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最大的是太祖,晋朝为什么太祖是司马昭,司马懿的功劳不够大么,他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讲起来其实蛮复杂的…… 《礼记》里面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关于这个“天子七庙”,郑玄和王肃的看法则不同,《礼记集解》进行过总结:“天子七庙,郑氏与王肃为二说:郑谓文武在七庙之中……王谓文武在七庙之外……”简单来说就是郑玄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始祖及文武庙,王肃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高祖之父祖以及太祖。以这个为基础来看,曹魏是依郑玄说而两晋则是依王肃说。 但是宗庙本身是一个为政治服务的制度,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遵循古礼,曹魏的宗庙制度就多次改动,曹操获封魏公时“自以诸侯礼立五庙也。后虽进爵为王,无所改易。”但曹操所立的五庙和《礼记》中的诸侯五庙又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从数量上来看曹操的五庙实际只有曹节、曹腾、曹嵩三庙,这可能是由于曹操家庭背景比较特殊,家世无法考证;最大的区别则是古礼的诸侯五庙是由始封之君开始往下排列的,也就是说应当以曹操本人为太祖,往下置二昭二穆,只有开国皇帝立庙才是由始封之君向上追封的,那么曹操如此立庙的用意也就十分明显了,这种名义上为诸侯,实际上是天子之庙的做法也给后世的篡位者们树立了榜样。 曹丕称帝后,尊曹嵩为太皇帝,曹操为武皇帝,与曾祖曹腾,高祖曹节合祭,其中只有太祖武皇帝一庙万世不毁,其他三庙亲次尽毁。此时曹魏也并未实行七庙制,而是四庙制。明帝即位之初仍是沿用的四庙制,太和三年“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其中是没有曹节的,这是由于文帝神主入庙,曹节庙“以亲尽毁也” 明帝自太和三年起,开始着手建立七庙制度:“大魏三圣相承,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帝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明帝制定的七庙制度同样也是不符合古礼的,按照传统,庙号是身故之后为了进入宗庙而被后人所加,而明帝却自己给自己加了庙号,这主要是因为明帝此前给生母甄氏立庙,而他又没有亲生儿子,他担心自己死后的继承人不会保住甄氏之庙,甚至改变皇统,所以在世时给自己加庙号,并且让大臣上奏:“文昭皇后膺天灵符 , 诞育明圣 , 功济生民 , 德盈宇宙 , 开诸后嗣 , 乃道化之所兴也。寝庙特祀 , 亦姜之宫也 , 而未著不毁之制 , 惧论功报德之义 , 万世或阙焉 , 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文昭庙宜世世享祀奏乐 , 与祖庙同 , 永著不毁之典 , 以播圣善之风。”确保甄后地位的稳固。 司马懿掌权之后于洛阳立庙,此时立庙之制不可考。司马炎建国后,依王肃之学说建七庙,西晋的七庙仅上溯到六世祖司马钧,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景帝与文帝为同辈,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是不符合昭穆异世的古礼,只不过由于司马师对晋朝的建立贡献巨大,不给他立庙不但不符合儒家伦常,更难以对司马氏集团交待。这一举措也给后来的东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东晋时期兄终弟及的情况多次出现,元帝即位后沿袭旧制并且采纳了刁协的兄弟异世说,迎惠帝、怀帝神主,迁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惠帝怀帝为兄弟,此时晋朝七庙虽然仍有七人,但只剩二昭二穆了,从礼法上来看已经降到了诸侯的级别,而愍帝死后入庙,元帝与怀帝又是同辈,这样下去宗庙只会更加混乱。于是元帝采纳了贺循的建议:“至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後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永熙元年,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又议者以景帝俱已在庙,则惠怀一例。景帝盛德元功,王基之本,义著祖宗,百世不毁,故所以特在本庙,且亦世代尚近,数得相容,安神而已,无逼上祖,如王氏昭穆既满,终应别庙也。以今方之,既轻重义异,又七庙七世之亲;昭穆,父子位也。若当兄弟旁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足于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然後成七哉!今七庙之义,出于王氏。从祢以上至于高祖,亲庙四世,高祖以上复有五世六世无服之祖,故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故世祖郊定庙礼,京兆、颍川曾、高之亲,豫章五世,征西六世,以应此义。今至尊继统,亦宜有五六世之祖,豫章六世,颍川五世,俱不应毁。今既云豫章先毁,又当重毁颍川,此为庙中之亲惟从高祖已下,无复高祖以上二世之祖,于王氏之义,三昭三穆废阙其二,甚非宗庙之本所据承,又违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于一王定礼所阙不少。”也就是说,天子七庙的七应当是昭穆之数,昭穆世数为七,但具体到每一世则不限人数,皇帝神主的数量可以在七个以上,所以司马量、司马俊的神主重新迁回,惠、怀、愍帝三人的神主世数不足时就不迁毁,元帝、明帝死后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此时七庙中实际上供奉有十人,成帝死后康帝即位,成康二帝为兄弟,所以无需登除,此时七庙中供奉十一人,穆帝、哀帝、海西王均为兄弟,无所登除,直到简文帝时才迁出了元帝的神主。 至于五世而斩,君子怎么能和天子相提并论。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两晋宗庙制度的: 一、相比曹魏,晋朝的宗庙制度要规范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严格遵循制度的,晋朝的宗庙制度是严格维系皇室大宗的,愍帝是吴王司马晏之子,愍帝即位后,司徒梁芬建议追尊司马晏为皇考,索綝等人坚持反对,最后仅追赠司马晏为太保;元帝登基后,也有人进言说可以追封司马觐为皇考,贺循等人也反对,元帝也表示认同。 二、依周制,诸侯、公卿、大夫、士均可立宗庙。汉初郡国并行,宗庙泛滥,给国家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到汉元帝时才彻底罢除郡国庙。而晋朝恢复了五等爵制,有封爵的皇子、公卿均可立庙。 三、遵循一庙异室制度,就是说一座庙内以不同的房间供奉神主,此制度从东汉明帝起延续,泰始二年有人提议七庙七室,武帝认为工程繁重,权立一庙;太康六年由于宗庙塌陷,又有人提出这个建议,这次武帝直接表示:“古虽七庙 , 自近代以来皆一庙七室 , 于礼无废 , 于情为叙 , 亦随时之宜也。”此后两晋南北朝皆沿用此制度。 查看知乎讨论

