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发现难点 科研解决问题 成果惠及患者

  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结果近日公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喜获丰收,摘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及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其中,胡新央教授团队凭借“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和重建的关键机制与干预策略”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张茂教授团队以“心脏骤停复苏救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欧阳宏伟教授团队则以“骨软骨组织工程临床转化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些获奖项目,无一不源自于对临床医学问题的深入洞察和科学探索。  国家《“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培养卫生健康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将其作为规划的核心任务。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医院正是医学创新的摇篮。优秀的临床医生是临床研究的天然主力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认为,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应聚焦于患者需求,开展深入的探索和创新,这是成长为临床科学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拥有155年历史的浙大二院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跨越边界,浙大二院的医生们是如何完成从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学家的华丽转身,他们的创新成果又为患者带来了怎样的全新就医体验?近日,记者走近浙大二院的“临床科学家”,探寻答案。是医生,也是科学家  为迎接建院155周年,浙大二院11月开展了持续一个月的大型义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王建安院士再次遇到了三年前的患者成大伯。  2021年,成大伯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王建安带领心脏瓣膜团队,为他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无需开刀,便植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可重定位式瓣膜。  若非家属携带的一叠厚厚的病历资料,很难想象眼前的成大伯曾是一位生命垂危的心脏病患者。在问诊过程中,得知大伯恢复良好,睡眠质量佳,且常下楼散步,王建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一位从临床医生成长起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一直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致力于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器械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为了解决心脏瓣膜疾病的难题,他和团队“十年磨一剑”,通过对14万病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主动脉瓣钙化和二叶瓣形成机制,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了“瓣环上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国内心脏瓣膜病手术的禁忌,提出了不开刀置换瓣膜的“杭州方案”,并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采纳。  12月3日,王建安受邀前往意大利Humanitas大学研究医院,成功演示两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这是全球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Antonio Colombo所在的医院,该教授曾多次来华交流。截至目前,王建安团队研发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已辐射到欧美七国10大中心和全国200多家医学中心。  王建安表示,近年来,医院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临床发现问题、实验室凝练解决问题、成果反哺临床惠及患者”。  在浙大二院,从学科带头人到杰出青年科学人才、优秀青年科学人才、青年博士,兼具医生与科学家双重身份的双栖型人才比比皆是,为医院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医院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年轻医生能够快速成长,缩短学习曲线。田巧莹博士在26岁时就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发表了关于术后放疗显著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相关生存率的论文。回顾两年多的攻坚时光,让她念念不忘的是,来自口腔外科、病理科等诸多学科专家前辈们的点拨与指引。  不会用医院系统搜集病历资料,同组师姐逐项指导搜索技巧;不懂影像病理,病理科副主任魏树梅开设“小课堂”手把手教学;组内有了意见分歧,第一时间便可找到对口专家求证;论文修改期间,导师、放疗科主任魏启春教授常常熬夜为她出谋划策,有次凌晨3时还收到回复……  “在浙大二院,临床研究不会是一个人的战斗。”田巧莹感触颇深。  一直致力于心脏再生修复领域研究的浙大二院研究员陈静海最感慨的,也是医院浓郁的学术氛围。“做科研不能单打独斗,在这里,总能轻松找到愿意伸出援手的不同领域的专家。”  既要全情投入到繁忙的临床治疗中,又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投身科研,同时还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在外人看来,成为一名临床科学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然而,采访中,浙大二院的“临床科学家”们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表示:“如果你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并且愿意深入钻研,那么时间和精力就不再是障碍。”  患者手术后出血的原因何在?为何患者迟迟不能出院?术后患者为何会出现疼痛症状?正如王建安所言,临床问题无处不在,它们就在医生的身边。关键在于医生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持续创新,渗透到医院各个层面  今年8月,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榜,浙大二院获批项目总数连续14年全国领先,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二。  在浙大二院门诊大楼内,著名的基金墙上展示着上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卓越医学科学家的阵容每年都在不断壮大。  在医疗技术的前沿,浙大二院专注于“回答别人没有回答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难题”,力求在“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等关系民生的重大疾病关键核心问题上实现攻关突破。  多年来,浙大二院通过完善的研究平台和激励机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技术转化,构建了完整的科研链条。医院推行科研导师制、科研假期等创新措施,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推动新技术和研究项目的发展,并通过创新俱乐部、创新大赛等形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去年,神经外科的史利根医生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当时33岁的他也由此成为医院最年轻的“小杰青”。