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影响婚姻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黎文沁、安伟,原文标题:《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及应对》,题图来自:《婚姻故事》关于原生家庭,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一提起原生家庭,好像整个网络和影视作品,都是讨伐声一片。你能听见的和看见的,都是在说原生家庭这样不好那样不是,都是在分析一个儿童青少年或者一个人出了问题,原生家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罪责”等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我们养我们的原生家庭在人们心目中已变得如此不堪,没有回忆起来的温馨,有的只是不满和怨恨。那真的原生家庭就这么不堪回首和提起吗?我们来看看心理学有关原生家庭对婚姻影响的研究都发现了什么。Peleg 和 Patrick 等在观察了52例具有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影响的个案后,提出了代际传递的概念。那什么叫代际传递呢?简单来说,就是原生家庭中的儿子或者女儿会观察和习得父亲或者母亲的家庭角色,从而在新的家庭生活中依据原生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特点来扮演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Peleg O., 2007;Patrick, S. ,2008;毕爱红,郝树伟,2019)。在一项针对2000人的调查中发现,38%的受访者认为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的积极影响更多,21.1%的受访者认为消极影响更多,29.6%的受访者认为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其他的受访者表示不明确。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婚姻存在显著影响。关于原生家庭对于婚姻关系的影响是确凿无疑的,诸多的有关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那么,原生家庭对于婚姻的影响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综合来看,关于原生家庭对于新婚家庭的影响,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增加夫妻冲突、减轻财务压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的情况。一、增加夫妻冲突结婚之后双方和其中一方的父母住在一起。不得不说和显而易见的是,老一辈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往往和新一辈的夫妇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小到早晨起床的时间、使用卫生间的方式,大到家庭的摆设布局及财务决策情况都会成为冲突发生的契机。2019年4月,我国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各省份社会服务统计数据,结果显示80后、90后离婚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过度干预子女婚姻导致的矛盾升级。不久前《心居》热播,冯晓琴和顾磊正是一对被原生家庭过度干预的夫妻。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只要小两口一吵架,顾磊的爸爸就会给顾磊的姐姐顾清俞打电话,让顾清俞来救火。后来终于在又一次的争吵中,本来顾磊和冯晓琴已经和好了,姐姐顾清俞的一番话又惹恼了冯晓琴,冯晓琴站起来收拾行李箱就要离开这个家,顾磊去追冯晓琴,两个人在楼梯间拉扯的时候顾磊失足跌进楼梯间的玻璃,酿成了死亡的悲剧。二、减轻财务压力新婚家庭成立之后,家庭初期的开支状况可能会捉襟见肘。这时候,原生家庭对于新家庭经济方面的扶持会是有助于新家庭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助力。比如说,新家庭成立之后通常需要购置新房,而高昂的房价会给新婚夫妇造成不小的房贷压力。这个时候通常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各自出一部分首付,然后夫妻双方各自负责后续每月的房贷,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缓解新婚夫妻在财务方面的压力,同时可以在心理层面上有效降低新家庭的生存焦虑,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的情况另一种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新家庭中有了孩子,夫妻一方的父母来到家中分担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时候夫妻需要和原生家庭中的成员共同生活。这容易造成的情况是,一方面家庭中因为父母帮忙带孩子,夫妻双方得以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另一方面,父母和新家庭一起生活,因为两辈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造成两代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我们可以怎么解决?如前所述,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原生家庭对于婚姻的可能性影响,究其根本大都源自个体自我分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表现。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来自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是个体的自我从情感依附的家庭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衡量个体成熟和心理健康的核心变量(黄华, 2006)。那么面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呢,通俗来说,成婚之后,夫妻双方想要拥有心理层面的新家庭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夫妻双方要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比如说结婚之后,丈夫想要拿一笔钱给自己原生家庭的妹妹买房子,不可以一声不吭地直接拿给妹妹用,这就一定要和自己的妻子商量,夫妻双方共同作出决定。这样做既显得尊重妻子,同时又是明确处理新旧家庭界限的表现,因为丈夫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需要找的协同决策者是自己的妻子,而不再是原生家庭的父母。另一方面是当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过度干涉新家庭的生活时,夫妻双方要共同一致对“外”。比如说,新婚之后妻子的妈妈老是担心自己的女儿不会做饭、吃不好饭,就每次饭点前去到女儿的新家里面去做饭,而可能她女儿本身是想自己尝试做饭的。