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被迫削弱对华合作,能从美国获得回报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鹏】 2月20日,针对美国驻巴拿马使馆关于新任南方司令部司令访问巴拿马的新闻稿中提及:将同巴方官员探讨“避免运河区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控制”,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严正声明如下: 中方从未参与运河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所谓中国控制运河纯属谎言。恰恰是美国在不断威胁“收回”运河,试图重新控制运河。美方破坏中巴关系的行径不得人心,不会得逞。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不断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打压胁迫,试图迫使它们站队己方,掀起一场围堵中国的“新冷战”。巴拿马被迫为特朗普政府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付出巨大的代价,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被迫付出此种代价。那么,特朗普政府可以这么肆意霸凌不他国而不必承担后果吗?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特朗普为何盯上了巴拿马? 特朗普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美国“将再次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国家”。他为此承诺将增加美国的财富和扩大“我们的领土”。他公开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控制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还希望依靠“经济力量”推动加拿大加入美国。 特朗普盯上巴拿马运河并非偶然为之,而是早已有迹可查。2017年,他在会见到访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2014年至2019年执政)时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巴拿马运河运转良好,我觉着我们干得很棒,修建了这条运河,对吗?”2024年12月21日,已是当选总统的他发文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美国将“收回”这条运河;今年1月20日,他在总统就职演讲中再次声称将“收回”巴拿马运河。一连串的此类言论意味着巴拿马运河和巴拿马将成为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外交争夺之中的关键议题。 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折射了美国人对巴拿马运河抱有的复杂情感。历史上,修建巴拿马运河被视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制空力量不发达的年代,美国依靠这条运河获得一条便捷的两洋通道,实现对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军事控制。 巴拿马运河包含美国的工程成就和医疗成就,被美国人视为自己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二战之后,美国继续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必要性显著下降。这既是因为运河的军事价值下降,也是因为维持运河运转逐渐沦为财政包袱,巴拿马的民族主义反抗情绪也成为一个让美国头疼的棘手问题。因此,杜鲁门提议“放弃这条大沟”,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也认真考虑交出这条运河;时至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总统吉米·卡特做出决断,同意把运河交还巴拿马。 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建成后,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数十年的管理。 ASSOCIATED PRESS 但是,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作祟,反对卡特决定的声浪此起彼伏。1976年,罗纳德·里根在谈到巴拿马运河时说:“我们买下它,我们出钱修建它,它是我们的!”随着最终移交日期(1999年12月31日)的到来,美国人的内心矛盾愈加强烈,克林顿总统在最后时刻取消参加移交仪式的计划,副总统戈尔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推脱不去。美方代表只有前总统卡特和一些低级别的国务院官员。 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也隐含美国人的嫉妒心理。美国人起初并不看好巴拿马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良好地管理巴拿马运河。事实则是,巴拿马在接管运河的20多年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使其畅通无阻,还能够实现盈利。至2016年,巴拿马独立主持完成这条运河通航百年以来的最大规模扩建。 令美方感到恼火之处是,巴拿马在扩建工程竞标时,竟然没有选择美国企业,而是选择西班牙企业为首的运河联合集团(GUPC)。2016年,《纽约时报》在运河扩建完工之际发文称:这条被扩建的运河前景堪忧,其安全性、建筑质量和经济可行性都存在问题。这篇文章强烈批评巴拿马没有选择美国企业承建,暗示竞标过程存在腐败。 特朗普的意图不仅仅是控制巴拿马运河,更要压服巴拿马这个国家。2017年,巴拿马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完成与中国的建交工作,意在防范美国的阻挠破坏。时任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在采访中表示,巴方在中巴建交前一个小时“给美国驻巴拿马大使打了一个电话,告知我们的决定”。巴方的这一做法无疑在特朗普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2018年,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相继与中国建交,被美方视为效仿巴方做法。美方两任国务卿(蒂勒森和蓬佩奥)在年内相继访巴,对其进行施压。 巴拿马前总统巴雷拉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上与青年合影 简言之,特朗普利用巴拿马运河议题大做文章,力图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迫使巴拿马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屈服于美国意志。外界普遍猜测,特朗普之所以围绕巴拿马运河做出咄咄逼人的表态,其真实动机是恐吓巴方,迫使其向美方做出让步。巴拿马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塔皮亚(Euclides Tapia)指出,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把巴方“与中国的关系降至最小程度”。 第二,在巴拿马运河通航费用上占便宜。巴拿马在接管运河之后,成立独立性很高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完全按照市场方式向通航船只收取费用,强调各国通航费用的非歧视性。特朗普政府无视巴方的立场,非要为美方船只取得免费通航权利。一个潜在的原因是,它希望扩大美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气对东亚的出口,而此类产品的运输都是取道巴拿马运河。