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是高低搭配中的低端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长期“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的歼-35,终于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与公众正式见面了。更加准确地说,这是空军型的歼-35A。在模型展中,中航还展示了海军型的歼-35。 从“鹘鹰”到歼-35 歼-35A是一个漫长、曲折的故事。这个故事从12年前一辆大板车上用伪装布严严实实包裹起来的飞机机体开始,也因此在当时被戏称为“粽子机”。四个月后首飞时,官宣这是FC-31“鹘鹰”技术验证机。与歼-20采用鸭式布局不同,“鹘鹰”采用正常布局,外观介于F-22和F-35之间。 当年的“粽子机” 资料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鹘鹰”终身黑户口的危险挥之不去,直到得到中国海军的青睐,投资研发成为下一代舰载隐身战斗机,最终定型为歼-35。 歼-15系列(包括歼-15T、歼-15D)是当前中国海军唯一的舰载战斗机。作为重型舰载战斗机,歼-15系列速度快、航程远、载弹大、武器系统先进。歼-15T不仅增加了弹射起飞能力,还将机载系统全面升级,极大提高了“内秀”。歼-15D则极大强化了电子战能力,不仅为舰载机力量提供伴随电磁攻防能力,还可以作为独立使用的电磁突击力量。 歼-15系列还将长期作为中国舰载空中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但隐身短板也无法忽视。对中国海军来说,需要的是一款隐身的舰载战斗机。 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歼-20上舰? 确实,歼-20上舰有隐身、重型的优势,已经在空军的使用中得到检验和认可,还可能通过空海军共用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当然,这里的共用是广义共用,上舰肯定需要做适当的改装,如加强起落架和机体、加装着陆尾钩、发动机和机载设备防盐雾等,但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中国通过歼-15的研制已经取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以应用到歼-20的上舰改装上。 问题是歼-20的气动外形并不适合上舰,因为很难用襟翼增升。 战斗机起飞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起飞重量、加速度、滑跑距离。战斗机永远需要更大的起飞重量,这意味着更多的燃油和机载武器,或者说更大的作战耐力。但发动机推力和弹射功率是有限的,在陆地上,更大的起飞重量可以通过加长跑道滑跑来补偿,但航母的起飞甲板长度有限,需要用襟翼增升来补偿。 正常布局飞机的机翼位置居中,襟翼产生的额外升力距离重心很近,可以看作是“纯升力”。无尾三角翼没有尾翼,襟翼、副翼在机尾合一,产生额外升力的同时有一个低头力矩,导致机翼迎角降低,最终抵消所有增升效果。 歼-20主翼靠后 新华社 鸭式布局在本质上是无尾三角翼的改型。鸭翼的翼面积太小,只能用于姿态控制,但产生的升力微不足道,更是“打不过”面积很大的襟翼。这正是歼-20难以上舰的最大障碍。 歼-20是静不稳定的,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有天然的抬头趋势。有人据此认为这就足够短距起飞了,并不需要放下襟翼。但这是以达到一定速度为前提的,而航母上没有足够的甲板长度使飞机达到足够的速度并发挥静不稳定性。 就现有航空技术而言,正常布局和大面积襟翼才符合舰载战斗机的需要,鸭式并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名花无主的“鹘鹰”成为天赐良机,加上沈飞还具有丰富的舰载机经验,自然得到中国海军的青睐。 “鹘鹰”是单座双发双垂尾的中型战斗机。在理想情况下,海军需要的是放大到对标歼-20的“超级鹘鹰”重型战斗机,包括换用双大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海军的航母数量有限,舰载战斗机的数量需求也有限,高低搭配以扩大总量的压力不大,全高配置更加合适。 虽然“鹘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放大到重型战斗机的话,除了气动和设计上的总体理念,几乎所有细节设计都需要重做。中国海军的研发重点毕竟还是舰船,不是飞机,在下一代战斗机的问题上,还是拿来主义为好。“鹘鹰”只是中型战斗机,不理想,但够用。 当然,从“鹘鹰”到歼-35,历经多次大改。最显著的改动是双垂尾从梯形改为后掠形,前起落架机轮改为双轮,加装了大型尾钩。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机载电子设备、隐身涂料的进步更是反映了歼-20问世以来十几年中国在相关方面的技术进步。改回到空军型,只需要前起改回单论、取消尾钩,工作量不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长期“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的歼-35,终于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与公众正式见面了。更加准确地说,这是空军型的歼-35A。在模型展中,中航还展示了海军型的歼-35。
