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新片,高燃又泪目!

2024-12-23 11:00:00百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用自己的生命守卫信仰,浇筑了这个时代。 如今,一部以这群青年人为原型的电影《孤星计划》上映。影片由《革命者》的导演徐展雄执导,王源、张雪迎、梁靖康主演。在接受南周文娱采访时,徐展雄介绍道,“电影其实取材自真实的历史故事,最初是为了纪念一所大学——上海大学。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上海大学培养了许多两党的文官干部人才,这些人在近现代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直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牺牲了。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划过天际的星星。” 为了还原那个时代下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保持影片商业上的可看性,徐展雄将青春与谍战类型元素进行了融合。影片的主线是一群在学校的“孤星社”结下情谊的年轻人为了护送重要人物离沪的任务而重新聚集起来的故事。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走向不同的立场,最终因信仰相聚、共同战斗,直到牺牲。 徐展雄熟稔地使用悬疑片经典的镜头调度、反转手法,将每个人物的成长轨迹和人物弧光清晰地呈现于银幕。同时,为了还原一个特殊时代下的旧上海,徐展雄在有限的条件下搭建了一个不同于十里洋场的凋敝的上海街景,让电影的一步一景都真实复刻那个时代的恐怖氛围。 在徐展雄的镜头下,这些被历史淡忘的小人物得以穿越时空,时隔一个世纪,他们的青春故事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感动。就像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孤星”,虽微小,却能在黑夜中给人带去光明,带去希望。 01 不一样的民国青春故事 南周文娱:是什么机缘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决定拍这样一部谍战片? 徐展雄:2021年我执导的《革命者》和黄导监制的《1921》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两部影片上映,它们打完擂台之后,现在《孤星计划》的制片人任宁找到我说能不能一起再创作一部电影,当时我就问他是什么样的题材,他说其实是纪念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叫作上海大学。 在当年是有“南有黄埔,北有上大”这么一个说法。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黄埔军校是用来培养两党的军事人才的,上海大学是用来培养两党的文官干部人才的,这所学校的生命非常的短暂,却又非常的灿烂。它其实只存在于1924年到1927年之间,也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这所大学也诞生了非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名人,这些人都在我们的近现代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题材相当有意思,这是一颗璀璨的、短暂的划过天际的星星。 南周文娱:找到你的时候已经有剧本了吗? 徐展雄:当时只有一个大纲,这个大纲就是讲述这所学校的学生的,当时大家想做的是一个青春片,关于这所学校里面的学生在 1924 年到 1949 年之间的一个历史长河中,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时代改变了他们什么?他们的青春又是怎样在这个时代中燃烧的?我参与进来之后,很快就和任宁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民国青春故事,到底在商业上会有多大的可能性,所以才渐渐地发展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孤星计划》,它就成为了一部带有青春色彩的谍战片。 南周文娱:你应该也做了不少资料收集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革命人的经历,对你触动特别大? 徐展雄:我去看上海大学的历史,其实最感慨的是我们曾经搜集过关于学校里的这些年轻人,这些大学生后来去了哪儿,我们试图做一个名单来看看,用来纪念他们。但后来发现,这些学生在1927 年之后,很快有一大批都牺牲了,在大革命失败的时代,他们用自己青春的生命去浇筑这个时代、浇筑革命,这其实就是青春的意识、青春的璀璨。哪怕是我现在做后期的时候,不断地回看这个片子,最打动我的依然是这些东西。 南周文娱:为什么会选择王源出演李一民这个角色? 徐展雄 :这部影片有三个主要角色,不管我们后面是不是把它拍成了一个谍战片,其实在一个青春片的架构里面,我们也需要这三个角色。所以在设置上面它就会产生一个偏向于共产党的小孩子、一个偏向于国民党的小孩子、一个站在中间的孩子,这么一个原始的三人行的架构。 对我来说,像王源饰演的这个李一民,他是一张白纸,他什么都没有,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什么都不懂,所以在这张白纸上,他是可以渲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的,然后也要看他自己选择变成怎样的颜色。对于丁梦华这个角色来说,她就像她的名字梦华一样,是一个信仰性的角色,她是一个用自己的能量在普照所有的学生这么一个角色。许天平这个角色也一样,他是一个阴晴不定的月亮,就是会不断地摇摆。所以这三个角色其实本身的定位从我们一开始就是非常牢固的。 在这样一个结构里面,我们试图想要找李一民这样一个角色,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他是纯白的,但是在纯白中他又带有自己的那种灿烂、自己的能量,同时他有自己的叛逆。我们也是看了王源以前演的《地久天长》,看了他饰演的儿子的角色,觉得这个人物和王源其实是挺贴切的,所以我们就很快就和王源接触,他也欣然同意来演这个角色。 南周文娱:你对王源在剧中的表演怎么看? 徐展雄:非常满意。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我们其实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每一次可能一个镜头都要拍几十遍,包括他在里面要挑战很多他从未挑战过的东西,比方说打戏什么的,而且他有非常多情绪激烈的表演,一遍又一遍地来,不辞辛劳。所以我觉得对王源这次的表现我是非常满意的。 南周文娱:除了王源,这次还有张雪迎、梁靖康、此沙这类新生代演员,但其实大家的生活和那个时代有点不同了,想知道现场你是怎么帮他们进入角色的? 徐展雄:其实所有演员在我们开拍之前都已经提前进组了,包括王源、雪迎、梁靖康,然后我们通过一星期的时间来围读剧本,通过剧本慢慢地告诉他们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你们这个角色在当时是怎么样成长的,通过剧本围读,演员渐渐地塑成了他们和角色之间的联系,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他们之后表演中也会找到自己和角色之间的一些灵魂上的沟通。 