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镇 开放式“暖蜂驿站”点亮城市“新风景”
每天穿梭于城市之中,他们是时间的挑战者,也是街巷里的风景线,托起你我热腾腾的生活。这些城市“奔跑者”们,每天停留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呢? 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苑社区,两栋商业楼宇之间有一处小空地,因周边餐饮小店较多,常常聚集着一群又一群的外卖小哥。 “这里是我们的跑单中心点,等单的时候可以在驿站喝水休息。”小哥口中的驿站,位于申瑞国际金座中庭,属于全开放式的户外“暖蜂驿站”,日服务数超500人次。 一年多来,三墩镇西苑社区不断迭代驿站功能,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加入,搭建更多爱“新”场景,构建“小哥‘益’起说”议事协商机制,组建“益行卫士”志愿者队等,推动更多新就业群体从“双向奔赴”走向“双向融入”。 服务是“聊”出来的 如今,西苑社区有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阳光照射着通透的户外驿站,三三两两的“小哥”坐在石墩上休息,周边配备着直饮水机、医药箱、阅读角、小哥食堂…… “与之前相比,这里的环境可谓是焕然一新。”三墩镇西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居纳感慨道。 变化发生在去年8月。“之前,这幢楼周边环境脏乱、人车秩序混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当时,曹居纳就暗下决心,要将这片区域“改头换面”。 “如果‘小哥’经常在这里聚集,我们何不把它改造成服务‘小哥’的驿站呢?”变化也是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发生的—— “有‘小哥’反映,天热时温度太高没有空调,冬天也没有提供热水的地方,我们就对接周边的爱心商家,对‘小哥’适时开放;在关注到‘小哥’饮食不规律的现象后,驿站配备了预防胃病的健胃药,基本上每隔两天药箱就空了一大半;关于‘小哥’反映的出入小区问题,我们协调了辖区5个小区物业配合提供平衡车、小推车……” “这些服务,都是跟‘小哥’聊出来的。”现在,曹居纳的手机通讯录里,依然留存有不少外卖小哥的号码,她清晰地记得一次次主动上前询问、沟通,是她与新就业群体建立联系的关键。 因驿站属户外场地,完善基础设施存在制约性,西苑社区就在引导社会爱心力量上下功夫。 比如,小哥食堂的设立。“我们在调查了周边餐饮店的卫生环境、价格、餐饮种类等综合考量下,选择其中一家作为小哥食堂。” 曹居纳说,“店铺也十分乐意,给予小哥群体相应的优惠,并提供热水、空调、充电等服务。” 细节之处,彰显温度。目前,西苑社区的社工每周会来到驿站进行1—2次的物资补给;而在此歇歇脚,已成为不少外卖小哥的日常习惯。 一群人的双向奔赴 随着收集到“小哥”的建设性意见不断增加,西苑社区暖蜂驿站为社区与新就业群体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并衍生出一项新型议事协商形式——小哥“益”起说。 议事时间定于每季度第一周的周一下午。“大多数时间,他们一直‘在路上’,一般是下午2点半到4点,稍微空闲些。”曹居纳对新就业群体,尤其是外卖小哥的“时间安排”谙熟于心。 除了每季度的议事,在“暖蜂驿站”的一旁,还挂着24小时开放的信箱。“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们采用全天候开放的议事形式,鼓励‘小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畅所欲言。”曹居纳说。 从事外卖工作4年的韩小益,几乎每次议事活动都在场。久而久之,社区发现了他为人热心,鼓励他带动更多的“小哥”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 由此,以他名字命名的“益行卫士”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韩小益作为队长,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凝聚更多“小哥”力量。目前,该志愿服务队涵盖了社区、物业及新就业群体人员,数量维持在50人上下。 每当社区有所需,服务队自发响应,协助社区在文明实践、政策宣传、平安巡防、关爱老人等方面开展工作。 比如,“小哥”们会穿上红马甲,化身为交通志愿者,参与城市交通引导;当台风来临时,“小哥”们利用熟悉周边环境的优势,成为社区抵御台风的“新”力量;“小哥”们还会协助社区,维护驿站周边环境卫生,并与物业方建立了和谐互助的良好关系。 “空闲的时候,能做一些帮助这座城市的事情挺有意义的。”在韩小益简单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内心对社区服务的认可。 实际上,三墩镇西苑社区的暖蜂驿站是西湖区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一大缩影。今年以来,西湖区全力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推进建设多个“小哥友好小区(楼宇)”。 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更友好,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为。三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到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双向奔赴之下走向融合,让城市更温暖、生活更幸福。” (图片由三墩镇提供)
每天穿梭于城市之中,他们是时间的挑战者,也是街巷里的风景线,托起你我热腾腾的生活。这些城市“奔跑者”们,每天停留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呢?
