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族,在印度是怎样的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杂志 (ID:GlobeMagazine),作者:俞俊、安玮,编辑:林睎瑶,责任编辑:乐艳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近期,加拿大的锡克族人群举行大规模游行,要求关闭印度驻加拿大的所有使领馆。这是今年10月加拿大与印度第二次相互驱逐外交官后又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其背后是锡克族与印度教挥之不去的是非恩怨。锡克族是所有信奉锡克教成员的统称。锡克教作为一个集宗教、政治、社会、文化和哲学于一体的特殊宗教团体,信众人数位居全球第五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男性裹头巾。锡克教在印度教基础上产生,但又因宗教信仰、人群性格等差异,数百年来与印度教冲突不断。锡克教的产生和崛起“锡克”来自梵语单词“shishya”,意思是弟子、学习者。锡克教由斯里·古鲁·那纳克·德福·吉(后文简称“那纳克”)于1499年创立。历史上,印度长期处于外部势力频繁侵入、政权频繁更迭的状态。锡克教发源地旁遮普地区,西瞰印度河、北枕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侧有中亚、西北亚进入印度的必经通道——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因此是外来势力入侵时的必经之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首先占领旁遮普地区,逐步出现了婆罗门教以及种姓制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先后入侵。他们占领后,在旁遮普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种族开始混血,多种语言并用(如阿拉伯语、波斯语、普什图语等),不同宗教开始融合。锡克教的创始人是那纳克。那纳克生活的年代(1469~1539)里,旁遮普地区处于政治动荡、文明冲突和宗教对撞时期,他在融合了印度教帕克蒂思想的基础上,又吸收伊斯兰教苏菲思想中的成分,创立了锡克教。旁遮普地区不同种族互相通婚,生育了一代又一代混血儿,在信众多、影响力大的印度教看来,旁遮普是一个不纯洁的地区,因此被印度教划分为低种姓人群,长期遭受非常严重的歧视。1206年至1526年间,统治印度北部的是穆斯林王朝——德里苏丹国,他们既没有在该地倡导伊斯兰教的平等理念,也没有兴趣改变以种姓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这造成旁遮普地区各种矛盾不断,时局长期动荡。从1499年锡克教创立至1707年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锡克教历经十任“上师”,宗教体系逐步完善,信众大量增加。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包括:第三代“上师”阿马·达斯把教徒分归22个教区,加强了对教徒的管理和传教活动;第五代“上师”阿周在阿姆利则建立了金庙;第六代“上师”哈戈宾德将该教发展成为有武装的宗教组织。18世纪20年代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旁遮普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锡克教乘势加速崛起,经过几次兼并和扩张战争,最终在锡克教诞生300年后的1799年,由兰吉特·辛格建立了锡克王国,鼎盛时期领土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达350万。1849年,在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中,锡克王国被英国殖民者击败而灭亡。族群差异性大锡克族尽管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民族,但作为民族、宗教、政治三重建构的独特族群,又与主流的印度教(信众超过80%)、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约占46.3%)存在诸多差异。与印度教有着森严的种姓制度不同,锡克教主张人人平等。那纳克说:“种姓制度是荒谬的,种姓的光环是无用的。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为消除种姓制度,他还创立了两项制度,一是“桑格特”,即教徒不分高低贵贱,可以一起接受宗教传播;二是“旁格特”,即任何人都可以在锡克教的免费公共食堂一起共食。到锡克教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时,统一规定男性教徒以辛格为姓氏,意为“狮子”;女性教徒均以考尔为姓氏,考尔意为“公主”,该制度沿袭至今。印度教上层为维护其贵族利益,通过种姓制度把教徒禁锢于自我封闭的集团之内;而锡克教宣扬人人平等,从而对印度教的上层构成了威胁。印度教是泛神宗教,宣称宇宙有三亿三千万个神,从世界的终极实在、三大主神以及他们的化身、配偶,到太阳、母牛、神猴等自然物都是神。