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县城去,追寻美好生活
从村到城,变了什么? 是实现了“泥房”换“楼房”的梦想,还是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抑或是享受到便捷的“一老一小”服务…… 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县域为重要单元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 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试点,衢州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国土空间、做强配套服务、大力招引产业……县城承载能力的提升,加速了人口集聚——两年来,7.6万名村民的生活,因共富搬迁而改变,2023年,全市城镇化率提升1.3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 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在实现“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衢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浙江经验。 县城的升级 吸引更多追梦人 华灯初上。开化县城一隅的元启路,夜市热闹起来。产业工人、刚进城的村民……在这片新区,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人们,欢声笑语不断。 徐梅红是当地最早一批“移民”之一。两年前,41岁的她拖着一家老小,搬到元启社区。与此同时,4个村的上万名农民也整村搬迁。道路、学校、幼儿园、医院等设施逐渐完善,一公里外,200余家企业也入驻开发区。 灯火沿着路绵延,县城的边界,正在不断外延。 有限的人口支撑,制约着县城发展—— 地处山区丘陵,衢州城镇化率并不高——2022年末,常住人口229万,城镇化率仅59.3%,全市95.9万农村常住人口,散布在7713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常住人口只有124人。人口分散,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县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近5年来,衢州市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全省平均水平的70%左右增长到目前的75%左右,仍有差距。 人口集聚度低,成为约束城市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衢州让城镇进一步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把城镇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衢州加强对“城”的建设。按照“做强市区、做特县城、做优集镇”的思路,衢州出台全市层面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市在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周边,规划布局了8个万人共富集聚区和21个百亩千人共富安置点。 对于仅有13余万城镇人口的开化来说,万名新市民涌入,小县城,变大了。而在衢州全市,2023年以来,315个自然村整村搬迁,7.6万名农民一跃变市民。 县城和中心镇的承载力不断提升,人口的扩张,也加速了产业的集聚。与此同时,各地开始“一企成园、集群发展”,做强工业制造业,做好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两篇文章。 常山县半导体项目接二连三投产,江山市高端制造业进入快车道,龙游县机器人产业园崛起,柯城区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发展,开化县桐村镇有17家密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1200余个就业岗位……特色产业的招引,给县城和中心镇带来新活力。 “许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开化县人社局负责人欣喜地看到新气象。今年以来,开化已吸引1200多人返乡,“县城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现在出门就是商场和影城,叫外卖 10 分钟就到,体验感不比在大城市差。” 人口集聚、配套完善、产业加持,小县城同样承载大梦想。 乡村的蝶变 发展有了新机遇 如果说人的加速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上半场,那么下半场,还面临着一个问题:乡村如何才能重新拥有造血功能?衢州的答案是:把更多城市资源导入乡村,形成富民产业。 严冬虽至,龙游县沐尘乡沐尘村却迎来最热闹的季节,游览古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沐尘乡党委副书记徐俊告诉记者,这里山村偏远,即便现在走高速还要驱车半小时。过去,村民们靠种地、出售毛竹营生,如今毛竹价格低廉,一年下来更赚不到几个钱。 闭塞的村庄,怎么发展?徐俊也曾感到疑惑。 小山村因人口进城集聚迎来了新的机遇。村民进城后,村集体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将农房统一收储,再引进第三方机构运营后,重新规划、设计、协调发展。曾经的农房变身民宿、饭店、非遗馆,成片的景区也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每年,7间民房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20万元。数以千计的游客到来,也让村里余下的村民富了口袋。 推动城乡融合,关键还在破除城乡之间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更多答案,藏在上万亩山林田地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几年,村里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衢州在全市开展了一场土地综合整治的试验:将村里耕地和林地统一流转,再统一运营。荒田变良田,也让村民手中的闲置资源变资产。 在柯城区万田乡万田村,整齐划一的田埂和硬化水渠映入眼帘,成片的高标准农田一望无垠。 “以前这片田都是小块的,村民不好耕作,不少农田撂荒。”村民指着一片农田介绍,整治后,百亩农田既能够整体出租,又能够机械耕作,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柯城区又引入乡村振兴公司,与种粮大户、农业主体等合作开展新垦造土地的耕种、开发和运营。 人进城,给了乡村另一个发展方向。在衢州,1.7万宗整村搬迁后的闲置农房,有了新用途,化身民宿、餐厅等乡村旅游设施,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2.5亿元;土地流转连片,71%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龙游县沐尘乡沐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益平说,村民搬进城后,留在村里的林地土地还能通过流转出租获得收益,“现在每亩平均每年大约是400元,平均一户人家一年可以获益两三千元。” 