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中国:不可避免的对抗还是权衡之下的利益?

Array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开始其第二个总统任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种关系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紧张局势,其中包括贸易战、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安全局势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界对中方将如何应对特朗普的预期政策也存在一些疑问。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未来,人们持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将有助于中国加强其国际影响力,尤其是鉴于他对欧洲盟友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强硬政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特朗普以达成交易而闻名的方针,可能会为美国在敏感问题上与中方达成务实谅解而打开大门。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list 1 of 4苹果公司将其地图应用中的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list 2 of 4鲁比奥开始访问欧洲和中东以讨论加沙协议及特朗普计划list 3 of 4警惕特朗普的计谋list 4 of 4莫迪会见特朗普,他能否让印度获得关税豁免,让伊朗局势缓和?end of list 为应对贸易和经济压力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升级的可能性,中方似乎已经为新一轮的“贸易战”做好了准备,并调整了经济战略,推出了支持国内消费、刺激消费、发展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以及增强地区影响力等政策。 中方将特朗普削弱欧盟和北约的企图视为扩大其影响力的机会 经济挑战 在美国新总统的政府预期将升级对华经济措施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正努力转变其经济战略,实施刺激经济的政策,以提高国内市场的作用,努力在管理内外部挑战之间取得平衡,并降低中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 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规避美国的制裁,包括放松货币限制、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以刺激房地产业。 中国政府还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试图解决累积债务的问题,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也促使政府拨款10万亿元来为债务进行再融资。 为减轻制裁影响,中国寻求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减少对目前最大市场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加强与欧盟、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 与欧洲的关系 中方认为,特朗普对欧盟采取的征收关税、向北约施压、试图削弱欧盟的政策,为其在当地提升经济和战略影响力提供了绝佳机会,并推动欧盟在美国市场之外寻求贸易替代品,而中国正是其最优选择,背景是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内。 欧洲对美国政策信心的下降,促使中国在对欧贸易中增加了人民币的使用,从而削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而德国汽车公司等在与美国贸易过程中面临困难的欧洲企业,也更倾向于扩大其在中国市场内的业务。 作为增强影响力的努力之一,中方正寻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其国际联盟,并在过去20年内向非洲和亚洲的基础设施和融资项目投资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金。 除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之外,还要通过发展替代性金融体系、加强金砖国家组织内本地货币的作用,以及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指出的是,金砖国家组织是为应对西方为限制新兴经济体崛起而设置的制裁和障碍而成立的。 在中国的支持下,金砖国家成立了新开发银行(NDB),为其成员国的发展项目提供融资,并减少其对受西方控制的传统金融体系的依赖。 此外,中方还在继续开发自主技术,以直接回应美国针对华为、TikTok和中芯国际(国有半导体制造国际公司)等企业的制裁,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增强其技术能力,重点关注5G等技术,并试图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大力投入研发,以挫败美国在技术上遏制中方的任何企图”,中国商务部长表示,“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计划“深度探索”给自以为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中国的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而且由于该计划的低廉成本,其出现导致美国股市损失近万亿美元。 这种打击不仅在于该项目的低成本,其中最让其震动的是,这个可以与美国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程序相媲美的程序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并且免费在互联网上发布,从而在实际上打破了美国对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的垄断,并宣告中国进入了世界先进技术的竞争市场。 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中国的红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试图为中美关系的性质设定明确的红线,通过采取精心策划的升级与灵活的外交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已经占据了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可能性的先机。 或许,在这些立场和关系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2024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的会晤。在此期间,中方领导人强调,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想要“遏制中国”的人注定会失败。这类立场也反复出现在习主席于金砖国家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会议中的讲话和声明中。 中方正准备通过加强国际外交和媒体运动来反击美国的政治言论,例如在新冠疫情和人权等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论述,利用全球舆论反对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美国政策,以及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以确保其拥有能力抵御来自美国的压力。 美国威胁将采取行动以防止中国影响力继续作用于巴拿马运河 美国的战略重塑 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似乎更愿意继续对中国施压,但仍会根据其在第一任期内的教训而进行策略调整。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表示,“中国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大威胁,我们不会对此袖手旁观,任由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反映出美国对中方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 自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卢比奥已多次对华表态,从而反映出美国新政府在该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在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的第二天,卢比奥就警告中方不要在南海采取任何升级举措。他还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表示担忧,并暗示中方可能会在与美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关闭该运河。 他还强调,华盛顿将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其战略利益,并就中国影响力继续管理该运河周边港口的情况向巴拿马政府发出警告,要求对方立即采取措施以减少这种影响力,并威胁将在巴拿马方面不作为的情况下对其采取行动。 这些言论体现了美国在经济和战略层面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趋势,其目的是保护美国在这些重要地区内的利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兑现了加征中国产品关税的承诺——在已征收的关税基础上,额外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 他还威胁要对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实施制裁,并认为该组织对美国构成了战略、经济和国家安全威胁,他警告称,任何破坏美元的企图都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他还威胁称,如果金砖国家继续创建单一货币来取代美元,那么他将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100%的关税。2024年3月,他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强调,维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不容谈判的,并坚持美元将继续作为全球储备货币。 东亚紧张局势会否发展为地区军事对抗? 热点问题 台海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突出的紧张点之一,而特朗普及其顾问认为这是遏制中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尽管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该问题对中方采取了强硬立场,但他最近的言论表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更为务实。 他在2024年7月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台湾地区应该向美国支付保卫它的费用,并表示“它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东西……它距离我们9500英里,但距离中国大陆只有68英里”,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将重新考虑其在该问题上的传统立场。 2024年10月,特朗普在参加节目时表达了对台湾地区的不满,并指责它接管了美国的芯片行业。 这些言论可能反映出特朗普正在放弃美国对该地区的传统承诺,从而可能会引起地区盟友的担忧。不过,人们仍然预计美国新总统的政府将增加对该地区的军事支持——无论是通过增加武器销售还是加强双方之间的非正式外交关系。 华盛顿还可能采取建立地区和国际联盟的方式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亚洲和欧洲地区。 至于人权问题,预计特朗普政府将继续美国的原有政策,并利用这一问题来向中国施压。 美国国务院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2020年度各国人权报告》中指责中方存在危害人类罪等人权问题。 因此,美国政府可能会利用这些问题作为其在外交和媒体上的筹码,并对中国官员和企业实施额外制裁或加强限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对该理事会的表现——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的表现——提出批评。预计这一做法将在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继续下去,并重点关注中国国内所谓的人权问题。 与美国前任总统拜登相比,特朗普以其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灵活性而闻名,但他的团队仍包含许多对中方采取强硬立场的人物,从而意味着压力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增大。 受利益主宰的未来 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采取升级但有节制的立场,其重点是保护美国的利益并加强其国家安全,但它也可能会寻求以更具战略性和灵活性的方式管理紧张局势,并借鉴其在第一任期内的经验教训。 未来四年可能对于确立世界新秩序的轮廓至关重要——美国试图在此期间维持其主导地位,而中国则继续崛起为全球大国,并利用特朗普不可预测的政策所留下的任何地缘政治真空。与动荡的美国相比,这可能增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更稳定的全球大国的地位。 鉴于特朗普务实的性格及其对各国(特别是其盟友)的经济政策,中国看到了加强自身全球影响力的机会,而这也可能促使一些国家与中方缓和关系。 来源 : 半岛电视台

