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的新生与消散|南周文化榜
2024-12-11 19:00:00 电影《好东西》上映后,引起了“小妞电影”与“老登电影”的讨论。(资料图) 回顾11月份的当代文化现场,我们似乎从未如此直面“好东西”的消散与新生。 电影《好东西》无疑是过去一月最受瞩目的文艺作品之一。导演邵艺辉在电影中安置了海量且密集的“女本位”的细节表达,细致呈现“雄竞”“月经羞耻”等当代女性话题,想象并构建一种新的都市女性生活方式。邵艺辉借女性主人公之口,表达女性要创建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游戏规则。 不过,《好东西》豆瓣评分虽然高达9.1分,也被一些观众批评:结构较散漫,视听语言单调,缺乏描摹两位女性更真实生活处境的耐心。有人认为《好东西》是一部“小妞电影”(Chick Flick),这是一种围绕浪漫和爱情的迎合女性受众的电影类型,其中“chick”一词包含贬义。 “小妞电影”的评价标签让很多观众不满。于是,在豆瓣网,有网友创设了相对应的“老登电影”的评价标签,并发布了“十二道登味”的名单,以形容那些男性角色占主导,女性角色常遭受侮辱、缺乏主体性的影片。“老登电影”中不乏《拯救大兵瑞恩》《教父》《美国往事》等西方影史经典之作。 这种论争真实地呈现了分层严重的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现状。尽管影片名叫“好东西”,但似乎没有什么“好”是能满足所有人口味的。 客观而言,《好东西》至少提供了一种制造“好东西”的思路——打破旧的套路,引入新的视角。 剧集《小巷人家》似乎也符合这一思路。作为11月剧集市场讨论度与口碑度的“好东西”(虽然同样有让观众不满的部分),《小巷人家》对此前多年固化的年代剧套路,做了一番更具现代性的调整。作品试图审视根深蒂固的陈旧家庭秩序,建立更平等的家庭观念。不过不可避免的是,《小巷人家》也延续着年代剧用怀旧滤镜呈现过去岁月的思路。导演张开宙对打光堪称“偏执”,很多日常的场景,都辅以暖黄色调的复古灯影,以提供一种温暖的可供追忆的影像氛围。 制造新的游戏规则之外,在过往成功的经验上自我增殖,似乎仍然是文艺市场生产“好东西”的常见渠道。 2017年,《白夜追凶》被观众视为网剧精品。7年后,续集《白夜破晓》姗姗来迟。《白夜破晓》或许是11月最受瞩目的剧集。开播前,该剧平台预约人数突破500万,播前招商广告商多达30个。不过,悬疑刑侦剧类型,在过去的七年里已完成多轮迭代,观众不免用更高的审美和叙事要求审视这部迟来的续作。从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白夜破晓》并未达到前作的美誉度。 综艺领域同样。2022年,《声生不息》在音综里带来港乐的复兴。最新一季的《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延续相同思路,依旧在“港乐”的范畴里,琢磨新的表达空间。相比“港乐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做了更加细致的历史还原。在第一期节目里,歌手陈慧娴献唱同曲不同词的《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当梅艳芳在人生最后演唱会上的挥别影像投射在背景幕上,不免让人生发出往事不可追的感慨。如今的港乐生态早已不复黄金年代的辉煌,但在这样一档综艺节目中,过往也成为被追忆、被留恋、被打捞的“好东西”。 11月22日上映的《风流一代》可能是贾樟柯数十年执导生涯中最特殊的一部影片。该片入围了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多伦多、圣保罗等国际电影节奖项。《风流一代》是一部非常贾樟柯式的电影,显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关注历史叙事、社会变迁的情怀及雄心。贾樟柯试图在不同时期与年代的影像中,穿引时间之线,对过往岁月投去一次凝眸。如片名的英文名“Caught by the Tides”所昭示的那样,关注那些被潮水困住的,时代浪潮里的落寞者。不过由于内容包含《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过往作品段落,以及过往22年间拍摄的其余影像素材和最新的补拍,故事性较弱。 围绕着《风流一代》,观众们也划分出不同的立场:有人批评这部电影是贾樟柯在此前的一系列作品上自我重复;也有人为它辩护,认为电影的可贵处在于让赵涛饰演的女主角,在跨过几十年的电影时间里穿梭,以期复活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与感受。