城与乡,双向奔赴,融合发展。人口向城镇集聚,带来了乡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村民的转身 共享城市新生活 衢州城西南的双港街道是柯城区共富搬迁安置点之一,这里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区块内有数千个商铺,理发店、水果店、银行……各类生活所需应有尽有,还有一个“零工市场”。 为了实现搬迁后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衢州在人口密集的街道、乡镇,为新市民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共富工坊。7000多名搬迁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58岁的徐金英在双港零工市场做来料加工。“一批货做完就结工资,最近一批做胸针,一个月做了1000多块钱。”徐金英说。 一份工作,维系一个家庭;一个零工市场,聚一群人。如果说“聚得下”是“前半篇文章”,那么“融得进”,才是农民集聚转化工作能否成功的真正考验。 眼下,在衢江区廿里镇,新医院、新学校接踵而至。衢江区岭洋乡村民柳霜从库区搬来这里,她说,搬进城里,她的孩子就能与附近的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以前没有的机会。” 据统计,目前,衢州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38%,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从55.8%提升至85.04%。除了教育,衢州还创新打造14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创新探索“以地养老”改革与产权式养老公寓,让广大基层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养老服务,目前全市14家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00多名农村老人终身免费入住养老公寓。同时,在6个县(市、区)谋划建设公共服务优享样板,集成就业、“一老一小”、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让集聚人口过上优质、便捷、暖心的城市生活。 村民变市民,依靠的是原有政策的突破。为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集聚,衢州创新提出全市域一体的房票安置政策,实现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农民集聚转化安置三种房票在市区与县(市、区)之间打通使用,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安置选择。 为了买房,村民们还接触了新事物——缴纳公积金。“原以为可能没人响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纷纷主动参与。”村民们的积极,让衢州市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有些意外。这项与职工同等享受、且能“即缴即贷”的政策推出仅一年,灵活就业人员的公积金开户人数就达到49373人,其中“公农贷”业务271笔贷款1.05亿元。 村民变市民,安居更安心。“衢州正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为搬迁人口和外来人口提供高质量配套。”衢州市发改委调研员劳志平介绍,接下来,衢州还将继续把公共服务延伸到中心镇,让更多新市民受益。
从村到城,变了什么?
是实现了“泥房”换“楼房”的梦想,还是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抑或是享受到便捷的“一老一小”服务……
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县域为重要单元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
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试点,衢州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国土空间、做强配套服务、大力招引产业……县城承载能力的提升,加速了人口集聚——两年来,7.6万名村民的生活,因共富搬迁而改变,2023年,全市城镇化率提升1.3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
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在实现“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衢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浙江经验。
县城的升级
吸引更多追梦人
华灯初上。开化县城一隅的元启路,夜市热闹起来。产业工人、刚进城的村民……在这片新区,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人们,欢声笑语不断。
徐梅红是当地最早一批“移民”之一。两年前,41岁的她拖着一家老小,搬到元启社区。与此同时,4个村的上万名农民也整村搬迁。道路、学校、幼儿园、医院等设施逐渐完善,一公里外,200余家企业也入驻开发区。
灯火沿着路绵延,县城的边界,正在不断外延。
有限的人口支撑,制约着县城发展——
地处山区丘陵,衢州城镇化率并不高——2022年末,常住人口229万,城镇化率仅59.3%,全市95.9万农村常住人口,散布在7713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常住人口只有124人。人口分散,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县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近5年来,衢州市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全省平均水平的70%左右增长到目前的75%左右,仍有差距。
人口集聚度低,成为约束城市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衢州让城镇进一步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把城镇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衢州加强对“城”的建设。按照“做强市区、做特县城、做优集镇”的思路,衢州出台全市层面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市在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周边,规划布局了8个万人共富集聚区和21个百亩千人共富安置点。
对于仅有13余万城镇人口的开化来说,万名新市民涌入,小县城,变大了。而在衢州全市,2023年以来,315个自然村整村搬迁,7.6万名农民一跃变市民。
县城和中心镇的承载力不断提升,人口的扩张,也加速了产业的集聚。与此同时,各地开始“一企成园、集群发展”,做强工业制造业,做好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两篇文章。