但锡克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其经典教义《古鲁·格兰特·萨哈卜》起始段对神的描述是:“神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真理。”因此,两种宗教的冲突本源上是信仰的冲突,也就是对“神”的认同与否定。在印度,印度教徒崇拜的“神”,在锡克教徒那里可能就是普通或者虚无的事物。印度教徒的服饰通常为男性穿长袍,女性穿“纱丽”,但没有严格的宗教限制。锡克教则有缠头巾和“五K”的严格要求。缠头巾相传是锡克教第六代“上师”古鲁哈尔·戈宾德要求的,当时是为了显示与缠头巾的莫卧儿王朝统治者享有平等地位,现在则代表着犹如戴皇冠般的高贵与威严。“五K”由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提出,具体是指:蓄发,代表完整的、自然的、拒绝世俗标准的人;佩戴发梳,用于打理头发,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心欲;戴铁手镯,象征没有开端和终点、永恒无限的精神;佩短剑,象征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根除罪恶;穿短裤,象征与印度教长衫的分离。从佩短剑、穿短裤这些服饰要求看,本身就是宣示着向印度教的抗争。另外,锡克教徒性格中具有尚武性。锡克教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与其他势力的斗争,特别是反抗莫卧儿王朝的压迫,因此第六代“上师”哈戈宾德不仅建立了全民皆兵的武装组织,还在教义中增加了尚武精神,并世代相传。在英属印度时期,大力招募锡克教徒,组建了旁遮普联队、锡克联队等,因其勇猛好战,战斗力明显强于其他士兵。印度前总统赞克尔·侯塞因称:“旁遮普联队是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旁遮普联队的历史就是印度军队的历史。”政治诉求导致冲突不断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统治者对锡克教徒既拉拢又打压,在那段时间,锡克族总体较为“安分”。但印度独立后,锡克族宗教的特异属性,使其与印度教的矛盾逐步放大。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人在划分印巴边境时将旁遮普邦拦腰肢解,边界两侧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地双向逃难,这种大迁徙引发了空前仇杀,随后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在此背景下,锡克族领导人提出,虽然锡克族有权成立一个独立国家,但也愿意同印度或巴基斯坦组成联邦,最终锡克族领导人选择了加入印度联邦。1949年,锡克族政治组织首次提出建立旁遮普语言邦的要求,意在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但被印度政府拒绝。1956年,印度决定按语言重新建邦,旁遮普语言却被认为是印地语的方言,没有建立语言邦,锡克族感到自尊受到伤害。到了1960年,锡克族宣誓为建立旁遮普语言邦而斗争,并一度向新德里和平进军。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政府认识到锡克族的重要性,最终同意建立旁遮普语言邦。旁遮普语言邦成立后,锡克族为主体的阿卡利党通过选举成为邦政府的执政党。执政期间,该党利用锡克教派主义力量争取选票,并从1978年开始公开鼓动锡克分离运动。1980年6月,极端势力“全印锡克学生联合会”领导人巴尔比尔·辛格·山杜在阿姆利则宣布建立“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政府,并开始印制国旗、地图、邮票、护照和货币。1981年9月,阿卡利党向政府施压,随后暴力事件开始蔓延,抢劫、袭击和暗杀此起彼伏,局面逐步失控。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决定采取“蓝星行动”,6月2日派出6个师约10万人的部队,重点攻打分离势力盘踞的金庙,同时收回了其他城市的锡克寺庙。根据印度官方数据,此次行动中至少有500名锡克武装分子被打死,100多人受伤。此次军事行动引发印度国内外更广泛的锡克分离运动。1981年10月31日上午,英迪拉·甘地被她身边的2名锡克族卫兵刺杀身亡。这又引发印度教徒的复仇行动,短短四天之内2500多名锡克族人被杀,另外造成5万多人无家可归。拉吉夫·甘地(英迪拉之子)出任印度总理后,采取刚柔相济的多种举措,通过阿卡利党的温和派快速稳住了局势。此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印锡克学生联盟”“非洲狮组织”等极端组织遭到瓦解,锡克族民族分离运动逐渐平息。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曼莫汉·辛格担任总理,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锡克族总理。他任内推动一系列民族和解政策,并对锡克族采取安抚举措,使得锡克分离运动几乎停止下来。到了莫迪执政后,由于采取一系列扩大印度教影响的举措,源于与印度教长期纠葛的不满情绪再度在锡克族群中显现出来。