02 复原一个特殊时期的老上海 南周文娱:第一次拍谍战片对你有挑战吗? 徐展雄:写谍战片我觉得最难的,是需要创作者以不同的视角进入到这个故事,就像我们有正派,有反派,同时正派里面有反派,反派里面有正派,从他们每个人的视角出发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我在这个棋局里处于什么位置?我下一步是什么棋?当我下这步棋的时候,我要猜测对方会下什么棋?作为创作者要不断地切换视角去想象电影中的每个人物,他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我觉得这可能是写谍战类型片里面最大的挑战吧。 南周文娱:在场景还原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徐展雄:因为这部电影是拍摄于比较特殊的时期,其实我们要把整个上海当时的那个氛围给做出来,也就是说上海这座城市它要和我们之前所见的那种浮华的十里洋场的、灯光璀璨的上海不一样,这是一个凋败的、所有的马路边都塑了碉堡、你随时随地路过某个地方就会被搜身或被逮走的这么一个上海,我相信这可能是在很多的电影里面都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上海的。 不像拍《革命者》,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来拼凑出一个我想要的大环境,因为条件限制,我们这次只能选择车墩,我们所有组装都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用车墩这样一个地方去还原整个上海当时的大气氛。 南周文娱:片中丁梦华牺牲那场戏挺震撼,分享下你当时创作的感受? 徐展雄:这场戏是我们这部片的重点戏,是一个大情节的转折点。我在刚拍摄过一星期的时候就开始拍这场戏了。所以对雪迎来说也蛮挑战的,因为她是在没有演完前面的学生阶段的前提下来演自己的死去,但其实就她最后的表演来说,我每次看到她说“沈荩知道”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有所触动。因为她是用自己最后的梦想、最后的一些想念留下了一个革命火种,留下一点点线索,来告知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原来他对面的那个人是个坏人,这个桥段其实在拍摄之前,我就一直跟主创沟通,希望它的前段像个恐怖片、悬疑片,就是像印小天演的这个章贵生出现的那一刻,我希望拍得就像一个鬼魂追着你跑那种感觉。 南周文娱:片子里三处滴血的地方有什么寓意? 徐展雄 :梁靖康那个其实都是有寓意的,就是梁靖康肩上落下血这个镜头其实也象征着这个人物他被玷污了,就是像我之前说的,他是一个被他爸爸、被这个时代裹挟着往前走、被改变的一个人物,他从曾经的一个阳光、向上的美好青年,变成了一个阴郁的、可能会走向黑暗的人物,当然也像你说的某种程度也代表了他的怯弱,影片最后他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战胜了他父亲对他的控制。 南周文娱:片中不同立场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有些人的立场也很有意思,包括印小天的角色、梁靖康的角色。 徐展雄:这都是基于历史的虚构,我们看谍战片多了之后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谍战片都是在 20 年代、30 年、40 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因为这个时候,两个党是处于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当1927 年屠杀了、逮捕了很多知名共产党员之后,很多的党员在这样短暂的三四年之内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上海大学还是在黄埔军校,培育了很多虽然是国民党身份、但其实内心已经偏向于共产党的人。 03 从影迷到导演 南周文娱:作为创作者来说,你在一个影片中埋了这么多悬疑的元素,如果观众看的时候提前破解掉这些点的话,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徐展雄:我们做悬疑片它肯定是拿捏一个度,它的度就在于你在部分程度上得让观众猜到,因为当观众猜到的时候他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优越性,但是我们要做的唯一一点就是说你要稍微超出观众一点点,你不能超出很多,你超出很多的话,观众就会觉得我看不明白。 南周文娱: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影视行业感兴趣、决定进入这行的? 徐展雄:早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没有学过电影,就是纯影迷,但是看了很多电影,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好像也可以拍一拍电影,所以就一直在往那个方向努力。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本来可能会去美国读一个电影学的博士,做研究电影的工作,但当时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可以去电视台做一个电影栏目,所以当时还是选择去电视台。在做这个电影栏目的时候,我就遇到了现在也是导演的李宵峰,他当时是一个编剧,来上海电影节做宣传,就认识了他,他就说我想做导演,但缺个编剧,我说那就我来做编剧,就以这样一个契机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一直在观察学习,其实你看别人做导演和你第一次做导演完全是两回事情。真正的突破应该是2018年,我拿着自己编剧的《荞麦疯长》去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单元,当时创投的评委会主席是管虎导演,他非常喜欢这个剧本,由此我才获得了第一次做导演的机会。 以前的导演都是按照北京电影学院的代起分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但是在我们这代里面其实产生了很多从影迷变成导演或者电影从业者的人,他不再按代际分了,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整个行业的一个变化。 南周文娱:你的谍战片,或者说悬疑片的启蒙是什么时候? 徐展雄:其实我一直喜欢悬疑片,因为我爸爸就是个警察,所以我从一开始虽然没有去美国留学,但是我长期还是非常喜欢研究电影,包括读电影的书、翻译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著作,我翻译的著作都是关于所谓的“黑色电影”,那本书现在已经是各大院校的一个教材类作品,我还翻译了很多关于希区柯克的书。所以说我一直长期研究这个题材在整个电影史里面的一个状态的。包括我在编剧阶段写的《心理罪》,也是早期网剧元年阶段的一部悬疑代表作,还有《荞麦疯长》也带有很多的悬疑色彩。 我一直强调悬疑它是一个类型,但它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叙事手段,并不是说爱情片就不能反转了,爱情片现在也有很多做反转的,它是一个讲故事的方式,我们怎么样讲一个故事,让观众看的时候欲罢不能,这就是悬疑。

