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羞辱为“加拿大州州长”,特鲁多为啥不敢大声回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自从称特鲁多为“加拿大州州长”后,特朗普似乎特别钟情于这个称呼。在12月16日回应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辞职一事时,又用了这一称呼,说弗里兰是被“加拿大州长”开除的。 特朗普社交媒体截图 不管在任何意义上,加拿大都是独立国家。特朗普称其为“加拿大州”,肯定是对加拿大的轻慢和侮辱。至于他为什么敢这么做,就说来话长了。 “不愿意成为美国”,才有了加拿大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英属北美的产物。在本质上,加拿大是“不愿意成为美国的那一个”。 美国是建立在13个殖民地的基础上的,包括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如今都是美国的组成部分。但在美国建立之前,各殖民地是当作“独立国家”看待的,由英国直接派总督管辖,互不隶属。 加拿大的前身也是独立的殖民地,但是从法国殖民地开始的。新法兰西从北方的圣劳伦斯河流域和五大湖开始,沿密西西比河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日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不过新法兰西的核心在加拿大,五大湖以南的新法兰西的法裔殖民者一共只有千把人,只能说是象征性的存在,受到英国人驱赶而被迫逃离的阿开迪亚人(大西洋沿岸法裔族群)聚集的新奥尔良是一个例外。 利用海军优势、削弱法国的海外利益,是英国与法国争霸的核心战略。英国早早控制了纽芬兰,对北大西洋沿岸的蚕食一直在进行,逐步在爱德华王子岛、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是与后来组成美国的13个殖民地平行的。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接管了整个新法兰西,并有所扩大,更名为魁北克省。确切地说,是1763-1791年期间的魁北克省,包括今日魁北克、安大略和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以西、俄亥俄河以北地区。亦军亦商的哈德逊湾公司(可以看作北美的东印度公司)则控制了广大的北方和中西部。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量忠于英国的殖民者迁徙到加拿大。人口激增加上地方太大,魁北克省在1791年一分为二。上加拿大省为今日安大略南部全部和北部一部(尤其是渥太华河流域),这也是“美国难民”集中的地方;下加拿大省则为圣劳伦斯河流域,主要为今日魁北克。 在1783年的《巴黎条约》中,五大湖以南地区划归独立后的美国。美国的“开发西部”从俄亥俄河流域开始,向密西西比河流域推进,最终推进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形成今日美国的“下48州”。1867年沙俄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1958年成为美国第49州。1900年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地,1959年成为美国第50州。 高速扩张的新生美国对北方的加拿大形成很大的压力。1841年,上下加拿大合并为统一的加拿大省。 1864年,大西洋沿岸的三个殖民地——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在爱德华王子岛的夏洛特城举行会议,商议成立统一的英属北美(British North America)的问题,抱团抵抗新生美国的扩张主义压力。期间,加拿大省也加入会议,力主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最后将会议从建立统一的英属北美转向建立独立的国家。 1867年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建立时,安大略和魁北克(各作为加拿大省的一部分)、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首先加入,但爱德华王子岛决定不加入。直到几年后曼尼托巴、不列颠哥伦比亚(本身由温哥华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两个殖民地合并而成,后者为弗雷泽河下游地区)加入后,才在1864年加入。 1869年,哈德逊湾公司将控制下的地盘变卖给英国政府,英国政府马上转手变卖给加拿大。在此基础上,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在1905年建省、加入加拿大。广大北方地区(包括大量“无主土地”)成为西北特区,育空在1898年划出为单列的特区,努纳武特在1995年划出单列。纽芬兰在二战后的1949年才从英国独立,作为第10个省加入加拿大。 两百多年后,美国和加拿大都远远超过当年的英属北美,两国关系也依然复杂,在亲密无间中不乏边界感。美国依然在有意无意中把加拿大视若囊中之物,加拿大依然是“不愿成为美国的那一个”。 加拿大行政区划图(浅黄色为省,深黄色为领) 维基百科 如今的加拿大和美国“打成一片” 然而,只要认清加拿大是因为“不愿做美国”而存在的,就不难理解一个基本现实:除非美国武力侵占,否则不存在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的问题。 简单来说,美国与加拿大好比分户的兄弟,同住一院,但主权分立。不管美国人中存在多少“加拿大干嘛不索性并入美国”的想法,丧失独立性(尽管在外人眼里看不到多少独立性)对加拿大人是不可接受的。 历史上,加拿大在重大问题上“忤逆”美国的地方并不少: 在1930年代,美国禁酒,加拿大不禁,美加边境的酒类走私是黑帮的主要活动,堪比今日美墨边境上的毒品走私。 在越南战争时期,加拿大拒绝加入,还成为美国青年逃避征兵的地方,今天加拿大最大的移民群体依然是美国人。 