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苑社区,两栋商业楼宇之间有一处小空地,因周边餐饮小店较多,常常聚集着一群又一群的外卖小哥。
“这里是我们的跑单中心点,等单的时候可以在驿站喝水休息。”小哥口中的驿站,位于申瑞国际金座中庭,属于全开放式的户外“暖蜂驿站”,日服务数超500人次。
一年多来,三墩镇西苑社区不断迭代驿站功能,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加入,搭建更多爱“新”场景,构建“小哥‘益’起说”议事协商机制,组建“益行卫士”志愿者队等,推动更多新就业群体从“双向奔赴”走向“双向融入”。
服务是“聊”出来的
如今,西苑社区有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阳光照射着通透的户外驿站,三三两两的“小哥”坐在石墩上休息,周边配备着直饮水机、医药箱、阅读角、小哥食堂……
“与之前相比,这里的环境可谓是焕然一新。”三墩镇西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居纳感慨道。
变化发生在去年8月。“之前,这幢楼周边环境脏乱、人车秩序混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当时,曹居纳就暗下决心,要将这片区域“改头换面”。
“如果‘小哥’经常在这里聚集,我们何不把它改造成服务‘小哥’的驿站呢?”变化也是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发生的——
“有‘小哥’反映,天热时温度太高没有空调,冬天也没有提供热水的地方,我们就对接周边的爱心商家,对‘小哥’适时开放;在关注到‘小哥’饮食不规律的现象后,驿站配备了预防胃病的健胃药,基本上每隔两天药箱就空了一大半;关于‘小哥’反映的出入小区问题,我们协调了辖区5个小区物业配合提供平衡车、小推车……”
“这些服务,都是跟‘小哥’聊出来的。”现在,曹居纳的手机通讯录里,依然留存有不少外卖小哥的号码,她清晰地记得一次次主动上前询问、沟通,是她与新就业群体建立联系的关键。
因驿站属户外场地,完善基础设施存在制约性,西苑社区就在引导社会爱心力量上下功夫。
比如,小哥食堂的设立。“我们在调查了周边餐饮店的卫生环境、价格、餐饮种类等综合考量下,选择其中一家作为小哥食堂。” 曹居纳说,“店铺也十分乐意,给予小哥群体相应的优惠,并提供热水、空调、充电等服务。”
细节之处,彰显温度。目前,西苑社区的社工每周会来到驿站进行1—2次的物资补给;而在此歇歇脚,已成为不少外卖小哥的日常习惯。
一群人的双向奔赴
随着收集到“小哥”的建设性意见不断增加,西苑社区暖蜂驿站为社区与新就业群体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并衍生出一项新型议事协商形式——小哥“益”起说。
议事时间定于每季度第一周的周一下午。“大多数时间,他们一直‘在路上’,一般是下午2点半到4点,稍微空闲些。”曹居纳对新就业群体,尤其是外卖小哥的“时间安排”谙熟于心。
除了每季度的议事,在“暖蜂驿站”的一旁,还挂着24小时开放的信箱。“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们采用全天候开放的议事形式,鼓励‘小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畅所欲言。”曹居纳说。
从事外卖工作4年的韩小益,几乎每次议事活动都在场。久而久之,社区发现了他为人热心,鼓励他带动更多的“小哥”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
由此,以他名字命名的“益行卫士”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韩小益作为队长,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凝聚更多“小哥”力量。目前,该志愿服务队涵盖了社区、物业及新就业群体人员,数量维持在50人上下。
每当社区有所需,服务队自发响应,协助社区在文明实践、政策宣传、平安巡防、关爱老人等方面开展工作。
比如,“小哥”们会穿上红马甲,化身为交通志愿者,参与城市交通引导;当台风来临时,“小哥”们利用熟悉周边环境的优势,成为社区抵御台风的“新”力量;“小哥”们还会协助社区,维护驿站周边环境卫生,并与物业方建立了和谐互助的良好关系。
“空闲的时候,能做一些帮助这座城市的事情挺有意义的。”在韩小益简单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内心对社区服务的认可。
实际上,三墩镇西苑社区的暖蜂驿站是西湖区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一大缩影。今年以来,西湖区全力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推进建设多个“小哥友好小区(楼宇)”。
城市对新就业群体更友好,新就业群体在城市更有为。三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到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双向奔赴之下走向融合,让城市更温暖、生活更幸福。”
(图片由三墩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