史利根自研究生时期就选择了神经外科,加入浙大二院后,被选为A类青年培养对象,得以投入一半时间于科研。科室主任陈高教授全力支持,为他提供研究生助手,帮助史利根快速建立科研团队,加速科研进程。  “1895年,我们医院就能做氯仿麻醉下的截肢手术了,1897年已经能做肝脏手术,患者康复后赠匾《剖肝有法》致谢。”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指着院史馆墙上的记录,满怀感慨地说,“正是这些医疗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推动了浙大二院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如今,持续创新已成为医院的核心动力,更是百年名院焕发勃勃生机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体现在临床科研领域,更渗透到医院的各个层面。  2020年,王建安开创性地提出“效率医疗”理念,这是以最佳质量、最短时间、更低费用,达到最优疗效、服务更多患者的高质量医疗模式。  为全面推进效率医疗改革,浙大二院成立了“一把手工程”的效率医疗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特别在医务领域,医院着力打造效率文化,推动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的飞跃。  “我们必须为医生们构建平台和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摆脱日常繁琐工作和非医疗事务的束缚,全情投入到医疗和科研的核心任务中。”王伟林说,医生们在手术中创造价值,而医院各部门的协作则构成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好生产关系以服务于生产力。这就需要建立更先进的生产关系,而在医院中,这体现为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的优化。为了形成这种理想的生产关系,从院领导到基层员工,医院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团结协作、高效运作的整体保障体系。  为此,浙大二院不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创了诸多医疗管理模式。例如,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手段,浙大二院在国内率先开创日间手术模式、首创了一套严谨的“三准入、三评估、三随访”和一个应急预案的评估标准及管理体系、成为全国日间手术的理论与实践双版本“教科书”;健全了多学科诊疗病例讨论平台,医疗服务的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与拓展……  医院还为高水平的临床医生配备了助理,帮助他们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让医生能够更专注于临床问题和治疗。目前,医院已有38位“临床高手”享受到了“专属小助理”的服务,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  通过在各领域的创新模式,浙大二院精心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舞台,确保了“热爱临床的医生有手术台、热爱教学的医生有讲台、热爱研究的医生有实验台、热爱管理的医生有管理平台”。这种包容性的发展战略,让医院每一位成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发挥专长,实现个人价值。尤为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致力于科研的临床医生,医院提供的坚实支持和全面保障,赋予了他们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科研探索路上的重重挑战,不断攀登医学研究的高峰。患者心声,是衡量创新成效的最直接证明  科研创新不仅是传统、文化和成就,在浙大二院医护心中,它更是照亮患者希望和重生道路的一束光。  从治疗单个患者到惠及整个患者群体,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是推动医院持续进步的强大引擎,也是浙大二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患者,他们迫切需要创新技术来获得治疗。”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的王伟林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领导团队成功实施了中国首例肝脏和双肺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术后两年,患者便徒步攀登至泰山之巅。在王伟林眼中,这正是科技创新服务于患者需求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浙大二院在肝胆胰肿瘤的精准早期诊断、手术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疗方案上进行了系统性创新,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肝胆胰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五年生存率。  此外,医院还在群体重度创伤救治方面,树立了全国的标杆;在眼科领域,微小切口复杂白内障手术技术令国内外同行赞叹;在大肠肿瘤诊疗规范的制定上,医院发挥了引领作用……  自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批复以来,医院共开展了181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40项为全球及全国首创技术,这些成就标志着医院在科技创新和服务患者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罕见病曾是被忽视的角落。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吴志英教授至今仍记得多年前遇见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时的情形。患者的痛苦与治疗的无奈,让她决心改变。赴美深造归国,到后来加入浙大二院,她建立了全国首个罕见病病区和实验室,打造“门诊—病房—实验室”三位一体科室,完善基因检测体系和分子诊断平台。  在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有个庞大的数据库,血样和基因分析、症状、诊断情况、用药进展……这里存放了吴志英带领团队诊治的4万余罕见病患者的病历,患者们的点滴变化都被收录更新,这些是吴志英团队的心血,也是对患者的责任。在这里,罕见病患者有了自己温暖的港湾。  新器械、新药物、新诊断方法……这些固然是创新,但在浙大二院的临床医生眼中,通过不同诊疗方法的重新对比、组合,带来新的临床效果、解决患者病痛、减少疾病并发症,这也是创新。  “科研创新是不拘一格的。不是只有发明一种新东西才是创新,能够解决问题的改变就是创新。”王建安说。  比如,监护室医生都很关心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的情况。浙大二院急诊科医生就对此开展了一项研究,围绕“CRT发生时间及规律”的科学问题,联合全国28家ICU展开多中心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血栓形成最早可在置管时发生,大部分血栓形成于置管后7天内,59%导管相关性血栓属于小血栓,这项研究为以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抗凝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样的研究在浙大二院比比皆是。  患者的心声是衡量医院科研创新成效的最直接证明。一位经历过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说:“在浙大二院,我不仅重获了新生,更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他们专业的奉献精神。”另一位罕见病患者也分享了他的感慨:“浙大二院给了我希望,让我知道即使面对罕见病,也有人与我们并肩作战。”这些真实的声音,不仅是对浙大二院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科研探索的鞭策。  “与患者接触愈多,愈能深刻体会他们的痛苦,也就愈发感到医学的局限。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再创新。”王建安强调,临床需求始终是浙大二院迈向世界一流医院之路的指引。医院将以“攻克疑难杂症、解除百姓痛苦”为己任,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卓越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十二月 4, 2024 - 09:27
 4249
临床发现难点 科研解决问题 成果惠及患者

