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原住民吗?

2024-12-09 19:00:00新西兰的毛利人最近在组织大游行,为了他们身为原住民的主权而斗争。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认为毛利人不是新西兰两岛的原住民,两岛最早的主人其实是莫里奥里人,被毛利人屠杀并取代了。然而这个理论其实是错的,毛利人就是新西兰最早的原住民,而莫里奥里人(其实是毛利人的一支)的故事还要更传奇:他们是世界上最和平最会摸鱼的部族,他们原本生活在远离新西兰的海岛上,因拒绝战争,几近灭族…… 非主流“毛利人” 1791年11月,新西兰东南方约800公里海域。英国探险船“查塔姆号”因遭遇风暴偏离航线,意外发现一处与世隔绝的群岛。探险队旋即将其命名为“查塔姆群岛”,并宣布此处为英国殖民地。 但这里并非无主之地,当船员靠岸标记“领土”时,一群裹着海狗皮,体格强壮且手持长矛的岛民从林子里走了出来。他们的五官和服饰都与新西兰毛利人非常接近,只是肤色略深一些。探险队立刻做好戒备:毛利人以善战闻名,经常袭击欧洲船只,碰上他们一场恶仗恐难避免。 然而这些岛民却并未表现出敌意,第一次见到外来者的他们,只是谨慎而友好地打量着探险队。英国人最终和平登岛,但始终怀疑这些“毛利人”在暗中谋划袭击。船员寻找淡水时便因恐惧射杀了一名岛民,而对方其实只是在保护渔网。 闯下祸端的英国人赶忙逃走,后悔自己反应过度,也奇怪“毛利人”为啥没有报仇追击。不久后又有澳大利亚渔船造访该地,更是受到热烈欢迎。这都让欧洲人摸不着头脑:查塔姆的“毛利人”似乎友善得过分!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莫里奥里人传统神像和石器,与毛利人的非常接近。  殖民者记录的查塔姆风土人情:上为著名的树皮徽记,中为岛民潜水捕捞贝类和用鱼叉捕鱼,下为莫里奥里人传统建筑。 被英国探险队误杀的莫里奥里人名叫托罗托罗,岛上如今建有他的纪念碑。  和平诅咒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仅有900多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香港),生活着数千原住民,分为9个部落。岛民称查塔姆为“热阔虎”,意为“迷雾太阳”或“朦胧太阳”,因这里长年被阴冷的浓雾笼罩。渔船造访后,岛民好客之名很快传遍南太平洋,使这里成为来往船只重要补给站。随着接触加深,欧洲人认定岛民并非毛利人,于是改用他们自称的“莫里奥里人”。   和耕战娴熟的毛利人截然相反,莫里奥里人对农业和战争一窍不通,其首领不靠战功选出,而是看谁最擅长搜集资源。他们以渔猎采集为生,食物几乎完全来自海洋——海鱼、贝类、海狗、海鸟蛋,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 尽管资源丰富,但莫里奥里人取之有度,与自然和谐相处:每种食物都有严格的采集限制,通过复杂的宗教禁忌和狩猎仪式来杜绝滥捕滥杀。比如只捕杀衰老的雄性海狗,而且绝不在海岸留下尸体。这样海狗群就能正常繁衍,也不会因受到惊吓而离岛。莫里奥里人还会定期阉割一部分男婴,防止人口过载。 最令人称奇的是岛上奉行和平主义,严禁争斗,任何矛盾都尽量靠和平协商解决。如果冲突实在难以调解,也允许“荣誉决斗”:决斗双方各持一根拇指粗、手臂长的小棍“互殴”,只要有一方擦破皮就宣告胜负已分,绝不会出现重伤或死亡。 根据部落传说,莫里奥里人的祖先是为了躲避战争才乘船出海,却在抵达查塔姆群岛后又内斗不断。酋长努努库于是专门颁布法令,永久禁止“战争、谋杀和食人”,并诅咒“违反禁令者必内脏腐烂而死!” 与英国探险队冲突后,莫里奥里人同样觉得是自己反应过度,便专门设计了外来者欢迎仪式,这正是后来渔船被热情接待的原因。 莫里奥里人赖以生存的海狗。 莫里奥里人长相与毛利人类似:整体接近东亚人,但五官更粗犷,胡须更浓密,头发略微卷曲,无论男女大多长着宽大的摇椅式下巴。至于比毛利人略深的肤色,则是因为他们是猎人而非农夫。成年男性还会在胡子和头发上佩戴信天翁羽毛,这是和平友爱的象征。图为纪录片《和平之羽》中复原的莫里奥里人形象。 为奴近三十年 努努库酋长禁止战争24代人之后,1835年11月19日,一艘人满为患的大船抵达了查塔姆,乘客是五百来个半死不活的毛利人。多亏莫里奥里人精心照料,他们才恢复健康,并立刻宣布:岛民都是奴隶,土地全归毛利人。 