《风流一代》截至发稿前收获了近九百万元票房。 11月,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一个交流论坛上,有专业人士报告称:预计2024年全年票房同比下降两成。 11月16日,《暴雪将至》的导演董越推出了他的新作《戴假发的人》,口碑和票房相比前作皆有较大滑坡。不过,更大的争议在于,院线上映7天后,该片就在流媒体平台上线。此举一度让购票观影的受众感到不满。 2024年春节档,几部影片因票房不及预期而集体撤档的争议过后,《戴假发的人》将院线和流媒体平台上线的窗口期缩短至一周,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会成为很多票房失利电影止损的新路径? 一直以来,创造出“好东西”,是创作者的普遍动力,也是观众始终呼唤的对象。但与此同时,谁能来定义“好”?“好”的公众口碑和机构标准,或是市场反馈和专业评价之间的分歧,也在这个11月格外彰显。 11月16日,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出。10月底,金鸡奖甫一释出入围名单,就引发了争论。不少观众好奇,《涉过愤怒的海》《草木人间》等涉及人性灰色地带的电影,为何在提名名单上消失了? 16日当晚,奖项颁出,虽然刘丹等资深演员得奖堪称实至名归,但最佳男女主角两奖的归属,似乎并不足以让大多数观众信服。香港演员林保怡凭借《白日之下》里的精湛演技提名,不少网友对他最终憾失金鸡感到惋惜;李庚希则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里身患重症的女孩凌敏,成为首位00后金鸡影后。但与荣誉时刻同步到来的,是社交网络上的质疑声浪。 11月24日,曾经创造了不少“好东西”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女士辞世。叶嘉莹被称为“诗词的女儿”“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享年一百岁。她的一生历经家国离乱,堪称波折,但诗词接住了那些风雨时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或许,正是因为文化作品中蕴藏着这种“感动和召唤”,让我们无比期待“好东西”源源不断地降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旧的“好东西”消散。往来更替,这也许是文化史演进的一种必经轨迹。 月度电影 《好东西》《风流一代》 电影《好东西》剧照。(资料图) 《好东西》最可贵之处在于其现代性,或现在性。主题选取、人物塑造、视听语言,与观众发生链接的方式,通过作品阐发的人生哲学,都是现在性的,时新时鲜。影片擅于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性的陌生化,甚至是奇观化,使片中对普通生活的采撷,富有别样的诗意与意趣。叠搭的多重文本是互文性的,链接式的,或者是网式,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讯道,信息载量巨大。而这种过载的覆盖感或压迫感正切合或描摹了当下信息轰炸的世界。 《好东西》是言语的饕餮,充斥着过多的议题,这些热门议题更倾向于沙龙式的讨论,一种谈资、言语游戏,文本的缀饰,大多并没真正进入到影片的叙事和深层结构。这种处理也许正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众多激烈的论战,其实质只是言语的交锋,关注的焦点变成了论战双方的输赢胜负,而真正被讨论对象的权益却被悬置被忽视。 《风流一代》剧照。(资料图) 《风流一代》堪称贾樟柯文本的迷宫,通过对22年间拍摄的既往影像和新拍摄段落的创造性操作,利用《任逍遥》《三峡好人》《江湖儿女》《山河故人》等影片的时间线故事结构接力,创作出一部具有巨大时空弧线的时代记录史诗。影片真正的主角是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和国人,影片宛若一面镜子,让今日的观众得以在银幕上与已流逝在时间长河里的那些历史瞬间打一个照面。(周舟) 月度剧集 《小巷人家》 剧集《小巷人家》剧照。(资料图) 11月的国产剧集,首推《小巷人家》。如果说《人世间》着眼家庭悲欢、《父辈的荣耀》聚焦行业变迁、《南来北往》讲述师徒真情,《小巷人家》则是带观众穿越年代,以一处小巷连接起家庭、行业、时代——它着力书写的,不仅是往日邻里间的关系,更是当下人与人的寓言。 