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加强北极合作,特朗普会怎么办?
【文/ 洪农,翻译/ 李泽西】 在共同抵御西方影响和追求北极治理战略利益的推动下,中俄伙伴关系正迅速迈向新高度。这种空前的水平不仅体现在近期的联合军事演习上,还包括加强海上合作以及高度协调的北极政策上。 两次引人注目的军事演习——“北部·联合-2024”和“大洋-2024”——充分展现了中俄军事合作的深度。 “北部·联合-2024”演习重点围绕反潜战和空中防御展开。演习测试了两国海军部队的高级互操作性,凸显了双方在战略地区进行联合作战的准备状态。 9月9日,中方海上舰艇编队向演习会合区航渡 人民海军公众号 据报道,“大洋-2024”演习侧重于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模拟防御战略,以及在未经准备的地形上实施进攻性两栖登陆。这些演习表明,双方高度重视对抗北约等潜在威胁的战备能力。 这些演习不仅旨在提升北极防御能力,也向西方国家释放信号,显示中俄在地缘政治竞争激烈的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10月,中国海岸警卫队首次与俄罗斯海岸警卫队在北极水域联合巡逻,这是中俄双边海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行动正值中国国庆节与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测试了海警船在北极极端自然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巡逻行动覆盖了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和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凸显了双方加强海上协调的意愿,同时巩固了共同推动北极发展的战略决心。 这些合作表明,双方共同关注确保并开发“北方海路”。随着北极冰层消退,这条贸易航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不仅能缩短欧亚之间的运输距离,还为获取大量自然资源提供了通道。 2010 年至 2022 年间北方航道的过境通行量 极地与海洋门户 除防务外,两国还深化了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将中国的“极地丝绸之路”纳入北极区域框架。由于乌克兰冲突导致西方制裁和外交孤立,俄罗斯愈发依赖中国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而中国则通过这一伙伴关系,确保获取关键北极资源和运输路线。面对制裁和北约在北极的存在,这一合作对双方均至关重要。 北极日益增长的战略意义,以及中俄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也引发了对特朗普在2024年1月就任总统后,美国北极政策方向的新疑问。 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削弱了美国对《巴黎协定》等全球气候倡议的参与,但他对北极地区的经济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曾提议购买格陵兰岛。他还加强了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存在,旨在制衡俄罗斯,确保美国的战略利益。2020年,他呼吁加速扩充美国破冰船队。 格陵兰岛 新华社 在第二个任期内,特朗普可能在北极政策上采取交易式策略,优先追求区域经济利益,同时遏制中国在北极的扩展。他与化石燃料行业的密切关系预示着他可能放松环境法规,大力推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从而强化与中俄的资源竞争。 然而,特朗普对北约的怀疑态度,可能对该联盟在北极的战略协调构成严重挑战。尽管北约近年来加强了在北极的存在,特朗普的立场可能削弱盟国间的合作,侵蚀集体意志并削减行动能力。他长期以来对北约资金分摊公平性的批评,已经对联盟的团结性带来负面影响。若特朗普政府重回“美国优先”政策,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对多边防务框架的承诺,令北约在北极的协调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如果北约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将难以有效应对中俄在北极的联合行动,例如军事演习和“北方海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特朗普对双边交易式外交的偏好,可能加剧北约内部分裂,为中俄在北极拓展合作提供更多空间。 这一局面可能促使俄罗斯更大胆地巩固其在北极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安全领域。而中国在推动“极地丝绸之路”战略时,也可能面临更少阻力。北约战略凝聚力的削弱不仅将改变北极地区的力量格局,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热度增强,图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拍摄的浮动重力式平台 新华社 应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精细的战略,在特朗普可能的政策转变与维护北约的“北极团结”之间取得平衡。通过加强与北极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并探索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非军事合作方式,或可缓解多边合作弱化所带来的不稳定。 西方国家需制定可持续的北极政策,将资源开发与环境管理相结合,以均衡应对该地区日益增长的经济潜力。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优先考虑双边协议,而非多边框架,这可能加剧对北极资源的竞争,并削弱北约的合作势头。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条LNG(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北极LNG项目,对中国海外能源合作、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 气候变化加速了北极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也进一步放大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使各方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通过采取合作方式并保持开放的对话渠道,各方有机会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建立包容性的北极治理框架,平衡包括中俄在内的各方利益,促进区域稳定与共同发展。
