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成为“第三极”制约中国?恐怕麻烦会更多

【文/曼贾里·查特吉·米勒,译/观察者网 刘冶】 十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政策一直专注于一个问题:中国的崛起。 拜登与奥巴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两人与特朗普也都有许多分歧,但三人都担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能对其所在的地区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因此,他们在制定印太战略时,都围绕着能够限制北京的伙伴关系和政策。 但中国并不是亚洲唯一崛起的大国,印度也位于亚洲大陆之上:这是另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军队和经济的核武装国家。 印度在区域内以霸权行为而闻名,然而,美国几乎没有考虑印度对自己构成挑战的可能性。美国官员将印度作为合作伙伴,并支持其崛起,希望新德里能够积累足够的力量以制衡北京。他们似乎希望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大国,甚至达到类似于全球秩序“第三极”的地位。 美国官员应该考虑更复杂的战略。新德里与北京的竞争,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是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但印度在国际政治中因为不妥协和不让步而声名远扬。它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有时甚至会让那些想要或需要与它发展友好关系的国家感到担忧。如果印度能像美国官员所希望的那样获得能够真正制衡中国的力量,它很可能也会认为自己能够制衡美国。 简而言之,以印度为第三极的三极世界不会增强华盛顿或北京的实力,反而将带来更不稳定的全球局势。 走自己的路 通常情况下,当某个国家成为大国时,它会冲击现有国际秩序中的许多规范和机构,并最终会试图将自己的新秩序强加给世界。因此,现有的霸主通常会采取措施以对抗和阻止新的大国崛起。 但印度并非如此。与如今的中国或之前的苏联不同,美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遏制新德里。相反,美国希望并在积极促进印度的崛起,正如伦敦在20世纪初促进了华盛顿的崛起一样。 对美国官员来说,这意味着将印度纳入他们的密切合作伙伴网络,并使印度成为美国供应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还包括与印度发展紧密的国防关系,给予印度更多获得新技术的机会,并增进情报共享。美国对于印度对外国批评的愤怒变得更加敏感:拜登政府不仅避免发表担忧印度民主的相关评论,还在国际舞台上支持印度总理莫迪,并在多个场合以突出的规格招待他。 然而,在制定对印方针时,华盛顿应当更仔细地研究印度外交政策所展现出的三个特点:独立、期望和自我保护。 独立来自印度著名的不结盟政策,这是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设想的一种避开美苏冷战的方式。今天的印度政府将这一政策称为“战略自治”,意为在不太考虑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或盟友的情况下,为印度获取最大的收益。 印度的期望来自200年的英国统治。印度认为这段历史使其失去了财富和地位,所以新德里现在下定决心避免被另一个帝国主义大国统治,并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印度的自我保护源于管理一个极其复杂和多样化的国家的挑战,这需要将国内政治置于外交政策之上。 我们可以在印度对国际秩序的现有态度中,不同程度地观察到这些特征。 以俄乌战争为例,印度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为,或是称这场战争为“侵略战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结盟政策的产物,是印度与前苏联密切关系的遗产,也是印度不愿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站队的原因。许多印度官员非常同情俄罗斯的领土主张,并认为俄罗斯面对北约对其家门口的侵犯必须采取行动。乌克兰作为一个民主国家遭遇他国的特别军事行动是无关紧要的;印度在其历史上从未在国外倡导过民主或民主理念。此外,根据调查,57%的印度人对俄罗斯持有好感,59%对普京有信心。任何表明莫迪政府屈服于美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压力的迹象,都会引起广泛的国内不满。 与此同时,印度对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态度证明,它并不总是与全球南方的利益保持一致——它声称领导全球南方,但实际上经常激怒这一组织。 印度在今年2月举行的WTO第13届部长级会议上破坏了许多讨论,比如关于农业的谈判,就因为印度希望有一个使其免受以虚高价格建立大米储备的法律后果的永久条款而破裂。根据Hinrich基金会的说法,印度的许多贸易伙伴认为新德里并没有建立国内库存,而是出口其大米储备。泰国在会议上公开声称印度出口了其国内大米库存的40%。据《印度时报》报道,这一矛盾非常激烈,以至于只要泰国世贸组织大使在场,印度贸易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就拒绝参加任何会议。印度还因拒绝禁止对主权水域渔业的补贴激怒了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国家。