这些毛利人来自新西兰,不久前刚得知富庶的查塔姆,又惊喜于莫里奥里人不懂战争,便立刻决定发动入侵。他们抢劫了一艘欧洲大帆船,带上棍棒、斧头和火枪,满载了78吨用来播种的土豆,准备将查塔姆群岛变成殖民地。结果因不熟悉航路,艰难漂流了三天几乎断水才抵达。因严重虚弱和人数太少,扬言占领后还未敢正式进攻。 但是1835年12月5日,又有四百余名毛利人登岛。形势已万分危急,莫里奥里人立刻召开千人大会商讨对策。部分年轻人认为,祖先都没见过的异族人不受禁令约束,当凭借数量优势勇战入侵者;然而长老们最后还是决定严守和平誓言,宣布与毛利人共享土地和财富,但拒绝成为奴隶。 结果毛利人反将部落大会视为战前动员而主动出击,约300名莫里奥里人遭到屠杀并被烹食。幸存者沦为毛利人的庄园农奴,饱受欺凌折磨,而且禁止婚配。至1862年,两千余名莫里奥里人仅剩下101人。 当时的整个新西兰,都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在莫里奥里人不断申诉下,殖民当局终于在1863年宣布废除奴隶制,却又将几乎全部土地判决给了毛利人。失去家园的莫里奥里人只得流离失所,部落解体,文化断绝。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丘陵沼泽密布,不仅难以开垦,阴冷多雾的气候还让毛利人的传统热带作物(包括红薯)全都无法种植。如果不是殖民者带来了适应寒冷山地的土豆,恐怕毛利人就算发现了查塔姆,也不会想到要把这里变成农业殖民地。 1910年,莫里奥里人家庭。 “最后一名真正的莫里奥里人(指通晓本族语言文化)”迈塔拉瓦伊,生于1824年,毛利人入侵后沦为奴隶,学会了毛利语和英语。重获自由后返回查塔姆,积极从老人那里学习歌谣和族训,1900年去世。我们今天能知道的莫里奥里人语言文化,90%来自他留下的资料。                                                本自同根生 早年欧洲学者相信,莫里奥里人是新西兰远古人类的后代。因毛利人登陆新西兰,他们才被驱逐到偏远的查塔姆群岛。所以1933年最后一名纯血莫里奥里人去世后,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已经永远走入历史了。 然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考古和人类学证据表明,莫里奥里人就是毛利人的一支。且二者分家不过三百余年,两种语言甚至仍有70%的词汇互通:大约在公元1500年前后,某个毛利部落从新西兰迁徙至查塔姆,从此与外界隔绝。海岛缺乏耕地、风暴频发且寒冷多雾,这支毛利人只好彻底放弃农耕转为渔猎。因不需要抢夺耕地,且9个部落皆为血亲,便形成了崇尚和平的独特文化。 如此算来,那些莫里奥里人与毛利人的“混血”后代,其实仍是纯血莫里奥里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莫里奥里人后裔不断发起文化复兴,并就当年的不公正判决提起诉讼。2020年2月,新西兰政府正式承认他们的原住民权利并公开道歉,支付给莫里奥里人1800万新西兰元作为赔偿。 今天,全新西兰共有近1000名莫里奥里人。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走向复兴,而且仍然将和平友爱作为民族信念代代相传。    最后一个纯血莫里奥里人火若莫那,1884年出生,1933年去世。族群消亡后他开始学着经营农牧业,结果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农场主。火若莫那因慷慨友善而备受尊重,似乎莫里奥里人真的骨子里带着和平与善意。他的妻子是一名毛利人,来自新西兰南部的采猎部落(新西兰南部的毛利人采猎部落,在近代同样被北部农区毛利人屠杀兼并)。 如今的查塔姆受新西兰管辖,但拥有自己的旗帜,图案来自莫里奥里人图腾。 2018年,新西兰国立博物馆举行遗骨归还仪式,将当年大屠杀受难者的遗体归还给莫里奥里人后裔。 新西兰发行的查塔姆纪念邮票,展现了莫里奥里人的传统服饰、建筑、图腾还有神像。上图右下角穿西装者即为火若莫那。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十二月 9, 2024 - 10:48
 5508
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原住民吗?
2024-12-09 19:00:00