结果,本来丈夫在家里进进出出很自由,可能丈母娘一来就会觉得受约束和有不自在的地方,因此丈夫可能会慢慢积压负面的情绪在。所以,当丈夫表达自己的抗议的时候,妻子就要站出来坚决地守在丈夫一边,和丈夫一起承担新家庭的家务,维护新家庭的和睦,减少对于原生家庭的依赖(Silverstein, 1990)。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家庭关系都是在夫妻关系之上建立的,因此当新家庭与原生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应该遵循以夫妻关系为中心的原则,而不是单纯地以血缘关系为依据来区分亲疏远近(毛新青, 2008)。在夫妻之间,彼此开诚布公的沟通对婚姻关系的良性循环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夫妻之间可以做到朝着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去建构关系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就不会有积压的矛盾和压抑的情绪,可以一起探索双方都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婚姻关系的稳定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四、结语我们说当新的家庭组建成立的时候,一个全新的家庭诞生了,作为新家庭成员的夫妻双方都具有维护和经营新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都要从各自的原生家庭当中逐步脱离出来,慢慢形成新家庭的内核,成为自己婚姻家庭生活中真正的决策者。参考文献Patrick, S. , Sells, J. N. , Giordano, F. G. , & Tollerud, T. R. . (2007). Intimacy, differentiation,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Family Journal, 15(4), 359-367.Peleg O.(2008).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married people over the course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6 ( 5) :388-401.Silverstein, J. L. (1992). The problem with in-law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4(4), 399–412. https://doi.org/10.1046/j..1992.00469.x毕爱红,郝树伟 & 吴任钢.(2019).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的影响. 中国性科学(09),157-16.黄华.(2006).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基于Bowen理论的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06),85-86+202. doi:10.16523/j.45-1319.2006.06.027.毛新青.(2008).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88-90. doi:CNKI:SUN:SQGL.0.2008-01-030.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黎文沁、安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黎文沁、安伟,原文标题:《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及应对》,题图来自:《婚姻故事》
关于原生家庭,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
一提起原生家庭,好像整个网络和影视作品,都是讨伐声一片。你能听见的和看见的,都是在说原生家庭这样不好那样不是,都是在分析一个儿童青少年或者一个人出了问题,原生家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罪责”等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我们养我们的原生家庭在人们心目中已变得如此不堪,没有回忆起来的温馨,有的只是不满和怨恨。那真的原生家庭就这么不堪回首和提起吗?我们来看看心理学有关原生家庭对婚姻影响的研究都发现了什么。
Peleg 和 Patrick 等在观察了52例具有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影响的个案后,提出了代际传递的概念。那什么叫代际传递呢?
简单来说,就是原生家庭中的儿子或者女儿会观察和习得父亲或者母亲的家庭角色,从而在新的家庭生活中依据原生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特点来扮演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Peleg O., 2007;Patrick, S. ,2008;毕爱红,郝树伟,2019)。
在一项针对2000人的调查中发现,38%的受访者认为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的积极影响更多,21.1%的受访者认为消极影响更多,29.6%的受访者认为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其他的受访者表示不明确。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婚姻存在显著影响。
关于原生家庭对于婚姻关系的影响是确凿无疑的,诸多的有关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那么,原生家庭对于婚姻的影响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综合来看,关于原生家庭对于新婚家庭的影响,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增加夫妻冲突、减轻财务压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的情况。
一、增加夫妻冲突
结婚之后双方和其中一方的父母住在一起。不得不说和显而易见的是,老一辈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往往和新一辈的夫妇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小到早晨起床的时间、使用卫生间的方式,大到家庭的摆设布局及财务决策情况都会成为冲突发生的契机。
2019年4月,我国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各省份社会服务统计数据,结果显示80后、90后离婚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过度干预子女婚姻导致的矛盾升级。
不久前《心居》热播,冯晓琴和顾磊正是一对被原生家庭过度干预的夫妻。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只要小两口一吵架,顾磊的爸爸就会给顾磊的姐姐顾清俞打电话,让顾清俞来救火。
