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美国驱逐舰搭载了AI,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美股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技术突破”一夜间蒸发了数万亿美元,这几年来被捧上天的“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大泡沫已经到了破裂边缘,特朗普的“星门计划”刚刚宣布就成了大乐子。 其实近年来,AI,或者说的更准确一些,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在全世界引起的关注已经超过了这个技术在当前实际具备的价值。不仅华尔街和硅谷对这个概念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基于此前美国各公司的技术路径,衍生出来的“培训大模型需要巨量的算力和电力”的概念,使其在具备实用价值前就先成为能源行业和计算机硬件制造商最爱的商业噱头。 “星门计划”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打着“开发AI”的旗号,在美国大搞基础建设的项目。 如果没有deepseek,那么人工智能或许将成为美国巨型企业实现“赛博朋克”的机会之门 这一切都依赖于目前OPEN AI等公司消耗巨大的算力和电力来进行大模型训练的前提下,如果新的算法能只需相对较少的电力和算力即可得到相同效果,那么这些投资数千亿、上万亿美元的巨大基础建设项目就可能显得毫无意义,尽管如此“浪费”本身很可能就是华尔街、硅谷和白宫的目的。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对于美国资本、乃至美国整个国家而言,实际作用是其次的,关键是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巨大“消耗”,凭空给美国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其实和俄罗斯的“战争经济”一样,用一个“只进不出”(理论上未来也可能有所“产出”)的无底洞,让国家或大资本牵头大量砸钱、砸资源,某种程度上就是罗斯福“以工代赈”的翻版,只不过一个是靠炒作技术新概念,一个是靠“血肉磨坊”。 当然,俄罗斯的“血肉磨坊”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俄罗斯政府的钱终究是有限的,俄罗斯本身的生产能力也远未达到实现这个效果所需的“生产严重过剩”的程度。因此,俄罗斯需要外援,需要一个世界工厂为它补充自己无法满足的消耗(除了直接提供武器装备之外)。同时,大量金钱涌入本国生产领域后,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所需的消费品(因为俄罗斯自身经济基本只能满足最低需求,对于目前大量改善型需求只能寻求外部输入)也需要从世界工厂获得。甚至,让这套“战争经济”得以开始循环所需要的资金,也是通过提前支取出售能源、原材料的长期合同的未来收益而来。 而美国相比俄罗斯,它还有一个世界可以收割,还有数十上百年掠夺全世界而来的积蓄可以挥霍,所以目前还不需要像俄罗斯这样;美国的“AI经济”是可以自己转起来的,问题是它的基础设定,也就是“AI需要超乎想象的巨大算力和电力支持”这件事必须成立。 如今deepseek的出现,让美国统治集团的“人工智能新政”还没正式开始就在原始的逻辑起点上出现了问题,美国能不急嘛? 而且这次deepseek还不能像tiktok那样可以通过搞“体制抢劫”来解决问题,因为即使你获得了deepseek的全部算法秘密,结果还是一样——使美国此前规划的“AI新政”难以实施。 甚至,都不需要美国人费尽心机获得deepseek的技术秘密,它本身也不是什么外界一无所知的神秘技术,它甚至就是开源项目,美国乃至全世界开发者完全可以学习使用——换句话说,deepseek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人工智能模型有多么神奇,最大的意义是展示了不必用巨量电力和算力来“拱”那么一两个大模型。 这种需要把巨量电力和算力集中在一个大模型上的做法是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最希望的情况,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投入如此庞大的经费,获得这些算力;而他们将可以垄断人工智能技术,收割全世界。 对于硅谷新右来说,如果人工智能按照他们的设计发展下去,那么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将得以再进一步 对美国政府来说,如果未来同时出现成千上百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训练的情景,从需要的电力和算力总量角度讲,可能并不会比只供一两个大模型少。所以如果能及时调整思路,“星门计划”可能还未必一定失败。 甚至对于英伟达等计算机硬件厂商也一样,无非是原本那些垄断集团可能会为了垄断算力而大量购买他们的产品,然后将其闲置,搞囤积居奇那一套。就像当初比特币“矿难”,其实也只是让英伟达无法躺着赚钱一样;这次也差不多,所以英伟达马上投身“革命”,宣布他们的产品支持deepseek。 真正可能遭到重大打击的,主要是open AI、谷歌、微软等这些原本指望能彻底垄断全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企业,他们的“美丽新世界”很可能就此胎死腹中。 从这一点上来说,deepseek和中国扮演了“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中打破超级公司垄断,在反乌托邦的铁墙上砸开一个口子的英雄角色。 站在这个角度,这次中国的做法更多是在跟美国“深层国家”直接“对话”。因为这个群体和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美军一样,只能听得懂他们自己的语言,只不过当年美军只听得懂机枪和大炮,今天的“深层国家”只听得懂金币叮当。 这也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某种形势变迁。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被动应付美国的攻势;而今,我们会找一个他们的痛点出手。只不过,说到底目前我们的策略依然是以斗争求和平,如果美方尚有一点点对形势的理性判断能力,那就应该考虑自己接下来的动作。 人工智能目前被美国的统治集团当做“故事”抛出来,但实际上美国技术界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并没有如同“华尔街新右”们吹嘘得那么重视。 上周另一条关于AI的有趣新闻,是美国海军宣布“菲斯杰拉德”号驱逐舰上已经搭载了第一个人工智能系统。 然而这套人工智能的功能却……应该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菲斯杰拉德”因为相撞事故导致提前回厂修理,结果因祸得福,成为首艘搭载AI系统的美国战舰…… 它的功能是对战舰上的系统进行评估,推测战舰接下来哪里将会发生故障,从而提醒舰上的维护人员提前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是订货备件提前更换。 是的,近年来五代机和一些改装的四代半飞机已经有类似功能,甚至一些高档汽车上也有类似功能。 只是,美国军舰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居然是用来解决美国海军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如果美国海军的规模不是那么大,或者活动不是那么频繁,而美国造船业有足够造船能力的话,这本来不是一个需要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的问题。

