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英案重审二审,她们在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

12月19日,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周围,涌动着一抹流动的“红”。上百名被拐孩子的父母举着红色寻亲牌,在此或踱步、或驻足。夏学萍就是其中一员,她身着一件印有儿子李正宽幼年照片的白色T恤,手举一块红底寻亲牌,牌上用黄、白、黑三种颜色的字体记录了李正宽的个人情况和失踪信息。这天上午,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以下简称余华英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在这场全国瞩目的庭审现场外,寻亲父母们汇聚于此,比起关注余华英案的结果,他们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在媒体记者的新闻直播间举牌,期盼自己的寻亲信息被传播得更广更远。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外,聚集着众多举牌寻亲的父母。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举牌寻亲的母亲们12月19日早上九时许,夏学萍的丈夫开了半小时面包车,把她送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前。此时,那里已围了不少和她一样前来寻亲的人。另一位举牌寻亲的妈妈肖英妹,是前一晚从老家毕节市织金县赶到贵阳的。19日早晨5点多,她便和姐姐坐地铁出发了,7点3分,法院外湿冷的空气逼得她直打颤。夏学萍并不认识在场的其他寻亲者,但相同的经历使得大家总有话可讲。父母们眼眶湿湿的,斥责人贩子罪行,互诉对孩子的牵挂。夏学萍心痛又心酸,“我们聊自家孩子丢了多少年,为什么别人能找回来,我们运气那么差,还没有找到。”夏学萍夫妻俩都是安顺人,在贵阳市南明区甲秀新村(甲秀楼)经营着一间杂货店。1998年7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4岁的儿子李正宽在店门口丢失。孩子失踪后,她走街串巷地发传单、贴寻人启事,带着材料参加贵州省内外的寻亲会和认亲会。最近两三年,她从别的寻亲者那里学到可以在直播间举牌寻亲的法子。几天前,夏学萍刷到杨妞花发的抖音视频,得知余华英案又将开庭的消息,“要赶紧去散发(寻亲)信息。”在法院外围,一些前来报道的媒体记者将话筒和摄像头对准了举牌寻亲者,一位一位地访问。夏学萍不识字,她不知道来的都是哪些媒体,也不懂何为新闻直播间,但她可以确定的是,记者的镜头能让别人看到自己,“我就想上(镜头)那儿去散发信息,早一点儿找到丢失26年的儿子。”务农为生的肖英妹也不识字,她分不清哪些是志愿者,哪些是媒体记者,看到镜头了,她就走过去,举起寻亲牌。这是肖英妹第一次到法院外的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受限于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她的寻子脚步没有踏出过贵州,但贵州各地的寻亲会,她去过不下十次,跟着当地寻亲志愿者团队,辗转遵义、兴义、凯里……12月19日,她拿着那块“寻儿王涛龙26年”的牌子,哪个镜头前的人多,她就凑过去,排队接受采访,一直到中午12点多才离场。肖英妹的寻亲牌。受访者供图据肖英妹观察,当天起码有一百人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口举牌寻亲,有人站在记者身边,还有人自己打开手机直播。夏学萍徘徊了6个小时,她安安静静地举着牌子,有时盯着说话的记者和受访者,有时呆呆地望望别处。下午2点多,随着人群渐渐分散和离开,夏学萍发现了一位正在独自直播的男记者,她走到那位男记者身后,获得了十来分钟的“独家曝光”机会。26年寻子路夏学萍的表达能力有些吃力,但聊起儿子丢失前的情形,她总能准确流畅地叙述。1998年7月31日那天,她外出,当天上午10点左右,丈夫对4岁的儿子李正宽说:“小宽,你看着门店,我去拿个东西就来。”短短几分钟后,儿子就找不见了。夏学萍和丈夫立马报警,得知情况的亲戚、朋友、邻居全都帮忙找孩子,几十号人几乎把村里和车站的边边角角都找遍了,依旧没发现李正宽的踪迹。夏学萍曾告诉过儿子不要跟陌生人离开,但孩子还是丢了,在寻亲的过程中,她听说“人贩子会开着中巴车,直接把小孩抱上车就走,有的父母买水果时转个身就看不到孩子了”。夏学萍的寻子信息。 受访者供图同样是1998年,彼时,肖英妹一家住在贵阳市花溪中曹司尖山村。当年5月7日上午,5岁的王涛龙和三位小伙伴去中曹司桥下玩耍,到中午11点左右,小伙伴们陆续回家,却迟迟不见王涛龙的身影。一位小伙伴曾提及,是他家的亲戚杨某接走了王涛龙。肖英妹说,警方调查后表示没有证据证明是杨某拐走了孩子,后来杨某搬走,儿子至今杳无音信。