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加拿大再次拒绝加入,尽管此前作为北约成员已经加入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征战。 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时候,加拿大只能跟着美国的鼓点走。 这首先来自于两国的经济关系。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高度融合,美国人口和市场十倍于加拿大,加利福尼亚一州的人口就差不多和整个加拿大相当。人口密度加上经济活动强度更高,谁吃谁不言而喻。 在总体上,美国经济高度利用加拿大,加拿大经济高度融入美国,一些加拿大公司甚至把行政总部搬到美国,以美元结算,因为主要业务都在美国,向北美以外的出口业务更是以美元结算,加拿大国内市场毕竟较小。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关系,加拿大经济与美国高度同质化,也高度一体化。 美国和加拿大都盛产石油、天然气,但地理分布不同。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尤其在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北方也有一些;美国的传统油气资源集中在得克萨斯和墨西哥湾地区,页岩油气则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马塞勒斯盆地。中东油气也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上岸。中西部的威利斯顿盆地(也称巴肯构造)是新开发的。这样,美加能源流向形成独特的“东部由南向北,西部由北向南”的双向流动,两国境内的东西向流动反而很少。这是最经济的能源流动,对美国、加拿大的能源自主也没有威胁,双方都“不把对方当外人”。 在农业上,加拿大盛产牛肉,但加拿大的屠宰工业不发达,大量肉牛送到美国的屠宰场宰杀,部分就地销售,部分包装成冷冻牛肉后送回加拿大市场。实际上,美加牛肉市场彻底一体化,回到加拿大的牛肉未必是加拿大产的,如果美国牛肉更加经济,加拿大超市对售卖美国牛肉毫无心理压力。 在这样的一体化运作下,魁北克为了保护自己的牛奶和奶制品,制定了严格的市场保护法律。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讨好魁北克,也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了例外,美国牛奶和奶制品依然无法自由流入加拿大。多年来,这成为美国奶商和美国政府耿耿于怀的问题。 另一方面,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量大、质量好。因此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里规定木材属于自由贸易的项目,但美国一直阻挠加拿大木材流入,施加各种限制。加拿大木材商和政府打了多年官司,甚至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架构下的仲裁机构中屡屡赢得官司,依然不能改变美国单方面的保护主义做法。 水和电也是从加拿大流向美国,对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至关重要的哥伦比亚河上游在加拿大境内,密歇根、纽约、威斯康星和东北其他州的电力高度依赖加拿大的水电,加拿大也是美国钢铝的最大进口来源。 经济一体化最好的例子肯定是汽车工业。从亨利·福特发明流水线开始,底特律就成为美国汽车工业的中心,部分原因是因为底特律河与五大湖的水运便利。底特律在河西,河东的温莎也“顺便”成为重要汽车工业基地。连接两地的大使大桥(Ambassador Bridge)也因此成为加拿大最重要的桥梁,每天无数集装箱卡车在两地之间穿梭,不同生产步骤在两地交替完成,一个汽车总成可能要在两地之间穿梭十几次才能完成,最终用于汽车总装。 美国东北的汽车工业远远不止在底特律,加拿大一侧也不止温莎。多伦多以东的奥沙瓦同样也得益于五大湖水运,成为加拿大一侧的重要汽车工业基地,也是加拿大汽车博物馆所在地。今天水运的重要性降低,但南安大略已经形成了汽车工业群,一直延伸到魁北克。美国那边也一样,汽车工业群延伸到俄亥俄、南北卡罗莱纳等地。地域上散开了,但加拿大与美国汽车工业依然水乳交融,根本不分你我。 在民间,加拿大与美国也“打成一片”,最典型的莫过于圣劳伦斯河流入安大略湖这一段的千岛国家公园。这里河面开阔,岛屿众多。有些巴掌大的小岛只容得下一栋民居,竟然被边境线一分为二,卧室在加拿大一侧,厨房在美国一侧,人们也见怪不怪。更有不少美国人在加拿大这边置业,或者加拿大人到美国一侧上下班。 这样的“打成一片”不止在南安大略,在其他边境地区也一样。罗斯福家族的避暑别墅就在新不伦瑞克的Campodello岛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是爱好运动的人,1921年8月小儿麻痹症发作、被锁上轮椅就发生在这里。小岛离缅因州只隔一条巴掌宽的海峡,现在有大桥联通,开车进出Campodello岛需要从缅因绕行,加拿大这边只有渡船连接。 由于美国一侧税低、物价低,很多边境附近的加拿大人都有过境购物的习惯。9·11之前边境检查很松,那时走私、贩毒、非法移民问题也没有现在这么大,常常护照都不需要,挥挥驾照就过去了,看一个电影或者喝一顿酒,挥挥驾照又回来了。 就总体生活水平而言,加拿大和美国相近,生活方式、消费和餐饮习惯也相近。两国人到对方旅行,除了公里vs英里、摄氏度vs华氏度、加元vs美元的差别,几乎无缝融入。加拿大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别需要仔细听才能分辨,只是加拿大英语的英国成份多了一丢丢。 为了保持“文化独立性”,加拿大政府资助了CBC,但美国电视如CNN、Fox、CBS、MSNBC、ABC等影响更大,现在当然是Netflix、HBO、Disney Plus、Apple TV、Amazon Prime的天下。社交媒体当然是耳熟能详的脸书、推特、TikTok、Instagram等。可以说,美国人看什么,加拿大人就看什么。

