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街道 流动风景线变城市主人翁 打造友好社会新生态
“他们不仅是城市‘奔跑者’,更是城市建设的先锋。”当前,“小哥”与城市之间,已从简单的供需关系,逐渐升级为一场彼此呼应的双向奔赴。 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有“小哥”当起了社区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当中;有小哥化身“爱心使者”,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去问候与关怀;还有“小哥”化身成“急救侠”,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救助……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反哺社会的“骑士精神”,与城市共生长。 从骑手到帮手 参与共筑安全家园 今年11月,在西湖区留下街道屏峰社区,诞生了这样一支队伍——“小哥应急队”。他们有着统一的服装,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在日常走街串巷中,为社区加上了一道安全防线。 “他们对城市的熟悉程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屏峰社区党委书记廖银生说。 为了让“小哥应急队”发挥更大实效,屏峰社区接下来将针对应急队成员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涵盖应急救援知识、消防安全技能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小哥’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为社区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廖银生介绍,目前,“小哥应急队”已有30多名队员,具体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中。 实际上,这并不是屏峰社区第一次吸纳小哥群体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此前,该社区就陆续向表现突出的“小哥”授予“社区治理志愿者”的称号,让“小哥”们通过网格小事“随手助”、安全隐患“随手拍”、政策宣传“随手派”、买药送菜“随手带”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助老助残、网格治理、平安守护、文明宣传等社区治理工作当中。 “从‘骑手’到‘帮手’,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廖银生说,“‘小哥’们在城市中不断融入,增强自我归属感的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城市管理与服务中去,并逐步影响更多‘小哥’。” 从陌生到融合 一场双向奔赴的背后 来自湖北的快递小哥熊鹏辉,就是屏峰社区小哥应急队的一员。 熊鹏辉的热心,周边人是有目共睹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家住屏峰社区的78岁独居老人徐荷英,现在隔三岔五就会联系熊鹏辉,两人似家人般亲近。 在熊鹏辉看来,这源于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徐荷英因年龄大了行动不便,经常网购降血糖、降血压的药品及检测设备。一次网购药品后,因产生不良反应需要退换货时,商家却不愿意配合。 熊鹏辉得知此事后,决定尽力帮助老人。“小伙子很热心,了解我的情况后,帮助我把不合适的药品及设备顺利退货。”徐荷英说。 往后,熊鹏辉时常来看望老人,与她唠唠嗑,日常小事“随手一帮”,持续到现在已两年多了。 “社区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每天与保安默契点头,与居民相互问候,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感情。”现在,熊鹏辉与家人也居住在西湖区留下街道,成为新杭州人。 留下街道将“小哥群体”的力量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角落,更多的“底气”在于,“小哥”们所接收到这座城市的关爱—— 最近,在留下街道横街社区,“我们都是朗读者——四季留声·聆听季”系列阅读活动迎来“新就业群体专场”。来自留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网络主播行业、保安行业、物业行业的14位新就业群体代表陆续上台分享,让更多人聆听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为进一步提升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留下街道持续迭代村社、楼宇、园区共19个“暖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更加完善的“温馨之家”;构建“权益+服务”的“小哥”服务体系,组建新就业群体特色志愿服务队…… 截至目前,留下街道还推出23家“爱心商家”,其中11家餐饮店推出对于“小哥”群体的打折优惠,4家便利店提供商品优惠,4家电瓶车销售店提供免费打气服务,部分维修项目享8折优惠;同时,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105处,新增充电口1560个。 当前,留下街道已成功建设27个“小哥友好小区”、18个“小哥友好楼宇(园区)”、9所“小哥友好高校”。留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哥’也是城市的‘主人翁’,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社区共建共治的服务平台,凝聚‘小哥’之力,推动形成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他们不仅是城市‘奔跑者’,更是城市建设的先锋。”当前,“小哥”与城市之间,已从简单的供需关系,逐渐升级为一场彼此呼应的双向奔赴。
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有“小哥”当起了社区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当中;有小哥化身“爱心使者”,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去问候与关怀;还有“小哥”化身成“急救侠”,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救助……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反哺社会的“骑士精神”,与城市共生长。
从骑手到帮手
参与共筑安全家园
今年11月,在西湖区留下街道屏峰社区,诞生了这样一支队伍——“小哥应急队”。他们有着统一的服装,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在日常走街串巷中,为社区加上了一道安全防线。
“他们对城市的熟悉程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屏峰社区党委书记廖银生说。
为了让“小哥应急队”发挥更大实效,屏峰社区接下来将针对应急队成员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涵盖应急救援知识、消防安全技能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小哥’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为社区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廖银生介绍,目前,“小哥应急队”已有30多名队员,具体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中。
实际上,这并不是屏峰社区第一次吸纳小哥群体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此前,该社区就陆续向表现突出的“小哥”授予“社区治理志愿者”的称号,让“小哥”们通过网格小事“随手助”、安全隐患“随手拍”、政策宣传“随手派”、买药送菜“随手带”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助老助残、网格治理、平安守护、文明宣传等社区治理工作当中。
“从‘骑手’到‘帮手’,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廖银生说,“‘小哥’们在城市中不断融入,增强自我归属感的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城市管理与服务中去,并逐步影响更多‘小哥’。”
从陌生到融合
一场双向奔赴的背后
来自湖北的快递小哥熊鹏辉,就是屏峰社区小哥应急队的一员。
熊鹏辉的热心,周边人是有目共睹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家住屏峰社区的78岁独居老人徐荷英,现在隔三岔五就会联系熊鹏辉,两人似家人般亲近。
在熊鹏辉看来,这源于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徐荷英因年龄大了行动不便,经常网购降血糖、降血压的药品及检测设备。一次网购药品后,因产生不良反应需要退换货时,商家却不愿意配合。
熊鹏辉得知此事后,决定尽力帮助老人。“小伙子很热心,了解我的情况后,帮助我把不合适的药品及设备顺利退货。”徐荷英说。
往后,熊鹏辉时常来看望老人,与她唠唠嗑,日常小事“随手一帮”,持续到现在已两年多了。
“社区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每天与保安默契点头,与居民相互问候,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感情。”现在,熊鹏辉与家人也居住在西湖区留下街道,成为新杭州人。
留下街道将“小哥群体”的力量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角落,更多的“底气”在于,“小哥”们所接收到这座城市的关爱——
最近,在留下街道横街社区,“我们都是朗读者——四季留声·聆听季”系列阅读活动迎来“新就业群体专场”。来自留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网络主播行业、保安行业、物业行业的14位新就业群体代表陆续上台分享,让更多人聆听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为进一步提升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留下街道持续迭代村社、楼宇、园区共19个“暖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更加完善的“温馨之家”;构建“权益+服务”的“小哥”服务体系,组建新就业群体特色志愿服务队……
截至目前,留下街道还推出23家“爱心商家”,其中11家餐饮店推出对于“小哥”群体的打折优惠,4家便利店提供商品优惠,4家电瓶车销售店提供免费打气服务,部分维修项目享8折优惠;同时,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105处,新增充电口1560个。
当前,留下街道已成功建设27个“小哥友好小区”、18个“小哥友好楼宇(园区)”、9所“小哥友好高校”。留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哥’也是城市的‘主人翁’,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社区共建共治的服务平台,凝聚‘小哥’之力,推动形成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