新西兰的毛利人最近在组织大游行,为了他们身为原住民的主权而斗争。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认为毛利人不是新西兰两岛的原住民,两岛最早的主人其实是莫里奥里人,被毛利人屠杀并取代了。然而这个理论其实是错的,毛利人就是新西兰最早的原住民,而莫里奥里人(其实是毛利人的一支)的故事还要更传奇:他们是世界上最和平最会摸鱼的部族,他们原本生活在远离新西兰的海岛上,因拒绝战争,几近灭族……

非主流“毛利人”

1791年11月,新西兰东南方约800公里海域。英国探险船“查塔姆号”因遭遇风暴偏离航线,意外发现一处与世隔绝的群岛。探险队旋即将其命名为“查塔姆群岛”,并宣布此处为英国殖民地。

但这里并非无主之地,当船员靠岸标记“领土”时,一群裹着海狗皮,体格强壮且手持长矛的岛民从林子里走了出来。他们的五官和服饰都与新西兰毛利人非常接近,只是肤色略深一些。探险队立刻做好戒备:毛利人以善战闻名,经常袭击欧洲船只,碰上他们一场恶仗恐难避免。

然而这些岛民却并未表现出敌意,第一次见到外来者的他们,只是谨慎而友好地打量着探险队。英国人最终和平登岛,但始终怀疑这些“毛利人”在暗中谋划袭击。船员寻找淡水时便因恐惧射杀了一名岛民,而对方其实只是在保护渔网。

闯下祸端的英国人赶忙逃走,后悔自己反应过度,也奇怪“毛利人”为啥没有报仇追击。不久后又有澳大利亚渔船造访该地,更是受到热烈欢迎。这都让欧洲人摸不着头脑:查塔姆的“毛利人”似乎友善得过分!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

莫里奥里人的徽记,多为有趣的人形或鸟兽图案,通常被雕刻在树皮上。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莫里奥里人传统神像和石器,与毛利人的非常接近。

莫里奥里人传统神像和石器,与毛利人的非常接近。

莫里奥里人传统神像和石器,与毛利人的非常接近。

莫里奥里人传统神像和石器,与毛利人的非常接近。 

殖民者记录的查塔姆风土人情:上为莫里奥里人传统建筑,中为岛民潜水捕捞贝类和用鱼叉捕鱼,下为著名的树皮徽记。

殖民者记录的查塔姆风土人情:岛民潜水捕捞贝类和用鱼叉捕鱼。

殖民者记录的查塔姆风土人情:莫里奥里人传统建筑。

殖民者记录的查塔姆风土人情:上为著名的树皮徽记,中为岛民潜水捕捞贝类和用鱼叉捕鱼,下为莫里奥里人传统建筑。

被英国探险队误杀的莫里奥里人名叫托罗托罗,岛上如今建有他的纪念碑。

被英国探险队误杀的莫里奥里人名叫托罗托罗,岛上如今建有他的纪念碑。

被英国探险队误杀的莫里奥里人名叫托罗托罗,岛上如今建有他的纪念碑。 

和平诅咒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仅有900多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香港),生活着数千原住民,分为9个部落。岛民称查塔姆为“热阔虎”,意为“迷雾太阳”或“朦胧太阳”,因这里长年被阴冷的浓雾笼罩。渔船造访后,岛民好客之名很快传遍南太平洋,使这里成为来往船只重要补给站。随着接触加深,欧洲人认定岛民并非毛利人,于是改用他们自称的“莫里奥里人”。  

和耕战娴熟的毛利人截然相反,莫里奥里人对农业和战争一窍不通,其首领不靠战功选出,而是看谁最擅长搜集资源。他们以渔猎采集为生,食物几乎完全来自海洋——海鱼、贝类、海狗、海鸟蛋,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

尽管资源丰富,但莫里奥里人取之有度,与自然和谐相处:每种食物都有严格的采集限制,通过复杂的宗教禁忌和狩猎仪式来杜绝滥捕滥杀。比如只捕杀衰老的雄性海狗,而且绝不在海岸留下尸体。这样海狗群就能正常繁衍,也不会因受到惊吓而离岛。莫里奥里人还会定期阉割一部分男婴,防止人口过载。

最令人称奇的是岛上奉行和平主义,严禁争斗,任何矛盾都尽量靠和平协商解决。如果冲突实在难以调解,也允许“荣誉决斗”:决斗双方各持一根拇指粗、手臂长的小棍“互殴”,只要有一方擦破皮就宣告胜负已分,绝不会出现重伤或死亡。

根据部落传说,莫里奥里人的祖先是为了躲避战争才乘船出海,却在抵达查塔姆群岛后又内斗不断。酋长努努库于是专门颁布法令,永久禁止“战争、谋杀和食人”,并诅咒“违反禁令者必内脏腐烂而死!”