2月 2, 2025 - 10:23
 4397
一周军评:美国驱逐舰搭载了AI,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美股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技术突破”一夜间蒸发了数万亿美元,这几年来被捧上天的“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大泡沫已经到了破裂边缘,特朗普的“星门计划”刚刚宣布就成了大乐子。

其实近年来,AI,或者说的更准确一些,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在全世界引起的关注已经超过了这个技术在当前实际具备的价值。不仅华尔街和硅谷对这个概念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基于此前美国各公司的技术路径,衍生出来的“培训大模型需要巨量的算力和电力”的概念,使其在具备实用价值前就先成为能源行业和计算机硬件制造商最爱的商业噱头。

“星门计划”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打着“开发AI”的旗号,在美国大搞基础建设的项目。

如果没有deepseek,那么人工智能或许将成为美国巨型企业实现“赛博朋克”的机会之门

这一切都依赖于目前OPEN AI等公司消耗巨大的算力和电力来进行大模型训练的前提下,如果新的算法能只需相对较少的电力和算力即可得到相同效果,那么这些投资数千亿、上万亿美元的巨大基础建设项目就可能显得毫无意义,尽管如此“浪费”本身很可能就是华尔街、硅谷和白宫的目的。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对于美国资本、乃至美国整个国家而言,实际作用是其次的,关键是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巨大“消耗”,凭空给美国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其实和俄罗斯的“战争经济”一样,用一个“只进不出”(理论上未来也可能有所“产出”)的无底洞,让国家或大资本牵头大量砸钱、砸资源,某种程度上就是罗斯福“以工代赈”的翻版,只不过一个是靠炒作技术新概念,一个是靠“血肉磨坊”。

当然,俄罗斯的“血肉磨坊”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俄罗斯政府的钱终究是有限的,俄罗斯本身的生产能力也远未达到实现这个效果所需的“生产严重过剩”的程度。因此,俄罗斯需要外援,需要一个世界工厂为它补充自己无法满足的消耗(除了直接提供武器装备之外)。同时,大量金钱涌入本国生产领域后,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所需的消费品(因为俄罗斯自身经济基本只能满足最低需求,对于目前大量改善型需求只能寻求外部输入)也需要从世界工厂获得。甚至,让这套“战争经济”得以开始循环所需要的资金,也是通过提前支取出售能源、原材料的长期合同的未来收益而来。

