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概互联和纳斯达克无法互相理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马斯克从不掩饰对腾讯的羡慕,他一直把微信作为X的发展目标。在他眼里,X不止是一个“美国微博”,还有希望承载社交和生活需求。按照他自己的披露,X将分别支持聊天、电话、点对点支付等功能,显然是在全面对标微信。微信生意虽好,但腾讯也对马斯克所在的美国互联网市场有些羡慕。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直言,中国的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尽管腾讯拥有强大的AI大模型和企业服务布局,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吃到像微软和谷歌一样大的AI红利。除了股价走势,2024年里,中美互联网还表现出了更多不同:中国的BBS龙头倒闭,美国的BBS龙头完成上市。中国电商平台大量赚钱,美国电商平台却只能靠云服务提供利润。整个2024年里,除了广告这个硬通货,中美互联网最赚钱的生意几乎不重叠。显然,“Copy to China”的时代早已过去,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同样的种子在两片土地里开出的果实实在是差异太大。中美互联网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追赶或者超越,而是走上了不同的分岔口,彼此之间的借鉴意义变得越来越小。一、东方印钞机,西方吞金兽马斯克不做游戏,否则他对腾讯的羡慕还要多一分。虽然《黑神话:悟空》是2024年中国游戏界最大的惊喜,但在商业上,中国游戏2024年最大的成功恰恰来自《黑神话》之外,在3A游戏之外。腾讯以手游为核心的产品矩阵,表现出了远远超出买断制3A游戏的商业能力。二季度,腾讯本土游戏收入同比增长9%,三季度再次同比增长14%。远远超过全球其他主要游戏公司的增速。各种5年、10年的老游戏、老IP势头丝毫不减,赚取着屡创新高的收入。腾讯各种老游戏丝毫没有展现出颓势。在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不断重复“常青树游戏”一词。“常青”的另一面是吃老本,对当下的腾讯游戏来说,吃老本就已经很赚钱了。美国最大的游戏公司EA在玩家群体中有个外号:美国腾讯,但它的业绩却没有像腾讯一样高歌猛进。三季度,EA的收入只增长了8%,与此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26%,连续两个季度遭遇25%以上的利润下滑。EA正处在转型之中,旧有的IP模式正在受到市场的考验。2024年年初,EA就宣布了一次5%裁员。而2023年,EA就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裁员。在商业模式上,所谓的“美国腾讯”,和真正的腾讯之间显然存在着差距。相比2024年的育碧,EA的日子已经算不错了。育碧的总部虽然在法国,但按照财报数据,北美市场占据其营收高达60%,只比腾讯游戏在中国的占比低了10个百分点。但美国市场却没有给育碧良好的回报,由于业绩的严重下滑,育碧的股价相比去年同期已经腰斩。收购的传闻也随之到来,多个消息源同时披露,育碧可能会于2025年出售掉自家旗下的业务资产,完成拆分重组。这个在玩家眼里地位极高的游戏公司,有可能会成为历史。图:育碧的收入结构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商业模式的不同。虽然都是游戏厂商,但腾讯和育碧的商业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更像是互联网公司,通过流量、虚拟商品出售来赚钱,而后者所处的3A买断制游戏市场,则更像是电影公司的生意,充满了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欧美游戏厂商也渴望利润更丰厚的手游市场,但他们的主机游戏发展较早,市场早已成熟,手游的规模有限。按照Xsolla不久前的预测,2024年移动游戏总收入将达到987 亿美元,但其中346亿美元都在中国,650亿美元都在亚洲,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北美在手游市场仅有250亿美元的规模。好消息是,2024年,美国手游市场持续增长,按照Xsolla的预计将会增长25%左右,2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足以保障它成为手游的沃土。坏消息是,这些红利并不一定全部被本土公司,尤其是本土大厂吃下。强大的中国市场,孕育出了强大的中国手游,它们在全球手游市场都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抛开一直以来在海外攻城略地的腾讯、网易、米哈游不谈,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在2024年长期霸榜着国产游戏出海榜。仅截至三季度,全球下载量就超过了9000万,累计收入超过了13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主机和PC游戏在“严肃游戏”中的强势,美国手游市场大量集中在休闲游戏方面。按照点点数据,休闲游戏是美国游戏市场的第一品类。在这种品类,巨头的流量优势和资金优势更难发挥出来。观察美国手游收入排行榜不难发现,其中充斥了大量的小型公司、海外公司。前十名里很难找到重叠的厂商,市场非常分散。图:2024年H1美国手游内购收入榜,数据来源点点数据美国游戏市场有着另一种好生意的形态:游戏平台。这是一种类似“苹果税”的生意,向游戏开发者收取费用,利润率天然存在优势。在这门生意上,买断制游戏更发达的美国市场领先了许多。以《黑神话》为例,结合多个公开数据,Steam成为了2024年爆款国产游戏《黑神话》的绝对主要销售平台,而在总销量突破千万的时候,国产平台Wegame的估算销量(按照通关率和通关人数估算得出)只有百万左右。