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5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体现在理念创新、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政策配套等多个维度。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建设仍面临一些堵点、痛点和难点:如何打造学生喜闻乐见、学有所获且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如何锻造学生喜爱且敬重的思政“金师”?如何持续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破解上述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体推进“五大建设”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政治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并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其中,政治建设是统领,课程建设是核心,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支撑,文化建设是保障。  强化价值引领,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思政课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想自觉、价值自觉、使命自觉和行动自觉,准确把握课程所担负的根本任务和战略使命,自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战略目标意识,即在谋划课堂教学具体“小目标”时,绝不能偏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大目标”。  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今日思政课堂之教学设计,更加强调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对照“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强化有组织的教研,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既能“高大上”也有“烟火气”,达到政治高度、学术厚度与情感温度的统一,内容翔实、案例鲜活与形式有趣的统一。  提升理论水平,高起点谋划学科建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表明思政课并非简单的政治宣传,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名词解释和政策传达上,其背后应当有坚实的学理支撑。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讲道理的主体能力的根本保障。讲课者有思想、有干货,方能使讲深学理、讲透事理、讲活道理成为可能。  集聚“大先生”,高标准加强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应争做新时代“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大先生”之为学,应彰显学识魅力,以扎实的学术积淀为学生知识解渴、思想解疑、理论解惑;“大先生”之为人,应彰显人格魅力,以自身人格之正、人性之善、人品之美浸润学生;“大先生”之为师,应彰显事业魅力,躬身践行、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将立德树人视为毕生追求之事业。  坚持以文化人,高水平推进文化建设。高校思政课兼具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具有熏陶和教化的功能,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结合”为法宝,形成以我为主、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思政课文化引领趋向;同时,文化也具有凝聚、激励和整合的功能,有助于教师增强身份认同感、学科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将三尺讲台作为自身发展的平台和出彩的机会。  运用“融”思维,下好“一盘棋”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运用“融”思维破解实践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和“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强化学情调研分析,推动教与学的精准融合。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就必须以提升学生获得感为导向,加强教学对象研究,明确不同情境下不同教学对象需求的差异性,满足大学生群体对课程的需求和期待,找到理论与现实、思想与个体的连接点,破解“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困境,打造学生想听、愿学、能用的思政课程,实现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的精准对接融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放低身段、转变语态,乐于且善于通过面对面、键对键等方式,用“青言青语”“网言网语”与年轻人平等交流对话,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激发思想共振与价值认同,构建教学共同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机融合。内容上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课堂教学的驱动力。要深入开展问题链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聚焦Z世代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议题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堵点痛点问题,通过抽丝剥茧、掰开揉碎,推动教材体系向知识体系提升思想引领力,强化理论说服力,增强鉴别辨识力;形式上要勇于创新,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推动优质教学互动应用进课程,营造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的课堂体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打响社会实践品牌,推动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贯通融合。 思政课要“冒热气”“接地气”,就必须主动“走出去”,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中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打通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向学科竞赛的转化通道,在校内持续打造微视频宣讲、红色资源寻访、模拟政协提案等实践教学品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大场景中读懂“何以中国”“青春何为”,进一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和成效认同。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一方面,设立思政课特聘教师岗位,主动“引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榜样和模范人物进课堂,在多元化的社会人物镜像中拓宽学生见贤思齐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共筑思政课教学合力,举全校之力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集体磨课、合作授课,努力让内容有情有义、课堂有滋有味,同时,推动思政课教师引领专业课教师科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一体化。以共商为前提,各学段要通过协商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维度的螺旋上升和循序渐进;以共建为基础,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手拉手”集体备课平台,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跨学段的集体备课磨课与教学展示交流,以此避免大学阶段的重复性讲授;以共享为目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包括体制机制、项目品牌、示范“金课”、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研究成果等,并注重打通建设成果在地区间、城乡间和各学段间的共享通道,推动优质思政资源更广泛地惠及学生群体。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二月 9, 2024 - 10:45
 3802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5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体现在理念创新、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政策配套等多个维度。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建设仍面临一些堵点、痛点和难点:如何打造学生喜闻乐见、学有所获且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如何锻造学生喜爱且敬重的思政“金师”?如何持续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破解上述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体推进“五大建设”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政治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并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其中,政治建设是统领,课程建设是核心,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支撑,文化建设是保障。