而美国相比俄罗斯,它还有一个世界可以收割,还有数十上百年掠夺全世界而来的积蓄可以挥霍,所以目前还不需要像俄罗斯这样;美国的“AI经济”是可以自己转起来的,问题是它的基础设定,也就是“AI需要超乎想象的巨大算力和电力支持”这件事必须成立。

如今deepseek的出现,让美国统治集团的“人工智能新政”还没正式开始就在原始的逻辑起点上出现了问题,美国能不急嘛?

而且这次deepseek还不能像tiktok那样可以通过搞“体制抢劫”来解决问题,因为即使你获得了deepseek的全部算法秘密,结果还是一样——使美国此前规划的“AI新政”难以实施。

甚至,都不需要美国人费尽心机获得deepseek的技术秘密,它本身也不是什么外界一无所知的神秘技术,它甚至就是开源项目,美国乃至全世界开发者完全可以学习使用——换句话说,deepseek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人工智能模型有多么神奇,最大的意义是展示了不必用巨量电力和算力来“拱”那么一两个大模型。

这种需要把巨量电力和算力集中在一个大模型上的做法是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最希望的情况,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投入如此庞大的经费,获得这些算力;而他们将可以垄断人工智能技术,收割全世界。

对于硅谷新右来说,如果人工智能按照他们的设计发展下去,那么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将得以再进一步

对美国政府来说,如果未来同时出现成千上百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训练的情景,从需要的电力和算力总量角度讲,可能并不会比只供一两个大模型少。所以如果能及时调整思路,“星门计划”可能还未必一定失败。

甚至对于英伟达等计算机硬件厂商也一样,无非是原本那些垄断集团可能会为了垄断算力而大量购买他们的产品,然后将其闲置,搞囤积居奇那一套。就像当初比特币“矿难”,其实也只是让英伟达无法躺着赚钱一样;这次也差不多,所以英伟达马上投身“革命”,宣布他们的产品支持deepseek。

真正可能遭到重大打击的,主要是open AI、谷歌、微软等这些原本指望能彻底垄断全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企业,他们的“美丽新世界”很可能就此胎死腹中。

从这一点上来说,deepseek和中国扮演了“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中打破超级公司垄断,在反乌托邦的铁墙上砸开一个口子的英雄角色。

站在这个角度,这次中国的做法更多是在跟美国“深层国家”直接“对话”。因为这个群体和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美军一样,只能听得懂他们自己的语言,只不过当年美军只听得懂机枪和大炮,今天的“深层国家”只听得懂金币叮当。

这也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某种形势变迁。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被动应付美国的攻势;而今,我们会找一个他们的痛点出手。只不过,说到底目前我们的策略依然是以斗争求和平,如果美方尚有一点点对形势的理性判断能力,那就应该考虑自己接下来的动作。

人工智能目前被美国的统治集团当做“故事”抛出来,但实际上美国技术界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并没有如同“华尔街新右”们吹嘘得那么重视。

上周另一条关于AI的有趣新闻,是美国海军宣布“菲斯杰拉德”号驱逐舰上已经搭载了第一个人工智能系统。

然而这套人工智能的功能却……应该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菲斯杰拉德”因为相撞事故导致提前回厂修理,结果因祸得福,成为首艘搭载AI系统的美国战舰……

它的功能是对战舰上的系统进行评估,推测战舰接下来哪里将会发生故障,从而提醒舰上的维护人员提前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是订货备件提前更换。

是的,近年来五代机和一些改装的四代半飞机已经有类似功能,甚至一些高档汽车上也有类似功能。

只是,美国军舰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居然是用来解决美国海军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如果美国海军的规模不是那么大,或者活动不是那么频繁,而美国造船业有足够造船能力的话,这本来不是一个需要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