十二月 18, 2024 - 21:17
 4998
一个朝代最大的是太祖,晋朝为什么太祖是司马昭,司马懿的功劳不够大么,他去哪里了?
头图

这个问题讲起来其实蛮复杂的……

《礼记》里面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关于这个“天子七庙”,郑玄和王肃的看法则不同,《礼记集解》进行过总结:“天子七庙,郑氏与王肃为二说:郑谓文武在七庙之中……王谓文武在七庙之外……”简单来说就是郑玄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始祖及文武庙,王肃认为七庙是四亲庙加高祖之父祖以及太祖。以这个为基础来看,曹魏是依郑玄说而两晋则是依王肃说。

但是宗庙本身是一个为政治服务的制度,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遵循古礼,曹魏的宗庙制度就多次改动,曹操获封魏公时“自以诸侯礼立五庙也。后虽进爵为王,无所改易。”但曹操所立的五庙和《礼记》中的诸侯五庙又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从数量上来看曹操的五庙实际只有曹节、曹腾、曹嵩三庙,这可能是由于曹操家庭背景比较特殊,家世无法考证;最大的区别则是古礼的诸侯五庙是由始封之君开始往下排列的,也就是说应当以曹操本人为太祖,往下置二昭二穆,只有开国皇帝立庙才是由始封之君向上追封的,那么曹操如此立庙的用意也就十分明显了,这种名义上为诸侯,实际上是天子之庙的做法也给后世的篡位者们树立了榜样。

曹丕称帝后,尊曹嵩为太皇帝,曹操为武皇帝,与曾祖曹腾,高祖曹节合祭,其中只有太祖武皇帝一庙万世不毁,其他三庙亲次尽毁。此时曹魏也并未实行七庙制,而是四庙制。明帝即位之初仍是沿用的四庙制,太和三年“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其中是没有曹节的,这是由于文帝神主入庙,曹节庙“以亲尽毁也”

