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遇到……

  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民间有着冬至祭祖的传统,通常天还没亮,人们便早早地出门了,上山扫墓、祭祖,呼吸着清冷而宁静的空气,怀念着逝去的亲友。  让人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的一次走访。  还是秋高气爽的时候,由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与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中国文化记者汶川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汶川。  这是我第一次到访汶川。  记忆里,每当谈到汶川,气氛总是有些沉重。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开启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国救灾行动。  然而,我不想再重复汶川的悲伤。尽管站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定格的时钟雕塑、坍塌的教学楼是如此震撼而令人痛惜;尽管在映秀震中博物馆,面对一件件抗震救灾的展品,每个人夺眶而出的眼泪是那么真实而滚烫……  三天多的采访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因为当地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全景式的汶川,热情邀请大家多看一点,多感受一些。我们深入乡镇、社区、学校、文化景观景点……一路走来,看到的不是停在原点的过去,而是处处焕发的生机。  我想说说,这趟采访中遇到的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中巴司机李大哥。  我因为一场会议打破了原本计划,抵达成都已近半夜,错过了当天接站的大巴。  工作人员非常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比你们平原,山路多,晚上没车,要辛苦你明天一早坐中巴过来了。  她教我打开公交系统的小程序下单,选择时间、上车点和下车点,付款完成。  第二天7点,车子准时来到了酒店门口。接站的司机大哥非常热情,核对时间后,帮我和另一位赶着开会的老师一起放好行李。说是中巴,其实类似“定制公交”,7座的车,一趟坐满。  在成都市区里定点上车,到汶川绵虒收费口下车。中巴的价格,打车的享受。这哪里有什么不方便?  我们问:“路难走吗?要多久到?”  李大哥一路稳稳地开着,话不多,只在停车时回应几句。他告诉我们,由成都去汶川,全程是高速公路,两小时即可到达。一路穿山而过隧道一个接一个,长的有五六公里;隧道外一些离山崖较近的路段,则建有钢筋水泥的棚洞,不用担心落石。  当年,由成都往汶川的路极其难行,公路狭窄且沿河傍山,随时都有滑坡塌方的危险。  同行队伍里有位老师,曾在震后第一时间来采访。他还记得,有医疗队在地震当天即飞赴成都,从双流机场乘车赶往汶川,八个多小时,车子才刚过都江堰,还不到全程的一半。  有这样安全便捷的交通,又有因海拔一千多米而清凉怡人的自然环境,如今,汶川已是成都的后花园。春天看花,夏季避暑,秋观红叶,冬日赏雪,四季都“巴适得很”。  第二个人,是漩口镇宣传委员小蔡。  那天,大巴车沿着山路开了许久,最后几乎是呈45度上了坡,来到一片风光秀丽的景点,当地叫它——云里雾里樱花里。  秋季,400余亩樱花树叶已经泛黄变红,远眺一片好风光。蓝天白云之下,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将山峦装点得瑰丽多姿。每到周末,自然的风光配以餐饮、民宿等业态,吸引着远近游客不断前来。  “过去,这里分布着多家砖厂、地条钢厂以及炼胶厂,一度是严重污染的重灾区。震后重建过程中,我们依法关闭拆除工厂,严格推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恢复生态环境,还原绿水青山。你看,现在这里植被丰富,林木繁盛,山间溪流淙淙,年均气温14℃,凉爽宜人,凭借着优质的生态环境,这个昔日空气污浊、溪流污染的村庄,变身为川西名副其实的康养圣地。”  现场负责介绍的就是小蔡。听说好几位记者都来自浙江,他热情地掏出手机,加上了大家的微信。  “我在你们长兴县挂职半年,刚回来。”说起长兴的乡村旅游,他头头是道,对水口乡农家乐和八都岕乡村休闲旅游这些典型十分熟悉。发展康养旅游、民宿经济等理念,就这样一起带了回来。当地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升级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的韵味,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增收百余万元。  对口帮扶,不仅是人和理念的流动,更是要有实打实的动作。2022年,浙江省长兴县将自己的“金名片”吊瓜产业作为对口帮扶汶川县的产业之一,在漩口镇集中村进行试种,经过2年的精心培育,今年种植基地的50亩吊瓜长势良好,实现大丰收。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来料加工产业园里,当地妇女在制作销往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按件计费,十分便捷;农产品产业园里,他们感谢浙江帮助搭建的直播基地,让当地农产品销往全国。  还有一个人,是隔壁民宿的管家羌族姑娘阿娥。  一天晚饭后,我们结伴在农庄周边散步,发现农庄隔壁是一间名字非常现代化的酒店——太空舱。  深山农庄边的太空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走近一看,这是一个高档度假酒店,9间客房由9个太空舱构成,每个舱都带有独立菜园和私汤,不但有依山傍水的优越自然风光,还有全景落地玻璃窗、全屋智能设备的现代化配套。夜晚躺在房间里,就能欣赏繁星点点。  阿娥不过20岁出头,本来静静地坐在秋千上看书。遇到我们点单,便进屋做咖啡去了。几分钟后,端出一杯咖啡,不是速溶,是手冲的。“尝尝看,这是我来这里工作后专门学的。”她笑着说。  汶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文化有传承、有创新,更有交融,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距汶川县城80公里的水磨古镇,早在商代就有部落聚居。现在这里居住有藏、羌、汉等民族。地震让这里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震后,这里由广东佛山对口援助,依据古镇原有的建筑布局,修旧如旧,昔日古镇重现于世。  映秀镇上,民族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画卷。在羌绣非遗工坊内,笔记本、手提包、茶席、团扇……大大小小的物件上,羌绣图案如鲜花绽放,色彩斑斓,吸引不少人驻足选购。  回想着那几天,看到最多的是笑脸,是凤凰涅槃后的重生。各族群众的欢歌笑语,也感染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十二月 22, 2024 - 09:57
 5350
在汶川,遇到……