与英国探险队冲突后,莫里奥里人同样觉得是自己反应过度,便专门设计了外来者欢迎仪式,这正是后来渔船被热情接待的原因。

莫里奥里人赖以生存的海狗。

莫里奥里人赖以生存的海狗。

莫里奥里人长相与毛利人类似:整体接近东亚人,但五官更粗犷,胡须更浓密,头发略微卷曲,无论男女大多长着宽大的摇椅式下巴。至于比毛利人略深的肤色,则是因为他们是猎人而非农夫。成年男性还会在胡子和头发上佩戴信天翁羽毛,这是和平友爱的象征。图为纪录片《和平之羽》中复原的莫里奥里人形象。

莫里奥里人长相与毛利人类似:整体接近东亚人,但五官更粗犷,胡须更浓密,头发略微卷曲,无论男女大多长着宽大的摇椅式下巴。至于比毛利人略深的肤色,则是因为他们是猎人而非农夫。成年男性还会在胡子和头发上佩戴信天翁羽毛,这是和平友爱的象征。图为纪录片《和平之羽》中复原的莫里奥里人形象。

为奴近三十年

努努库酋长禁止战争24代人之后,1835年11月19日,一艘人满为患的大船抵达了查塔姆,乘客是五百来个半死不活的毛利人。多亏莫里奥里人精心照料,他们才恢复健康,并立刻宣布:岛民都是奴隶,土地全归毛利人。

这些毛利人来自新西兰,不久前刚得知富庶的查塔姆,又惊喜于莫里奥里人不懂战争,便立刻决定发动入侵。他们抢劫了一艘欧洲大帆船,带上棍棒、斧头和火枪,满载了78吨用来播种的土豆,准备将查塔姆群岛变成殖民地。结果因不熟悉航路,艰难漂流了三天几乎断水才抵达。因严重虚弱和人数太少,扬言占领后还未敢正式进攻。

但是1835年12月5日,又有四百余名毛利人登岛。形势已万分危急,莫里奥里人立刻召开千人大会商讨对策。部分年轻人认为,祖先都没见过的异族人不受禁令约束,当凭借数量优势勇战入侵者;然而长老们最后还是决定严守和平誓言,宣布与毛利人共享土地和财富,但拒绝成为奴隶。

结果毛利人反将部落大会视为战前动员而主动出击,约300名莫里奥里人遭到屠杀并被烹食。幸存者沦为毛利人的庄园农奴,饱受欺凌折磨,而且禁止婚配。至1862年,两千余名莫里奥里人仅剩下101人。

当时的整个新西兰,都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在莫里奥里人不断申诉下,殖民当局终于在1863年宣布废除奴隶制,却又将几乎全部土地判决给了毛利人。失去家园的莫里奥里人只得流离失所,部落解体,文化断绝。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丘陵沼泽密布,不仅难以开垦,阴冷多雾的气候还让毛利人的传统热带作物(包括红薯)全都无法种植。如果不是殖民者带来了适应寒冷山地的土豆,恐怕毛利人就算发现了查塔姆,也不会想到要把这里变成农业殖民地。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丘陵沼泽密布,不仅难以开垦,阴冷多雾的气候还让毛利人的传统热带作物(包括红薯)全都无法种植。如果不是殖民者带来了适应寒冷山地的土豆,恐怕毛利人就算发现了查塔姆,也不会想到要把这里变成农业殖民地。

查塔姆群岛面积狭小,丘陵沼泽密布,不仅难以开垦,阴冷多雾的气候还让毛利人的传统热带作物(包括红薯)全都无法种植。如果不是殖民者带来了适应寒冷山地的土豆,恐怕毛利人就算发现了查塔姆,也不会想到要把这里变成农业殖民地。

1910年,一户莫里奥里人家庭。

1910年,一户莫里奥里人家庭。

1910年,莫里奥里人家庭。

“最后一名真正的莫里奥里人(指通晓本族语言文化)”迈塔拉瓦伊(上图),生于1824年,毛利人入侵后沦为奴隶,学会了毛利语和英语。重获自由后返回查塔姆,积极从老人那里学习歌谣和族训,1900年去世。我们今天能知道的莫里奥里语言文化,90%来自他留下的资料。