从“他人即地狱”到“没有人是孤岛”,这是《小巷人家》选题的精准,也是其破题的难点:如何通过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家人”“两代人”,呈现出涌动的社会变迁和平凡的个体人生?如何在静水流深的时代变迁中融入灯火可亲的烟火气息?又如何在“变”与“不变”中让观众沉浸于情感与思考,流连于被暖色滤镜照耀的往昔?《小巷人家》再一次证明,年代剧的质感来源于“以细节胜出、以真情动人、以回望开启希望”,并像导演张开宙所说的“温暖可以疗愈一切,向前可以战胜一切”那样,带给人力量。(吕帆) 月度综艺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剧照。(资料图) 作为当前综艺领域的优质综N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延续了“声生不息”系列优良的内容和风格。在本季,其以“港乐与我们”为切口,在不同世代歌手重新演绎经典粤语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唤起了不同世代内地观众对粤语歌曲、香港音乐的集体记忆与个体回忆。节目组还采访了大量与港乐有关的艺人、学者,为观众揭示了不同时期流行风潮与爆款作品背后的隐秘故事。 在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实现的当下,节目组还通过设置大湾区城市探访的形式,进一步将音乐、城市、文化、记忆进行了有效交融。(刘俊) 月度图书 《漫游在雨中池塘》《幸福世界》 《漫游在雨中池塘》(资料图) 最近一两个月,乔治·桑德斯有两本书在中文世界出版。一本是他2022年的短篇集,翻成《幸福世界》,一如既往,才思诡谲近妖,又仿佛有种很淳朴的交心之感。而另一本,《漫游在雨中池塘》,是他在大学里一门开了二十多年的课,从全美选写作尖子,一起用英文读十九世纪俄语短篇。三年前读英文版,那是种永远会留在你阅读生命里的神魂颠倒,我点开当时抄的笔记,都好像血液跟着加速了一点。 桑德斯手把手陪你看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他们如何制造小说,他对文字的回应是如此细密和诚恳,简直让我对人类头脑交换讯息这件事本身都增添了信心。他试图理解他人的写作,跟他自己的写作方式,跟他谈论写作的方式,都一以贯之,就是:一句话刚写出来是什么样子根本不要紧,每微微动一下,心里那个读者都会皱眉或者点头,你就密切根据他的好恶调上一百次,能请来小说之神。所以,读桑德斯,你觉得更被尊重,他的小说和书话,好像来自于一个比别人更深、更温柔的地方。这次读他的新短篇集,也复习了俄语短篇课,其中所收获的愉悦总在撺掇我说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像我这样心灵上满是油光的享乐主义者,读桑德斯恐怕是最接近于宗教体验的文娱活动了。(陈以侃) 《幸福世界》(资料图) 月度纪念 叶嘉莹 诗人、古典文学研究者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视觉中国 图) 百岁老人叶嘉莹一生颠沛、动荡,一颗诗心是她抵御历史与生活风浪的船帆。 她终身致力诗词的研究、讲授与传播,九十岁还坚持站上讲台。这种古典文体也和她漫长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互文。她在古人的诗词中寻找托寄,也在少年丧母、晚年丧女等人生至暗时刻,借诗词抒发心绪。在一首怀念女儿的诗中,她写道:“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叶嘉莹曾提出一个概念:“弱德之美”。人生哪怕遭遇命运的拨弄,外界的强压,身处弱的形势之下,仍然要有持守。弱德不是弱者。“弱德是你持守住你自己的目的,你自己的行为,不被外力所干涉,你要走你自己的路。”她曾在访谈中说。 在《浣溪沙》中,她写:“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其中寄寓着她的一个“痴梦”,哪怕千年过去,古典诗词的种子,仍然能够“千春犹待发华滋”。
电影《好东西》上映后,引起了“小妞电影”与“老登电影”的讨论。(资料图)
回顾11月份的当代文化现场,我们似乎从未如此直面“好东西”的消散与新生。
电影《好东西》无疑是过去一月最受瞩目的文艺作品之一。导演邵艺辉在电影中安置了海量且密集的“女本位”的细节表达,细致呈现“雄竞”“月经羞耻”等当代女性话题,想象并构建一种新的都市女性生活方式。邵艺辉借女性主人公之口,表达女性要创建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游戏规则。