  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民间有着冬至祭祖的传统,通常天还没亮,人们便早早地出门了,上山扫墓、祭祖,呼吸着清冷而宁静的空气,怀念着逝去的亲友。

  让人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的一次走访。

  还是秋高气爽的时候,由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与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中国文化记者汶川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汶川。

  这是我第一次到访汶川。

  记忆里,每当谈到汶川,气氛总是有些沉重。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开启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国救灾行动。

  然而,我不想再重复汶川的悲伤。尽管站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定格的时钟雕塑、坍塌的教学楼是如此震撼而令人痛惜;尽管在映秀震中博物馆,面对一件件抗震救灾的展品,每个人夺眶而出的眼泪是那么真实而滚烫……

  三天多的采访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因为当地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全景式的汶川,热情邀请大家多看一点,多感受一些。我们深入乡镇、社区、学校、文化景观景点……一路走来,看到的不是停在原点的过去,而是处处焕发的生机。

  我想说说,这趟采访中遇到的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中巴司机李大哥。

  我因为一场会议打破了原本计划,抵达成都已近半夜,错过了当天接站的大巴。

  工作人员非常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比你们平原,山路多,晚上没车,要辛苦你明天一早坐中巴过来了。

  她教我打开公交系统的小程序下单,选择时间、上车点和下车点,付款完成。

  第二天7点,车子准时来到了酒店门口。接站的司机大哥非常热情,核对时间后,帮我和另一位赶着开会的老师一起放好行李。说是中巴,其实类似“定制公交”,7座的车,一趟坐满。

  在成都市区里定点上车,到汶川绵虒收费口下车。中巴的价格,打车的享受。这哪里有什么不方便?

  我们问:“路难走吗?要多久到?”