【文/ 洪农,翻译/ 李泽西】
在共同抵御西方影响和追求北极治理战略利益的推动下,中俄伙伴关系正迅速迈向新高度。这种空前的水平不仅体现在近期的联合军事演习上,还包括加强海上合作以及高度协调的北极政策上。
两次引人注目的军事演习——“北部·联合-2024”和“大洋-2024”——充分展现了中俄军事合作的深度。
“北部·联合-2024”演习重点围绕反潜战和空中防御展开。演习测试了两国海军部队的高级互操作性,凸显了双方在战略地区进行联合作战的准备状态。
9月9日,中方海上舰艇编队向演习会合区航渡 人民海军公众号
据报道,“大洋-2024”演习侧重于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模拟防御战略,以及在未经准备的地形上实施进攻性两栖登陆。这些演习表明,双方高度重视对抗北约等潜在威胁的战备能力。
这些演习不仅旨在提升北极防御能力,也向西方国家释放信号,显示中俄在地缘政治竞争激烈的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10月,中国海岸警卫队首次与俄罗斯海岸警卫队在北极水域联合巡逻,这是中俄双边海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行动正值中国国庆节与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测试了海警船在北极极端自然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巡逻行动覆盖了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和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凸显了双方加强海上协调的意愿,同时巩固了共同推动北极发展的战略决心。
这些合作表明,双方共同关注确保并开发“北方海路”。随着北极冰层消退,这条贸易航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不仅能缩短欧亚之间的运输距离,还为获取大量自然资源提供了通道。
2010 年至 2022 年间北方航道的过境通行量 极地与海洋门户
除防务外,两国还深化了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将中国的“极地丝绸之路”纳入北极区域框架。由于乌克兰冲突导致西方制裁和外交孤立,俄罗斯愈发依赖中国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而中国则通过这一伙伴关系,确保获取关键北极资源和运输路线。面对制裁和北约在北极的存在,这一合作对双方均至关重要。
北极日益增长的战略意义,以及中俄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也引发了对特朗普在2024年1月就任总统后,美国北极政策方向的新疑问。
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削弱了美国对《巴黎协定》等全球气候倡议的参与,但他对北极地区的经济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曾提议购买格陵兰岛。他还加强了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存在,旨在制衡俄罗斯,确保美国的战略利益。2020年,他呼吁加速扩充美国破冰船队。
格陵兰岛 新华社
在第二个任期内,特朗普可能在北极政策上采取交易式策略,优先追求区域经济利益,同时遏制中国在北极的扩展。他与化石燃料行业的密切关系预示着他可能放松环境法规,大力推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从而强化与中俄的资源竞争。
然而,特朗普对北约的怀疑态度,可能对该联盟在北极的战略协调构成严重挑战。尽管北约近年来加强了在北极的存在,特朗普的立场可能削弱盟国间的合作,侵蚀集体意志并削减行动能力。他长期以来对北约资金分摊公平性的批评,已经对联盟的团结性带来负面影响。若特朗普政府重回“美国优先”政策,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对多边防务框架的承诺,令北约在北极的协调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如果北约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将难以有效应对中俄在北极的联合行动,例如军事演习和“北方海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特朗普对双边交易式外交的偏好,可能加剧北约内部分裂,为中俄在北极拓展合作提供更多空间。
这一局面可能促使俄罗斯更大胆地巩固其在北极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安全领域。而中国在推动“极地丝绸之路”战略时,也可能面临更少阻力。北约战略凝聚力的削弱不仅将改变北极地区的力量格局,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热度增强,图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拍摄的浮动重力式平台 新华社
应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精细的战略,在特朗普可能的政策转变与维护北约的“北极团结”之间取得平衡。通过加强与北极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并探索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非军事合作方式,或可缓解多边合作弱化所带来的不稳定。
西方国家需制定可持续的北极政策,将资源开发与环境管理相结合,以均衡应对该地区日益增长的经济潜力。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优先考虑双边协议,而非多边框架,这可能加剧对北极资源的竞争,并削弱北约的合作势头。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条LNG(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北极LNG项目,对中国海外能源合作、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
气候变化加速了北极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也进一步放大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使各方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通过采取合作方式并保持开放的对话渠道,各方有机会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建立包容性的北极治理框架,平衡包括中俄在内的各方利益,促进区域稳定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