2月 14, 2025 - 02:13
 4724
特朗普与中国:不可避免的对抗还是权衡之下的利益?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开始其第二个总统任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种关系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紧张局势,其中包括贸易战、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安全局势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界对中方将如何应对特朗普的预期政策也存在一些疑问。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未来,人们持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将有助于中国加强其国际影响力,尤其是鉴于他对欧洲盟友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强硬政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特朗普以达成交易而闻名的方针,可能会为美国在敏感问题上与中方达成务实谅解而打开大门。

为应对贸易和经济压力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升级的可能性,中方似乎已经为新一轮的“贸易战”做好了准备,并调整了经济战略,推出了支持国内消费、刺激消费、发展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以及增强地区影响力等政策。

中方将特朗普削弱欧盟和北约的企图视为扩大其影响力的机会

经济挑战

在美国新总统的政府预期将升级对华经济措施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正努力转变其经济战略,实施刺激经济的政策,以提高国内市场的作用,努力在管理内外部挑战之间取得平衡,并降低中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

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规避美国的制裁,包括放松货币限制、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以刺激房地产业。

中国政府还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试图解决累积债务的问题,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也促使政府拨款10万亿元来为债务进行再融资。

为减轻制裁影响,中国寻求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减少对目前最大市场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加强与欧盟、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

与欧洲的关系

中方认为,特朗普对欧盟采取的征收关税、向北约施压、试图削弱欧盟的政策,为其在当地提升经济和战略影响力提供了绝佳机会,并推动欧盟在美国市场之外寻求贸易替代品,而中国正是其最优选择,背景是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内。

欧洲对美国政策信心的下降,促使中国在对欧贸易中增加了人民币的使用,从而削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而德国汽车公司等在与美国贸易过程中面临困难的欧洲企业,也更倾向于扩大其在中国市场内的业务。

作为增强影响力的努力之一,中方正寻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其国际联盟,并在过去20年内向非洲和亚洲的基础设施和融资项目投资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金。

除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之外,还要通过发展替代性金融体系、加强金砖国家组织内本地货币的作用,以及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指出的是,金砖国家组织是为应对西方为限制新兴经济体崛起而设置的制裁和障碍而成立的。

