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黑木耳 铺设致富路
王苏珍 叶晓菊 叶晓龙 初冬,龙泉山林田野间,黑木耳宛如水墨点缀,农户们忙着采摘,一片丰收忙碌景象。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黑木耳产业在龙泉处于重要地位。 近年来,龙泉锚定“打造南方黑木耳产业中心”高标定位,实施黑木耳产业扩容提质行动,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深化技术支撑、强化利益联结,推动黑木耳全产业链振兴发展。2024年,龙泉黑木耳栽培量约1.58亿棒,全年新布局1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171个,培养输送龙泉菌师3000余名,带动全国15个省市80个县发展食用菌产业。龙泉“一户一片耳”模式,入选“庭院经济1+1”全省十大经典案例。 在龙南乡蛟垟村,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村民叶士贵介绍:“高海拔温差大,黑木耳长得慢却品质优,朵型好、耳片厚。”龙南乡强村公司联合叶士贵等农户种下了9万棒黑木耳,头茬1000多公斤干耳质量优异,迅速售出。同为高海拔乡镇,屏南镇也建设了20多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种下10万棒黑木耳,其中6户低收入农户入股4.35万棒,年底可得保底分红12.5万元。 龙泉全域推进黑木耳产业化发展,集中在八都、竹垟、上垟等“一区三带”乡镇布局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19个乡镇(街道)73个产业重点村。探索“片区抱团+龙头企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模式,通过“保底收益+入股分红+优先务工”助农增收。同时,深入实施“庭院经济1+1”活动,引导低收入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黑木耳,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为鼓励低收入农户自主参与黑木耳栽培,龙泉加大政策扶持,当年种植3000袋(棒)以上低收入农户每户一年最高补8000元;推出小额信贷政策,单个低收入农户每年可享贴息贷款,额度不超10万元。目前全市315户低收入农户申报“黑木耳栽培菜单式”帮扶项目,户均增收超3000元。 此外,龙泉聚焦“共富工坊+技能创富”,举办“食用菌讲堂”等活动,提升农户种植技能。累计打造食用菌共富工坊9家,带动530名农户年均增收近3000元。同时,新发动21户种粮大户跨界种植黑木耳约300亩,新组建食用菌类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食用菌种植类家庭农场202家,黑木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显著。 面对农业发展现代化趋势与市场竞争,龙泉统筹整合区域协调资金,重点扶持黑木耳示范基地建设、设施化钢架大棚建设、食用菌新品种等内容,积极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全自动装袋流水线到黑木耳全自动采摘机、烘干机,龙泉生产的黑木耳机械化生产设备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实现劳动效率提高5倍以上。同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人才团队,开展黑木耳全程机械化重点技术攻关,研发高效灭菌柜等6种新型设备。 在科技支撑下,龙泉黑木耳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4年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名单中,竹垟畲族乡森旺菇业数字农业工厂榜上有名。此外,龙泉还建立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黑龙江省科学院、上海市农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校选育食药用菌新品种,目前良种覆盖率达98%,培育省级良种繁育基地1家、菌种场15家,菌种畅销多地。同时,围绕黑木耳有效成分提取、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开发餐前饮料、解酒护肝等多款精深加工食品,延伸产业链。“龙泉黑木耳”品牌价值20.08亿元,位居木耳类全国第八、全省第一。 一年来,龙泉全市上下出实策、下真功,出台系列政策,涵盖原材料保障、产业发展、人才振兴、金融支撑、企业扶持等方面。在“稻耳轮作”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化稻耳轮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给予农户搭建大棚费用60%的补助,建成设施化稻耳轮作大棚1万多平方米。龙泉市供销社与太平洋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全省首张黑木耳商业保险投保单,保额高达1000万元。“浙里担·黑木耳贷”“菌贷通”等多款金融服务产品上线,丽水市融担公司龙泉分公司累计为14户菌菇产业主体融资担保1825.73万元。 销售环节,龙泉建立最低保护价收购模式,15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全市19个乡镇(街道)种植户结对,签订冬耳最低收购价协议,让农户无销售之忧。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精心绘制食用菌产业链招商图谱,加速新食药用菌市场建设。 政策扶持、科技赋能,龙泉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有力激活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细胞”,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王苏珍 叶晓菊 叶晓龙
