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制造业如何站稳“C位”当好家

  近日,连接嘉兴、上海、苏州等地的长三角氢走廊项目在嘉兴发布,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同时,15个氢能产业项目牵手嘉兴,涵盖制储运加用多个环节,总投资超32.7亿元。  不仅是“氢”风来袭,更有“新”意迭出,眼下的嘉兴工业经济释放出不少向好信号——  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65.2亿元,占GDP比重达46.2%,居全省第一;十七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58.6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工信部最新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嘉兴两个集群跻身“国家队”,为全省最多;浙江工业大县(市、区),嘉兴所属五县两区全域上榜……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嘉兴的目标是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嘉兴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工业经济正挑起发展“大梁”,制造业是最厚实的“家底”,嘉兴将把“C位”留给制造业企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基于此,嘉兴正大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智能光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核医药、柔性电子、氢能等未来产业。  全省面积倒数第二的设区市,如何以“少”生“多”——  让工业用地更高效  搬进“新家”两个多月的浙江金连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有序调试近100台新设备,投产后可年产近3亿件半导体芯片探针零件。  7年前,金连接落户嘉兴经开区嘉北街道,主营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零件制造,其生产的产品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随着产能扩大,企业租用的7500平方米厂房无法承载快速发展的需求。得知情况后,嘉兴经开区立即帮企业拓展出近20亩工业用地用于新厂房建设,努力为“俊鸟”多“腾笼”。  由此,金连接不断打开国内外市场,如今已与全球60多家封测装备企业达成合作,开发出上千款探针零件产品。企业最近定了一个小目标,力争3年内实现年销售额5亿元,占世界芯片探针零件市场份额超10%,成为此细分市场的世界第一。  嘉兴是个“小地方”,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陆地面积只比舟山大。全市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35%是良田、20%是湿地、8%是水域,看似一马平川,实际上用于工业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当地依然舍得腾出空间,以“少”生“多”,让工业用地更高效。  早在2012年,嘉兴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启动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以亩均效益评价为核心,在要素配置上给企业亮“红绿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土地含金量。  如今,嘉兴开启“亩均论英雄”4.0版,破解过去所有行业打“一个擂台”的问题,评价指标更精准、奖补政策力度更大,已累计完成11轮12.3万家次工业企业评价,实现规上、规下评价全覆盖。  这份评价体系,已渗透到嘉兴的每个企业。就拿创下了1幢厂房年税收1亿元成绩的康迈尔机电(嘉兴)公司来说,这家位于平湖的跨国制造企业,专注各类变速器、变速箱生产,在细分的同类产品中,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该企业平均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今年初还增资7000万元建设新项目,用于产能扩大。或许是“入乡随俗”,康迈尔自2018年落户起就显出“年初签约、年底投产”的高效,企业产值从2019年的4亿元迅速增至去年的11.5亿元。“今年我们还并购了一家公司,计划推出更多新产品,预计全年产值将达12亿元。”康迈尔中国区总经理卢卡说。  对浙江而言,“亩均论英雄”并非一个新事物。“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依然紧缺的现实,如何打破资源要素的天花板?只能继续靠改革。”嘉兴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工业厂房“向天借地”、技术改造“见缝插针”……今年上半年,嘉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19.7万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106.8万元,分别是2012年同期的2倍、3倍。  围绕“亩均论英雄”这一改革,嘉兴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2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40万元以上。  率先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坚持“新”“旧”同育——  推动工业持续向高攀登  “我们可以进行无人化交易了。”在位于桐乡的中国巨石未来工厂,投资战略部总经理顾桂江告诉记者。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今年,企业迭代更新SAP数字化管理系统,已打通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及物流、海关等相关部门信息,实现产品自动下单、开票、归档等。  在玻纤行业,巨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该公司年产能约30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27%,稳居全球第一。数字化转型为企业赢得了先机,近3年人均劳动生产力年均提升10%。  和浙江多数城市一样,沐浴改革东风,嘉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创乡镇企业模式,嘉善木业、平湖服装、桐乡毛衫等区域特色产业享誉国内外。摊开嘉兴的产业版图,像巨石这样的“旧企业”占据了制造业半壁江山。  传统产业既是嘉兴乃至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也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但这些“旧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轻小工业起步,生产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新型技术型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产业高端化转型进展慢。  