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乡村,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本报讯 (记者 祝梅) 漫步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扑面而来的一股稻米香吸引人们走进“兔子集市”。集市主理人夏子喻是土生土长的“岛民”,2022年回村开出首家线下体验店。她把目光瞄向了当地特产观音米。“海岛湿气重,我曾在云南看到过一些炒制米的做法,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融合。”她说,现在,游客来店里体验炒米、煮上一杯加入海稻米的佛茶,也会把这些新的海岛特色伴手礼带回家。  挖掘海岛的宝藏农特产品,通过IP开发、产品商品化,让它们更有价值,也走得更远。夏子喻已组建起一支21人的团队,带动孵化一批村播。“舟山的农产品量不大,但都很有特色,我们希望开拓出更多互动方式和消费场景,赋予海岛乡村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她说。  在黄杨尖村,像夏子喻这样的农创客已有160余人。2022年,舟山市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普陀区以此为契机,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在黄杨尖村路下徐成立全市首个乡创基地。  “我们从2020年开始盘活村里的闲置农房,按每年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向村民一次性付清十年的租金。”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村里制定了一套联合经营政策,入驻村里的新业态经营者可以享受免房租、装修补贴等一系列福利,截至目前,黄杨尖村盘活的闲置房屋已引入孵化特色乡创项目50余个。  在海边公路把后备箱咖啡做出人气的谢俊伍、徐嘉谦夫妇,考察了舟山城区、乡村不少地方,最终被路下徐的创业氛围和政策所吸引,在村里开出“55·公路咖啡生活馆”。夫妇俩主打咖啡制作,谢俊伍的母亲则操刀湘菜,选用的是当地最新鲜的农产品。  谢俊伍说,来村里开店的第二年,他们接到舟山市朱家尖大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邀请,今年5月在景区开出分店。“那里是舟山看海的好位置,我们设计了特色杯套和明信片。”他说,一杯村咖带大家体验田园慢生活,也让更多游客领略到不一样的海岛风情。  如今,来黄杨尖村创业已是“一房难求”。村里盘活一批闲置农房后会统一对外招商,有意向入驻的农创客可以先来村里看房,根据地段、房型、面积做方案规划,最终由乡村振兴公司比对筛选出更具特色、更具竞争力的新业态。  除了吸引青年入乡、打造吸引岛城年轻人的新消费场景,村里定期举办路下市集,还打造了订单派工模式,带动150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灵活增收。2023年,乡创基地整体营收超15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增长32.69%。  截至目前,普陀区已建成乡创基地7个,集聚新业态230余家,吸引1350余名高校毕业生下乡创业就业。在普陀区最偏远的东极岛乡创基地,超一半农创客是“游客变创客”的外来大学生。

十二月 5, 2024 - 13:04
 4979
海岛乡村,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本报讯 (记者 祝梅) 漫步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扑面而来的一股稻米香吸引人们走进“兔子集市”。集市主理人夏子喻是土生土长的“岛民”,2022年回村开出首家线下体验店。她把目光瞄向了当地特产观音米。“海岛湿气重,我曾在云南看到过一些炒制米的做法,就想试试看能不能融合。”她说,现在,游客来店里体验炒米、煮上一杯加入海稻米的佛茶,也会把这些新的海岛特色伴手礼带回家。

  挖掘海岛的宝藏农特产品,通过IP开发、产品商品化,让它们更有价值,也走得更远。夏子喻已组建起一支21人的团队,带动孵化一批村播。“舟山的农产品量不大,但都很有特色,我们希望开拓出更多互动方式和消费场景,赋予海岛乡村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她说。

  在黄杨尖村,像夏子喻这样的农创客已有160余人。2022年,舟山市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普陀区以此为契机,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在黄杨尖村路下徐成立全市首个乡创基地。

  “我们从2020年开始盘活村里的闲置农房,按每年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向村民一次性付清十年的租金。”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村里制定了一套联合经营政策,入驻村里的新业态经营者可以享受免房租、装修补贴等一系列福利,截至目前,黄杨尖村盘活的闲置房屋已引入孵化特色乡创项目50余个。

  在海边公路把后备箱咖啡做出人气的谢俊伍、徐嘉谦夫妇,考察了舟山城区、乡村不少地方,最终被路下徐的创业氛围和政策所吸引,在村里开出“55·公路咖啡生活馆”。夫妇俩主打咖啡制作,谢俊伍的母亲则操刀湘菜,选用的是当地最新鲜的农产品。

  谢俊伍说,来村里开店的第二年,他们接到舟山市朱家尖大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邀请,今年5月在景区开出分店。“那里是舟山看海的好位置,我们设计了特色杯套和明信片。”他说,一杯村咖带大家体验田园慢生活,也让更多游客领略到不一样的海岛风情。

  如今,来黄杨尖村创业已是“一房难求”。村里盘活一批闲置农房后会统一对外招商,有意向入驻的农创客可以先来村里看房,根据地段、房型、面积做方案规划,最终由乡村振兴公司比对筛选出更具特色、更具竞争力的新业态。

  除了吸引青年入乡、打造吸引岛城年轻人的新消费场景,村里定期举办路下市集,还打造了订单派工模式,带动150余人次村民在家门口灵活增收。2023年,乡创基地整体营收超15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增长32.69%。

  截至目前,普陀区已建成乡创基地7个,集聚新业态230余家,吸引1350余名高校毕业生下乡创业就业。在普陀区最偏远的东极岛乡创基地,超一半农创客是“游客变创客”的外来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