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不是都要冬眠吗?为什么大熊猫不冬眠?
凛冬将至,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策略: 有的动物会选择冬眠,比如黑熊、灰熊,它们会在冬天来临之际,囤厚厚的肥膘。话说今年 2020 年美国胖熊大赛冠军是编号 747,下面是它的养膘成果图: 2020 胖熊大赛冠军 有的动物会选择长厚厚的毛来过冬,它们的皮毛可能会改变颜色,以便更好地与雪融为一体。白尾鹿冬天会长出灰色的皮毛,与森林树干的颜色很协调。 有的动物则会迁徙,比如你所熟知的大雁,它们会在秋天南下。而大熊猫选择的过冬方式和大雁一样,迁徙,只是它们的迁徙不是从北至南,而是垂直迁徙。 不是这种垂直迁徙了…… 科学家为了了解大熊猫的迁徙模式,会用红外相机和给大熊猫戴上无线电颈圈,来跟踪它们的活动情况。 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的位置都会布置信号接收塔。大熊猫移动位置之后,不同位置的信号接受塔会接受到信号,继而知道大熊猫的位置。 根据大熊猫在活动区的之间的海拔变化,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垂直迁徙时间,还能确定它们冬天和夏天的栖息地范围。 1991 年,科学家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1],发现大熊猫在 10 月到次年 6 月,一年里 8 个月的时间会呆在低海拔地区,也就是它们的冬季栖息地;而 6 月到 9 月,会呆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栖息地。由此可见,大熊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冬季栖息地度过的。 从上面这个图,你会看到熊猫的垂直移动区域范围是海拔 1400-3000 米范围内。下限 1400 米是因为再下去就是人类的生活区了,而上限 3000 米是因为再高的地方就长不出竹子了。 为什么大熊猫喜欢呆在高海拔地区? 因为对于大熊猫来说,它们的活动最适合温度是 10-15 摄氏度[2]。 大熊猫从 6 月中旬开始往高处爬,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上去了,这是为了避暑;然后到了 9 月中下旬,又开始下山,因为接下来到了冬天就太冷了,对比上山来说慢吞吞了许多,花了大半个月才下去,估计温度比较舒服,也不想那么快就下去。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大熊猫迁徙方式时间都一样,这是看地方的[3]。 比如,邛崃山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只有在拐棍竹发笋期间 (4-6 月)才会向下迁移采食竹笋,剩余全年大部分时间(7 月至次年 4 月)都在高海拔区域采食冷箭竹。 而秦岭大熊猫就不一样了,全年大部分时间均在采食巴山木竹 (B .fargesi i)(9 月 - 次年 6 月),仅在夏季 (6-8 月) 短暂地在较高海拔秦岭箭竹林中觅食箭竹竹笋和嫩叶。 迁徙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海拔竹子长出的时间不太一样,哪儿长了就去哪儿。虽然略有不同,但大体都差不多,都是喜欢在高海拔地区呆着,冬天实在太冷了才下来。 如果说大雁是候鸟,那大熊猫就是候兽了,只不过前者是南北,后者是上下。 查看知乎讨论


凛冬将至,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策略:
有的动物会选择冬眠,比如黑熊、灰熊,它们会在冬天来临之际,囤厚厚的肥膘。话说今年 2020 年美国胖熊大赛冠军是编号 747,下面是它的养膘成果图:
有的动物会选择长厚厚的毛来过冬,它们的皮毛可能会改变颜色,以便更好地与雪融为一体。白尾鹿冬天会长出灰色的皮毛,与森林树干的颜色很协调。
有的动物则会迁徙,比如你所熟知的大雁,它们会在秋天南下。而大熊猫选择的过冬方式和大雁一样,迁徙,只是它们的迁徙不是从北至南,而是垂直迁徙。
科学家为了了解大熊猫的迁徙模式,会用红外相机和给大熊猫戴上无线电颈圈,来跟踪它们的活动情况。
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的位置都会布置信号接收塔。大熊猫移动位置之后,不同位置的信号接受塔会接受到信号,继而知道大熊猫的位置。
根据大熊猫在活动区的之间的海拔变化,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垂直迁徙时间,还能确定它们冬天和夏天的栖息地范围。
1991 年,科学家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1],发现大熊猫在 10 月到次年 6 月,一年里 8 个月的时间会呆在低海拔地区,也就是它们的冬季栖息地;而 6 月到 9 月,会呆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栖息地。由此可见,大熊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冬季栖息地度过的。
从上面这个图,你会看到熊猫的垂直移动区域范围是海拔 1400-3000 米范围内。下限 1400 米是因为再下去就是人类的生活区了,而上限 3000 米是因为再高的地方就长不出竹子了。
为什么大熊猫喜欢呆在高海拔地区?
因为对于大熊猫来说,它们的活动最适合温度是 10-15 摄氏度[2]。
大熊猫从 6 月中旬开始往高处爬,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上去了,这是为了避暑;然后到了 9 月中下旬,又开始下山,因为接下来到了冬天就太冷了,对比上山来说慢吞吞了许多,花了大半个月才下去,估计温度比较舒服,也不想那么快就下去。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大熊猫迁徙方式时间都一样,这是看地方的[3]。
比如,邛崃山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只有在拐棍竹发笋期间 (4-6 月)才会向下迁移采食竹笋,剩余全年大部分时间(7 月至次年 4 月)都在高海拔区域采食冷箭竹。
而秦岭大熊猫就不一样了,全年大部分时间均在采食巴山木竹 (B .fargesi i)(9 月 - 次年 6 月),仅在夏季 (6-8 月) 短暂地在较高海拔秦岭箭竹林中觅食箭竹竹笋和嫩叶。
迁徙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海拔竹子长出的时间不太一样,哪儿长了就去哪儿。虽然略有不同,但大体都差不多,都是喜欢在高海拔地区呆着,冬天实在太冷了才下来。
如果说大雁是候鸟,那大熊猫就是候兽了,只不过前者是南北,后者是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