初冬,龙泉山林田野间,黑木耳宛如水墨点缀,农户们忙着采摘,一片丰收忙碌景象。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黑木耳产业在龙泉处于重要地位。
近年来,龙泉锚定“打造南方黑木耳产业中心”高标定位,实施黑木耳产业扩容提质行动,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深化技术支撑、强化利益联结,推动黑木耳全产业链振兴发展。2024年,龙泉黑木耳栽培量约1.58亿棒,全年新布局1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171个,培养输送龙泉菌师3000余名,带动全国15个省市80个县发展食用菌产业。龙泉“一户一片耳”模式,入选“庭院经济1+1”全省十大经典案例。
在龙南乡蛟垟村,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村民叶士贵介绍:“高海拔温差大,黑木耳长得慢却品质优,朵型好、耳片厚。”龙南乡强村公司联合叶士贵等农户种下了9万棒黑木耳,头茬1000多公斤干耳质量优异,迅速售出。同为高海拔乡镇,屏南镇也建设了20多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种下10万棒黑木耳,其中6户低收入农户入股4.35万棒,年底可得保底分红12.5万元。
龙泉全域推进黑木耳产业化发展,集中在八都、竹垟、上垟等“一区三带”乡镇布局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19个乡镇(街道)73个产业重点村。探索“片区抱团+龙头企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模式,通过“保底收益+入股分红+优先务工”助农增收。同时,深入实施“庭院经济1+1”活动,引导低收入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黑木耳,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为鼓励低收入农户自主参与黑木耳栽培,龙泉加大政策扶持,当年种植3000袋(棒)以上低收入农户每户一年最高补8000元;推出小额信贷政策,单个低收入农户每年可享贴息贷款,额度不超10万元。目前全市315户低收入农户申报“黑木耳栽培菜单式”帮扶项目,户均增收超3000元。
此外,龙泉聚焦“共富工坊+技能创富”,举办“食用菌讲堂”等活动,提升农户种植技能。累计打造食用菌共富工坊9家,带动530名农户年均增收近3000元。同时,新发动21户种粮大户跨界种植黑木耳约300亩,新组建食用菌类专业合作社14家,新增食用菌种植类家庭农场202家,黑木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显著。
面对农业发展现代化趋势与市场竞争,龙泉统筹整合区域协调资金,重点扶持黑木耳示范基地建设、设施化钢架大棚建设、食用菌新品种等内容,积极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全自动装袋流水线到黑木耳全自动采摘机、烘干机,龙泉生产的黑木耳机械化生产设备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实现劳动效率提高5倍以上。同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人才团队,开展黑木耳全程机械化重点技术攻关,研发高效灭菌柜等6种新型设备。
在科技支撑下,龙泉黑木耳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4年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名单中,竹垟畲族乡森旺菇业数字农业工厂榜上有名。此外,龙泉还建立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黑龙江省科学院、上海市农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校选育食药用菌新品种,目前良种覆盖率达98%,培育省级良种繁育基地1家、菌种场15家,菌种畅销多地。同时,围绕黑木耳有效成分提取、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开发餐前饮料、解酒护肝等多款精深加工食品,延伸产业链。“龙泉黑木耳”品牌价值20.08亿元,位居木耳类全国第八、全省第一。
一年来,龙泉全市上下出实策、下真功,出台系列政策,涵盖原材料保障、产业发展、人才振兴、金融支撑、企业扶持等方面。在“稻耳轮作”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化稻耳轮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给予农户搭建大棚费用60%的补助,建成设施化稻耳轮作大棚1万多平方米。龙泉市供销社与太平洋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全省首张黑木耳商业保险投保单,保额高达1000万元。“浙里担·黑木耳贷”“菌贷通”等多款金融服务产品上线,丽水市融担公司龙泉分公司累计为14户菌菇产业主体融资担保1825.73万元。
销售环节,龙泉建立最低保护价收购模式,15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全市19个乡镇(街道)种植户结对,签订冬耳最低收购价协议,让农户无销售之忧。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精心绘制食用菌产业链招商图谱,加速新食药用菌市场建设。
政策扶持、科技赋能,龙泉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有力激活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细胞”,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