  强化价值引领,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思政课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想自觉、价值自觉、使命自觉和行动自觉,准确把握课程所担负的根本任务和战略使命,自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战略目标意识,即在谋划课堂教学具体“小目标”时,绝不能偏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大目标”。

  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今日思政课堂之教学设计,更加强调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对照“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强化有组织的教研,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既能“高大上”也有“烟火气”,达到政治高度、学术厚度与情感温度的统一,内容翔实、案例鲜活与形式有趣的统一。

  提升理论水平,高起点谋划学科建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表明思政课并非简单的政治宣传,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名词解释和政策传达上,其背后应当有坚实的学理支撑。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讲道理的主体能力的根本保障。讲课者有思想、有干货,方能使讲深学理、讲透事理、讲活道理成为可能。

  集聚“大先生”,高标准加强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应争做新时代“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大先生”之为学,应彰显学识魅力,以扎实的学术积淀为学生知识解渴、思想解疑、理论解惑;“大先生”之为人,应彰显人格魅力,以自身人格之正、人性之善、人品之美浸润学生;“大先生”之为师,应彰显事业魅力,躬身践行、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将立德树人视为毕生追求之事业。

  坚持以文化人,高水平推进文化建设。高校思政课兼具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具有熏陶和教化的功能,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结合”为法宝,形成以我为主、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思政课文化引领趋向;同时,文化也具有凝聚、激励和整合的功能,有助于教师增强身份认同感、学科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将三尺讲台作为自身发展的平台和出彩的机会。

  运用“融”思维,下好“一盘棋”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运用“融”思维破解实践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和“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强化学情调研分析,推动教与学的精准融合。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就必须以提升学生获得感为导向,加强教学对象研究,明确不同情境下不同教学对象需求的差异性,满足大学生群体对课程的需求和期待,找到理论与现实、思想与个体的连接点,破解“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困境,打造学生想听、愿学、能用的思政课程,实现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的精准对接融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放低身段、转变语态,乐于且善于通过面对面、键对键等方式,用“青言青语”“网言网语”与年轻人平等交流对话,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激发思想共振与价值认同,构建教学共同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机融合。内容上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课堂教学的驱动力。要深入开展问题链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聚焦Z世代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议题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堵点痛点问题,通过抽丝剥茧、掰开揉碎,推动教材体系向知识体系提升思想引领力,强化理论说服力,增强鉴别辨识力;形式上要勇于创新,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推动优质教学互动应用进课程,营造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的课堂体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打响社会实践品牌,推动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贯通融合。 思政课要“冒热气”“接地气”,就必须主动“走出去”,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中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打通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向学科竞赛的转化通道,在校内持续打造微视频宣讲、红色资源寻访、模拟政协提案等实践教学品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大场景中读懂“何以中国”“青春何为”,进一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和成效认同。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一方面,设立思政课特聘教师岗位,主动“引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榜样和模范人物进课堂,在多元化的社会人物镜像中拓宽学生见贤思齐的认知视野;另一方面,共筑思政课教学合力,举全校之力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集体磨课、合作授课,努力让内容有情有义、课堂有滋有味,同时,推动思政课教师引领专业课教师科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一体化。以共商为前提,各学段要通过协商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维度的螺旋上升和循序渐进;以共建为基础,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手拉手”集体备课平台,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跨学段的集体备课磨课与教学展示交流,以此避免大学阶段的重复性讲授;以共享为目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包括体制机制、项目品牌、示范“金课”、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研究成果等,并注重打通建设成果在地区间、城乡间和各学段间的共享通道,推动优质思政资源更广泛地惠及学生群体。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