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落地 浙江准备好了

  今年1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于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11月27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发布会现场,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了《建设方案》的重点内容、浙江建设枢纽的下一步行动方向。  枢纽事关重大  枢纽落地,事关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枢纽本身,意义重大。  其一,关乎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储备运输与加工交易相结合,可以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强化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优势。  其二,关乎高标准开放。通过推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可以提升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其三,关乎高水平保障。通过加强储运设施及相关平台的建设,提升大宗商品储备能力,可以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所所长张丹认为,《建设方案》为其他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提升探索了路径和方向。  为什么是浙江?  看特色,“大宗”二字,贯穿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  自2017年设立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建成了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成了油气吞吐量、铁矿石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大宗商品枢纽大港。  看基础,浙江为大宗商品做好了物流保障。  自贸试验区内有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贸易网络覆盖全球600多个港口,区内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容量大,项目易于落地。  看创新,浙江在大宗商品领域有一系列改革。  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环节,浙江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52项。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介绍,浙江正在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依托大宗商品产业优势,加速自贸试验区3.0版建设。《建设方案》的出台,有利于通过国家赋能,发挥舟山、宁波片区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两大片区的深度联动,并带动周边区域,更好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此外,通过构建国际通用的大宗商品贸易规则,既能推动有条件的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交易,又能集聚全球大宗商品资源商、生产商和贸易商,有效提升浙江大宗商品供应链保障能力。  同时,枢纽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大宗商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建设方案》推进储备运输与加工贸易的结合,通过多品类、全产业链的发展,浙江能够深度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交流合作。  方案干货满满  《建设方案》的发布,让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有了建设指南。  《建设方案》针对油气、矿石、粮食等重点品种,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和海事服务等5个方面,统筹考虑金融、人员等配套政策,提出了15条重点任务。  比如,《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在铁矿石领域,延伸发展铁矿石中下游加工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混配矿分销中心。在粮食领域,支持舟山建设现货大豆保税交易库,开展大豆进口现货实物交收试点,打通进口大豆在境内现货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再如,《建设方案》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构建与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推进大宗商品领域高水平开放。  贸易自由化方面,研究在舟山衢山岛及周边岛屿建设大宗商品特色型综合保税区,创新大宗商品保税监管模式,提升大宗商品通关效能。  国际投资合作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宗商品领域重点企业在境内首发上市,鼓励相关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融资,吸引资源商、贸易商集聚,增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大宗商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分层设立土地使用权,在不改变地表原有地类和使用现状的前提下,探索设立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此外,《建设方案》提到,构建多层次的期现货市场、建立高水平的期现货交易模式。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峥嵘介绍,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业务生态,将期货衍生品和现货贸易紧密结合到一起,能够帮助浙江广大的制造业企业平抑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活动。  “浙江期货业发展全国领先,但在现货领域,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农产品等板块,因缺少生产加工主体,贸易往往受到掣肘。”黄峥嵘说,枢纽获批后,将会满足更多商业储备流转、产业链延伸、保税交易的新兴需求,进一步提升浙江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体量和活跃度,进而产生更多的期货衍生品需求,为我国期货市场的业务发展带来新的爆发增长点。  配套政策齐备  《建设方案》出台,浙江答题。  韩杰介绍,下一步,浙江将构建“1+2+N”的省市配套政策体系。  其中,“1”指配套出台省级层面《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分阶段建设目标与重点举措。“2”指舟山片区和宁波片区,作为建设责任主体,谋划提出相关行动方案,推动各项政策落地。“N”指将积极推动省级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全方位落实好国家赋予我们的改革任务。  发布会上,两个建设主体基于各自优势特色,找准定位,提出了更详细的规划。  “大宗商品贸易的数字化发展一直是宁波的重点。”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介绍,在这一领域,宁波片区已经集聚了一批高效能运营,有生命力、首创性的企业。  下一步,宁波片区将重点在新基建、新平台、新服务“三个新”上发力,推动数字化更好赋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比如,聚焦重点品类,建设油气、新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冷链蛋白等专业大宗商品数字贸易平台。  “利用这些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的建设,达到无感、便捷、高效服务,吸引更多高能级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到我们枢纽的建设当中来。”叶苗说。  舟山市委副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副主任梁雪冬介绍,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建设方案》批复后最佳“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进枢纽建设开局起势。比如,巩固优势,舟山将为《建设方案》提到的“三基地两中心”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目标;再如,提升舟山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  围绕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舟山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完善一批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提升港口接卸能力,推进沪舟甬跨海通道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营商环境更优,市场经营主体已有期待。  数字经济时代,关键矿产品例如铜、铝、镍等,正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大宗商品领域的绝佳机会。我们正在评估在舟山设立平台公司或合资公司,同时计划做大做强宁波保税区的子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所属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威说。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以舟山、宁波片区为核心,联动发挥杭州、金义片区和联动创新区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相关优势,全力建好枢纽,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

11月 28, 2024 - 10:11
 5114
国家战略落地 浙江准备好了

  今年1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于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11月27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发布会现场,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了《建设方案》的重点内容、浙江建设枢纽的下一步行动方向。

  枢纽事关重大

  枢纽落地,事关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枢纽本身,意义重大。

  其一,关乎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储备运输与加工交易相结合,可以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强化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优势。

  其二,关乎高标准开放。通过推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可以提升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其三,关乎高水平保障。通过加强储运设施及相关平台的建设,提升大宗商品储备能力,可以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

  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所所长张丹认为,《建设方案》为其他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提升探索了路径和方向。

  为什么是浙江?