十二月 23, 2024 - 11:51
 4076
王源新片,高燃又泪目!
2024-12-23 11:00:00

百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用自己的生命守卫信仰,浇筑了这个时代。

如今,一部以这群青年人为原型的电影《孤星计划》上映。影片由《革命者》的导演徐展雄执导,王源、张雪迎、梁靖康主演。在接受南周文娱采访时,徐展雄介绍道,“电影其实取材自真实的历史故事,最初是为了纪念一所大学——上海大学。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上海大学培养了许多两党的文官干部人才,这些人在近现代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直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牺牲了。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划过天际的星星。”

为了还原那个时代下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保持影片商业上的可看性,徐展雄将青春与谍战类型元素进行了融合。影片的主线是一群在学校的“孤星社”结下情谊的年轻人为了护送重要人物离沪的任务而重新聚集起来的故事。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走向不同的立场,最终因信仰相聚、共同战斗,直到牺牲。

徐展雄熟稔地使用悬疑片经典的镜头调度、反转手法,将每个人物的成长轨迹和人物弧光清晰地呈现于银幕。同时,为了还原一个特殊时代下的旧上海,徐展雄在有限的条件下搭建了一个不同于十里洋场的凋敝的上海街景,让电影的一步一景都真实复刻那个时代的恐怖氛围。

在徐展雄的镜头下,这些被历史淡忘的小人物得以穿越时空,时隔一个世纪,他们的青春故事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感动。就像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孤星”,虽微小,却能在黑夜中给人带去光明,带去希望。

01

不一样的民国青春故事

南周文娱:是什么机缘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决定拍这样一部谍战片?

徐展雄:2021年我执导的《革命者》和黄导监制的《1921》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两部影片上映,它们打完擂台之后,现在《孤星计划》的制片人任宁找到我说能不能一起再创作一部电影,当时我就问他是什么样的题材,他说其实是纪念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叫作上海大学。

在当年是有“南有黄埔,北有上大”这么一个说法。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黄埔军校是用来培养两党的军事人才的,上海大学是用来培养两党的文官干部人才的,这所学校的生命非常的短暂,却又非常的灿烂。它其实只存在于1924年到1927年之间,也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这所大学也诞生了非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名人,这些人都在我们的近现代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题材相当有意思,这是一颗璀璨的、短暂的划过天际的星星。

南周文娱:找到你的时候已经有剧本了吗?