十二月 23, 2024 - 11:52
 4088
让印度成为“第三极”制约中国?恐怕麻烦会更多

【文/曼贾里·查特吉·米勒,译/观察者网 刘冶】

十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政策一直专注于一个问题:中国的崛起。

拜登与奥巴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两人与特朗普也都有许多分歧,但三人都担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能对其所在的地区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因此,他们在制定印太战略时,都围绕着能够限制北京的伙伴关系和政策。

但中国并不是亚洲唯一崛起的大国,印度也位于亚洲大陆之上:这是另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军队和经济的核武装国家。

印度在区域内以霸权行为而闻名,然而,美国几乎没有考虑印度对自己构成挑战的可能性。美国官员将印度作为合作伙伴,并支持其崛起,希望新德里能够积累足够的力量以制衡北京。他们似乎希望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大国,甚至达到类似于全球秩序“第三极”的地位。

美国官员应该考虑更复杂的战略。新德里与北京的竞争,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是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但印度在国际政治中因为不妥协和不让步而声名远扬。它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有时甚至会让那些想要或需要与它发展友好关系的国家感到担忧。如果印度能像美国官员所希望的那样获得能够真正制衡中国的力量,它很可能也会认为自己能够制衡美国。

简而言之,以印度为第三极的三极世界不会增强华盛顿或北京的实力,反而将带来更不稳定的全球局势。

走自己的路

通常情况下,当某个国家成为大国时,它会冲击现有国际秩序中的许多规范和机构,并最终会试图将自己的新秩序强加给世界。因此,现有的霸主通常会采取措施以对抗和阻止新的大国崛起。

但印度并非如此。与如今的中国或之前的苏联不同,美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遏制新德里。相反,美国希望并在积极促进印度的崛起,正如伦敦在20世纪初促进了华盛顿的崛起一样。

对美国官员来说,这意味着将印度纳入他们的密切合作伙伴网络,并使印度成为美国供应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还包括与印度发展紧密的国防关系,给予印度更多获得新技术的机会,并增进情报共享。美国对于印度对外国批评的愤怒变得更加敏感:拜登政府不仅避免发表担忧印度民主的相关评论,还在国际舞台上支持印度总理莫迪,并在多个场合以突出的规格招待他。

然而,在制定对印方针时,华盛顿应当更仔细地研究印度外交政策所展现出的三个特点:独立、期望和自我保护。

独立来自印度著名的不结盟政策,这是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设想的一种避开美苏冷战的方式。今天的印度政府将这一政策称为“战略自治”,意为在不太考虑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或盟友的情况下,为印度获取最大的收益。

印度的期望来自200年的英国统治。印度认为这段历史使其失去了财富和地位,所以新德里现在下定决心避免被另一个帝国主义大国统治,并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印度的自我保护源于管理一个极其复杂和多样化的国家的挑战,这需要将国内政治置于外交政策之上。

我们可以在印度对国际秩序的现有态度中,不同程度地观察到这些特征。

以俄乌战争为例,印度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为,或是称这场战争为“侵略战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结盟政策的产物,是印度与前苏联密切关系的遗产,也是印度不愿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站队的原因。许多印度官员非常同情俄罗斯的领土主张,并认为俄罗斯面对北约对其家门口的侵犯必须采取行动。乌克兰作为一个民主国家遭遇他国的特别军事行动是无关紧要的;印度在其历史上从未在国外倡导过民主或民主理念。此外,根据调查,57%的印度人对俄罗斯持有好感,59%对普京有信心。任何表明莫迪政府屈服于美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压力的迹象,都会引起广泛的国内不满。

与此同时,印度对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态度证明,它并不总是与全球南方的利益保持一致——它声称领导全球南方,但实际上经常激怒这一组织。

印度在今年2月举行的WTO第13届部长级会议上破坏了许多讨论,比如关于农业的谈判,就因为印度希望有一个使其免受以虚高价格建立大米储备的法律后果的永久条款而破裂。根据Hinrich基金会的说法,印度的许多贸易伙伴认为新德里并没有建立国内库存,而是出口其大米储备。泰国在会议上公开声称印度出口了其国内大米库存的40%。据《印度时报》报道,这一矛盾非常激烈,以至于只要泰国世贸组织大使在场,印度贸易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就拒绝参加任何会议。印度还因拒绝禁止对主权水域渔业的补贴激怒了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