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靡一时的“小报”,是怎么诞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作者:土屋礼子,题图来源:AI生成明治七年(1874)十一月《读卖新闻》创刊之际,“小报”一词还尚未出现。比如,创刊后不久的《读卖新闻》中可以看到如下表达方式:(……梳发铺的客人开始评论报纸)……一个人说,如今报纸种类纷杂,然则尚未出现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均可读懂的报纸,话虽如此,却又有假名书报纸的存在。另一个人说道,看来你似乎还未知晓读卖新闻,那正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引车卖浆者流均可轻松阅读的大好读物啊。又有一人道,诚如君言,但那份报纸是隔日出版,如若能够每日出版,且其尺寸如通知大小,其文章如启蒙报纸般简明,岂非更善?余众皆表同意(1874-12-14)上述引文采用梳发铺的客人评论报纸的形式,号称是一位自称“无学文盲的短工”的“京桥的泥瓦匠某某”的读者来信,实际上大约是有识之士为《读卖新闻》所做的吹捧之作吧。1874年的《读卖新闻》明治七年末期之时,《东京插图新闻》及《假名读新闻》都尚未出现,所谓“假名书报纸”若非一般意义上的“用假名书写的报纸”而是指的具体某份报纸的话,那么当是前一年发行的《东京假名书新闻》或《每日假名新闻》。可以断定,在此阶段,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阶层为目标读者的《读卖新闻》及其之前的报纸并未形成一个一般性的总称。《读卖新闻》之后诞生的标注注音假名的报纸《平假名插图新闻》(后改名为《东京插图新闻》)创刊于明治八年(1875)四月,这份报纸中可见如下称呼:日新真事志这样一家优秀的报社不久之前曾经批判过读卖新闻,前天又对我们这家刚成立不久、尚不能高声发论的报纸进行了批判……或许日新真事志认为我们是“黄口小儿”,冒犯了他们作为“成年人”的骄傲,而感到火冒三丈吧。请允许我打个比方来说明,希望您能如喜爱身旁的小狗一般关照我们这种无知无识的平假名报纸吧。(1875-4-28)在此,《平假名插图新闻》将自身与《读卖新闻》合在一起自称为“平假名报纸”,这个称呼直到排序第三的《假名读新闻》诞生之际仍在使用。横滨报社这样的大报社也在发行类似读卖新闻、插图报纸等妇女儿童也能读懂的平易趣味报纸……很多人沿街叫卖东京、横滨报社的报纸,这是因为它们符合时代潮流。有人说当今的日本国内最合时运的莫不过是人力三轮车和平假名报纸,其实二者均是开化进步初级阶段的产物,此类报纸愈多,对我国来说愈是大幸。(《东京日日新闻》1875-10-18)月冈芳年的浮世绘《间立多以尽》,一位正在阅读平假名报纸的女性到三份报纸都已发行之际,又出现了诸如“幼稚报纸”“儿童报纸”“附假名报纸”等说法,但尚未出现“小报”之称。“小报”的称呼最初出现是在之后的明治八年(1875)十一月《花都女报》、同年十二月在大阪创刊的《浪花新闻》以及之后同样形式的报纸陆续创刊之后,其中最早的一例为下面的一封观众投稿。……创刊之初,请人沿街叫卖报纸,很多人,包括热爱读报纸的人都议论纷纷,认为报道的不过是火灾现场的位置,以及官员武士升迁的通知之类琐事而已。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原本阅读大报的人开始转而阅读我们的报纸,以此成功为基础,在接连诞生了三份类似报纸后,我们又创刊了女报。如此,小报逐渐盛行起来……(《读卖新闻》1875-12-28前岛和桥的投稿)所谓“火灾现场的位置”,指的是不久之前遭遇火灾的吉原的详图,而所谓“官员武士的升迁”指的是类似官员武士调防的名簿,上述投稿证实很多人对创刊之初的《读卖新闻》存在偏见,认为它们只不过是需要人沿街叫卖的廉价大众出版物而已。