徐展雄:当时只有一个大纲,这个大纲就是讲述这所学校的学生的,当时大家想做的是一个青春片,关于这所学校里面的学生在 1924 年到 1949 年之间的一个历史长河中,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时代改变了他们什么?他们的青春又是怎样在这个时代中燃烧的?我参与进来之后,很快就和任宁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民国青春故事,到底在商业上会有多大的可能性,所以才渐渐地发展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孤星计划》,它就成为了一部带有青春色彩的谍战片。

南周文娱:你应该也做了不少资料收集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革命人的经历,对你触动特别大?

徐展雄:我去看上海大学的历史,其实最感慨的是我们曾经搜集过关于学校里的这些年轻人,这些大学生后来去了哪儿,我们试图做一个名单来看看,用来纪念他们。但后来发现,这些学生在1927 年之后,很快有一大批都牺牲了,在大革命失败的时代,他们用自己青春的生命去浇筑这个时代、浇筑革命,这其实就是青春的意识、青春的璀璨。哪怕是我现在做后期的时候,不断地回看这个片子,最打动我的依然是这些东西。

南周文娱:为什么会选择王源出演李一民这个角色?

徐展雄 :这部影片有三个主要角色,不管我们后面是不是把它拍成了一个谍战片,其实在一个青春片的架构里面,我们也需要这三个角色。所以在设置上面它就会产生一个偏向于共产党的小孩子、一个偏向于国民党的小孩子、一个站在中间的孩子,这么一个原始的三人行的架构。

对我来说,像王源饰演的这个李一民,他是一张白纸,他什么都没有,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什么都不懂,所以在这张白纸上,他是可以渲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的,然后也要看他自己选择变成怎样的颜色。对于丁梦华这个角色来说,她就像她的名字梦华一样,是一个信仰性的角色,她是一个用自己的能量在普照所有的学生这么一个角色。许天平这个角色也一样,他是一个阴晴不定的月亮,就是会不断地摇摆。所以这三个角色其实本身的定位从我们一开始就是非常牢固的。

在这样一个结构里面,我们试图想要找李一民这样一个角色,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他是纯白的,但是在纯白中他又带有自己的那种灿烂、自己的能量,同时他有自己的叛逆。我们也是看了王源以前演的《地久天长》,看了他饰演的儿子的角色,觉得这个人物和王源其实是挺贴切的,所以我们就很快就和王源接触,他也欣然同意来演这个角色。

南周文娱:你对王源在剧中的表演怎么看?

徐展雄:非常满意。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我们其实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每一次可能一个镜头都要拍几十遍,包括他在里面要挑战很多他从未挑战过的东西,比方说打戏什么的,而且他有非常多情绪激烈的表演,一遍又一遍地来,不辞辛劳。所以我觉得对王源这次的表现我是非常满意的。

南周文娱:除了王源,这次还有张雪迎、梁靖康、此沙这类新生代演员,但其实大家的生活和那个时代有点不同了,想知道现场你是怎么帮他们进入角色的?

徐展雄:其实所有演员在我们开拍之前都已经提前进组了,包括王源、雪迎、梁靖康,然后我们通过一星期的时间来围读剧本,通过剧本慢慢地告诉他们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你们这个角色在当时是怎么样成长的,通过剧本围读,演员渐渐地塑成了他们和角色之间的联系,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他们之后表演中也会找到自己和角色之间的一些灵魂上的沟通。

02

复原一个特殊时期的老上海

南周文娱:第一次拍谍战片对你有挑战吗?

徐展雄:写谍战片我觉得最难的,是需要创作者以不同的视角进入到这个故事,就像我们有正派,有反派,同时正派里面有反派,反派里面有正派,从他们每个人的视角出发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我在这个棋局里处于什么位置?我下一步是什么棋?当我下这步棋的时候,我要猜测对方会下什么棋?作为创作者要不断地切换视角去想象电影中的每个人物,他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我觉得这可能是写谍战类型片里面最大的挑战吧。

南周文娱:在场景还原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徐展雄:因为这部电影是拍摄于比较特殊的时期,其实我们要把整个上海当时的那个氛围给做出来,也就是说上海这座城市它要和我们之前所见的那种浮华的十里洋场的、灯光璀璨的上海不一样,这是一个凋败的、所有的马路边都塑了碉堡、你随时随地路过某个地方就会被搜身或被逮走的这么一个上海,我相信这可能是在很多的电影里面都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上海的。

不像拍《革命者》,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来拼凑出一个我想要的大环境,因为条件限制,我们这次只能选择车墩,我们所有组装都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用车墩这样一个地方去还原整个上海当时的大气氛。

南周文娱:片中丁梦华牺牲那场戏挺震撼,分享下你当时创作的感受?