  看特色,“大宗”二字,贯穿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

  自2017年设立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建成了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成了油气吞吐量、铁矿石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大宗商品枢纽大港。

  看基础,浙江为大宗商品做好了物流保障。

  自贸试验区内有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贸易网络覆盖全球600多个港口,区内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容量大,项目易于落地。

  看创新,浙江在大宗商品领域有一系列改革。

  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环节,浙江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52项。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介绍,浙江正在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依托大宗商品产业优势,加速自贸试验区3.0版建设。《建设方案》的出台,有利于通过国家赋能,发挥舟山、宁波片区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两大片区的深度联动,并带动周边区域,更好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此外,通过构建国际通用的大宗商品贸易规则,既能推动有条件的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交易,又能集聚全球大宗商品资源商、生产商和贸易商,有效提升浙江大宗商品供应链保障能力。

  同时,枢纽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大宗商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建设方案》推进储备运输与加工贸易的结合,通过多品类、全产业链的发展,浙江能够深度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交流合作。

  方案干货满满

  《建设方案》的发布,让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有了建设指南。

  《建设方案》针对油气、矿石、粮食等重点品种,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和海事服务等5个方面,统筹考虑金融、人员等配套政策,提出了15条重点任务。

  比如,《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在铁矿石领域,延伸发展铁矿石中下游加工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混配矿分销中心。在粮食领域,支持舟山建设现货大豆保税交易库,开展大豆进口现货实物交收试点,打通进口大豆在境内现货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再如,《建设方案》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构建与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推进大宗商品领域高水平开放。

  贸易自由化方面,研究在舟山衢山岛及周边岛屿建设大宗商品特色型综合保税区,创新大宗商品保税监管模式,提升大宗商品通关效能。

  国际投资合作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宗商品领域重点企业在境内首发上市,鼓励相关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融资,吸引资源商、贸易商集聚,增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大宗商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分层设立土地使用权,在不改变地表原有地类和使用现状的前提下,探索设立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此外,《建设方案》提到,构建多层次的期现货市场、建立高水平的期现货交易模式。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峥嵘介绍,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等业务生态,将期货衍生品和现货贸易紧密结合到一起,能够帮助浙江广大的制造业企业平抑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活动。

  “浙江期货业发展全国领先,但在现货领域,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农产品等板块,因缺少生产加工主体,贸易往往受到掣肘。”黄峥嵘说,枢纽获批后,将会满足更多商业储备流转、产业链延伸、保税交易的新兴需求,进一步提升浙江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体量和活跃度,进而产生更多的期货衍生品需求,为我国期货市场的业务发展带来新的爆发增长点。

  配套政策齐备

  《建设方案》出台,浙江答题。

  韩杰介绍,下一步,浙江将构建“1+2+N”的省市配套政策体系。

  其中,“1”指配套出台省级层面《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分阶段建设目标与重点举措。“2”指舟山片区和宁波片区,作为建设责任主体,谋划提出相关行动方案,推动各项政策落地。“N”指将积极推动省级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全方位落实好国家赋予我们的改革任务。

  发布会上,两个建设主体基于各自优势特色,找准定位,提出了更详细的规划。

  “大宗商品贸易的数字化发展一直是宁波的重点。”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介绍,在这一领域,宁波片区已经集聚了一批高效能运营,有生命力、首创性的企业。

  下一步,宁波片区将重点在新基建、新平台、新服务“三个新”上发力,推动数字化更好赋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比如,聚焦重点品类,建设油气、新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冷链蛋白等专业大宗商品数字贸易平台。

  “利用这些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的建设,达到无感、便捷、高效服务,吸引更多高能级市场经营主体参与到我们枢纽的建设当中来。”叶苗说。

  舟山市委副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副主任梁雪冬介绍,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建设方案》批复后最佳“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进枢纽建设开局起势。比如,巩固优势,舟山将为《建设方案》提到的“三基地两中心”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目标;再如,提升舟山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

  围绕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舟山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完善一批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提升港口接卸能力,推进沪舟甬跨海通道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营商环境更优,市场经营主体已有期待。

  数字经济时代,关键矿产品例如铜、铝、镍等,正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大宗商品领域的绝佳机会。我们正在评估在舟山设立平台公司或合资公司,同时计划做大做强宁波保税区的子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所属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威说。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以舟山、宁波片区为核心,联动发挥杭州、金义片区和联动创新区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相关优势,全力建好枢纽,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