不过,《好东西》豆瓣评分虽然高达9.1分,也被一些观众批评:结构较散漫,视听语言单调,缺乏描摹两位女性更真实生活处境的耐心。有人认为《好东西》是一部“小妞电影”(Chick Flick),这是一种围绕浪漫和爱情的迎合女性受众的电影类型,其中“chick”一词包含贬义。
“小妞电影”的评价标签让很多观众不满。于是,在豆瓣网,有网友创设了相对应的“老登电影”的评价标签,并发布了“十二道登味”的名单,以形容那些男性角色占主导,女性角色常遭受侮辱、缺乏主体性的影片。“老登电影”中不乏《拯救大兵瑞恩》《教父》《美国往事》等西方影史经典之作。
这种论争真实地呈现了分层严重的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现状。尽管影片名叫“好东西”,但似乎没有什么“好”是能满足所有人口味的。
客观而言,《好东西》至少提供了一种制造“好东西”的思路——打破旧的套路,引入新的视角。
剧集《小巷人家》似乎也符合这一思路。作为11月剧集市场讨论度与口碑度的“好东西”(虽然同样有让观众不满的部分),《小巷人家》对此前多年固化的年代剧套路,做了一番更具现代性的调整。作品试图审视根深蒂固的陈旧家庭秩序,建立更平等的家庭观念。不过不可避免的是,《小巷人家》也延续着年代剧用怀旧滤镜呈现过去岁月的思路。导演张开宙对打光堪称“偏执”,很多日常的场景,都辅以暖黄色调的复古灯影,以提供一种温暖的可供追忆的影像氛围。
制造新的游戏规则之外,在过往成功的经验上自我增殖,似乎仍然是文艺市场生产“好东西”的常见渠道。
2017年,《白夜追凶》被观众视为网剧精品。7年后,续集《白夜破晓》姗姗来迟。《白夜破晓》或许是11月最受瞩目的剧集。开播前,该剧平台预约人数突破500万,播前招商广告商多达30个。不过,悬疑刑侦剧类型,在过去的七年里已完成多轮迭代,观众不免用更高的审美和叙事要求审视这部迟来的续作。从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白夜破晓》并未达到前作的美誉度。
综艺领域同样。2022年,《声生不息》在音综里带来港乐的复兴。最新一季的《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延续相同思路,依旧在“港乐”的范畴里,琢磨新的表达空间。相比“港乐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做了更加细致的历史还原。在第一期节目里,歌手陈慧娴献唱同曲不同词的《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当梅艳芳在人生最后演唱会上的挥别影像投射在背景幕上,不免让人生发出往事不可追的感慨。如今的港乐生态早已不复黄金年代的辉煌,但在这样一档综艺节目中,过往也成为被追忆、被留恋、被打捞的“好东西”。
11月22日上映的《风流一代》可能是贾樟柯数十年执导生涯中最特殊的一部影片。该片入围了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多伦多、圣保罗等国际电影节奖项。《风流一代》是一部非常贾樟柯式的电影,显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关注历史叙事、社会变迁的情怀及雄心。贾樟柯试图在不同时期与年代的影像中,穿引时间之线,对过往岁月投去一次凝眸。如片名的英文名“Caught by the Tides”所昭示的那样,关注那些被潮水困住的,时代浪潮里的落寞者。不过由于内容包含《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过往作品段落,以及过往22年间拍摄的其余影像素材和最新的补拍,故事性较弱。
围绕着《风流一代》,观众们也划分出不同的立场:有人批评这部电影是贾樟柯在此前的一系列作品上自我重复;也有人为它辩护,认为电影的可贵处在于让赵涛饰演的女主角,在跨过几十年的电影时间里穿梭,以期复活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与感受。《风流一代》截至发稿前收获了近九百万元票房。
11月,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一个交流论坛上,有专业人士报告称:预计2024年全年票房同比下降两成。
11月16日,《暴雪将至》的导演董越推出了他的新作《戴假发的人》,口碑和票房相比前作皆有较大滑坡。不过,更大的争议在于,院线上映7天后,该片就在流媒体平台上线。此举一度让购票观影的受众感到不满。
2024年春节档,几部影片因票房不及预期而集体撤档的争议过后,《戴假发的人》将院线和流媒体平台上线的窗口期缩短至一周,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会成为很多票房失利电影止损的新路径?