  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结果近日公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喜获丰收,摘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及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其中,胡新央教授团队凭借“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和重建的关键机制与干预策略”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张茂教授团队以“心脏骤停复苏救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欧阳宏伟教授团队则以“骨软骨组织工程临床转化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些获奖项目,无一不源自于对临床医学问题的深入洞察和科学探索。

  国家《“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培养卫生健康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将其作为规划的核心任务。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医院正是医学创新的摇篮。优秀的临床医生是临床研究的天然主力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认为,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应聚焦于患者需求,开展深入的探索和创新,这是成长为临床科学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拥有155年历史的浙大二院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跨越边界,浙大二院的医生们是如何完成从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学家的华丽转身,他们的创新成果又为患者带来了怎样的全新就医体验?近日,记者走近浙大二院的“临床科学家”,探寻答案。

是医生,也是科学家

  为迎接建院155周年,浙大二院11月开展了持续一个月的大型义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王建安院士再次遇到了三年前的患者成大伯。

  2021年,成大伯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王建安带领心脏瓣膜团队,为他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无需开刀,便植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可重定位式瓣膜。

  若非家属携带的一叠厚厚的病历资料,很难想象眼前的成大伯曾是一位生命垂危的心脏病患者。在问诊过程中,得知大伯恢复良好,睡眠质量佳,且常下楼散步,王建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一位从临床医生成长起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一直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致力于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器械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为了解决心脏瓣膜疾病的难题,他和团队“十年磨一剑”,通过对14万病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主动脉瓣钙化和二叶瓣形成机制,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了“瓣环上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国内心脏瓣膜病手术的禁忌,提出了不开刀置换瓣膜的“杭州方案”,并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采纳。

  12月3日,王建安受邀前往意大利Humanitas大学研究医院,成功演示两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这是全球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Antonio Colombo所在的医院,该教授曾多次来华交流。截至目前,王建安团队研发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已辐射到欧美七国10大中心和全国200多家医学中心。