而该投稿中,将面向知识阶层的报纸称为“大报”,与之相对应的报纸则称为“小报”,这在当时尚属个案。另外,此时的“大报”通常指的是“重大的新闻,大事件”。“大报”和“小报”正式互为对应词使用始于西南战争前后的《假名读新闻》。这大约是因为《横滨每日新闻》与《假名读新闻》两份报纸均是由横滨每日新闻报社发行的缘故吧。比如下例:贵社(指《横滨每日新闻》与《假名读新闻》)的大小报。(《假名读新闻》1876-4-5读者投稿)兼任本社印刷长与记者的小山代三郎……本次因同局的横滨新闻社人手缺乏而移籍该社,昨日他已出港,留言请我们代为向读者致意。(小山记者)从小报记者荣登大报记者之位,是我们全社的荣耀,值得我们全体学习。全社将共同出席他的送别宴。 (《假名读》1877-7-9内部报)不久前,与久别重逢的旧友讨论报纸时,他表示大报也好小报也罢,均无不刊载艺妓之类事件的日子……(《假名读》1877-8-16 读者投稿)然而,在此阶段,“大报”已然是固定的称谓,而“小报”的说法似乎仍未普及,反而是“旁注假名报纸”的说法更为盛行。……大报自不必说,(本就不阅读社论及读者投稿,只读杂讯)在大量阅读旁注假名报纸的过程中……(《东京插图新闻》1877-1-21 读者投稿)以四家大报社的注音假名报纸为主,兼顾其他诸报……(《假名读》1877-8-11)旁注假名报纸的本家巨头铃木田氏在虎门事件中将读卖的美名声扬天下 (《读卖新闻》1878-5-23读者投稿)旁注假名报纸是影响民心的晨钟……(《假名读》1879-9-28)本月二十三日,旁注假名报纸的投稿者将于木挽町一丁目的新阳亭举办恳亲会。(《读卖新闻》1879-11-16)在读者投稿中,“小报”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而报纸编辑方在称呼自家报纸时,《假名读新闻》更为积极地使用“小报”一词,与此相对应,《读卖新闻》等报纸则几乎不存在同类例子。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小报”一词会让人产生自贬为“小报社”(《假名读》1878-5-29)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被当作俗气的说法而刻意避免使用。除了“旁注假名报纸”之,还可见“假名报纸”“附假名的小报”“插图报纸”“廉价的报纸”等说法。而一般来说,至明治十年代中期为止,主要使用的称谓是“旁注假名报纸”,与之并列的称谓是“小报”。明治时期插图版的《东京日日新闻》本时期出版的报纸史的嚆矢之作当属小池洋二郎的《日本新闻历史》(1882),在这部著作中并无大报与小报的分别表述,而是统一称其为“报纸”。明治十六年(1883)四月二十一日起分12次在《邮便报知新闻》上刊载的《世界的报纸历史及其附论》中,可见下列有关“旁注假名报纸”的相关表述。……明治八年不仅为我国报纸大幅改良的时期,更是体现报纸业兴隆繁盛的时期。正如所谓旁注假名报纸所示一般,刊载奇事异闻的报纸成为风潮,其中尤以读卖新闻为甚,报童在街头放声叫卖,此风潮日渐盛行,同类报纸辈出,如此,仅懂假名的下等人种也无人不识报纸,故,报纸的势力自此逐渐扩充至一般社会。这是一篇无署名的报道,然而其中描述了远至欧美报纸的起源,近至日本报纸的滥觞与现状,据此看来,当是时任报知社社长的矢野文雄执笔所作。在此,他从报纸业的兴盛是文明的尺度、国势的指标这种朴素的文明史观的角度,对使“仅懂假名的下等人种也无人不识报纸”成为现实的“小报”做出积极评价。只是,彼时他使用的称谓仍然是“旁注假名报纸”。(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大众报纸的起源:明治时期的小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作者:土屋礼子,题图来源:AI生成