明帝自太和三年起,开始着手建立七庙制度:“大魏三圣相承,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帝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明帝制定的七庙制度同样也是不符合古礼的,按照传统,庙号是身故之后为了进入宗庙而被后人所加,而明帝却自己给自己加了庙号,这主要是因为明帝此前给生母甄氏立庙,而他又没有亲生儿子,他担心自己死后的继承人不会保住甄氏之庙,甚至改变皇统,所以在世时给自己加庙号,并且让大臣上奏:“文昭皇后膺天灵符 , 诞育明圣 , 功济生民 , 德盈宇宙 , 开诸后嗣 , 乃道化之所兴也。寝庙特祀 , 亦姜之宫也 , 而未著不毁之制 , 惧论功报德之义 , 万世或阙焉 , 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文昭庙宜世世享祀奏乐 , 与祖庙同 , 永著不毁之典 , 以播圣善之风。”确保甄后地位的稳固。

司马懿掌权之后于洛阳立庙,此时立庙之制不可考。司马炎建国后,依王肃之学说建七庙,西晋的七庙仅上溯到六世祖司马钧,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景帝与文帝为同辈,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是不符合昭穆异世的古礼,只不过由于司马师对晋朝的建立贡献巨大,不给他立庙不但不符合儒家伦常,更难以对司马氏集团交待。这一举措也给后来的东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东晋时期兄终弟及的情况多次出现,元帝即位后沿袭旧制并且采纳了刁协的兄弟异世说,迎惠帝、怀帝神主,迁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惠帝怀帝为兄弟,此时晋朝七庙虽然仍有七人,但只剩二昭二穆了,从礼法上来看已经降到了诸侯的级别,而愍帝死后入庙,元帝与怀帝又是同辈,这样下去宗庙只会更加混乱。于是元帝采纳了贺循的建议:“至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後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永熙元年,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又议者以景帝俱已在庙,则惠怀一例。景帝盛德元功,王基之本,义著祖宗,百世不毁,故所以特在本庙,且亦世代尚近,数得相容,安神而已,无逼上祖,如王氏昭穆既满,终应别庙也。以今方之,既轻重义异,又七庙七世之亲;昭穆,父子位也。若当兄弟旁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足于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然後成七哉!今七庙之义,出于王氏。从祢以上至于高祖,亲庙四世,高祖以上复有五世六世无服之祖,故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故世祖郊定庙礼,京兆、颍川曾、高之亲,豫章五世,征西六世,以应此义。今至尊继统,亦宜有五六世之祖,豫章六世,颍川五世,俱不应毁。今既云豫章先毁,又当重毁颍川,此为庙中之亲惟从高祖已下,无复高祖以上二世之祖,于王氏之义,三昭三穆废阙其二,甚非宗庙之本所据承,又违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于一王定礼所阙不少。”也就是说,天子七庙的七应当是昭穆之数,昭穆世数为七,但具体到每一世则不限人数,皇帝神主的数量可以在七个以上,所以司马量、司马俊的神主重新迁回,惠、怀、愍帝三人的神主世数不足时就不迁毁,元帝、明帝死后毁司马量、司马俊神主,此时七庙中实际上供奉有十人,成帝死后康帝即位,成康二帝为兄弟,所以无需登除,此时七庙中供奉十一人,穆帝、哀帝、海西王均为兄弟,无所登除,直到简文帝时才迁出了元帝的神主。

至于五世而斩,君子怎么能和天子相提并论。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两晋宗庙制度的:

一、相比曹魏,晋朝的宗庙制度要规范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严格遵循制度的,晋朝的宗庙制度是严格维系皇室大宗的,愍帝是吴王司马晏之子,愍帝即位后,司徒梁芬建议追尊司马晏为皇考,索綝等人坚持反对,最后仅追赠司马晏为太保;元帝登基后,也有人进言说可以追封司马觐为皇考,贺循等人也反对,元帝也表示认同。

二、依周制,诸侯、公卿、大夫、士均可立宗庙。汉初郡国并行,宗庙泛滥,给国家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到汉元帝时才彻底罢除郡国庙。而晋朝恢复了五等爵制,有封爵的皇子、公卿均可立庙。

三、遵循一庙异室制度,就是说一座庙内以不同的房间供奉神主,此制度从东汉明帝起延续,泰始二年有人提议七庙七室,武帝认为工程繁重,权立一庙;太康六年由于宗庙塌陷,又有人提出这个建议,这次武帝直接表示:“古虽七庙 , 自近代以来皆一庙七室 , 于礼无废 , 于情为叙 , 亦随时之
宜也。”
此后两晋南北朝皆沿用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