  王建安表示,近年来,医院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临床发现问题、实验室凝练解决问题、成果反哺临床惠及患者”。

  在浙大二院,从学科带头人到杰出青年科学人才、优秀青年科学人才、青年博士,兼具医生与科学家双重身份的双栖型人才比比皆是,为医院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医院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年轻医生能够快速成长,缩短学习曲线。田巧莹博士在26岁时就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发表了关于术后放疗显著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相关生存率的论文。回顾两年多的攻坚时光,让她念念不忘的是,来自口腔外科、病理科等诸多学科专家前辈们的点拨与指引。

  不会用医院系统搜集病历资料,同组师姐逐项指导搜索技巧;不懂影像病理,病理科副主任魏树梅开设“小课堂”手把手教学;组内有了意见分歧,第一时间便可找到对口专家求证;论文修改期间,导师、放疗科主任魏启春教授常常熬夜为她出谋划策,有次凌晨3时还收到回复……

  “在浙大二院,临床研究不会是一个人的战斗。”田巧莹感触颇深。

  一直致力于心脏再生修复领域研究的浙大二院研究员陈静海最感慨的,也是医院浓郁的学术氛围。“做科研不能单打独斗,在这里,总能轻松找到愿意伸出援手的不同领域的专家。”

  既要全情投入到繁忙的临床治疗中,又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投身科研,同时还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在外人看来,成为一名临床科学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然而,采访中,浙大二院的“临床科学家”们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表示:“如果你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并且愿意深入钻研,那么时间和精力就不再是障碍。”

  患者手术后出血的原因何在?为何患者迟迟不能出院?术后患者为何会出现疼痛症状?正如王建安所言,临床问题无处不在,它们就在医生的身边。关键在于医生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持续创新,渗透到医院各个层面

  今年8月,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榜,浙大二院获批项目总数连续14年全国领先,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二。

  在浙大二院门诊大楼内,著名的基金墙上展示着上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卓越医学科学家的阵容每年都在不断壮大。

  在医疗技术的前沿,浙大二院专注于“回答别人没有回答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难题”,力求在“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等关系民生的重大疾病关键核心问题上实现攻关突破。

  多年来,浙大二院通过完善的研究平台和激励机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技术转化,构建了完整的科研链条。医院推行科研导师制、科研假期等创新措施,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推动新技术和研究项目的发展,并通过创新俱乐部、创新大赛等形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去年,神经外科的史利根医生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当时33岁的他也由此成为医院最年轻的“小杰青”。史利根自研究生时期就选择了神经外科,加入浙大二院后,被选为A类青年培养对象,得以投入一半时间于科研。科室主任陈高教授全力支持,为他提供研究生助手,帮助史利根快速建立科研团队,加速科研进程。

  “1895年,我们医院就能做氯仿麻醉下的截肢手术了,1897年已经能做肝脏手术,患者康复后赠匾《剖肝有法》致谢。”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指着院史馆墙上的记录,满怀感慨地说,“正是这些医疗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推动了浙大二院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如今,持续创新已成为医院的核心动力,更是百年名院焕发勃勃生机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体现在临床科研领域,更渗透到医院的各个层面。

  2020年,王建安开创性地提出“效率医疗”理念,这是以最佳质量、最短时间、更低费用,达到最优疗效、服务更多患者的高质量医疗模式。

  为全面推进效率医疗改革,浙大二院成立了“一把手工程”的效率医疗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特别在医务领域,医院着力打造效率文化,推动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的飞跃。

  “我们必须为医生们构建平台和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摆脱日常繁琐工作和非医疗事务的束缚,全情投入到医疗和科研的核心任务中。”王伟林说,医生们在手术中创造价值,而医院各部门的协作则构成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好生产关系以服务于生产力。这就需要建立更先进的生产关系,而在医院中,这体现为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的优化。为了形成这种理想的生产关系,从院领导到基层员工,医院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团结协作、高效运作的整体保障体系。

