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付费,套路真不少

  追剧、听歌、阅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网络视听内容埋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11291.9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7968.6万小时,短视频54746.3万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60.9%、32.7%、5.5%。全国共有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7.3亿、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8亿。  然而,在日常消费中,不少人时常遭遇各种“小屏上的烦恼”。有的首月优惠,次月高价;有的默认勾选,擅自扣款;有的遭遇会员“套娃”;还有的跳转五六步都没法操作退订……平台种种套路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自动续费真的是“自动”吗  “打开支付宝消费记录一看,扣了我将近半年的会员费!事前并没有短信提醒我会自动扣费。”杭州市民王星在爱奇艺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给孩子看动画片,“我本以为一个月到期就自动关掉会员,不知怎么就‘自动续费’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这种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的情况不在少数。音视频客户端之外,知识付费类、学习类客户端也有这类现象。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而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会员时,并未获取平台所谓“显著方式”的提请注意。“平台首月会以极大的优惠吸引充值,但‘自动续费’的提醒字号非常小,很不明显,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是原价收费。”小杨是一名大一学生,平时喜欢用手机音视频客户端刷剧、听歌,但一次优酷视频“自动续费”的“猫腻”让她十分不悦。  “平台若未以显著、明确的方式提前告知,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或遭遇其他不合理收费,可能构成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瑾律师说。  既然是“续费”,退订不就得了吗?然而不少用户向记者反映,退订这件“小事”,要么操作复杂,要么平台不予有效答复甚至敷衍了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相关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的、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  俞瑾说,平台在退订会员流程上设置繁琐障碍,使得消费者难以取消自动续费,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继续接受服务的权利,违背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侵犯了其选择权。  “套娃”式加价套路深  一般而言,音视频客户端都有“月卡”“季卡”“年卡”等会员选项,同时有“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等续费选项。付费页面往往优先向消费者推荐“连续包年”等续费选项,并打上醒目的标签,如“追剧特惠”“限时特惠”等。  单纯从价格上看,“特惠”确实实惠不少。但这些“特惠”真的是消费所需要的“优惠”吗?  “有时候一部热播剧临近结束时,各种平台会放出一些所谓‘精彩剪辑’等相关片段,吊足观众胃口,吸引一些用户超前点播,这样就需要在会员之外额外付费。”小田是一位视频客户端深度用户,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是在制造需求和诱导消费。”  小田向记者透露,自己还遭遇过“被迫”续费的情况。“比如,按照更新的周期,买1个月的会员就可以追完一部‘爆款剧’,但是临近大结局时,平台从保持一天两集的更新频率,变成一天只出一集,1个月的会员根本不够!”小田无奈道,这导致“追剧”的周期被延长,只能“被迫”续费。  杭州市民郑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在喜马拉雅APP上购买了一年的会员,给自己的孩子听故事。但购买后发现VIP故事的收听权限分成人版和儿童版,而且小孩能使用的设备如儿童手表等均不能收听儿童故事。  会员“套娃”层层叠加令人头痛。“每次感觉自己买了最高级别的会员,但‘永远’有更高级别的。”来自台州的小张说,在手机客户端上买了会员,需要投屏的时候又需要买会员。  “消费者遇到付费‘套娃’等情况,实际上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使消费者无法获得与支付价格相对等的服务和权益,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俞瑾说。  套路操作为何屡禁不止  针对自动续费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及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违反规定行为将受到的处罚。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全链条管理,从严整治应用程序强制自动续费等严重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诱导充值等。  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明确规定,网信部门也开展了整治,平台的“套路”操作为何依然大行其道?  “一方面由于平台利益驱动;另一方面,音视频平台数量众多且业务复杂,一些侵权行为较为隐蔽,这些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俞瑾说。  同时,这也和消费者面临的维权难度有关系。“消费者用相关法条去打官司,基本上是能赢的,但是很少有人会这么做,说到底还是诉讼成本的问题。”一位不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平台的侵权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有时处罚力度可能不足以对平台形成足够的威慑力。”俞瑾进而指出,音视频行业集中度高,少数几家大型平台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些平台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用户的选择相对有限。”  记者从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和往年同期相比,音视频客户端会员自动续费退费的投诉量略有下降,但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自动续费选项标注不清晰、无提醒、退订难等。  “对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求平台及时改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省消保委投诉法务部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陈黎明)

十二月 3, 2024 - 10:25
 3904
网络视听付费,套路真不少

  追剧、听歌、阅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网络视听内容埋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11291.9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7968.6万小时,短视频54746.3万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60.9%、32.7%、5.5%。全国共有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7.3亿、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8亿。