常山县半导体项目接二连三投产,江山市高端制造业进入快车道,龙游县机器人产业园崛起,柯城区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发展,开化县桐村镇有17家密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1200余个就业岗位……特色产业的招引,给县城和中心镇带来新活力。
“许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开化县人社局负责人欣喜地看到新气象。今年以来,开化已吸引1200多人返乡,“县城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现在出门就是商场和影城,叫外卖 10 分钟就到,体验感不比在大城市差。”
人口集聚、配套完善、产业加持,小县城同样承载大梦想。
乡村的蝶变
发展有了新机遇
如果说人的加速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上半场,那么下半场,还面临着一个问题:乡村如何才能重新拥有造血功能?衢州的答案是:把更多城市资源导入乡村,形成富民产业。
严冬虽至,龙游县沐尘乡沐尘村却迎来最热闹的季节,游览古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沐尘乡党委副书记徐俊告诉记者,这里山村偏远,即便现在走高速还要驱车半小时。过去,村民们靠种地、出售毛竹营生,如今毛竹价格低廉,一年下来更赚不到几个钱。
闭塞的村庄,怎么发展?徐俊也曾感到疑惑。
小山村因人口进城集聚迎来了新的机遇。村民进城后,村集体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将农房统一收储,再引进第三方机构运营后,重新规划、设计、协调发展。曾经的农房变身民宿、饭店、非遗馆,成片的景区也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每年,7间民房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20万元。数以千计的游客到来,也让村里余下的村民富了口袋。
推动城乡融合,关键还在破除城乡之间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更多答案,藏在上万亩山林田地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几年,村里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衢州在全市开展了一场土地综合整治的试验:将村里耕地和林地统一流转,再统一运营。荒田变良田,也让村民手中的闲置资源变资产。
在柯城区万田乡万田村,整齐划一的田埂和硬化水渠映入眼帘,成片的高标准农田一望无垠。
“以前这片田都是小块的,村民不好耕作,不少农田撂荒。”村民指着一片农田介绍,整治后,百亩农田既能够整体出租,又能够机械耕作,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柯城区又引入乡村振兴公司,与种粮大户、农业主体等合作开展新垦造土地的耕种、开发和运营。
人进城,给了乡村另一个发展方向。在衢州,1.7万宗整村搬迁后的闲置农房,有了新用途,化身民宿、餐厅等乡村旅游设施,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2.5亿元;土地流转连片,71%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龙游县沐尘乡沐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益平说,村民搬进城后,留在村里的林地土地还能通过流转出租获得收益,“现在每亩平均每年大约是400元,平均一户人家一年可以获益两三千元。”
城与乡,双向奔赴,融合发展。人口向城镇集聚,带来了乡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村民的转身
共享城市新生活
衢州城西南的双港街道是柯城区共富搬迁安置点之一,这里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区块内有数千个商铺,理发店、水果店、银行……各类生活所需应有尽有,还有一个“零工市场”。
为了实现搬迁后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衢州在人口密集的街道、乡镇,为新市民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共富工坊。7000多名搬迁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58岁的徐金英在双港零工市场做来料加工。“一批货做完就结工资,最近一批做胸针,一个月做了1000多块钱。”徐金英说。
一份工作,维系一个家庭;一个零工市场,聚一群人。如果说“聚得下”是“前半篇文章”,那么“融得进”,才是农民集聚转化工作能否成功的真正考验。
眼下,在衢江区廿里镇,新医院、新学校接踵而至。衢江区岭洋乡村民柳霜从库区搬来这里,她说,搬进城里,她的孩子就能与附近的城里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以前没有的机会。”
据统计,目前,衢州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38%,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从55.8%提升至85.04%。除了教育,衢州还创新打造14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创新探索“以地养老”改革与产权式养老公寓,让广大基层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养老服务,目前全市14家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00多名农村老人终身免费入住养老公寓。同时,在6个县(市、区)谋划建设公共服务优享样板,集成就业、“一老一小”、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让集聚人口过上优质、便捷、暖心的城市生活。
村民变市民,依靠的是原有政策的突破。为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集聚,衢州创新提出全市域一体的房票安置政策,实现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农民集聚转化安置三种房票在市区与县(市、区)之间打通使用,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安置选择。
为了买房,村民们还接触了新事物——缴纳公积金。“原以为可能没人响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纷纷主动参与。”村民们的积极,让衢州市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有些意外。这项与职工同等享受、且能“即缴即贷”的政策推出仅一年,灵活就业人员的公积金开户人数就达到49373人,其中“公农贷”业务271笔贷款1.05亿元。
村民变市民,安居更安心。“衢州正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为搬迁人口和外来人口提供高质量配套。”衢州市发改委调研员劳志平介绍,接下来,衢州还将继续把公共服务延伸到中心镇,让更多新市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