为此,嘉兴在全省率先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其转型升级。今年1月至9月,嘉兴十七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58.6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旧”的焕“新”,更向“高”。传统产业“新潮”起来,靠高科技、靠创新。位于海盐的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一个省级研发中心、近2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6%。最近,该企业还整了个“大活”,为“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破解了施工中的重大难题,研发生产了该实验的关键部件——2万多只光电信增管的有机玻璃保护罩,保障了实验室的按期完工和长期运行安全。  传统产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光伏新能源、新一代网络通信、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企业”也在茁壮成长。  比如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拥有上百种创伤、关节、脊椎类等植入式骨科产品,他们的最新技术可让手术创口面积减少三分之一。  “旧企业”和“新企业”一起,构成了嘉兴集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于一体的工业发展格局。  如今,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站上时代新风口,成为各地竞逐“未来”的产业。嘉兴也因地制宜,提前布局氢能储能、核医药、航天制造等产业,并开辟算力、类脑计算、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短短几年,成效初显——氢气制储运、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累计引进瑞士诺华等16个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药生产基地;中国民营航天领军企业蓝箭航天、国星宇航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嘉兴港区、秀洲区。  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大”“小”共生——  引导“散装”产业握指成拳  “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产品加工圈在半小时以内。”采访时,中科尚弘离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仁杰道出了选择嘉善的原因。  3年前,企业从上海搬到了嘉善,还带来了辅材、塑料件等多家供应链企业。最近,来自嘉善复旦研究院的教授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推动企业与复旦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  中科尚弘的成长,是嘉善光电子器件产业集群兴起的缩影。如今,集群以光模组、光芯片、光传感器为主,集聚了103家上下游企业。去年,集群实现规上产值135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11.3%。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过去一年,嘉兴产业集群势头发展也很迅速。目前嘉兴有6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今年新增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均居浙江首位。  可总有人问,嘉兴的主导特色产业到底是什么?好像什么都有,发展也都挺不错。往好了看,嘉兴是“不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增强产业韧性;但对标智造创新强市的目标,似乎还“差一把火”。  集群化链式发展,开始让“散装”的产业握指成拳。嘉兴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建立“链长+链主”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  5秒钟一台、每天15.5万台,是位于南湖区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的生产力。作为全球冰箱压缩机研发制造“链主”企业,加西贝拉在迭代升级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带动了16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嘉兴本地企业65家。  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是加西贝拉20多年的“老朋友”。从最初的代加工,到如今自主研发铸件打磨机器人,宏丰机械不止给冰箱做配套,宝马等汽车生产商也成为其客户,企业年产值从不到1000万元提升至去年的超10亿元。  新材料产业去年产值规模达238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光伏产业已形成两个百亿产业集聚区,为全国十大生产基地之一……得益于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一体化发展,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一体化发展,嘉兴产业集群硕果盈枝。  “嘉兴重点集群的投资带动力很强。”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集群的产业生态里,有龙头企业,也有大大小小紧密协作的配套企业,完整的产业生态是吸引市场投资的源动力。  “大”“小”共生,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走得远。在大产业与小企业之间,嘉兴同样拿捏得恰到好处。  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30年只做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叫多刃钢板钻。这把“刀”在国内排名第一,国际上也难逢敌手,经它钻孔的钢结构材料无须再进行任何加工,就能直接用于大型工程、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精度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像欣兴工具这样的“小而精”企业,推动着海盐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集群的崛起,集群内已有工具、刃具、模具等41家企业,规上总产值达92.29亿元。  这些年,嘉兴通过梯度培育、要素倾斜,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29家。

