台伊始,我们节目做了这样的预测:“拜登的执政很可能就是一个过渡阶段,四年后的美国可能还会回到‘特朗普时代’。四年是非常短暂的,我们今天制定的所有对美政策,应该未雨绸缪,应该考虑四年后的美国会是什么样的美国。总之,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时间在我们一边,历史在我们一边。” 回望过去这惊心动魄的四年,我们政府和企业的思路与我们的思路高度一致,大家都未雨绸缪,做了充分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科技等领域内,今天甚至可以说中美之间开始“攻守易形”了。 拜登政府在退出历史舞台前夕的2024年12月2日,居然还出台了一轮大规模的对华芯片出口禁令,直接涉及140来家中国实体单位。但这次中国不再惯着美国。美国发布禁令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就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的两用物项。路透社评论道:“中方的迅速回击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升级行动”,“中国利用其在关键金属领域内的主导地位,针对美国对其高科技能力的攻击进行相应地报复”。 中国商务部同时还宣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彭博社是这样评论的:“中国开创了禁止他国企业向美国出售产品的先例。”“治外法权”几乎一直是美西方国家的特权,但今天“寇可往,我亦可往!”我们绝不再惯着美国这个泥足巨人! 2024年12月2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文坦承:与中国在美国的打压下加速实现芯片自给自足不同,美国企业面对中国的关键矿产禁令几乎“无招架之力”。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对美国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涉及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2024年12月17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分析认为,尽管中国近期发起的一些反制措施是针对拜登政府的,但这些迅速的举措已经为中方将如何应对特朗普为首的下一届美国政府提供了“线索”。 其实,理论上美国可以通过其它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等,获得一些关键矿产,只是其成本将大幅升高。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如是说:中方此次迅速反击,对美国关键产业造成“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若美国继续升级贸易争端,中方的报复行动可能也会随之扩大,因为“中国手中还有很多‘王牌’”。 确实,中国手里还有很多“王牌”,除了政府部门发布禁令外,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也于2024年12月3日,跟商务部发声的同一天,分别发表声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声明内容,那就是:美国芯片不再安全可靠。换言之,由于美国发动的对华科技战,美国恐将失去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 紧接着,中国市场监督总局又于2024年12月9日宣布,对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立案调查。英伟达股价立即暴跌。一般认为,英伟达是GPU(图形处理器)和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王者”,在全球AI芯片领域内的占有率超过90%。但随着美国政府颁布一条又一条对华芯片销售的禁令,英伟达只向中国提供“阉割版”的AI芯片,中国许多企业反映英伟达滥用垄断地位,使这些企业无法获得必要的技术服务等很多问题。 不少分析人士曾认为中国AI产业有求于英伟达,中国可能不会正面惩罚英伟达的违规行为,但他们想错了。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款清楚地规定:在正常贸易中,不得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在定价和供货上歧视中国企业等。 当然,中国自己的AI芯片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不久前,中国深度求索公司发布了DeepSeek-V3模型,它采用开源模型,性能达到全球顶尖闭源模型GPT-4o的水平,而成本只有它的百分之三左右,这可能是中国人重塑全球AI格局的开始。 对英伟达的违规调查尚未结束的2024年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又针对美国同意向台湾地区提供5.7亿美元军援等行径,决定实行反制,对向台湾地区提供军事援助的英斯图公司、哈德森技术公司等七家美国军工公司和相关高管实行制裁。它们的产品覆盖无人机、雷达、航空航天、潜航器等许多领域。 2025新年伊始的1月2日,商务部又发布公告,将参与对台军售的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等10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包括一、禁止这些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二、禁止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三、禁止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入境;四、不批准并取消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同日,商务部又发布2025年第1号公告,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向这28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受制裁的公司包括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波音防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导弹与防御公司等,把多数美国军火工业巨头几乎一网打尽。 这些反制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在军品方面,美国海陆空各种无人平台的供应链几乎都陷入困境甚至接近停工。在雷达、航空航天和导弹领域,中方的原材料、元器件等也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公司经营的民品业务也受到重创。 不久前,即将离任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坦言: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没有能够阻碍中国的进步,在芯片竞争中“企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她用的英文表述是“A fool's errand”,直译就是“一个傻瓜干的活”。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急先锋”,雷蒙多以这样的措辞为自己的工作画上句号,实在是太有讽刺意味了。
“我们近期的强势反制裁,就是以美国人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给美国立规矩。”
“中国一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次的反制裁,足以表明我们有这个实力。”
“中国的反制裁,是否会引起制裁与反制裁之间恶性的循环?应该如何做去打破这种局面?”