  然而,在日常消费中,不少人时常遭遇各种“小屏上的烦恼”。有的首月优惠,次月高价;有的默认勾选,擅自扣款;有的遭遇会员“套娃”;还有的跳转五六步都没法操作退订……平台种种套路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自动续费真的是“自动”吗

  “打开支付宝消费记录一看,扣了我将近半年的会员费!事前并没有短信提醒我会自动扣费。”杭州市民王星在爱奇艺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给孩子看动画片,“我本以为一个月到期就自动关掉会员,不知怎么就‘自动续费’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这种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的情况不在少数。音视频客户端之外,知识付费类、学习类客户端也有这类现象。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而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会员时,并未获取平台所谓“显著方式”的提请注意。“平台首月会以极大的优惠吸引充值,但‘自动续费’的提醒字号非常小,很不明显,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是原价收费。”小杨是一名大一学生,平时喜欢用手机音视频客户端刷剧、听歌,但一次优酷视频“自动续费”的“猫腻”让她十分不悦。

  “平台若未以显著、明确的方式提前告知,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或遭遇其他不合理收费,可能构成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瑾律师说。

  既然是“续费”,退订不就得了吗?然而不少用户向记者反映,退订这件“小事”,要么操作复杂,要么平台不予有效答复甚至敷衍了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相关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的、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

  俞瑾说,平台在退订会员流程上设置繁琐障碍,使得消费者难以取消自动续费,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继续接受服务的权利,违背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侵犯了其选择权。

  “套娃”式加价套路深

  一般而言,音视频客户端都有“月卡”“季卡”“年卡”等会员选项,同时有“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等续费选项。付费页面往往优先向消费者推荐“连续包年”等续费选项,并打上醒目的标签,如“追剧特惠”“限时特惠”等。

  单纯从价格上看,“特惠”确实实惠不少。但这些“特惠”真的是消费所需要的“优惠”吗?

  “有时候一部热播剧临近结束时,各种平台会放出一些所谓‘精彩剪辑’等相关片段,吊足观众胃口,吸引一些用户超前点播,这样就需要在会员之外额外付费。”小田是一位视频客户端深度用户,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是在制造需求和诱导消费。”

  小田向记者透露,自己还遭遇过“被迫”续费的情况。“比如,按照更新的周期,买1个月的会员就可以追完一部‘爆款剧’,但是临近大结局时,平台从保持一天两集的更新频率,变成一天只出一集,1个月的会员根本不够!”小田无奈道,这导致“追剧”的周期被延长,只能“被迫”续费。

  杭州市民郑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在喜马拉雅APP上购买了一年的会员,给自己的孩子听故事。但购买后发现VIP故事的收听权限分成人版和儿童版,而且小孩能使用的设备如儿童手表等均不能收听儿童故事。

  会员“套娃”层层叠加令人头痛。“每次感觉自己买了最高级别的会员,但‘永远’有更高级别的。”来自台州的小张说,在手机客户端上买了会员,需要投屏的时候又需要买会员。

  “消费者遇到付费‘套娃’等情况,实际上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使消费者无法获得与支付价格相对等的服务和权益,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俞瑾说。

  套路操作为何屡禁不止

  针对自动续费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及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违反规定行为将受到的处罚。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全链条管理,从严整治应用程序强制自动续费等严重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诱导充值等。

  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明确规定,网信部门也开展了整治,平台的“套路”操作为何依然大行其道?

  “一方面由于平台利益驱动;另一方面,音视频平台数量众多且业务复杂,一些侵权行为较为隐蔽,这些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俞瑾说。

  同时,这也和消费者面临的维权难度有关系。“消费者用相关法条去打官司,基本上是能赢的,但是很少有人会这么做,说到底还是诉讼成本的问题。”一位不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平台的侵权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有时处罚力度可能不足以对平台形成足够的威慑力。”俞瑾进而指出,音视频行业集中度高,少数几家大型平台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些平台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用户的选择相对有限。”

  记者从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和往年同期相比,音视频客户端会员自动续费退费的投诉量略有下降,但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自动续费选项标注不清晰、无提醒、退订难等。

  “对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求平台及时改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省消保委投诉法务部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陈黎明)

admin As a sports enthusias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y passion for sports goes beyond mere entertainment—it is a way of life. I am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Big Five" European football leagues: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La Liga, Serie A, Bundesliga, and Ligu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