王涛龙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26年来,全家都在寻找王涛龙,然而,除了到公安机关采血,跟着志愿者或其他寻亲者参加贵州省内的认亲会,这个农村家庭再没有别的办法。后来,肖英妹在晚辈们的帮助下开通了抖音账号,发布寻子信息。李正宽丢失后,夏学萍生下一对龙凤胎,但她从未放弃过寻找李正宽。她常常接到别的寻亲父母打来的电话,“要不要去散发信息?”二十多年来,他们去过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寻找孩子。李正宽的弟弟和妹妹为了支持母亲寻子,也会在网上发布消息,而夏学萍本人只能靠着一双腿,“走到哪里算哪里,拿着个牌子到处走,有时候走到巷子里会发一点儿传单,巴不得孩子看到了能回忆起来,联系我们。”她总隐隐感觉,就快找到李正宽了,现实却是始终没找到。有一回,夏学萍接到一名年轻男子来电,对方表示是通过新闻直播间的举牌信息找来的,但核对了出生年月后,才发现他并不是李正宽,夏学萍失落之余,提醒对方赶紧去做信息采集,希望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当看到别家寻亲成功,夏学萍都会选择独自在家的夜晚,大哭一场。做生意忙的时候,她会短暂忘记儿子被拐走这件事,可一旦停下来,李正宽又从她心里蹦出来。她害怕家里人担心自己,很少外露对李正宽的思念,“我难过一下,慢慢就压下去了。”王涛龙(左)幼时与姐姐的合影。受访者供图“晓得他还活着就知足了”“我不太好意思跟人家争。”通常,夏学萍会走到人少的镜头前举起寻亲牌。以前举牌的时候,她总忍不住流眼泪,如今时间久了,她慢慢也就习惯追着镜头跑。但余华英案重审二审开庭前一晚,她还是哭了,“我一想到这个事情就伤心,人贩子太坏了。”如果李正宽没有被拐,夏学萍和丈夫不会再生育。生下龙凤胎后,家里的经济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四处寻找李正宽的头几年,生意被搁置,夫妻俩不得不借了几万块维持生活运转和支撑寻子开销。“有时候脑袋会空白。”夏学萍说,她已经不能生气了,否则身体会不舒服。王涛龙被拐后,肖英妹形容自己天天以泪洗面。三年前,肖英妹丈夫因寻子无果,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虽然有医务人员定期上门给他开药和打针,但他无法再踏上寻子之途。得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维持死刑判决,夏学萍有点儿激动,“这是应有的惩罚,我恨不得踢(人贩子)几脚,人贩子让我们的家庭破碎,我们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好不好。”29年前,余华英把5岁的杨妞花从贵州拐走,卖到河北邯郸。两年前,寻亲成功的杨妞花报了案,余华英落网。据新华社报道,经审理查明,上诉人余华英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龚显良、王加文为谋取非法利益,长期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物色儿童进行拐卖,得手后将被拐儿童带至河北省邯郸市,通过他人介绍,寻找收买人进行买卖,以此获利,其间,共拐卖儿童17名。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重审一审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余华英及部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提出上诉。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余华英拐卖儿童上诉案,并于当日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余华英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该案重审二审开庭前一天,杨妞花的代理律师王文广通过抖音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画面里,杨妞花被媒体记者和仍在苦苦寻亲的举牌父母们围住,采访过程中,她把身旁的寻亲牌推到镜头前。王文广写道:杨妞花用自己的热度帮助寻亲家长扩散被拐孩子的信息,愿天下无拐不再遥远。寻亲父母们期盼着通过余华英案的巨大影响和广泛关注,找到自己的孩子。庭审期间,肖英妹和其他人一起喊着“杨妞花加油”,为其鼓劲,也给自己打气。夏学萍说,她会一直怀着找到李正宽的希望,到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期待李正宽看到的那一天。“他回不回来都没关系,回来肯定最好,不回来也不勉强,有困难我们就帮助一点儿,活得好我们也放心一些,我们只要知道他还在,就可以了。”在和新京报记者的交谈中,肖英妹有时候会感叹“找不到了”,而后又坚定地说,“还会继续找下去。”她多次表达,寻找儿子不是为了给自己养老送终,“晓得他还活着就知足了。”新京报记者 罗艳编辑 陈晓舒校对 刘军