十二月 18, 2024 - 21:19
 5268
被特朗普羞辱为“加拿大州州长”,特鲁多为啥不敢大声回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自从称特鲁多为“加拿大州州长”后,特朗普似乎特别钟情于这个称呼。在12月16日回应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辞职一事时,又用了这一称呼,说弗里兰是被“加拿大州长”开除的。

特朗普社交媒体截图

不管在任何意义上,加拿大都是独立国家。特朗普称其为“加拿大州”,肯定是对加拿大的轻慢和侮辱。至于他为什么敢这么做,就说来话长了。

“不愿意成为美国”,才有了加拿大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英属北美的产物。在本质上,加拿大是“不愿意成为美国的那一个”。

美国是建立在13个殖民地的基础上的,包括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如今都是美国的组成部分。但在美国建立之前,各殖民地是当作“独立国家”看待的,由英国直接派总督管辖,互不隶属。

加拿大的前身也是独立的殖民地,但是从法国殖民地开始的。新法兰西从北方的圣劳伦斯河流域和五大湖开始,沿密西西比河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日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不过新法兰西的核心在加拿大,五大湖以南的新法兰西的法裔殖民者一共只有千把人,只能说是象征性的存在,受到英国人驱赶而被迫逃离的阿开迪亚人(大西洋沿岸法裔族群)聚集的新奥尔良是一个例外。

利用海军优势、削弱法国的海外利益,是英国与法国争霸的核心战略。英国早早控制了纽芬兰,对北大西洋沿岸的蚕食一直在进行,逐步在爱德华王子岛、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是与后来组成美国的13个殖民地平行的。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接管了整个新法兰西,并有所扩大,更名为魁北克省。确切地说,是1763-1791年期间的魁北克省,包括今日魁北克、安大略和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以西、俄亥俄河以北地区。亦军亦商的哈德逊湾公司(可以看作北美的东印度公司)则控制了广大的北方和中西部。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量忠于英国的殖民者迁徙到加拿大。人口激增加上地方太大,魁北克省在1791年一分为二。上加拿大省为今日安大略南部全部和北部一部(尤其是渥太华河流域),这也是“美国难民”集中的地方;下加拿大省则为圣劳伦斯河流域,主要为今日魁北克。

