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
世界目光,再聚浙江。 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相遇。他们将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相结合,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径,谋划合作方向。 在一场场精彩的对话中,思想交流碰撞,畅谈美好前景,凝聚起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从中,我们看到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深化、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 相 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更加丰富。 在本届“良渚论坛”现场,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在黑色小巧的同传耳机里交相呼应。发言席上,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波兰等国的中外嘉宾热情分享着自己的文化。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得主白简恩,介绍了她所领衔的团队长期研究的综合性、跨学科领域古病理学。她说:“我们认为它在探索古代人类以及社会文化演变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同时,它也是研究当今全球健康问题的一种方法。” 站在良渚这片土地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辉,用约20分钟的发言串联起一部中国史前史,从具有自己面貌特点和传统的各地史前文化,到各地文化彼此间愈发频繁和深入的交流,再到陆续形成若干“地域型国家”,以及公元前18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出现等,中国的历史和文明逐步被展开。 不同文明被看见、被讲述、被了解,这一刻,各个文明在此同频共振。 如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所说:“我的英语翻译是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研究的是中国先秦文化。她无比赞叹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像良渚、长城、大运河这些古建筑和古文明,反映了中国举世无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令人匪夷所思又石破天惊的力量,仿佛用水点燃火一样梦幻、神奇。” 音乐也从中得到启迪。中国音协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叶小纲坦言:“音乐是文明史的真实写照,一直随着时代演变不断发展。”而东方文化色彩对他影响至深,“未来,我也许还会结合良渚文化创作关于良渚的音乐。” 交 流 文明的发展需要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多元文明的交流碰撞,无疑能激发出更绚烂的火花。 “中国考古学对包括良渚文化的研究,贡献了早期国家的‘中国方案’。它的提出为学术界提供了进行相关问题研究时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工具,同时也指出了史前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人类历史的多样性。”赵辉进一步提出,本届“良渚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外深度交流的平台,帮助大家更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文明以及研究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多样的,但人们对文明交流互鉴的呼声是相同的。 “借助‘良渚论坛’这一平台,我可以和很多中国作家面对面交流,这种感觉非常棒。”西班牙著名作家、西班牙拉美文学研究协会主席、尼加拉瓜西班牙语学院院士罗茜奥·奥维耶多对本届论坛饱含期待,同时她也提出,不同文明的差异是有趣的,这是各个文明之间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差异的存在,不同文明有了互学互鉴、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中所激发的是创新和活力,积蓄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力量。 “文学一方面需要孤独地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开眼界,在交锋中产生新思想和新灵感,‘良渚论坛’就是一次思想的交锋。”麦家说,自己现在正在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和突破。 作为连接情感和文化的世界通用语言,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大学教授、萨克斯管演奏家、室内音乐家保罗·古斯纳关注到,当前“世界音乐”现象正愈演愈烈,全球化让来自世界遥远角落的音乐在各地变得触手可及,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和艺术节以及流媒体平台等,促成了音乐的跨文化传播。 保罗·古斯纳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欣喜:“无论是将传统形式和现代表达方式相结合,还是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相互交织,都让各地的音乐场景不断丰富,也让音乐涌现出新的表达形式。比如,电音逐渐丰富了传统的音乐形式。” 融 合 当下,全世界人民对于文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越发感同身受,更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增进世界各国民生福祉。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推进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从本届“良渚论坛”中外嘉宾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我认为,文化艺术是世界发展进步的根基,我们需要对文艺作品创作所产生的人生精神价值足够重视。”伊朗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马吉德·沙赫侯塞尼表示,地理等因素不应成为人们开展理性沟通与对话的阻碍,各国之间的文学、文化、艺术等交流应当畅通无阻。 萨尔瓦多文化部部长劳尔·卡斯蒂略举例说:“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萨尔瓦多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新国家图书馆的建设。此前,我国图书馆每年大约接待1.8万名读者,但在新国家图书馆开馆的第一年,我们就接待了超过230万名读者。这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巨大力量。” 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催生出深度融合,让人们共享文明发展进步的成果。 比如,考古学家间的交流,触达了人类历史深邃的解读;作家间的交流,造就了历史长河中朵朵灿烂浪花;音乐家间的交流,引发了人们情感上的种种共鸣。 论坛现场,中外音乐家关注到了AI(人工智能)对音乐创作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在交流中他们达成共识:“积极拥抱AI,但也坚持独立创新。”他们也发出倡议:“诚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创作者和探索者,加入这场音乐革命,共同见证并塑造音乐的未来。” 时代在变,但与会嘉宾相信,只要有所坚持、有所捍卫、有所作为,在文化艺术的不断交融中,文明交流能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会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将超越文明优越,从而一步步拓展人类未来的进步之路。 (本报记者 沈听雨 陈黎明)