明治七年(1874)十一月《读卖新闻》创刊之际,“小报”一词还尚未出现。比如,创刊后不久的《读卖新闻》中可以看到如下表达方式:
(……梳发铺的客人开始评论报纸)……一个人说,如今报纸种类纷杂,然则尚未出现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均可读懂的报纸,话虽如此,却又有假名书报纸的存在。另一个人说道,看来你似乎还未知晓读卖新闻,那正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引车卖浆者流均可轻松阅读的大好读物啊。又有一人道,诚如君言,但那份报纸是隔日出版,如若能够每日出版,且其尺寸如通知大小,其文章如启蒙报纸般简明,岂非更善?余众皆表同意(1874-12-14)
上述引文采用梳发铺的客人评论报纸的形式,号称是一位自称“无学文盲的短工”的“京桥的泥瓦匠某某”的读者来信,实际上大约是有识之士为《读卖新闻》所做的吹捧之作吧。
1874年的《读卖新闻》
明治七年末期之时,《东京插图新闻》及《假名读新闻》都尚未出现,所谓“假名书报纸”若非一般意义上的“用假名书写的报纸”而是指的具体某份报纸的话,那么当是前一年发行的《东京假名书新闻》或《每日假名新闻》。可以断定,在此阶段,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阶层为目标读者的《读卖新闻》及其之前的报纸并未形成一个一般性的总称。
《读卖新闻》之后诞生的标注注音假名的报纸《平假名插图新闻》(后改名为《东京插图新闻》)创刊于明治八年(1875)四月,这份报纸中可见如下称呼:
日新真事志这样一家优秀的报社不久之前曾经批判过读卖新闻,前天又对我们这家刚成立不久、尚不能高声发论的报纸进行了批判……或许日新真事志认为我们是“黄口小儿”,冒犯了他们作为“成年人”的骄傲,而感到火冒三丈吧。请允许我打个比方来说明,希望您能如喜爱身旁的小狗一般关照我们这种无知无识的平假名报纸吧。(1875-4-28)
在此,《平假名插图新闻》将自身与《读卖新闻》合在一起自称为“平假名报纸”,这个称呼直到排序第三的《假名读新闻》诞生之际仍在使用。
横滨报社这样的大报社也在发行类似读卖新闻、插图报纸等妇女儿童也能读懂的平易趣味报纸……很多人沿街叫卖东京、横滨报社的报纸,这是因为它们符合时代潮流。有人说当今的日本国内最合时运的莫不过是人力三轮车和平假名报纸,其实二者均是开化进步初级阶段的产物,此类报纸愈多,对我国来说愈是大幸。(《东京日日新闻》1875-10-18)
月冈芳年的浮世绘《间立多以尽》,一位正在阅读平假名报纸的女性
到三份报纸都已发行之际,又出现了诸如“幼稚报纸”“儿童报纸”“附假名报纸”等说法,但尚未出现“小报”之称。
“小报”的称呼最初出现是在之后的明治八年(1875)十一月《花都女报》、同年十二月在大阪创刊的《浪花新闻》以及之后同样形式的报纸陆续创刊之后,其中最早的一例为下面的一封观众投稿。
……创刊之初,请人沿街叫卖报纸,很多人,包括热爱读报纸的人都议论纷纷,认为报道的不过是火灾现场的位置,以及官员武士升迁的通知之类琐事而已。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原本阅读大报的人开始转而阅读我们的报纸,以此成功为基础,在接连诞生了三份类似报纸后,我们又创刊了女报。如此,小报逐渐盛行起来……(《读卖新闻》1875-12-28前岛和桥的投稿)
所谓“火灾现场的位置”,指的是不久之前遭遇火灾的吉原的详图,而所谓“官员武士的升迁”指的是类似官员武士调防的名簿,上述投稿证实很多人对创刊之初的《读卖新闻》存在偏见,认为它们只不过是需要人沿街叫卖的廉价大众出版物而已。而该投稿中,将面向知识阶层的报纸称为“大报”,与之相对应的报纸则称为“小报”,这在当时尚属个案。另外,此时的“大报”通常指的是“重大的新闻,大事件”。