  李大哥一路稳稳地开着,话不多,只在停车时回应几句。他告诉我们,由成都去汶川,全程是高速公路,两小时即可到达。一路穿山而过隧道一个接一个,长的有五六公里;隧道外一些离山崖较近的路段,则建有钢筋水泥的棚洞,不用担心落石。

  当年,由成都往汶川的路极其难行,公路狭窄且沿河傍山,随时都有滑坡塌方的危险。

  同行队伍里有位老师,曾在震后第一时间来采访。他还记得,有医疗队在地震当天即飞赴成都,从双流机场乘车赶往汶川,八个多小时,车子才刚过都江堰,还不到全程的一半。

  有这样安全便捷的交通,又有因海拔一千多米而清凉怡人的自然环境,如今,汶川已是成都的后花园。春天看花,夏季避暑,秋观红叶,冬日赏雪,四季都“巴适得很”。

  第二个人,是漩口镇宣传委员小蔡。

  那天,大巴车沿着山路开了许久,最后几乎是呈45度上了坡,来到一片风光秀丽的景点,当地叫它——云里雾里樱花里。

  秋季,400余亩樱花树叶已经泛黄变红,远眺一片好风光。蓝天白云之下,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将山峦装点得瑰丽多姿。每到周末,自然的风光配以餐饮、民宿等业态,吸引着远近游客不断前来。

  “过去,这里分布着多家砖厂、地条钢厂以及炼胶厂,一度是严重污染的重灾区。震后重建过程中,我们依法关闭拆除工厂,严格推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恢复生态环境,还原绿水青山。你看,现在这里植被丰富,林木繁盛,山间溪流淙淙,年均气温14℃,凉爽宜人,凭借着优质的生态环境,这个昔日空气污浊、溪流污染的村庄,变身为川西名副其实的康养圣地。”

  现场负责介绍的就是小蔡。听说好几位记者都来自浙江,他热情地掏出手机,加上了大家的微信。

  “我在你们长兴县挂职半年,刚回来。”说起长兴的乡村旅游,他头头是道,对水口乡农家乐和八都岕乡村休闲旅游这些典型十分熟悉。发展康养旅游、民宿经济等理念,就这样一起带了回来。当地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升级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的韵味,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增收百余万元。

  对口帮扶,不仅是人和理念的流动,更是要有实打实的动作。2022年,浙江省长兴县将自己的“金名片”吊瓜产业作为对口帮扶汶川县的产业之一,在漩口镇集中村进行试种,经过2年的精心培育,今年种植基地的50亩吊瓜长势良好,实现大丰收。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来料加工产业园里,当地妇女在制作销往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按件计费,十分便捷;农产品产业园里,他们感谢浙江帮助搭建的直播基地,让当地农产品销往全国。

  还有一个人,是隔壁民宿的管家羌族姑娘阿娥。

  一天晚饭后,我们结伴在农庄周边散步,发现农庄隔壁是一间名字非常现代化的酒店——太空舱。

  深山农庄边的太空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走近一看,这是一个高档度假酒店,9间客房由9个太空舱构成,每个舱都带有独立菜园和私汤,不但有依山傍水的优越自然风光,还有全景落地玻璃窗、全屋智能设备的现代化配套。夜晚躺在房间里,就能欣赏繁星点点。

  阿娥不过20岁出头,本来静静地坐在秋千上看书。遇到我们点单,便进屋做咖啡去了。几分钟后,端出一杯咖啡,不是速溶,是手冲的。“尝尝看,这是我来这里工作后专门学的。”她笑着说。

  汶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文化有传承、有创新,更有交融,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距汶川县城80公里的水磨古镇,早在商代就有部落聚居。现在这里居住有藏、羌、汉等民族。地震让这里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震后,这里由广东佛山对口援助,依据古镇原有的建筑布局,修旧如旧,昔日古镇重现于世。

  映秀镇上,民族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画卷。在羌绣非遗工坊内,笔记本、手提包、茶席、团扇……大大小小的物件上,羌绣图案如鲜花绽放,色彩斑斓,吸引不少人驻足选购。

  回想着那几天,看到最多的是笑脸,是凤凰涅槃后的重生。各族群众的欢歌笑语,也感染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