十二月 22, 2024 - 09:53
 5572
锡克族,在印度是怎样的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杂志 (ID:GlobeMagazine),作者:俞俊、安玮,编辑:林睎瑶,责任编辑:乐艳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期,加拿大的锡克族人群举行大规模游行,要求关闭印度驻加拿大的所有使领馆。这是今年10月加拿大与印度第二次相互驱逐外交官后又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其背后是锡克族与印度教挥之不去的是非恩怨。


锡克族是所有信奉锡克教成员的统称。锡克教作为一个集宗教、政治、社会、文化和哲学于一体的特殊宗教团体,信众人数位居全球第五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男性裹头巾。锡克教在印度教基础上产生,但又因宗教信仰、人群性格等差异,数百年来与印度教冲突不断。


锡克教的产生和崛起


“锡克”来自梵语单词“shishya”,意思是弟子、学习者。锡克教由斯里·古鲁·那纳克·德福·吉(后文简称“那纳克”)于1499年创立。


历史上,印度长期处于外部势力频繁侵入、政权频繁更迭的状态。锡克教发源地旁遮普地区,西瞰印度河、北枕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侧有中亚、西北亚进入印度的必经通道——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因此是外来势力入侵时的必经之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首先占领旁遮普地区,逐步出现了婆罗门教以及种姓制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先后入侵。他们占领后,在旁遮普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种族开始混血,多种语言并用(如阿拉伯语、波斯语、普什图语等),不同宗教开始融合。


锡克教的创始人是那纳克。那纳克生活的年代(1469~1539)里,旁遮普地区处于政治动荡、文明冲突和宗教对撞时期,他在融合了印度教帕克蒂思想的基础上,又吸收伊斯兰教苏菲思想中的成分,创立了锡克教。


旁遮普地区不同种族互相通婚,生育了一代又一代混血儿,在信众多、影响力大的印度教看来,旁遮普是一个不纯洁的地区,因此被印度教划分为低种姓人群,长期遭受非常严重的歧视。1206年至1526年间,统治印度北部的是穆斯林王朝——德里苏丹国,他们既没有在该地倡导伊斯兰教的平等理念,也没有兴趣改变以种姓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这造成旁遮普地区各种矛盾不断,时局长期动荡。


从1499年锡克教创立至1707年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锡克教历经十任“上师”,宗教体系逐步完善,信众大量增加。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包括:第三代“上师”阿马·达斯把教徒分归22个教区,加强了对教徒的管理和传教活动;第五代“上师”阿周在阿姆利则建立了金庙;第六代“上师”哈戈宾德将该教发展成为有武装的宗教组织。


18世纪20年代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旁遮普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锡克教乘势加速崛起,经过几次兼并和扩张战争,最终在锡克教诞生300年后的1799年,由兰吉特·辛格建立了锡克王国,鼎盛时期领土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达350万。1849年,在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中,锡克王国被英国殖民者击败而灭亡。


族群差异性大


锡克族尽管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民族,但作为民族、宗教、政治三重建构的独特族群,又与主流的印度教(信众超过80%)、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约占46.3%)存在诸多差异。


与印度教有着森严的种姓制度不同,锡克教主张人人平等。那纳克说:“种姓制度是荒谬的,种姓的光环是无用的。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为消除种姓制度,他还创立了两项制度,一是“桑格特”,即教徒不分高低贵贱,可以一起接受宗教传播;二是“旁格特”,即任何人都可以在锡克教的免费公共食堂一起共食。到锡克教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时,统一规定男性教徒以辛格为姓氏,意为“狮子”;女性教徒均以考尔为姓氏,考尔意为“公主”,该制度沿袭至今。印度教上层为维护其贵族利益,通过种姓制度把教徒禁锢于自我封闭的集团之内;而锡克教宣扬人人平等,从而对印度教的上层构成了威胁。


印度教是泛神宗教,宣称宇宙有三亿三千万个神,从世界的终极实在、三大主神以及他们的化身、配偶,到太阳、母牛、神猴等自然物都是神。但锡克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其经典教义《古鲁·格兰特·萨哈卜》起始段对神的描述是:“神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真理。”因此,两种宗教的冲突本源上是信仰的冲突,也就是对“神”的认同与否定。在印度,印度教徒崇拜的“神”,在锡克教徒那里可能就是普通或者虚无的事物。


