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评论:00后说不给加班费就不干,管理者“破防”后当有改变

最近,与加班相关的两条新闻,对照起来令人玩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1月27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现在不少00后对加班的态度非常明确,不给钱就不会干。一些00后公开表示,忍受不了一个人当十个人用,不给加班费就不干,“感觉是一个正常的要求”。11月30日,#员工已读不回负责人凌晨爆粗口#冲上热搜。相关聊天截图显示,事发当晚10点05分,涉事负责人在工作群内发出“全面停止调休”的信息并@所有人,但未见有人回复。次日凌晨2点10分,该负责人再次发出“他*的收到了不知道回应吗?”“你们一个一个在这给我装什么”“搞不明白就早上去人事报到”等信息,后又表示“以后我在群里发通知,不回复的一律按照旷工处理”。第一条新闻中,这些00后劳动者拒绝不合理加班、“不内耗”的清醒态度,或许可以填补第二条新闻中员工集体沉默的“空白”,而这也与涉事负责人的“破防”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员工不在工作群里回复消息,是不尊重上级的表现。但问题在于,非工作时间内,这位负责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全面停止调休”,尊重过员工的感受吗?给他们提供了说“不”的空间吗?员工集体“已读不回”,正代表了他们的态度。近些年,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倡导、要求员工加班的情况并不少见。此前,有企业挂上“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等鼓励加班的标语,也有企业设置早晚鸟奖,一个月内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都会被奖励。在一些企业,员工但凡想要准点下班,便会被领导贴上“不够努力”的标签。还有一些企业漠视员工的离线休息权,毫无顾忌地侵占员工的下班时间。给员工布置超额工作量,要求线上“随时待命”,或是周五下班前夕临时施加紧急任务,这些做法都变相挤压着员工的正常休息时间,使很多人产生了“好像下班了,又好像没下”的无奈感受。每一个员工都是人而非机器,动不动就要求他们“超长待机”,以“口惠而实不至”“只谈奉献,不讲回报”的方式忽悠员工,只会让人产生倦怠、不满等负面感受,降低工作效率。一些企业鼓吹“加班文化”,员工想按时下班会感到顾虑重重。在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员工只能“表演性假忙”,默默用“划水”“摸鱼”等隐蔽方式进行与雇主对抗。长此以往,只会让加班问题成为员工和用人单位间斗智斗勇的“心机游戏”。就此而言,一些00后员工直接表示“不给加班费就不干”,看似不留情面,其实正是直击问题本质、拒绝无效沟通、勇敢向超越边界行为说“不”的行为。无理加班不该成为常态,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时,应保障调休权利和加班费用,尊重个人意愿,这些本是法律常识。但现实中,一些管理者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对加班费用、调休权利绝口不提,仿佛无偿加班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不合理要求,很多人即便内心并不情愿,出于保住工作、不给领导留下负面印象等考虑,也会默默忍受。以至于一旦员工不配合过度加班要求,管理者就会“破防”。面对这种认知错位,该改变的显然不是直言拒绝无偿加班的劳动者,而是倡导不良职场文化、无视员工正当休息权的用人单位。近些年,从最高法、人社部明确“996工作制”违法,到2022年北京、山东等9省份集中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再到“隐形加班”写进最高法工作报告……国家释放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纠偏畸形加班文化的鲜明信号,确保劳动者“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未来,相信随着社会治理更加进步,违法成本逐渐抬高,用人单位“任性”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少。当更多劳动者敢于直接对不合理要求说“不”,当用人单位懂得自我约束,职场氛围才会更加健康、和谐。

十二月 2, 2024 - 07:10
 5339
中青评论:00后说不给加班费就不干,管理者“破防”后当有改变

最近,与加班相关的两条新闻,对照起来令人玩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7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现在不少00后对加班的态度非常明确,不给钱就不会干。一些00后公开表示,忍受不了一个人当十个人用,不给加班费就不干,“感觉是一个正常的要求”。

11月30日,#员工已读不回负责人凌晨爆粗口#冲上热搜。相关聊天截图显示,事发当晚10点05分,涉事负责人在工作群内发出“全面停止调休”的信息并@所有人,但未见有人回复。次日凌晨2点10分,该负责人再次发出“他*的收到了不知道回应吗?”“你们一个一个在这给我装什么”“搞不明白就早上去人事报到”等信息,后又表示“以后我在群里发通知,不回复的一律按照旷工处理”。

第一条新闻中,这些00后劳动者拒绝不合理加班、“不内耗”的清醒态度,或许可以填补第二条新闻中员工集体沉默的“空白”,而这也与涉事负责人的“破防”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也许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员工不在工作群里回复消息,是不尊重上级的表现。但问题在于,非工作时间内,这位负责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全面停止调休”,尊重过员工的感受吗?给他们提供了说“不”的空间吗?员工集体“已读不回”,正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近些年,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倡导、要求员工加班的情况并不少见。此前,有企业挂上“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等鼓励加班的标语,也有企业设置早晚鸟奖,一个月内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都会被奖励。在一些企业,员工但凡想要准点下班,便会被领导贴上“不够努力”的标签。

还有一些企业漠视员工的离线休息权,毫无顾忌地侵占员工的下班时间。给员工布置超额工作量,要求线上“随时待命”,或是周五下班前夕临时施加紧急任务,这些做法都变相挤压着员工的正常休息时间,使很多人产生了“好像下班了,又好像没下”的无奈感受。

每一个员工都是人而非机器,动不动就要求他们“超长待机”,以“口惠而实不至”“只谈奉献,不讲回报”的方式忽悠员工,只会让人产生倦怠、不满等负面感受,降低工作效率。一些企业鼓吹“加班文化”,员工想按时下班会感到顾虑重重。在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员工只能“表演性假忙”,默默用“划水”“摸鱼”等隐蔽方式进行与雇主对抗。长此以往,只会让加班问题成为员工和用人单位间斗智斗勇的“心机游戏”。

就此而言,一些00后员工直接表示“不给加班费就不干”,看似不留情面,其实正是直击问题本质、拒绝无效沟通、勇敢向超越边界行为说“不”的行为。

无理加班不该成为常态,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时,应保障调休权利和加班费用,尊重个人意愿,这些本是法律常识。但现实中,一些管理者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对加班费用、调休权利绝口不提,仿佛无偿加班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不合理要求,很多人即便内心并不情愿,出于保住工作、不给领导留下负面印象等考虑,也会默默忍受。以至于一旦员工不配合过度加班要求,管理者就会“破防”。

面对这种认知错位,该改变的显然不是直言拒绝无偿加班的劳动者,而是倡导不良职场文化、无视员工正当休息权的用人单位。

近些年,从最高法、人社部明确“996工作制”违法,到2022年北京、山东等9省份集中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再到“隐形加班”写进最高法工作报告……国家释放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纠偏畸形加班文化的鲜明信号,确保劳动者“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

未来,相信随着社会治理更加进步,违法成本逐渐抬高,用人单位“任性”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少。当更多劳动者敢于直接对不合理要求说“不”,当用人单位懂得自我约束,职场氛围才会更加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