十二月 23, 2024 - 11:49
 4869
余华英案重审二审,她们在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

12月19日,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周围,涌动着一抹流动的“红”。上百名被拐孩子的父母举着红色寻亲牌,在此或踱步、或驻足。


夏学萍就是其中一员,她身着一件印有儿子李正宽幼年照片的白色T恤,手举一块红底寻亲牌,牌上用黄、白、黑三种颜色的字体记录了李正宽的个人情况和失踪信息。


这天上午,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以下简称余华英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在这场全国瞩目的庭审现场外,寻亲父母们汇聚于此,比起关注余华英案的结果,他们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在媒体记者的新闻直播间举牌,期盼自己的寻亲信息被传播得更广更远。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外,聚集着众多举牌寻亲的父母。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举牌寻亲的母亲们


12月19日早上九时许,夏学萍的丈夫开了半小时面包车,把她送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前。此时,那里已围了不少和她一样前来寻亲的人。


另一位举牌寻亲的妈妈肖英妹,是前一晚从老家毕节市织金县赶到贵阳的。19日早晨5点多,她便和姐姐坐地铁出发了,7点3分,法院外湿冷的空气逼得她直打颤。


夏学萍并不认识在场的其他寻亲者,但相同的经历使得大家总有话可讲。父母们眼眶湿湿的,斥责人贩子罪行,互诉对孩子的牵挂。夏学萍心痛又心酸,“我们聊自家孩子丢了多少年,为什么别人能找回来,我们运气那么差,还没有找到。”


夏学萍夫妻俩都是安顺人,在贵阳市南明区甲秀新村(甲秀楼)经营着一间杂货店。1998年7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4岁的儿子李正宽在店门口丢失。


孩子失踪后,她走街串巷地发传单、贴寻人启事,带着材料参加贵州省内外的寻亲会和认亲会。最近两三年,她从别的寻亲者那里学到可以在直播间举牌寻亲的法子。


几天前,夏学萍刷到杨妞花发的抖音视频,得知余华英案又将开庭的消息,“要赶紧去散发(寻亲)信息。”


在法院外围,一些前来报道的媒体记者将话筒和摄像头对准了举牌寻亲者,一位一位地访问。夏学萍不识字,她不知道来的都是哪些媒体,也不懂何为新闻直播间,但她可以确定的是,记者的镜头能让别人看到自己,“我就想上(镜头)那儿去散发信息,早一点儿找到丢失26年的儿子。”


务农为生的肖英妹也不识字,她分不清哪些是志愿者,哪些是媒体记者,看到镜头了,她就走过去,举起寻亲牌。


这是肖英妹第一次到法院外的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受限于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她的寻子脚步没有踏出过贵州,但贵州各地的寻亲会,她去过不下十次,跟着当地寻亲志愿者团队,辗转遵义、兴义、凯里……


12月19日,她拿着那块“寻儿王涛龙26年”的牌子,哪个镜头前的人多,她就凑过去,排队接受采访,一直到中午12点多才离场。


肖英妹的寻亲牌。受访者供图


据肖英妹观察,当天起码有一百人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口举牌寻亲,有人站在记者身边,还有人自己打开手机直播。


夏学萍徘徊了6个小时,她安安静静地举着牌子,有时盯着说话的记者和受访者,有时呆呆地望望别处。下午2点多,随着人群渐渐分散和离开,夏学萍发现了一位正在独自直播的男记者,她走到那位男记者身后,获得了十来分钟的“独家曝光”机会。


26年寻子路


夏学萍的表达能力有些吃力,但聊起儿子丢失前的情形,她总能准确流畅地叙述。


1998年7月31日那天,她外出,当天上午10点左右,丈夫对4岁的儿子李正宽说:“小宽,你看着门店,我去拿个东西就来。”短短几分钟后,儿子就找不见了。


夏学萍和丈夫立马报警,得知情况的亲戚、朋友、邻居全都帮忙找孩子,几十号人几乎把村里和车站的边边角角都找遍了,依旧没发现李正宽的踪迹。


夏学萍曾告诉过儿子不要跟陌生人离开,但孩子还是丢了,在寻亲的过程中,她听说“人贩子会开着中巴车,直接把小孩抱上车就走,有的父母买水果时转个身就看不到孩子了”。


夏学萍的寻子信息。 受访者供图


同样是1998年,彼时,肖英妹一家住在贵阳市花溪中曹司尖山村。当年5月7日上午,5岁的王涛龙和三位小伙伴去中曹司桥下玩耍,到中午11点左右,小伙伴们陆续回家,却迟迟不见王涛龙的身影。一位小伙伴曾提及,是他家的亲戚杨某接走了王涛龙。