在国产游戏中都如此强势,其他游戏更不用说。在这门“收税”的生意里,美国市场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二、阿里电商养云,亚马逊云养电商临近年底,苹果又发布了App store的年度榜单。前四名里,有三个都与马斯克有关:第四名的ChatGPT,马斯克曾是它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ChatGPT也是xAI最大的竞争对手。第三名的Tiktok,是马斯克直接发文支持的对象,他在2024年4月旗帜鲜明地反对有关它的禁令。第二名的Threads某种程度上就是马斯克创造的——正是由于马斯克对推特的巨大改变,才有了用户和广告主的流失,Meta恰逢其时地推出了Threads。但它们都不是2024年最大的赢家,Temu才是。这个电商平台连续第二年夺得了下载榜的冠军,成为了全球新增用户最多的APP。一整年里,Temu几乎在全球披荆斩棘:在巴西,Temu成为了第五大电商平台;在法国,Temu的月活人数达到1200万;在德国,Temu更是拥有1630万月活.....但这些仍然抵不上中国市场的吸金能力。拼多多三季报显示,以国内电商为主的广告收入高达494亿元,几乎与交易服务费的收入持平,三个季度总计约1400亿元,增速始终位居高位。整个2024年,国内电商的最大标签或许是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它强大的盈利能力有些被忽略了。2024年,中国最赚钱的前十家互联网公司里,电商占了三个半——阿里、京东、拼多多。除此之外,还有字节跳动这家同时以广告和电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互联网公司。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多个第三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占比大概占到全球的一半。同样的生意,换到美国市场反倒成巨头利润的“拖油瓶”。三季度,亚马逊的在线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7.2%,但却没有跑赢15%的全球电商大盘增幅。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让亚马逊愈发担忧,亚马逊推出了类似拼多多的折扣商店“Haul”,试图对抗来自大洋彼岸的跨境电商四小龙。利润率上,亚马逊收入超过千亿的在线零售业务,在三季度却只创造了不到100亿的运营利润。亚马逊电商利润偏低不是个秘密,毕竟它的模式是较重的自营商店,但平台型的eBay表现也不怎么样,三季度,美国电商“二哥”eBay净利润同比下滑51%,时隔一个季度再次出现利润大幅度下滑。对比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能够明显发现电商生意在两个市场的不同。从业务构成来看,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几乎是复制粘贴出来的。他们的核心业务均由电商+云,但利润表现天差地别。阿里巴巴这边,电商是完全的印钞机,第三季度(自然季度,下同)淘天集团的EBITA达到了45%。阿里云这边,虽然EBITA利润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也只有9%,比电商差了太多。而在亚马逊身上,这两个业务的吸金能力对比是反过来的:云服务AWS太强了,亚马逊电商的盈利能力却差了许多。在阿里云的运营利润只有9%的同时,AWS的营业利润率常年高达30%,2024年三季度已经达到了38.1%。亚马逊17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中,有104亿由AWS贡献,要知道,AWS的收入只有274亿美元,而亚马逊的电商业务(在线商店+平台+广告)收入近1000亿美元。这种利润率上的巨大差距,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同样的业务。不过在美国,有一种电商在2024年表现非常优异,甚至比在中国更好做:那就是品牌独立站,和零售商的“独立站”。沃尔玛三季度的财报里,全球电商销售额大涨27%,带动沃尔玛这个老公司依然获得了5.5%的收入增长。此外,Costco、塔吉特等零售商也都在电商渠道里收益颇丰。三、寻找自己的AI道路亚马逊这种业务特点在电商时代有些吃亏,但切换到AI时代,就显得很香了。三季度业绩会上,腾讯的管理层表达了一个无奈:中国实际上没有一个非常大的ToB市场,SaaS生态系统在中国并不那么活跃,总之,中国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腾讯似乎放弃了将美国AI市场作为自己的对标对象。其实美国公司也不是都找到了AI的好商业模式,对缺乏云服务布局的硅谷公司来说,靠AI赚钱同样艰难。持有算力第二多的扎克伯格,也在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会上坦言,投资者和公司对生成式语言大模型的投入,可能要好多年才能见到成果。但硅谷也的确有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AI赚到了大钱。抛开卖铲人英伟达不谈,微软在2024财年的总营收达到了245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6%,净利润同比增长22%。按照微软管理层的最新预计,AI生意会在下个季度(2025财年第二财季)为他们带来10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借助Office、Windows、浏览器、云服务上的长期布局,Copilot找到了大量的入口来变现自己的能力。谷歌在云服务中的市场地位无法与微软相比,但同样从AI中获益良多。