“大报”和“小报”正式互为对应词使用始于西南战争前后的《假名读新闻》。这大约是因为《横滨每日新闻》与《假名读新闻》两份报纸均是由横滨每日新闻报社发行的缘故吧。比如下例:
贵社(指《横滨每日新闻》与《假名读新闻》)的大小报。(《假名读新闻》1876-4-5读者投稿)
兼任本社印刷长与记者的小山代三郎……本次因同局的横滨新闻社人手缺乏而移籍该社,昨日他已出港,留言请我们代为向读者致意。(小山记者)从小报记者荣登大报记者之位,是我们全社的荣耀,值得我们全体学习。全社将共同出席他的送别宴。 (《假名读》1877-7-9内部报)
不久前,与久别重逢的旧友讨论报纸时,他表示大报也好小报也罢,均无不刊载艺妓之类事件的日子……(《假名读》1877-8-16 读者投稿)
然而,在此阶段,“大报”已然是固定的称谓,而“小报”的说法似乎仍未普及,反而是“旁注假名报纸”的说法更为盛行。
……大报自不必说,(本就不阅读社论及读者投稿,只读杂讯)在大量阅读旁注假名报纸的过程中……(《东京插图新闻》1877-1-21 读者投稿)
以四家大报社的注音假名报纸为主,兼顾其他诸报……(《假名读》1877-8-11)
旁注假名报纸的本家巨头铃木田氏在虎门事件中将读卖的美名声扬天下 (《读卖新闻》1878-5-23读者投稿)
旁注假名报纸是影响民心的晨钟……(《假名读》1879-9-28)本月二十三日,旁注假名报纸的投稿者将于木挽町一丁目的新阳亭举办恳亲会。(《读卖新闻》1879-11-16)
在读者投稿中,“小报”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而报纸编辑方在称呼自家报纸时,《假名读新闻》更为积极地使用“小报”一词,与此相对应,《读卖新闻》等报纸则几乎不存在同类例子。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小报”一词会让人产生自贬为“小报社”(《假名读》1878-5-29)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被当作俗气的说法而刻意避免使用。除了“旁注假名报纸”之,还可见“假名报纸”“附假名的小报”“插图报纸”“廉价的报纸”等说法。而一般来说,至明治十年代中期为止,主要使用的称谓是“旁注假名报纸”,与之并列的称谓是“小报”。
明治时期插图版的《东京日日新闻》
本时期出版的报纸史的嚆矢之作当属小池洋二郎的《日本新闻历史》(1882),在这部著作中并无大报与小报的分别表述,而是统一称其为“报纸”。明治十六年(1883)四月二十一日起分12次在《邮便报知新闻》上刊载的《世界的报纸历史及其附论》中,可见下列有关“旁注假名报纸”的相关表述。
……明治八年不仅为我国报纸大幅改良的时期,更是体现报纸业兴隆繁盛的时期。正如所谓旁注假名报纸所示一般,刊载奇事异闻的报纸成为风潮,其中尤以读卖新闻为甚,报童在街头放声叫卖,此风潮日渐盛行,同类报纸辈出,如此,仅懂假名的下等人种也无人不识报纸,故,报纸的势力自此逐渐扩充至一般社会。
这是一篇无署名的报道,然而其中描述了远至欧美报纸的起源,近至日本报纸的滥觞与现状,据此看来,当是时任报知社社长的矢野文雄执笔所作。在此,他从报纸业的兴盛是文明的尺度、国势的指标这种朴素的文明史观的角度,对使“仅懂假名的下等人种也无人不识报纸”成为现实的“小报”做出积极评价。只是,彼时他使用的称谓仍然是“旁注假名报纸”。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大众报纸的起源:明治时期的小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