“最后一名真正的莫里奥里人(指通晓本族语言文化)”迈塔拉瓦伊,生于1824年,毛利人入侵后沦为奴隶,学会了毛利语和英语。重获自由后返回查塔姆,积极从老人那里学习歌谣和族训,1900年去世。我们今天能知道的莫里奥里语言文化,90%来自他留下的资料。

“最后一名真正的莫里奥里人(指通晓本族语言文化)”迈塔拉瓦伊,生于1824年,毛利人入侵后沦为奴隶,学会了毛利语和英语。重获自由后返回查塔姆,积极从老人那里学习歌谣和族训,1900年去世。我们今天能知道的莫里奥里人语言文化,90%来自他留下的资料。                                               

本自同根生

早年欧洲学者相信,莫里奥里人是新西兰远古人类的后代。因毛利人登陆新西兰,他们才被驱逐到偏远的查塔姆群岛。所以1933年最后一名纯血莫里奥里人去世后,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已经永远走入历史了。

然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考古和人类学证据表明,莫里奥里人就是毛利人的一支。且二者分家不过三百余年,两种语言甚至仍有70%的词汇互通:大约在公元1500年前后,某个毛利部落从新西兰迁徙至查塔姆,从此与外界隔绝。海岛缺乏耕地、风暴频发且寒冷多雾,这支毛利人只好彻底放弃农耕转为渔猎。因不需要抢夺耕地,且9个部落皆为血亲,便形成了崇尚和平的独特文化。

如此算来,那些莫里奥里人与毛利人的“混血”后代,其实仍是纯血莫里奥里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莫里奥里人后裔不断发起文化复兴,并就当年的不公正判决提起诉讼。2020年2月,新西兰政府正式承认他们的原住民权利并公开道歉,支付给莫里奥里人1800万新西兰元作为赔偿。

今天,全新西兰共有近1000名莫里奥里人。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走向复兴,而且仍然将和平友爱作为民族信念代代相传。   

最后一个纯血莫里奥里人火若莫那,1884年出生,1933年去世。族群消亡后他开始学着经营农牧业,结果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农场主。火若莫那因慷慨友善而备受尊重,似乎莫里奥里人真的骨子里带着和平与善意。他的妻子是一名毛利人,来自新西兰南部的采猎部落。(新西兰南部的毛利人采猎部落,在近代同样被北部农区毛利人屠杀兼并)。

最后一个纯血莫里奥里人火若莫那,1884年出生,1933年去世。族群消亡后他开始学着经营农牧业,结果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农场主。火若莫那因慷慨友善而备受尊重,似乎莫里奥里人真的骨子里带着和平与善意。他的妻子是一名毛利人,来自新西兰南部的采猎部落。(新西兰南部的毛利人采猎部落,在近代同样被北部农区毛利人屠杀兼并)。

最后一个纯血莫里奥里人火若莫那,1884年出生,1933年去世。族群消亡后他开始学着经营农牧业,结果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农场主。火若莫那因慷慨友善而备受尊重,似乎莫里奥里人真的骨子里带着和平与善意。他的妻子是一名毛利人,来自新西兰南部的采猎部落(新西兰南部的毛利人采猎部落,在近代同样被北部农区毛利人屠杀兼并)。

如今的查塔姆受新西兰管辖,但拥有自己的旗帜,图案来自莫里奥里人图腾。

如今的查塔姆受新西兰管辖,但拥有自己的旗帜,图案来自莫里奥里人图腾。

2018年,新西兰国立博物馆举行遗骨归还仪式,将当年大屠杀受难者的遗体归还给莫里奥里人后裔。

2018年,新西兰国立博物馆举行遗骨归还仪式,将当年大屠杀受难者的遗体归还给莫里奥里人后裔。

新西兰发行的查塔姆纪念邮票,展现了莫里奥里人的传统服饰、建筑、图腾还有神像。右下角穿西装者即为火若莫那。

新西兰发行的查塔姆纪念邮票,展现了莫里奥里人的传统服饰、建筑、图腾还有神像。上图右下角穿西装者即为火若莫那。

新西兰发行的查塔姆纪念邮票,展现了莫里奥里人的传统服饰、建筑、图腾还有神像。上图右下角穿西装者即为火若莫那。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