在1783年的《巴黎条约》中,五大湖以南地区划归独立后的美国。美国的“开发西部”从俄亥俄河流域开始,向密西西比河流域推进,最终推进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形成今日美国的“下48州”。1867年沙俄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1958年成为美国第49州。1900年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地,1959年成为美国第50州。

高速扩张的新生美国对北方的加拿大形成很大的压力。1841年,上下加拿大合并为统一的加拿大省。

1864年,大西洋沿岸的三个殖民地——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在爱德华王子岛的夏洛特城举行会议,商议成立统一的英属北美(British North America)的问题,抱团抵抗新生美国的扩张主义压力。期间,加拿大省也加入会议,力主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最后将会议从建立统一的英属北美转向建立独立的国家。

1867年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建立时,安大略和魁北克(各作为加拿大省的一部分)、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首先加入,但爱德华王子岛决定不加入。直到几年后曼尼托巴、不列颠哥伦比亚(本身由温哥华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两个殖民地合并而成,后者为弗雷泽河下游地区)加入后,才在1864年加入。

1869年,哈德逊湾公司将控制下的地盘变卖给英国政府,英国政府马上转手变卖给加拿大。在此基础上,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在1905年建省、加入加拿大。广大北方地区(包括大量“无主土地”)成为西北特区,育空在1898年划出为单列的特区,努纳武特在1995年划出单列。纽芬兰在二战后的1949年才从英国独立,作为第10个省加入加拿大。

两百多年后,美国和加拿大都远远超过当年的英属北美,两国关系也依然复杂,在亲密无间中不乏边界感。美国依然在有意无意中把加拿大视若囊中之物,加拿大依然是“不愿成为美国的那一个”。

加拿大行政区划图(浅黄色为省,深黄色为领) 维基百科

如今的加拿大和美国“打成一片”

然而,只要认清加拿大是因为“不愿做美国”而存在的,就不难理解一个基本现实:除非美国武力侵占,否则不存在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的问题。

简单来说,美国与加拿大好比分户的兄弟,同住一院,但主权分立。不管美国人中存在多少“加拿大干嘛不索性并入美国”的想法,丧失独立性(尽管在外人眼里看不到多少独立性)对加拿大人是不可接受的。

历史上,加拿大在重大问题上“忤逆”美国的地方并不少:

在1930年代,美国禁酒,加拿大不禁,美加边境的酒类走私是黑帮的主要活动,堪比今日美墨边境上的毒品走私。

在越南战争时期,加拿大拒绝加入,还成为美国青年逃避征兵的地方,今天加拿大最大的移民群体依然是美国人。

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加拿大再次拒绝加入,尽管此前作为北约成员已经加入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征战。

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时候,加拿大只能跟着美国的鼓点走。

这首先来自于两国的经济关系。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高度融合,美国人口和市场十倍于加拿大,加利福尼亚一州的人口就差不多和整个加拿大相当。人口密度加上经济活动强度更高,谁吃谁不言而喻。

在总体上,美国经济高度利用加拿大,加拿大经济高度融入美国,一些加拿大公司甚至把行政总部搬到美国,以美元结算,因为主要业务都在美国,向北美以外的出口业务更是以美元结算,加拿大国内市场毕竟较小。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关系,加拿大经济与美国高度同质化,也高度一体化。

美国和加拿大都盛产石油、天然气,但地理分布不同。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尤其在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北方也有一些;美国的传统油气资源集中在得克萨斯和墨西哥湾地区,页岩油气则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马塞勒斯盆地。中东油气也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上岸。中西部的威利斯顿盆地(也称巴肯构造)是新开发的。这样,美加能源流向形成独特的“东部由南向北,西部由北向南”的双向流动,两国境内的东西向流动反而很少。这是最经济的能源流动,对美国、加拿大的能源自主也没有威胁,双方都“不把对方当外人”。