美方的心态如此着急,以至于在今年2月5日单方面宣布,美国政府船只现在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随后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让美国政府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 第三,震慑中美洲国家。在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之后,拉美国家并未跟从,而是坚持积极的不结盟政策,保持其对华合作。中美洲国家不顾美方阻挠,通过与中国建交或复交,积极推动对华关系向前走。因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选择中美洲作为他就职之后的首次出访目的地,在2月1日至6日访问巴拿马、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多米尼加,进一步向其施加压力,企图迫使它们跟随美国脚步。 中巴合作:给巴拿马带来什么? 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以这条运河为抓手,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巴拿马大力发展转口运输业务,设立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科隆自由贸易区,推出各类优惠营商政策,吸引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在此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带动海运业、金融业、旅游业等本土产业的发展。 为保持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力,巴拿马在2007年至2016年间对其进行扩建。在扩建之前,这条运河能够通行的最大货轮是搭载500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在扩建之后,运载1.3万个至1.4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可以畅通无阻。对于美洲西海岸与东亚的贸易而言,途经这条运河的航线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中国货轮通过巴拿马运河望花船闸 随着运河扩建工程的结束,巴拿马开始构想未来的发展。第一,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即便在扩建之后,这条运河的最大通行能力仍然落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苏伊士运河,后者能够让运载2.1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大型货轮通航。第二,希望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打造新的支柱产业。鉴于扩建工程提升了巴拿马的投资吸引力,该国政府在运河沿线规划和建设多个工业园区,大力吸引各国企业前来投资设厂、发展制造业的组装和深加工。第三,希望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未能够崛起为西半球的新加坡。 在这一背景下,巴拿马产生更强烈的发展对华关系意愿。中巴建交有望使巴方获得以下好处:第一,为本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可以依靠中国在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打造新的支柱产业;第二,成为中资企业进入西半球市场/拉美市场的门户,吸引中资企业前来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增强自身作为西半球商贸中心的作用;第三,借助中国的支持增强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性,平衡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力。 由于美国的种种干扰,中巴两国经历重重曲折、直至2017年才得以建立外交关系。 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鹏】
2月20日,针对美国驻巴拿马使馆关于新任南方司令部司令访问巴拿马的新闻稿中提及:将同巴方官员探讨“避免运河区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控制”,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严正声明如下:
中方从未参与运河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所谓中国控制运河纯属谎言。恰恰是美国在不断威胁“收回”运河,试图重新控制运河。美方破坏中巴关系的行径不得人心,不会得逞。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不断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打压胁迫,试图迫使它们站队己方,掀起一场围堵中国的“新冷战”。巴拿马被迫为特朗普政府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付出巨大的代价,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被迫付出此种代价。那么,特朗普政府可以这么肆意霸凌不他国而不必承担后果吗?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特朗普为何盯上了巴拿马?
特朗普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美国“将再次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国家”。他为此承诺将增加美国的财富和扩大“我们的领土”。他公开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控制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还希望依靠“经济力量”推动加拿大加入美国。
特朗普盯上巴拿马运河并非偶然为之,而是早已有迹可查。2017年,他在会见到访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2014年至2019年执政)时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巴拿马运河运转良好,我觉着我们干得很棒,修建了这条运河,对吗?”2024年12月21日,已是当选总统的他发文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美国将“收回”这条运河;今年1月20日,他在总统就职演讲中再次声称将“收回”巴拿马运河。一连串的此类言论意味着巴拿马运河和巴拿马将成为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外交争夺之中的关键议题。
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折射了美国人对巴拿马运河抱有的复杂情感。历史上,修建巴拿马运河被视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制空力量不发达的年代,美国依靠这条运河获得一条便捷的两洋通道,实现对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军事控制。
巴拿马运河包含美国的工程成就和医疗成就,被美国人视为自己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二战之后,美国继续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必要性显著下降。这既是因为运河的军事价值下降,也是因为维持运河运转逐渐沦为财政包袱,巴拿马的民族主义反抗情绪也成为一个让美国头疼的棘手问题。因此,杜鲁门提议“放弃这条大沟”,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也认真考虑交出这条运河;时至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总统吉米·卡特做出决断,同意把运河交还巴拿马。