从“鹘鹰”到歼-35
歼-35A是一个漫长、曲折的故事。这个故事从12年前一辆大板车上用伪装布严严实实包裹起来的飞机机体开始,也因此在当时被戏称为“粽子机”。四个月后首飞时,官宣这是FC-31“鹘鹰”技术验证机。与歼-20采用鸭式布局不同,“鹘鹰”采用正常布局,外观介于F-22和F-35之间。
当年的“粽子机” 资料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鹘鹰”终身黑户口的危险挥之不去,直到得到中国海军的青睐,投资研发成为下一代舰载隐身战斗机,最终定型为歼-35。
歼-15系列(包括歼-15T、歼-15D)是当前中国海军唯一的舰载战斗机。作为重型舰载战斗机,歼-15系列速度快、航程远、载弹大、武器系统先进。歼-15T不仅增加了弹射起飞能力,还将机载系统全面升级,极大提高了“内秀”。歼-15D则极大强化了电子战能力,不仅为舰载机力量提供伴随电磁攻防能力,还可以作为独立使用的电磁突击力量。
歼-15系列还将长期作为中国舰载空中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但隐身短板也无法忽视。对中国海军来说,需要的是一款隐身的舰载战斗机。
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歼-20上舰?
确实,歼-20上舰有隐身、重型的优势,已经在空军的使用中得到检验和认可,还可能通过空海军共用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当然,这里的共用是广义共用,上舰肯定需要做适当的改装,如加强起落架和机体、加装着陆尾钩、发动机和机载设备防盐雾等,但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中国通过歼-15的研制已经取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以应用到歼-20的上舰改装上。
问题是歼-20的气动外形并不适合上舰,因为很难用襟翼增升。
战斗机起飞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起飞重量、加速度、滑跑距离。战斗机永远需要更大的起飞重量,这意味着更多的燃油和机载武器,或者说更大的作战耐力。但发动机推力和弹射功率是有限的,在陆地上,更大的起飞重量可以通过加长跑道滑跑来补偿,但航母的起飞甲板长度有限,需要用襟翼增升来补偿。
正常布局飞机的机翼位置居中,襟翼产生的额外升力距离重心很近,可以看作是“纯升力”。无尾三角翼没有尾翼,襟翼、副翼在机尾合一,产生额外升力的同时有一个低头力矩,导致机翼迎角降低,最终抵消所有增升效果。
歼-20主翼靠后 新华社
鸭式布局在本质上是无尾三角翼的改型。鸭翼的翼面积太小,只能用于姿态控制,但产生的升力微不足道,更是“打不过”面积很大的襟翼。这正是歼-20难以上舰的最大障碍。
歼-20是静不稳定的,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有天然的抬头趋势。有人据此认为这就足够短距起飞了,并不需要放下襟翼。但这是以达到一定速度为前提的,而航母上没有足够的甲板长度使飞机达到足够的速度并发挥静不稳定性。
就现有航空技术而言,正常布局和大面积襟翼才符合舰载战斗机的需要,鸭式并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名花无主的“鹘鹰”成为天赐良机,加上沈飞还具有丰富的舰载机经验,自然得到中国海军的青睐。
“鹘鹰”是单座双发双垂尾的中型战斗机。在理想情况下,海军需要的是放大到对标歼-20的“超级鹘鹰”重型战斗机,包括换用双大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海军的航母数量有限,舰载战斗机的数量需求也有限,高低搭配以扩大总量的压力不大,全高配置更加合适。
虽然“鹘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放大到重型战斗机的话,除了气动和设计上的总体理念,几乎所有细节设计都需要重做。中国海军的研发重点毕竟还是舰船,不是飞机,在下一代战斗机的问题上,还是拿来主义为好。“鹘鹰”只是中型战斗机,不理想,但够用。
当然,从“鹘鹰”到歼-35,历经多次大改。最显著的改动是双垂尾从梯形改为后掠形,前起落架机轮改为双轮,加装了大型尾钩。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机载电子设备、隐身涂料的进步更是反映了歼-20问世以来十几年中国在相关方面的技术进步。改回到空军型,只需要前起改回单论、取消尾钩,工作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