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制糖业?古代与现代吃到的糖有什么区别?
1.最早的糖应该是对蜂蜜的利用。从民族学的材料来看,珞巴族和彝族都有在原始生产条件下获取蜂蜜的习俗,在原始社会我国古人也有类似条件。蜂蜜从利用野蜂蜜到魏晋时期驯养家蜂,产量不断上升,一直使用到今天,经典的段子是袁术的“只有血水、安有蜜水”。 2.其次应该是从粮食作物在加工而成的饴,就是麦芽糖。《说文解字》记载:“饴,米糵煎也”,就是用发芽的粮食熬煮成饴,在先秦两汉时期和蜂蜜成为两大最主要的甜味调料。隋唐时期工艺继续进步,能做出白色、黑色、琥珀色等多种颜色的麦芽糖,宋代用作祭祀灶王爷的胶牙饧,唐代也已经出现。到了明代,出现了麦芽糖和蔗糖的混合糖。 3.然后就是著名的蔗糖。《楚辞·招魂》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柘就是蔗,柘浆就是甘蔗汁,说明最晚春秋时期,中国长江流域就用甘蔗汁作为烤肉里的甜味调料。三国时期有曹丕送给孙权石蜜的记载,石蜜是进口货,来自中亚和越南地区,有可能是原始的蔗糖,也有说是一种乳糖。 唐代引入了摩揭陀国(核心区域在今恒河中下游)的制糖法,能够制作出淡黄色的砂糖,不过产量有限,药用多于食用,同时开始小量生产糖霜(自然结晶的冰糖)。糖和糖霜的价值截然不同,糖以颗粒细腻,色泽洁白为上;糖霜则以粘连成块甚至形如假山,色泽深紫为上。 宋代糖产量上升,使得糖终于成为一种调料;糖霜产量也迅速上升;还会在糖中加入牛奶,制作动物器物造型的工艺商品糖。 元代引入了中亚流域的制糖法,可以利用草木灰吸收甘蔗汁里的杂质,砂糖中的浅黄色可以进一步变浅。 明代出现了可以借助畜力榨甘蔗汁的糖车,而且用黄泥水配合专门的器具瓦溜吸收甘蔗汁里的杂质,使得砂糖完全变成了白色;糖霜制造法也有了进步,大大缩短了糖霜结晶的时间。 Σ.本题我把“古代制糖业”定义为手工和简单机械生产糖,大略梳理了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制糖生产的框架。如果把制糖业定义为糖进入商品经济和市场流通,则可能要晚至宋代。明代已经初步出现了专门化生产糖的地区,而且大量的糖进入国际市场。嘉靖以后纯白砂糖创制成功之后,就用来和日本国换取大米和红铜。17 世纪以来,欧洲人生活习惯改变,喜欢喝加糖的红茶和咖啡,但英国垄断欧洲蔗糖生产,中国还从中抓住了一次风口,把糖卖到了欧陆,直到 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法国甜菜糖和工业化制糖的出现,中国传统制糖业才走了下坡路,丢掉了国际国内市场。 查看知乎讨论
1.最早的糖应该是对蜂蜜的利用。从民族学的材料来看,珞巴族和彝族都有在原始生产条件下获取蜂蜜的习俗,在原始社会我国古人也有类似条件。蜂蜜从利用野蜂蜜到魏晋时期驯养家蜂,产量不断上升,一直使用到今天,经典的段子是袁术的“只有血水、安有蜜水”。
2.其次应该是从粮食作物在加工而成的饴,就是麦芽糖。《说文解字》记载:“饴,米糵煎也”,就是用发芽的粮食熬煮成饴,在先秦两汉时期和蜂蜜成为两大最主要的甜味调料。隋唐时期工艺继续进步,能做出白色、黑色、琥珀色等多种颜色的麦芽糖,宋代用作祭祀灶王爷的胶牙饧,唐代也已经出现。到了明代,出现了麦芽糖和蔗糖的混合糖。
3.然后就是著名的蔗糖。《楚辞·招魂》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柘就是蔗,柘浆就是甘蔗汁,说明最晚春秋时期,中国长江流域就用甘蔗汁作为烤肉里的甜味调料。三国时期有曹丕送给孙权石蜜的记载,石蜜是进口货,来自中亚和越南地区,有可能是原始的蔗糖,也有说是一种乳糖。
唐代引入了摩揭陀国(核心区域在今恒河中下游)的制糖法,能够制作出淡黄色的砂糖,不过产量有限,药用多于食用,同时开始小量生产糖霜(自然结晶的冰糖)。糖和糖霜的价值截然不同,糖以颗粒细腻,色泽洁白为上;糖霜则以粘连成块甚至形如假山,色泽深紫为上。
宋代糖产量上升,使得糖终于成为一种调料;糖霜产量也迅速上升;还会在糖中加入牛奶,制作动物器物造型的工艺商品糖。
元代引入了中亚流域的制糖法,可以利用草木灰吸收甘蔗汁里的杂质,砂糖中的浅黄色可以进一步变浅。
明代出现了可以借助畜力榨甘蔗汁的糖车,而且用黄泥水配合专门的器具瓦溜吸收甘蔗汁里的杂质,使得砂糖完全变成了白色;糖霜制造法也有了进步,大大缩短了糖霜结晶的时间。
Σ.本题我把“古代制糖业”定义为手工和简单机械生产糖,大略梳理了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制糖生产的框架。如果把制糖业定义为糖进入商品经济和市场流通,则可能要晚至宋代。明代已经初步出现了专门化生产糖的地区,而且大量的糖进入国际市场。嘉靖以后纯白砂糖创制成功之后,就用来和日本国换取大米和红铜。17 世纪以来,欧洲人生活习惯改变,喜欢喝加糖的红茶和咖啡,但英国垄断欧洲蔗糖生产,中国还从中抓住了一次风口,把糖卖到了欧陆,直到 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法国甜菜糖和工业化制糖的出现,中国传统制糖业才走了下坡路,丢掉了国际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