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建成后,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数十年的管理。 ASSOCIATED PRESS
但是,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作祟,反对卡特决定的声浪此起彼伏。1976年,罗纳德·里根在谈到巴拿马运河时说:“我们买下它,我们出钱修建它,它是我们的!”随着最终移交日期(1999年12月31日)的到来,美国人的内心矛盾愈加强烈,克林顿总统在最后时刻取消参加移交仪式的计划,副总统戈尔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推脱不去。美方代表只有前总统卡特和一些低级别的国务院官员。
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也隐含美国人的嫉妒心理。美国人起初并不看好巴拿马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良好地管理巴拿马运河。事实则是,巴拿马在接管运河的20多年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使其畅通无阻,还能够实现盈利。至2016年,巴拿马独立主持完成这条运河通航百年以来的最大规模扩建。
令美方感到恼火之处是,巴拿马在扩建工程竞标时,竟然没有选择美国企业,而是选择西班牙企业为首的运河联合集团(GUPC)。2016年,《纽约时报》在运河扩建完工之际发文称:这条被扩建的运河前景堪忧,其安全性、建筑质量和经济可行性都存在问题。这篇文章强烈批评巴拿马没有选择美国企业承建,暗示竞标过程存在腐败。
特朗普的意图不仅仅是控制巴拿马运河,更要压服巴拿马这个国家。2017年,巴拿马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完成与中国的建交工作,意在防范美国的阻挠破坏。时任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在采访中表示,巴方在中巴建交前一个小时“给美国驻巴拿马大使打了一个电话,告知我们的决定”。巴方的这一做法无疑在特朗普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2018年,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相继与中国建交,被美方视为效仿巴方做法。美方两任国务卿(蒂勒森和蓬佩奥)在年内相继访巴,对其进行施压。
巴拿马前总统巴雷拉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上与青年合影
简言之,特朗普利用巴拿马运河议题大做文章,力图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迫使巴拿马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屈服于美国意志。外界普遍猜测,特朗普之所以围绕巴拿马运河做出咄咄逼人的表态,其真实动机是恐吓巴方,迫使其向美方做出让步。巴拿马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塔皮亚(Euclides Tapia)指出,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把巴方“与中国的关系降至最小程度”。
第二,在巴拿马运河通航费用上占便宜。巴拿马在接管运河之后,成立独立性很高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完全按照市场方式向通航船只收取费用,强调各国通航费用的非歧视性。特朗普政府无视巴方的立场,非要为美方船只取得免费通航权利。一个潜在的原因是,它希望扩大美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气对东亚的出口,而此类产品的运输都是取道巴拿马运河。美方的心态如此着急,以至于在今年2月5日单方面宣布,美国政府船只现在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随后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让美国政府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
第三,震慑中美洲国家。在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之后,拉美国家并未跟从,而是坚持积极的不结盟政策,保持其对华合作。中美洲国家不顾美方阻挠,通过与中国建交或复交,积极推动对华关系向前走。因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选择中美洲作为他就职之后的首次出访目的地,在2月1日至6日访问巴拿马、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多米尼加,进一步向其施加压力,企图迫使它们跟随美国脚步。
中巴合作:给巴拿马带来什么? 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以这条运河为抓手,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巴拿马大力发展转口运输业务,设立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科隆自由贸易区,推出各类优惠营商政策,吸引许多国际企业选择在此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带动海运业、金融业、旅游业等本土产业的发展。
为保持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力,巴拿马在2007年至2016年间对其进行扩建。在扩建之前,这条运河能够通行的最大货轮是搭载500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在扩建之后,运载1.3万个至1.4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可以畅通无阻。对于美洲西海岸与东亚的贸易而言,途经这条运河的航线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中国货轮通过巴拿马运河望花船闸
随着运河扩建工程的结束,巴拿马开始构想未来的发展。第一,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即便在扩建之后,这条运河的最大通行能力仍然落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苏伊士运河,后者能够让运载2.1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大型货轮通航。第二,希望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打造新的支柱产业。鉴于扩建工程提升了巴拿马的投资吸引力,该国政府在运河沿线规划和建设多个工业园区,大力吸引各国企业前来投资设厂、发展制造业的组装和深加工。第三,希望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未能够崛起为西半球的新加坡。
在这一背景下,巴拿马产生更强烈的发展对华关系意愿。中巴建交有望使巴方获得以下好处:第一,为本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可以依靠中国在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打造新的支柱产业;第二,成为中资企业进入西半球市场/拉美市场的门户,吸引中资企业前来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增强自身作为西半球商贸中心的作用;第三,借助中国的支持增强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性,平衡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力。
由于美国的种种干扰,中巴两国经历重重曲折、直至2017年才得以建立外交关系。
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