十二月 2, 2024 - 07:05
 4057
嘉兴制造业如何站稳“C位”当好家

  近日,连接嘉兴、上海、苏州等地的长三角氢走廊项目在嘉兴发布,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同时,15个氢能产业项目牵手嘉兴,涵盖制储运加用多个环节,总投资超32.7亿元。

  不仅是“氢”风来袭,更有“新”意迭出,眼下的嘉兴工业经济释放出不少向好信号——

  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65.2亿元,占GDP比重达46.2%,居全省第一;十七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58.6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工信部最新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嘉兴两个集群跻身“国家队”,为全省最多;浙江工业大县(市、区),嘉兴所属五县两区全域上榜……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嘉兴的目标是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嘉兴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工业经济正挑起发展“大梁”,制造业是最厚实的“家底”,嘉兴将把“C位”留给制造业企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基于此,嘉兴正大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智能光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核医药、柔性电子、氢能等未来产业。

  全省面积倒数第二的设区市,如何以“少”生“多”——

  让工业用地更高效

  搬进“新家”两个多月的浙江金连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有序调试近100台新设备,投产后可年产近3亿件半导体芯片探针零件。

  7年前,金连接落户嘉兴经开区嘉北街道,主营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零件制造,其生产的产品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随着产能扩大,企业租用的7500平方米厂房无法承载快速发展的需求。得知情况后,嘉兴经开区立即帮企业拓展出近20亩工业用地用于新厂房建设,努力为“俊鸟”多“腾笼”。

  由此,金连接不断打开国内外市场,如今已与全球60多家封测装备企业达成合作,开发出上千款探针零件产品。企业最近定了一个小目标,力争3年内实现年销售额5亿元,占世界芯片探针零件市场份额超10%,成为此细分市场的世界第一。

  嘉兴是个“小地方”,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陆地面积只比舟山大。全市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35%是良田、20%是湿地、8%是水域,看似一马平川,实际上用于工业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当地依然舍得腾出空间,以“少”生“多”,让工业用地更高效。

  早在2012年,嘉兴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启动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以亩均效益评价为核心,在要素配置上给企业亮“红绿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土地含金量。

  如今,嘉兴开启“亩均论英雄”4.0版,破解过去所有行业打“一个擂台”的问题,评价指标更精准、奖补政策力度更大,已累计完成11轮12.3万家次工业企业评价,实现规上、规下评价全覆盖。

  这份评价体系,已渗透到嘉兴的每个企业。就拿创下了1幢厂房年税收1亿元成绩的康迈尔机电(嘉兴)公司来说,这家位于平湖的跨国制造企业,专注各类变速器、变速箱生产,在细分的同类产品中,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该企业平均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今年初还增资7000万元建设新项目,用于产能扩大。或许是“入乡随俗”,康迈尔自2018年落户起就显出“年初签约、年底投产”的高效,企业产值从2019年的4亿元迅速增至去年的11.5亿元。“今年我们还并购了一家公司,计划推出更多新产品,预计全年产值将达12亿元。”康迈尔中国区总经理卢卡说。

  对浙江而言,“亩均论英雄”并非一个新事物。“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依然紧缺的现实,如何打破资源要素的天花板?只能继续靠改革。”嘉兴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工业厂房“向天借地”、技术改造“见缝插针”……今年上半年,嘉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19.7万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106.8万元,分别是2012年同期的2倍、3倍。

  围绕“亩均论英雄”这一改革,嘉兴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2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40万元以上。

  率先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坚持“新”“旧”同育——

  推动工业持续向高攀登

  “我们可以进行无人化交易了。”在位于桐乡的中国巨石未来工厂,投资战略部总经理顾桂江告诉记者。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今年,企业迭代更新SAP数字化管理系统,已打通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及物流、海关等相关部门信息,实现产品自动下单、开票、归档等。

  在玻纤行业,巨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该公司年产能约30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27%,稳居全球第一。数字化转型为企业赢得了先机,近3年人均劳动生产力年均提升10%。

  和浙江多数城市一样,沐浴改革东风,嘉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创乡镇企业模式,嘉善木业、平湖服装、桐乡毛衫等区域特色产业享誉国内外。摊开嘉兴的产业版图,像巨石这样的“旧企业”占据了制造业半壁江山。