前段时间,拜登在总统任期即将结束前出台了一大批对华出口芯片的禁令,中国政府马上出台反制措施。现在“反制裁”这三个字,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在东方卫视1月2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汪涛先生,共同探讨中国对美国的强势反制裁。
张维为:
四年前,拜登上台伊始,我们节目做了这样的预测:“拜登的执政很可能就是一个过渡阶段,四年后的美国可能还会回到‘特朗普时代’。四年是非常短暂的,我们今天制定的所有对美政策,应该未雨绸缪,应该考虑四年后的美国会是什么样的美国。总之,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时间在我们一边,历史在我们一边。”
回望过去这惊心动魄的四年,我们政府和企业的思路与我们的思路高度一致,大家都未雨绸缪,做了充分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科技等领域内,今天甚至可以说中美之间开始“攻守易形”了。
拜登政府在退出历史舞台前夕的2024年12月2日,居然还出台了一轮大规模的对华芯片出口禁令,直接涉及140来家中国实体单位。但这次中国不再惯着美国。美国发布禁令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就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的两用物项。路透社评论道:“中方的迅速回击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升级行动”,“中国利用其在关键金属领域内的主导地位,针对美国对其高科技能力的攻击进行相应地报复”。
中国商务部同时还宣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彭博社是这样评论的:“中国开创了禁止他国企业向美国出售产品的先例。”“治外法权”几乎一直是美西方国家的特权,但今天“寇可往,我亦可往!”我们绝不再惯着美国这个泥足巨人!
2024年12月2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文坦承:与中国在美国的打压下加速实现芯片自给自足不同,美国企业面对中国的关键矿产禁令几乎“无招架之力”。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对美国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涉及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2024年12月17日,香港《南华早报》援引分析认为,尽管中国近期发起的一些反制措施是针对拜登政府的,但这些迅速的举措已经为中方将如何应对特朗普为首的下一届美国政府提供了“线索”。
其实,理论上美国可以通过其它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等,获得一些关键矿产,只是其成本将大幅升高。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如是说:中方此次迅速反击,对美国关键产业造成“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若美国继续升级贸易争端,中方的报复行动可能也会随之扩大,因为“中国手中还有很多‘王牌’”。
确实,中国手里还有很多“王牌”,除了政府部门发布禁令外,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也于2024年12月3日,跟商务部发声的同一天,分别发表声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声明内容,那就是:美国芯片不再安全可靠。换言之,由于美国发动的对华科技战,美国恐将失去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
紧接着,中国市场监督总局又于2024年12月9日宣布,对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立案调查。英伟达股价立即暴跌。一般认为,英伟达是GPU(图形处理器)和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王者”,在全球AI芯片领域内的占有率超过90%。但随着美国政府颁布一条又一条对华芯片销售的禁令,英伟达只向中国提供“阉割版”的AI芯片,中国许多企业反映英伟达滥用垄断地位,使这些企业无法获得必要的技术服务等很多问题。
不少分析人士曾认为中国AI产业有求于英伟达,中国可能不会正面惩罚英伟达的违规行为,但他们想错了。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条款清楚地规定:在正常贸易中,不得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在定价和供货上歧视中国企业等。
当然,中国自己的AI芯片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不久前,中国深度求索公司发布了DeepSeek-V3模型,它采用开源模型,性能达到全球顶尖闭源模型GPT-4o的水平,而成本只有它的百分之三左右,这可能是中国人重塑全球AI格局的开始。
对英伟达的违规调查尚未结束的2024年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又针对美国同意向台湾地区提供5.7亿美元军援等行径,决定实行反制,对向台湾地区提供军事援助的英斯图公司、哈德森技术公司等七家美国军工公司和相关高管实行制裁。它们的产品覆盖无人机、雷达、航空航天、潜航器等许多领域。
2025新年伊始的1月2日,商务部又发布公告,将参与对台军售的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等10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包括一、禁止这些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二、禁止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三、禁止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入境;四、不批准并取消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同日,商务部又发布2025年第1号公告,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向这28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受制裁的公司包括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波音防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导弹与防御公司等,把多数美国军火工业巨头几乎一网打尽。
这些反制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在军品方面,美国海陆空各种无人平台的供应链几乎都陷入困境甚至接近停工。在雷达、航空航天和导弹领域,中方的原材料、元器件等也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公司经营的民品业务也受到重创。
不久前,即将离任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坦言: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没有能够阻碍中国的进步,在芯片竞争中“企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她用的英文表述是“A fool's errand”,直译就是“一个傻瓜干的活”。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急先锋”,雷蒙多以这样的措辞为自己的工作画上句号,实在是太有讽刺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