印度教徒的服饰通常为男性穿长袍,女性穿“纱丽”,但没有严格的宗教限制。锡克教则有缠头巾和“五K”的严格要求。缠头巾相传是锡克教第六代“上师”古鲁哈尔·戈宾德要求的,当时是为了显示与缠头巾的莫卧儿王朝统治者享有平等地位,现在则代表着犹如戴皇冠般的高贵与威严。


“五K”由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提出,具体是指:蓄发,代表完整的、自然的、拒绝世俗标准的人;佩戴发梳,用于打理头发,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心欲;戴铁手镯,象征没有开端和终点、永恒无限的精神;佩短剑,象征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根除罪恶;穿短裤,象征与印度教长衫的分离。从佩短剑、穿短裤这些服饰要求看,本身就是宣示着向印度教的抗争。


另外,锡克教徒性格中具有尚武性。锡克教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与其他势力的斗争,特别是反抗莫卧儿王朝的压迫,因此第六代“上师”哈戈宾德不仅建立了全民皆兵的武装组织,还在教义中增加了尚武精神,并世代相传。在英属印度时期,大力招募锡克教徒,组建了旁遮普联队、锡克联队等,因其勇猛好战,战斗力明显强于其他士兵。印度前总统赞克尔·侯塞因称:“旁遮普联队是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旁遮普联队的历史就是印度军队的历史。”


政治诉求导致冲突不断


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统治者对锡克教徒既拉拢又打压,在那段时间,锡克族总体较为“安分”。但印度独立后,锡克族宗教的特异属性,使其与印度教的矛盾逐步放大。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人在划分印巴边境时将旁遮普邦拦腰肢解,边界两侧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地双向逃难,这种大迁徙引发了空前仇杀,随后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在此背景下,锡克族领导人提出,虽然锡克族有权成立一个独立国家,但也愿意同印度或巴基斯坦组成联邦,最终锡克族领导人选择了加入印度联邦。


1949年,锡克族政治组织首次提出建立旁遮普语言邦的要求,意在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但被印度政府拒绝。1956年,印度决定按语言重新建邦,旁遮普语言却被认为是印地语的方言,没有建立语言邦,锡克族感到自尊受到伤害。到了1960年,锡克族宣誓为建立旁遮普语言邦而斗争,并一度向新德里和平进军。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政府认识到锡克族的重要性,最终同意建立旁遮普语言邦。


旁遮普语言邦成立后,锡克族为主体的阿卡利党通过选举成为邦政府的执政党。执政期间,该党利用锡克教派主义力量争取选票,并从1978年开始公开鼓动锡克分离运动。


1980年6月,极端势力“全印锡克学生联合会”领导人巴尔比尔·辛格·山杜在阿姆利则宣布建立“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政府,并开始印制国旗、地图、邮票、护照和货币。1981年9月,阿卡利党向政府施压,随后暴力事件开始蔓延,抢劫、袭击和暗杀此起彼伏,局面逐步失控。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决定采取“蓝星行动”,6月2日派出6个师约10万人的部队,重点攻打分离势力盘踞的金庙,同时收回了其他城市的锡克寺庙。根据印度官方数据,此次行动中至少有500名锡克武装分子被打死,100多人受伤。


此次军事行动引发印度国内外更广泛的锡克分离运动。1981年10月31日上午,英迪拉·甘地被她身边的2名锡克族卫兵刺杀身亡。这又引发印度教徒的复仇行动,短短四天之内2500多名锡克族人被杀,另外造成5万多人无家可归。


拉吉夫·甘地(英迪拉之子)出任印度总理后,采取刚柔相济的多种举措,通过阿卡利党的温和派快速稳住了局势。此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印锡克学生联盟”“非洲狮组织”等极端组织遭到瓦解,锡克族民族分离运动逐渐平息。


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曼莫汉·辛格担任总理,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锡克族总理。他任内推动一系列民族和解政策,并对锡克族采取安抚举措,使得锡克分离运动几乎停止下来。到了莫迪执政后,由于采取一系列扩大印度教影响的举措,源于与印度教长期纠葛的不满情绪再度在锡克族群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