肖英妹说,警方调查后表示没有证据证明是杨某拐走了孩子,后来杨某搬走,儿子至今杳无音信。


王涛龙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26年来,全家都在寻找王涛龙,然而,除了到公安机关采血,跟着志愿者或其他寻亲者参加贵州省内的认亲会,这个农村家庭再没有别的办法。后来,肖英妹在晚辈们的帮助下开通了抖音账号,发布寻子信息。


李正宽丢失后,夏学萍生下一对龙凤胎,但她从未放弃过寻找李正宽。她常常接到别的寻亲父母打来的电话,“要不要去散发信息?”二十多年来,他们去过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寻找孩子。


李正宽的弟弟和妹妹为了支持母亲寻子,也会在网上发布消息,而夏学萍本人只能靠着一双腿,“走到哪里算哪里,拿着个牌子到处走,有时候走到巷子里会发一点儿传单,巴不得孩子看到了能回忆起来,联系我们。”她总隐隐感觉,就快找到李正宽了,现实却是始终没找到。


有一回,夏学萍接到一名年轻男子来电,对方表示是通过新闻直播间的举牌信息找来的,但核对了出生年月后,才发现他并不是李正宽,夏学萍失落之余,提醒对方赶紧去做信息采集,希望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每当看到别家寻亲成功,夏学萍都会选择独自在家的夜晚,大哭一场。做生意忙的时候,她会短暂忘记儿子被拐走这件事,可一旦停下来,李正宽又从她心里蹦出来。她害怕家里人担心自己,很少外露对李正宽的思念,“我难过一下,慢慢就压下去了。”


王涛龙(左)幼时与姐姐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晓得他还活着就知足了”


“我不太好意思跟人家争。”通常,夏学萍会走到人少的镜头前举起寻亲牌。以前举牌的时候,她总忍不住流眼泪,如今时间久了,她慢慢也就习惯追着镜头跑。但余华英案重审二审开庭前一晚,她还是哭了,“我一想到这个事情就伤心,人贩子太坏了。”


如果李正宽没有被拐,夏学萍和丈夫不会再生育。生下龙凤胎后,家里的经济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四处寻找李正宽的头几年,生意被搁置,夫妻俩不得不借了几万块维持生活运转和支撑寻子开销。


“有时候脑袋会空白。”夏学萍说,她已经不能生气了,否则身体会不舒服。


王涛龙被拐后,肖英妹形容自己天天以泪洗面。三年前,肖英妹丈夫因寻子无果,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虽然有医务人员定期上门给他开药和打针,但他无法再踏上寻子之途。


得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维持死刑判决,夏学萍有点儿激动,“这是应有的惩罚,我恨不得踢(人贩子)几脚,人贩子让我们的家庭破碎,我们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好不好。”


29年前,余华英把5岁的杨妞花从贵州拐走,卖到河北邯郸。两年前,寻亲成功的杨妞花报了案,余华英落网。


据新华社报道,经审理查明,上诉人余华英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龚显良、王加文为谋取非法利益,长期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物色儿童进行拐卖,得手后将被拐儿童带至河北省邯郸市,通过他人介绍,寻找收买人进行买卖,以此获利,其间,共拐卖儿童17名。


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重审一审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余华英及部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提出上诉。


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余华英拐卖儿童上诉案,并于当日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余华英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该案重审二审开庭前一天,杨妞花的代理律师王文广通过抖音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画面里,杨妞花被媒体记者和仍在苦苦寻亲的举牌父母们围住,采访过程中,她把身旁的寻亲牌推到镜头前。王文广写道:杨妞花用自己的热度帮助寻亲家长扩散被拐孩子的信息,愿天下无拐不再遥远。


寻亲父母们期盼着通过余华英案的巨大影响和广泛关注,找到自己的孩子。庭审期间,肖英妹和其他人一起喊着“杨妞花加油”,为其鼓劲,也给自己打气。


夏学萍说,她会一直怀着找到李正宽的希望,到新闻直播间举牌寻亲,期待李正宽看到的那一天。“他回不回来都没关系,回来肯定最好,不回来也不勉强,有困难我们就帮助一点儿,活得好我们也放心一些,我们只要知道他还在,就可以了。”


在和新京报记者的交谈中,肖英妹有时候会感叹“找不到了”,而后又坚定地说,“还会继续找下去。”她多次表达,寻找儿子不是为了给自己养老送终,“晓得他还活着就知足了。”


新京报记者 罗艳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