后来终于在又一次的争吵中,本来顾磊和冯晓琴已经和好了,姐姐顾清俞的一番话又惹恼了冯晓琴,冯晓琴站起来收拾行李箱就要离开这个家,顾磊去追冯晓琴,两个人在楼梯间拉扯的时候顾磊失足跌进楼梯间的玻璃,酿成了死亡的悲剧。
二、减轻财务压力
新婚家庭成立之后,家庭初期的开支状况可能会捉襟见肘。这时候,原生家庭对于新家庭经济方面的扶持会是有助于新家庭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助力。比如说,新家庭成立之后通常需要购置新房,而高昂的房价会给新婚夫妇造成不小的房贷压力。
这个时候通常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各自出一部分首付,然后夫妻双方各自负责后续每月的房贷,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缓解新婚夫妻在财务方面的压力,同时可以在心理层面上有效降低新家庭的生存焦虑,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共存的情况
另一种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新家庭中有了孩子,夫妻一方的父母来到家中分担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时候夫妻需要和原生家庭中的成员共同生活。
这容易造成的情况是,一方面家庭中因为父母帮忙带孩子,夫妻双方得以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另一方面,父母和新家庭一起生活,因为两辈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造成两代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我们可以怎么解决?如前所述,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原生家庭对于婚姻的可能性影响,究其根本大都源自个体自我分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表现。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来自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是个体的自我从情感依附的家庭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衡量个体成熟和心理健康的核心变量(黄华, 2006)。
那么面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呢,通俗来说,成婚之后,夫妻双方想要拥有心理层面的新家庭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夫妻双方要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比如说结婚之后,丈夫想要拿一笔钱给自己原生家庭的妹妹买房子,不可以一声不吭地直接拿给妹妹用,这就一定要和自己的妻子商量,夫妻双方共同作出决定。
这样做既显得尊重妻子,同时又是明确处理新旧家庭界限的表现,因为丈夫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需要找的协同决策者是自己的妻子,而不再是原生家庭的父母。
另一方面是当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过度干涉新家庭的生活时,夫妻双方要共同一致对“外”。比如说,新婚之后妻子的妈妈老是担心自己的女儿不会做饭、吃不好饭,就每次饭点前去到女儿的新家里面去做饭,而可能她女儿本身是想自己尝试做饭的。
结果,本来丈夫在家里进进出出很自由,可能丈母娘一来就会觉得受约束和有不自在的地方,因此丈夫可能会慢慢积压负面的情绪在。所以,当丈夫表达自己的抗议的时候,妻子就要站出来坚决地守在丈夫一边,和丈夫一起承担新家庭的家务,维护新家庭的和睦,减少对于原生家庭的依赖(Silverstein, 1990)。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家庭关系都是在夫妻关系之上建立的,因此当新家庭与原生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应该遵循以夫妻关系为中心的原则,而不是单纯地以血缘关系为依据来区分亲疏远近(毛新青, 2008)。
在夫妻之间,彼此开诚布公的沟通对婚姻关系的良性循环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夫妻之间可以做到朝着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去建构关系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就不会有积压的矛盾和压抑的情绪,可以一起探索双方都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婚姻关系的稳定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结语
我们说当新的家庭组建成立的时候,一个全新的家庭诞生了,作为新家庭成员的夫妻双方都具有维护和经营新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都要从各自的原生家庭当中逐步脱离出来,慢慢形成新家庭的内核,成为自己婚姻家庭生活中真正的决策者。
参考文献
Patrick, S. , Sells, J. N. , Giordano, F. G. , & Tollerud, T. R. . (2007). Intimacy, differentiation,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Family Journal, 15(4), 359-367.
Peleg O.(2008).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married people over the course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6 ( 5) :388-401.
Silverstein, J. L. (1992). The problem with in-law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4(4), 399–412. https://doi.org/10.1046/j..1992.00469.x
毕爱红,郝树伟 & 吴任钢.(2019).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的影响. 中国性科学(09),157-16.
黄华.(2006).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基于Bowen理论的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06),85-86+202. doi:10.16523/j.45-1319.2006.06.027.
毛新青.(2008).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88-90. doi:CNKI:SUN:SQGL.0.2008-01-03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黎文沁、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