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以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战略思考,创造性地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一场由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重大转型,掀起了由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和农民投资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20余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实现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站在全国宏观全局的高度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千万工程”成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主赛道,为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等“三大差距”起到引领性作用。我们必须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以县城为主平台,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动力,推动县城承载能力更强、乡村发展活力更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加均等普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 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优势的重要体现。“强城”是促进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新飞跃的战略举措。今天,浙江经济社会率先进入新型城镇化与逆城市化双向互动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另一方面由于“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上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由此形成了城市人才、资金、技术和消费“上山下乡”的热潮,他们把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作为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研学、露营的目的地,这种市场化的逆城市化趋势的出现为乡村建设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新能量。我们以县城为主平台,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新战略,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创新之举。我们要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为中心,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已经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向县城集聚,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县域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撤除一部分空心化的自然村,有序引导农民向县城的城乡融合的新社区集聚;通过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小田变大田的迭代升级;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分散的低效的乡村非农建设用地转化为县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进一步拓展县城工业化城市化的新空间,提升县城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更好地发挥县城在县域发展中的核心和中心作用。全面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县城和县域经济的能级,特别是对山区海岛县实施“一县一策”“小县大城”政策,使山区海岛县的县域承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县域在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 浙江如何继续引领“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发挥领头雁和排头兵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新目标。我们认为当前浙江最重要的是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给乡村全面振兴装上新引擎。 一是要抓紧将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的工作重心从建设美丽乡村转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共享美好生活上,重点是要建设好1000个能够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未来富丽乡村,让这些未来富丽乡村既成为让农民在村庄里就能享受到现代化文明生活的幸福家园,也成为让城里人向往的休闲旅游养生的生态乐园,成为留得住乡愁的文化故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发展美丽经济的产业新园和数字赋能的智慧e园。由此,让更多的未来富丽乡村和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成为市民们的第二生活场景,从而为美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二是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城乡年轻人入乡进村,成为乡村CEO、农创客、新农人,到经营乡村的第一线去建功立业。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时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李祖村既是深化“千万工程”的实践点,也是农创客们经营乡村的创新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为城乡青年入乡进村、成为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要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振兴和乡村经营第一线去创业创富,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打开一片新蓝海。“青年行则乡村兴”,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出台支持乡村CEO和农创客的优惠政策,为年轻人入乡进村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浙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必须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从三个层次去突破,首先是要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向着智慧农业方向发展,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其次,要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把更多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端食品、保健品、医药品、化妆品,促进农产品价值全面提升。第三,要积极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文创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上山下乡,把美丽乡村作为市民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研学游学的生态乐园来打造,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把为市民服务的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研学、露营等美丽经济培育成为新的增长点,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转化新通道。 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嘉兴、湖州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城乡融合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下一步,浙江要以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为牵引,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为主线,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以工补农、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体制。具体来说,要以五个统筹为主路径,推进城乡融合改革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体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规划,抓实镇村规划落地,开展组团式、片区化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乡村发展能级。 二是统筹城乡用地改革,全面提高城乡土地要素保障水平。通过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承包地“三块地”的联动改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约、节约用地,有力保障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宜居需求。 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坚持一体化布局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园,加快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飞地抱团”“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能。 四是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均衡共享。坚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牵引,让进城农民尽快享受同城市民待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构建完善新居民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加快推动城镇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到农村,尽快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努力保障农村老有善养。 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护。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行动对于缩小“三大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高质量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同质价供给“水、电、气、网”,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以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战略思考,创造性地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一场由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重大转型,掀起了由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和农民投资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20余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实现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站在全国宏观全局的高度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千万工程”成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主赛道,为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等“三大差距”起到引领性作用。我们必须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以县城为主平台,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动力,推动县城承载能力更强、乡村发展活力更足、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加均等普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
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优势的重要体现。“强城”是促进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新飞跃的战略举措。今天,浙江经济社会率先进入新型城镇化与逆城市化双向互动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另一方面由于“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上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由此形成了城市人才、资金、技术和消费“上山下乡”的热潮,他们把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作为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研学、露营的目的地,这种市场化的逆城市化趋势的出现为乡村建设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新能量。我们以县城为主平台,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新战略,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创新之举。我们要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为中心,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已经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向县城集聚,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县域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撤除一部分空心化的自然村,有序引导农民向县城的城乡融合的新社区集聚;通过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小田变大田的迭代升级;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分散的低效的乡村非农建设用地转化为县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进一步拓展县城工业化城市化的新空间,提升县城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更好地发挥县城在县域发展中的核心和中心作用。全面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县城和县域经济的能级,特别是对山区海岛县实施“一县一策”“小县大城”政策,使山区海岛县的县域承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县域在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
浙江如何继续引领“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发挥领头雁和排头兵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新目标。我们认为当前浙江最重要的是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给乡村全面振兴装上新引擎。
一是要抓紧将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的工作重心从建设美丽乡村转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共享美好生活上,重点是要建设好1000个能够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未来富丽乡村,让这些未来富丽乡村既成为让农民在村庄里就能享受到现代化文明生活的幸福家园,也成为让城里人向往的休闲旅游养生的生态乐园,成为留得住乡愁的文化故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发展美丽经济的产业新园和数字赋能的智慧e园。由此,让更多的未来富丽乡村和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成为市民们的第二生活场景,从而为美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二是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城乡年轻人入乡进村,成为乡村CEO、农创客、新农人,到经营乡村的第一线去建功立业。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时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李祖村既是深化“千万工程”的实践点,也是农创客们经营乡村的创新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讲话为城乡青年入乡进村、成为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要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振兴和乡村经营第一线去创业创富,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打开一片新蓝海。“青年行则乡村兴”,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出台支持乡村CEO和农创客的优惠政策,为年轻人入乡进村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浙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必须把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从三个层次去突破,首先是要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向着智慧农业方向发展,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其次,要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把更多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端食品、保健品、医药品、化妆品,促进农产品价值全面提升。第三,要积极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文创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上山下乡,把美丽乡村作为市民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研学游学的生态乐园来打造,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把为市民服务的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研学、露营等美丽经济培育成为新的增长点,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转化新通道。
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嘉兴、湖州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城乡融合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下一步,浙江要以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为牵引,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为主线,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以工补农、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体制。具体来说,要以五个统筹为主路径,推进城乡融合改革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体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规划,抓实镇村规划落地,开展组团式、片区化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乡村发展能级。
二是统筹城乡用地改革,全面提高城乡土地要素保障水平。通过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承包地“三块地”的联动改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约、节约用地,有力保障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宜居需求。
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坚持一体化布局城乡产业,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园,加快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飞地抱团”“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能。
四是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均衡共享。坚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牵引,让进城农民尽快享受同城市民待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构建完善新居民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加快推动城镇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到农村,尽快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努力保障农村老有善养。
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护。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行动对于缩小“三大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高质量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同质价供给“水、电、气、网”,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