在农业上,加拿大盛产牛肉,但加拿大的屠宰工业不发达,大量肉牛送到美国的屠宰场宰杀,部分就地销售,部分包装成冷冻牛肉后送回加拿大市场。实际上,美加牛肉市场彻底一体化,回到加拿大的牛肉未必是加拿大产的,如果美国牛肉更加经济,加拿大超市对售卖美国牛肉毫无心理压力。

在这样的一体化运作下,魁北克为了保护自己的牛奶和奶制品,制定了严格的市场保护法律。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讨好魁北克,也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了例外,美国牛奶和奶制品依然无法自由流入加拿大。多年来,这成为美国奶商和美国政府耿耿于怀的问题。

另一方面,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量大、质量好。因此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里规定木材属于自由贸易的项目,但美国一直阻挠加拿大木材流入,施加各种限制。加拿大木材商和政府打了多年官司,甚至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架构下的仲裁机构中屡屡赢得官司,依然不能改变美国单方面的保护主义做法。

水和电也是从加拿大流向美国,对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至关重要的哥伦比亚河上游在加拿大境内,密歇根、纽约、威斯康星和东北其他州的电力高度依赖加拿大的水电,加拿大也是美国钢铝的最大进口来源。

经济一体化最好的例子肯定是汽车工业。从亨利·福特发明流水线开始,底特律就成为美国汽车工业的中心,部分原因是因为底特律河与五大湖的水运便利。底特律在河西,河东的温莎也“顺便”成为重要汽车工业基地。连接两地的大使大桥(Ambassador Bridge)也因此成为加拿大最重要的桥梁,每天无数集装箱卡车在两地之间穿梭,不同生产步骤在两地交替完成,一个汽车总成可能要在两地之间穿梭十几次才能完成,最终用于汽车总装。

美国东北的汽车工业远远不止在底特律,加拿大一侧也不止温莎。多伦多以东的奥沙瓦同样也得益于五大湖水运,成为加拿大一侧的重要汽车工业基地,也是加拿大汽车博物馆所在地。今天水运的重要性降低,但南安大略已经形成了汽车工业群,一直延伸到魁北克。美国那边也一样,汽车工业群延伸到俄亥俄、南北卡罗莱纳等地。地域上散开了,但加拿大与美国汽车工业依然水乳交融,根本不分你我。

在民间,加拿大与美国也“打成一片”,最典型的莫过于圣劳伦斯河流入安大略湖这一段的千岛国家公园。这里河面开阔,岛屿众多。有些巴掌大的小岛只容得下一栋民居,竟然被边境线一分为二,卧室在加拿大一侧,厨房在美国一侧,人们也见怪不怪。更有不少美国人在加拿大这边置业,或者加拿大人到美国一侧上下班。

这样的“打成一片”不止在南安大略,在其他边境地区也一样。罗斯福家族的避暑别墅就在新不伦瑞克的Campodello岛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是爱好运动的人,1921年8月小儿麻痹症发作、被锁上轮椅就发生在这里。小岛离缅因州只隔一条巴掌宽的海峡,现在有大桥联通,开车进出Campodello岛需要从缅因绕行,加拿大这边只有渡船连接。

由于美国一侧税低、物价低,很多边境附近的加拿大人都有过境购物的习惯。9·11之前边境检查很松,那时走私、贩毒、非法移民问题也没有现在这么大,常常护照都不需要,挥挥驾照就过去了,看一个电影或者喝一顿酒,挥挥驾照又回来了。

就总体生活水平而言,加拿大和美国相近,生活方式、消费和餐饮习惯也相近。两国人到对方旅行,除了公里vs英里、摄氏度vs华氏度、加元vs美元的差别,几乎无缝融入。加拿大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别需要仔细听才能分辨,只是加拿大英语的英国成份多了一丢丢。

为了保持“文化独立性”,加拿大政府资助了CBC,但美国电视如CNN、Fox、CBS、MSNBC、ABC等影响更大,现在当然是Netflix、HBO、Disney Plus、Apple TV、Amazon Prime的天下。社交媒体当然是耳熟能详的脸书、推特、TikTok、Instagram等。可以说,美国人看什么,加拿大人就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