世界目光,再聚浙江。
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相遇。他们将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相结合,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径,谋划合作方向。
在一场场精彩的对话中,思想交流碰撞,畅谈美好前景,凝聚起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从中,我们看到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深化、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
相 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更加丰富。
在本届“良渚论坛”现场,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在黑色小巧的同传耳机里交相呼应。发言席上,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波兰等国的中外嘉宾热情分享着自己的文化。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得主白简恩,介绍了她所领衔的团队长期研究的综合性、跨学科领域古病理学。她说:“我们认为它在探索古代人类以及社会文化演变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同时,它也是研究当今全球健康问题的一种方法。”
站在良渚这片土地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辉,用约20分钟的发言串联起一部中国史前史,从具有自己面貌特点和传统的各地史前文化,到各地文化彼此间愈发频繁和深入的交流,再到陆续形成若干“地域型国家”,以及公元前18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出现等,中国的历史和文明逐步被展开。
不同文明被看见、被讲述、被了解,这一刻,各个文明在此同频共振。
如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所说:“我的英语翻译是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研究的是中国先秦文化。她无比赞叹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像良渚、长城、大运河这些古建筑和古文明,反映了中国举世无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令人匪夷所思又石破天惊的力量,仿佛用水点燃火一样梦幻、神奇。”
音乐也从中得到启迪。中国音协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叶小纲坦言:“音乐是文明史的真实写照,一直随着时代演变不断发展。”而东方文化色彩对他影响至深,“未来,我也许还会结合良渚文化创作关于良渚的音乐。”
交 流
文明的发展需要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多元文明的交流碰撞,无疑能激发出更绚烂的火花。
“中国考古学对包括良渚文化的研究,贡献了早期国家的‘中国方案’。它的提出为学术界提供了进行相关问题研究时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工具,同时也指出了史前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人类历史的多样性。”赵辉进一步提出,本届“良渚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外深度交流的平台,帮助大家更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文明以及研究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多样的,但人们对文明交流互鉴的呼声是相同的。
“借助‘良渚论坛’这一平台,我可以和很多中国作家面对面交流,这种感觉非常棒。”西班牙著名作家、西班牙拉美文学研究协会主席、尼加拉瓜西班牙语学院院士罗茜奥·奥维耶多对本届论坛饱含期待,同时她也提出,不同文明的差异是有趣的,这是各个文明之间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差异的存在,不同文明有了互学互鉴、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中所激发的是创新和活力,积蓄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力量。
“文学一方面需要孤独地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开眼界,在交锋中产生新思想和新灵感,‘良渚论坛’就是一次思想的交锋。”麦家说,自己现在正在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和突破。
作为连接情感和文化的世界通用语言,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大学教授、萨克斯管演奏家、室内音乐家保罗·古斯纳关注到,当前“世界音乐”现象正愈演愈烈,全球化让来自世界遥远角落的音乐在各地变得触手可及,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和艺术节以及流媒体平台等,促成了音乐的跨文化传播。
保罗·古斯纳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欣喜:“无论是将传统形式和现代表达方式相结合,还是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相互交织,都让各地的音乐场景不断丰富,也让音乐涌现出新的表达形式。比如,电音逐渐丰富了传统的音乐形式。”
融 合
当下,全世界人民对于文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越发感同身受,更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增进世界各国民生福祉。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推进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从本届“良渚论坛”中外嘉宾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我认为,文化艺术是世界发展进步的根基,我们需要对文艺作品创作所产生的人生精神价值足够重视。”伊朗国家艺术科学院院长马吉德·沙赫侯塞尼表示,地理等因素不应成为人们开展理性沟通与对话的阻碍,各国之间的文学、文化、艺术等交流应当畅通无阻。
萨尔瓦多文化部部长劳尔·卡斯蒂略举例说:“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萨尔瓦多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新国家图书馆的建设。此前,我国图书馆每年大约接待1.8万名读者,但在新国家图书馆开馆的第一年,我们就接待了超过230万名读者。这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巨大力量。”
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催生出深度融合,让人们共享文明发展进步的成果。
比如,考古学家间的交流,触达了人类历史深邃的解读;作家间的交流,造就了历史长河中朵朵灿烂浪花;音乐家间的交流,引发了人们情感上的种种共鸣。
论坛现场,中外音乐家关注到了AI(人工智能)对音乐创作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在交流中他们达成共识:“积极拥抱AI,但也坚持独立创新。”他们也发出倡议:“诚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创作者和探索者,加入这场音乐革命,共同见证并塑造音乐的未来。”
时代在变,但与会嘉宾相信,只要有所坚持、有所捍卫、有所作为,在文化艺术的不断交融中,文明交流能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会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将超越文明优越,从而一步步拓展人类未来的进步之路。
(本报记者 沈听雨 陈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