一直以来,创造出“好东西”,是创作者的普遍动力,也是观众始终呼唤的对象。但与此同时,谁能来定义“好”?“好”的公众口碑和机构标准,或是市场反馈和专业评价之间的分歧,也在这个11月格外彰显。
11月16日,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出。10月底,金鸡奖甫一释出入围名单,就引发了争论。不少观众好奇,《涉过愤怒的海》《草木人间》等涉及人性灰色地带的电影,为何在提名名单上消失了?
16日当晚,奖项颁出,虽然刘丹等资深演员得奖堪称实至名归,但最佳男女主角两奖的归属,似乎并不足以让大多数观众信服。香港演员林保怡凭借《白日之下》里的精湛演技提名,不少网友对他最终憾失金鸡感到惋惜;李庚希则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里身患重症的女孩凌敏,成为首位00后金鸡影后。但与荣誉时刻同步到来的,是社交网络上的质疑声浪。
11月24日,曾经创造了不少“好东西”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女士辞世。叶嘉莹被称为“诗词的女儿”“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享年一百岁。她的一生历经家国离乱,堪称波折,但诗词接住了那些风雨时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或许,正是因为文化作品中蕴藏着这种“感动和召唤”,让我们无比期待“好东西”源源不断地降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旧的“好东西”消散。往来更替,这也许是文化史演进的一种必经轨迹。
月度电影 《好东西》《风流一代》
电影《好东西》剧照。(资料图)
《好东西》最可贵之处在于其现代性,或现在性。主题选取、人物塑造、视听语言,与观众发生链接的方式,通过作品阐发的人生哲学,都是现在性的,时新时鲜。影片擅于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性的陌生化,甚至是奇观化,使片中对普通生活的采撷,富有别样的诗意与意趣。叠搭的多重文本是互文性的,链接式的,或者是网式,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讯道,信息载量巨大。而这种过载的覆盖感或压迫感正切合或描摹了当下信息轰炸的世界。
《好东西》是言语的饕餮,充斥着过多的议题,这些热门议题更倾向于沙龙式的讨论,一种谈资、言语游戏,文本的缀饰,大多并没真正进入到影片的叙事和深层结构。这种处理也许正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众多激烈的论战,其实质只是言语的交锋,关注的焦点变成了论战双方的输赢胜负,而真正被讨论对象的权益却被悬置被忽视。
《风流一代》剧照。(资料图)
《风流一代》堪称贾樟柯文本的迷宫,通过对22年间拍摄的既往影像和新拍摄段落的创造性操作,利用《任逍遥》《三峡好人》《江湖儿女》《山河故人》等影片的时间线故事结构接力,创作出一部具有巨大时空弧线的时代记录史诗。影片真正的主角是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和国人,影片宛若一面镜子,让今日的观众得以在银幕上与已流逝在时间长河里的那些历史瞬间打一个照面。(周舟)
月度剧集 《小巷人家》
剧集《小巷人家》剧照。(资料图)
11月的国产剧集,首推《小巷人家》。如果说《人世间》着眼家庭悲欢、《父辈的荣耀》聚焦行业变迁、《南来北往》讲述师徒真情,《小巷人家》则是带观众穿越年代,以一处小巷连接起家庭、行业、时代——它着力书写的,不仅是往日邻里间的关系,更是当下人与人的寓言。