  传统产业既是嘉兴乃至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也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但这些“旧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轻小工业起步,生产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新型技术型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产业高端化转型进展慢。

  为此,嘉兴在全省率先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其转型升级。今年1月至9月,嘉兴十七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58.6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旧”的焕“新”,更向“高”。传统产业“新潮”起来,靠高科技、靠创新。位于海盐的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一个省级研发中心、近2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6%。最近,该企业还整了个“大活”,为“国之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破解了施工中的重大难题,研发生产了该实验的关键部件——2万多只光电信增管的有机玻璃保护罩,保障了实验室的按期完工和长期运行安全。

  传统产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光伏新能源、新一代网络通信、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企业”也在茁壮成长。

  比如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拥有上百种创伤、关节、脊椎类等植入式骨科产品,他们的最新技术可让手术创口面积减少三分之一。

  “旧企业”和“新企业”一起,构成了嘉兴集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于一体的工业发展格局。

  如今,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站上时代新风口,成为各地竞逐“未来”的产业。嘉兴也因地制宜,提前布局氢能储能、核医药、航天制造等产业,并开辟算力、类脑计算、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短短几年,成效初显——氢气制储运、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累计引进瑞士诺华等16个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药生产基地;中国民营航天领军企业蓝箭航天、国星宇航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嘉兴港区、秀洲区。

  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大”“小”共生——

  引导“散装”产业握指成拳

  “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产品加工圈在半小时以内。”采访时,中科尚弘离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仁杰道出了选择嘉善的原因。

  3年前,企业从上海搬到了嘉善,还带来了辅材、塑料件等多家供应链企业。最近,来自嘉善复旦研究院的教授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推动企业与复旦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

  中科尚弘的成长,是嘉善光电子器件产业集群兴起的缩影。如今,集群以光模组、光芯片、光传感器为主,集聚了103家上下游企业。去年,集群实现规上产值135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11.3%。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过去一年,嘉兴产业集群势头发展也很迅速。目前嘉兴有6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今年新增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均居浙江首位。

  可总有人问,嘉兴的主导特色产业到底是什么?好像什么都有,发展也都挺不错。往好了看,嘉兴是“不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增强产业韧性;但对标智造创新强市的目标,似乎还“差一把火”。

  集群化链式发展,开始让“散装”的产业握指成拳。嘉兴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建立“链长+链主”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

  5秒钟一台、每天15.5万台,是位于南湖区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的生产力。作为全球冰箱压缩机研发制造“链主”企业,加西贝拉在迭代升级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带动了16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嘉兴本地企业65家。

  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是加西贝拉20多年的“老朋友”。从最初的代加工,到如今自主研发铸件打磨机器人,宏丰机械不止给冰箱做配套,宝马等汽车生产商也成为其客户,企业年产值从不到1000万元提升至去年的超10亿元。

  新材料产业去年产值规模达238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光伏产业已形成两个百亿产业集聚区,为全国十大生产基地之一……得益于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一体化发展,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一体化发展,嘉兴产业集群硕果盈枝。

  “嘉兴重点集群的投资带动力很强。”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集群的产业生态里,有龙头企业,也有大大小小紧密协作的配套企业,完整的产业生态是吸引市场投资的源动力。

  “大”“小”共生,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走得远。在大产业与小企业之间,嘉兴同样拿捏得恰到好处。

  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30年只做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叫多刃钢板钻。这把“刀”在国内排名第一,国际上也难逢敌手,经它钻孔的钢结构材料无须再进行任何加工,就能直接用于大型工程、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精度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

  像欣兴工具这样的“小而精”企业,推动着海盐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集群的崛起,集群内已有工具、刃具、模具等41家企业,规上总产值达92.29亿元。

  这些年,嘉兴通过梯度培育、要素倾斜,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29家。

admin As a sports enthusias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y passion for sports goes beyond mere entertainment—it is a way of life. I am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Big Five" European football leagues: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La Liga, Serie A, Bundesliga, and Ligu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