  为此,浙大二院不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创了诸多医疗管理模式。例如,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手段,浙大二院在国内率先开创日间手术模式、首创了一套严谨的“三准入、三评估、三随访”和一个应急预案的评估标准及管理体系、成为全国日间手术的理论与实践双版本“教科书”;健全了多学科诊疗病例讨论平台,医疗服务的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与拓展……

  医院还为高水平的临床医生配备了助理,帮助他们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让医生能够更专注于临床问题和治疗。目前,医院已有38位“临床高手”享受到了“专属小助理”的服务,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

  通过在各领域的创新模式,浙大二院精心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舞台,确保了“热爱临床的医生有手术台、热爱教学的医生有讲台、热爱研究的医生有实验台、热爱管理的医生有管理平台”。这种包容性的发展战略,让医院每一位成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发挥专长,实现个人价值。尤为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致力于科研的临床医生,医院提供的坚实支持和全面保障,赋予了他们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科研探索路上的重重挑战,不断攀登医学研究的高峰。

患者心声,是衡量创新成效的最直接证明

  科研创新不仅是传统、文化和成就,在浙大二院医护心中,它更是照亮患者希望和重生道路的一束光。

  从治疗单个患者到惠及整个患者群体,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是推动医院持续进步的强大引擎,也是浙大二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患者,他们迫切需要创新技术来获得治疗。”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的王伟林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领导团队成功实施了中国首例肝脏和双肺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术后两年,患者便徒步攀登至泰山之巅。在王伟林眼中,这正是科技创新服务于患者需求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浙大二院在肝胆胰肿瘤的精准早期诊断、手术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疗方案上进行了系统性创新,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肝胆胰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五年生存率。

  此外,医院还在群体重度创伤救治方面,树立了全国的标杆;在眼科领域,微小切口复杂白内障手术技术令国内外同行赞叹;在大肠肿瘤诊疗规范的制定上,医院发挥了引领作用……

  自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批复以来,医院共开展了181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40项为全球及全国首创技术,这些成就标志着医院在科技创新和服务患者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罕见病曾是被忽视的角落。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吴志英教授至今仍记得多年前遇见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时的情形。患者的痛苦与治疗的无奈,让她决心改变。赴美深造归国,到后来加入浙大二院,她建立了全国首个罕见病病区和实验室,打造“门诊—病房—实验室”三位一体科室,完善基因检测体系和分子诊断平台。

  在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有个庞大的数据库,血样和基因分析、症状、诊断情况、用药进展……这里存放了吴志英带领团队诊治的4万余罕见病患者的病历,患者们的点滴变化都被收录更新,这些是吴志英团队的心血,也是对患者的责任。在这里,罕见病患者有了自己温暖的港湾。

  新器械、新药物、新诊断方法……这些固然是创新,但在浙大二院的临床医生眼中,通过不同诊疗方法的重新对比、组合,带来新的临床效果、解决患者病痛、减少疾病并发症,这也是创新。

  “科研创新是不拘一格的。不是只有发明一种新东西才是创新,能够解决问题的改变就是创新。”王建安说。

  比如,监护室医生都很关心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的情况。浙大二院急诊科医生就对此开展了一项研究,围绕“CRT发生时间及规律”的科学问题,联合全国28家ICU展开多中心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血栓形成最早可在置管时发生,大部分血栓形成于置管后7天内,59%导管相关性血栓属于小血栓,这项研究为以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抗凝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样的研究在浙大二院比比皆是。

  患者的心声是衡量医院科研创新成效的最直接证明。一位经历过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说:“在浙大二院,我不仅重获了新生,更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他们专业的奉献精神。”另一位罕见病患者也分享了他的感慨:“浙大二院给了我希望,让我知道即使面对罕见病,也有人与我们并肩作战。”这些真实的声音,不仅是对浙大二院科研创新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科研探索的鞭策。

  “与患者接触愈多,愈能深刻体会他们的痛苦,也就愈发感到医学的局限。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再创新。”王建安强调,临床需求始终是浙大二院迈向世界一流医院之路的指引。医院将以“攻克疑难杂症、解除百姓痛苦”为己任,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卓越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