从“他人即地狱”到“没有人是孤岛”,这是《小巷人家》选题的精准,也是其破题的难点:如何通过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家人”“两代人”,呈现出涌动的社会变迁和平凡的个体人生?如何在静水流深的时代变迁中融入灯火可亲的烟火气息?又如何在“变”与“不变”中让观众沉浸于情感与思考,流连于被暖色滤镜照耀的往昔?《小巷人家》再一次证明,年代剧的质感来源于“以细节胜出、以真情动人、以回望开启希望”,并像导演张开宙所说的“温暖可以疗愈一切,向前可以战胜一切”那样,带给人力量。(吕帆)
月度综艺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剧照。(资料图)
作为当前综艺领域的优质综N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延续了“声生不息”系列优良的内容和风格。在本季,其以“港乐与我们”为切口,在不同世代歌手重新演绎经典粤语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唤起了不同世代内地观众对粤语歌曲、香港音乐的集体记忆与个体回忆。节目组还采访了大量与港乐有关的艺人、学者,为观众揭示了不同时期流行风潮与爆款作品背后的隐秘故事。
在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实现的当下,节目组还通过设置大湾区城市探访的形式,进一步将音乐、城市、文化、记忆进行了有效交融。(刘俊)
月度图书 《漫游在雨中池塘》《幸福世界》
《漫游在雨中池塘》(资料图)
最近一两个月,乔治·桑德斯有两本书在中文世界出版。一本是他2022年的短篇集,翻成《幸福世界》,一如既往,才思诡谲近妖,又仿佛有种很淳朴的交心之感。而另一本,《漫游在雨中池塘》,是他在大学里一门开了二十多年的课,从全美选写作尖子,一起用英文读十九世纪俄语短篇。三年前读英文版,那是种永远会留在你阅读生命里的神魂颠倒,我点开当时抄的笔记,都好像血液跟着加速了一点。
桑德斯手把手陪你看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他们如何制造小说,他对文字的回应是如此细密和诚恳,简直让我对人类头脑交换讯息这件事本身都增添了信心。他试图理解他人的写作,跟他自己的写作方式,跟他谈论写作的方式,都一以贯之,就是:一句话刚写出来是什么样子根本不要紧,每微微动一下,心里那个读者都会皱眉或者点头,你就密切根据他的好恶调上一百次,能请来小说之神。所以,读桑德斯,你觉得更被尊重,他的小说和书话,好像来自于一个比别人更深、更温柔的地方。这次读他的新短篇集,也复习了俄语短篇课,其中所收获的愉悦总在撺掇我说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像我这样心灵上满是油光的享乐主义者,读桑德斯恐怕是最接近于宗教体验的文娱活动了。(陈以侃)
《幸福世界》(资料图)
月度纪念 叶嘉莹
诗人、古典文学研究者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视觉中国 图)
百岁老人叶嘉莹一生颠沛、动荡,一颗诗心是她抵御历史与生活风浪的船帆。
她终身致力诗词的研究、讲授与传播,九十岁还坚持站上讲台。这种古典文体也和她漫长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互文。她在古人的诗词中寻找托寄,也在少年丧母、晚年丧女等人生至暗时刻,借诗词抒发心绪。在一首怀念女儿的诗中,她写道:“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叶嘉莹曾提出一个概念:“弱德之美”。人生哪怕遭遇命运的拨弄,外界的强压,身处弱的形势之下,仍然要有持守。弱德不是弱者。“弱德是你持守住你自己的目的,你自己的行为,不被外力所干涉,你要走你自己的路。”她曾在访谈中说。
在《浣溪沙》中,她写:“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其中寄寓着她的一个“痴梦”,哪怕千年过去,古典诗词的种子,仍然能够“千春犹待发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