徐展雄:这场戏是我们这部片的重点戏,是一个大情节的转折点。我在刚拍摄过一星期的时候就开始拍这场戏了。所以对雪迎来说也蛮挑战的,因为她是在没有演完前面的学生阶段的前提下来演自己的死去,但其实就她最后的表演来说,我每次看到她说“沈荩知道”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有所触动。因为她是用自己最后的梦想、最后的一些想念留下了一个革命火种,留下一点点线索,来告知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原来他对面的那个人是个坏人,这个桥段其实在拍摄之前,我就一直跟主创沟通,希望它的前段像个恐怖片、悬疑片,就是像印小天演的这个章贵生出现的那一刻,我希望拍得就像一个鬼魂追着你跑那种感觉。

南周文娱:片子里三处滴血的地方有什么寓意?

徐展雄 :梁靖康那个其实都是有寓意的,就是梁靖康肩上落下血这个镜头其实也象征着这个人物他被玷污了,就是像我之前说的,他是一个被他爸爸、被这个时代裹挟着往前走、被改变的一个人物,他从曾经的一个阳光、向上的美好青年,变成了一个阴郁的、可能会走向黑暗的人物,当然也像你说的某种程度也代表了他的怯弱,影片最后他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战胜了他父亲对他的控制。

南周文娱:片中不同立场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有些人的立场也很有意思,包括印小天的角色、梁靖康的角色。

徐展雄:这都是基于历史的虚构,我们看谍战片多了之后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谍战片都是在 20 年代、30 年、40 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因为这个时候,两个党是处于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当1927 年屠杀了、逮捕了很多知名共产党员之后,很多的党员在这样短暂的三四年之内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上海大学还是在黄埔军校,培育了很多虽然是国民党身份、但其实内心已经偏向于共产党的人。

03

从影迷到导演

南周文娱:作为创作者来说,你在一个影片中埋了这么多悬疑的元素,如果观众看的时候提前破解掉这些点的话,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徐展雄:我们做悬疑片它肯定是拿捏一个度,它的度就在于你在部分程度上得让观众猜到,因为当观众猜到的时候他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优越性,但是我们要做的唯一一点就是说你要稍微超出观众一点点,你不能超出很多,你超出很多的话,观众就会觉得我看不明白。

南周文娱: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影视行业感兴趣、决定进入这行的?

徐展雄:早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没有学过电影,就是纯影迷,但是看了很多电影,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好像也可以拍一拍电影,所以就一直在往那个方向努力。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本来可能会去美国读一个电影学的博士,做研究电影的工作,但当时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可以去电视台做一个电影栏目,所以当时还是选择去电视台。在做这个电影栏目的时候,我就遇到了现在也是导演的李宵峰,他当时是一个编剧,来上海电影节做宣传,就认识了他,他就说我想做导演,但缺个编剧,我说那就我来做编剧,就以这样一个契机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一直在观察学习,其实你看别人做导演和你第一次做导演完全是两回事情。真正的突破应该是2018年,我拿着自己编剧的《荞麦疯长》去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单元,当时创投的评委会主席是管虎导演,他非常喜欢这个剧本,由此我才获得了第一次做导演的机会。

以前的导演都是按照北京电影学院的代起分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但是在我们这代里面其实产生了很多从影迷变成导演或者电影从业者的人,他不再按代际分了,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整个行业的一个变化。

南周文娱:你的谍战片,或者说悬疑片的启蒙是什么时候?

徐展雄:其实我一直喜欢悬疑片,因为我爸爸就是个警察,所以我从一开始虽然没有去美国留学,但是我长期还是非常喜欢研究电影,包括读电影的书、翻译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著作,我翻译的著作都是关于所谓的“黑色电影”,那本书现在已经是各大院校的一个教材类作品,我还翻译了很多关于希区柯克的书。所以说我一直长期研究这个题材在整个电影史里面的一个状态的。包括我在编剧阶段写的《心理罪》,也是早期网剧元年阶段的一部悬疑代表作,还有《荞麦疯长》也带有很多的悬疑色彩。

我一直强调悬疑它是一个类型,但它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叙事手段,并不是说爱情片就不能反转了,爱情片现在也有很多做反转的,它是一个讲故事的方式,我们怎么样讲一个故事,让观众看的时候欲罢不能,这就是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