在中国的支持下,金砖国家成立了新开发银行(NDB),为其成员国的发展项目提供融资,并减少其对受西方控制的传统金融体系的依赖。

此外,中方还在继续开发自主技术,以直接回应美国针对华为、TikTok和中芯国际(国有半导体制造国际公司)等企业的制裁,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增强其技术能力,重点关注5G等技术,并试图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大力投入研发,以挫败美国在技术上遏制中方的任何企图”,中国商务部长表示,“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计划“深度探索”给自以为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中国的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而且由于该计划的低廉成本,其出现导致美国股市损失近万亿美元。

这种打击不仅在于该项目的低成本,其中最让其震动的是,这个可以与美国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程序相媲美的程序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并且免费在互联网上发布,从而在实际上打破了美国对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的垄断,并宣告中国进入了世界先进技术的竞争市场。

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中国的红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试图为中美关系的性质设定明确的红线,通过采取精心策划的升级与灵活的外交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已经占据了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可能性的先机。

或许,在这些立场和关系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2024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的会晤。在此期间,中方领导人强调,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想要“遏制中国”的人注定会失败。这类立场也反复出现在习主席于金砖国家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会议中的讲话和声明中。

中方正准备通过加强国际外交和媒体运动来反击美国的政治言论,例如在新冠疫情和人权等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论述,利用全球舆论反对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美国政策,以及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以确保其拥有能力抵御来自美国的压力。

美国威胁将采取行动以防止中国影响力继续作用于巴拿马运河

美国的战略重塑

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似乎更愿意继续对中国施压,但仍会根据其在第一任期内的教训而进行策略调整。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表示,“中国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大威胁,我们不会对此袖手旁观,任由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反映出美国对中方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

自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卢比奥已多次对华表态,从而反映出美国新政府在该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在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的第二天,卢比奥就警告中方不要在南海采取任何升级举措。他还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表示担忧,并暗示中方可能会在与美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关闭该运河。

他还强调,华盛顿将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其战略利益,并就中国影响力继续管理该运河周边港口的情况向巴拿马政府发出警告,要求对方立即采取措施以减少这种影响力,并威胁将在巴拿马方面不作为的情况下对其采取行动。

这些言论体现了美国在经济和战略层面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趋势,其目的是保护美国在这些重要地区内的利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兑现了加征中国产品关税的承诺——在已征收的关税基础上,额外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

他还威胁要对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实施制裁,并认为该组织对美国构成了战略、经济和国家安全威胁,他警告称,任何破坏美元的企图都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他还威胁称,如果金砖国家继续创建单一货币来取代美元,那么他将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100%的关税。2024年3月,他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强调,维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不容谈判的,并坚持美元将继续作为全球储备货币。

东亚紧张局势会否发展为地区军事对抗?

热点问题

台海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突出的紧张点之一,而特朗普及其顾问认为这是遏制中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尽管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该问题对中方采取了强硬立场,但他最近的言论表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更为务实。

他在2024年7月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台湾地区应该向美国支付保卫它的费用,并表示“它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东西……它距离我们9500英里,但距离中国大陆只有68英里”,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将重新考虑其在该问题上的传统立场。

2024年10月,特朗普在参加节目时表达了对台湾地区的不满,并指责它接管了美国的芯片行业。

这些言论可能反映出特朗普正在放弃美国对该地区的传统承诺,从而可能会引起地区盟友的担忧。不过,人们仍然预计美国新总统的政府将增加对该地区的军事支持——无论是通过增加武器销售还是加强双方之间的非正式外交关系。

华盛顿还可能采取建立地区和国际联盟的方式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亚洲和欧洲地区。

至于人权问题,预计特朗普政府将继续美国的原有政策,并利用这一问题来向中国施压。

美国国务院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2020年度各国人权报告》中指责中方存在危害人类罪等人权问题。

因此,美国政府可能会利用这些问题作为其在外交和媒体上的筹码,并对中国官员和企业实施额外制裁或加强限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对该理事会的表现——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的表现——提出批评。预计这一做法将在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继续下去,并重点关注中国国内所谓的人权问题。

与美国前任总统拜登相比,特朗普以其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灵活性而闻名,但他的团队仍包含许多对中方采取强硬立场的人物,从而意味着压力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增大。

受利益主宰的未来

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采取升级但有节制的立场,其重点是保护美国的利益并加强其国家安全,但它也可能会寻求以更具战略性和灵活性的方式管理紧张局势,并借鉴其在第一任期内的经验教训。

未来四年可能对于确立世界新秩序的轮廓至关重要——美国试图在此期间维持其主导地位,而中国则继续崛起为全球大国,并利用特朗普不可预测的政策所留下的任何地缘政治真空。与动荡的美国相比,这可能增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更稳定的全球大国的地位。

鉴于特朗普务实的性格及其对各国(特别是其盟友)的经济政策,中国看到了加强自身全球影响力的机会,而这也可能促使一些国家与中方缓和关系。

来源 : hot1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