三季度,谷歌云收入同比增长近35%,远远超过了广告业务的12%,已经成为了谷歌最强力的增长引擎。谷歌将云业务的表现归功于AI,Gemini大模型已经融入了谷歌的全栈产品线,在各个领域通过订阅创造收入。但国内几家云服务的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数字显然小了太多,的确如腾讯所说,难以在大厂云服务的财报中看到爆炸增长。不过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在探索自己的AI商业模式,这其中也未必没有自己的优势。以腾讯为例,这家业务非常庞杂的互联网巨头,正在把生态作为自己AI布局的关键词。据其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元宝只是腾讯混元大模型的一个出口。腾讯内部不是all in大模型,而是大模型在任何一个产品里面。”虽然在云服务上没有微软那样丰富的服务,但微信在C端的布局遍布内容、广告、社交、生活、金融、这种生态即便是Meta和谷歌也不能比拟。当然,成熟的商业模式对元宝和混元大模型来说言之尚早,但这种完全沉淀在庞大生态里的AI布局,显然比单一的AI应用有更多可能性。抖音也是另辟蹊径,进军了AI玩具市场,“显眼包”,BubblePal先后成为爆品。抖音,也包括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一个优势是,他们拥有电商、内容构成的庞大广告生态,而AI能够提高转化效率——谷歌已经证明这是可行的。四、哪里都有好生意中美互联网在2024年还有许多领域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荷尔蒙经济这边。最近大火的OnlyFans一年狂揽66亿美元的收入,增速高达19%,而另一边的陌陌却连续迎来收入和利润的下滑。长视频这边,爱奇艺业绩面临增长压力,最新的净利润只剩下2.29亿元,但奈飞股价在面对TikTok、Reels等短视频产品的冲击下却屡创新高。最新的季度盈利已经达到了23.64亿美元,净利润率超过了20%,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意。图:过去一年爱奇艺(上)奈飞(下)的股价趋势,也反映着他们的利润变化趋势OTA这边,携程业绩大放异彩,净利润大增40%以上,三季度158亿元的营收下创造了67.65亿元的净利润。但Booking的利润增长却有些停滞。社交媒体这边,2024年3月,Reddit成功上市,尽管短暂经历了破发,但眼下其股价已经超过了上市前的三倍。作为一个古老的商业模式,Reddit的商业表现却完全不老。三季度,Reddit的收入同比增长67.87%,成立以来首次盈利,日活用户同比增长47%。并且Reddit的用户结构还异常年轻。在中国年轻人纷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马斯克从不掩饰对腾讯的羡慕,他一直把微信作为X的发展目标。在他眼里,X不止是一个“美国微博”,还有希望承载社交和生活需求。按照他自己的披露,X将分别支持聊天、电话、点对点支付等功能,显然是在全面对标微信。
微信生意虽好,但腾讯也对马斯克所在的美国互联网市场有些羡慕。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直言,中国的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尽管腾讯拥有强大的AI大模型和企业服务布局,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吃到像微软和谷歌一样大的AI红利。
除了股价走势,2024年里,中美互联网还表现出了更多不同:中国的BBS龙头倒闭,美国的BBS龙头完成上市。中国电商平台大量赚钱,美国电商平台却只能靠云服务提供利润。
整个2024年里,除了广告这个硬通货,中美互联网最赚钱的生意几乎不重叠。
显然,“Copy to China”的时代早已过去,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同样的种子在两片土地里开出的果实实在是差异太大。中美互联网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追赶或者超越,而是走上了不同的分岔口,彼此之间的借鉴意义变得越来越小。
一、东方印钞机,西方吞金兽
马斯克不做游戏,否则他对腾讯的羡慕还要多一分。
虽然《黑神话:悟空》是2024年中国游戏界最大的惊喜,但在商业上,中国游戏2024年最大的成功恰恰来自《黑神话》之外,在3A游戏之外。腾讯以手游为核心的产品矩阵,表现出了远远超出买断制3A游戏的商业能力。
二季度,腾讯本土游戏收入同比增长9%,三季度再次同比增长14%。远远超过全球其他主要游戏公司的增速。各种5年、10年的老游戏、老IP势头丝毫不减,赚取着屡创新高的收入。腾讯各种老游戏丝毫没有展现出颓势。在过去几个季度的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不断重复“常青树游戏”一词。
“常青”的另一面是吃老本,对当下的腾讯游戏来说,吃老本就已经很赚钱了。
美国最大的游戏公司EA在玩家群体中有个外号:美国腾讯,但它的业绩却没有像腾讯一样高歌猛进。三季度,EA的收入只增长了8%,与此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26%,连续两个季度遭遇25%以上的利润下滑。
EA正处在转型之中,旧有的IP模式正在受到市场的考验。2024年年初,EA就宣布了一次5%裁员。而2023年,EA就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裁员。在商业模式上,所谓的“美国腾讯”,和真正的腾讯之间显然存在着差距。
相比2024年的育碧,EA的日子已经算不错了。育碧的总部虽然在法国,但按照财报数据,北美市场占据其营收高达60%,只比腾讯游戏在中国的占比低了10个百分点。但美国市场却没有给育碧良好的回报,由于业绩的严重下滑,育碧的股价相比去年同期已经腰斩。
收购的传闻也随之到来,多个消息源同时披露,育碧可能会于2025年出售掉自家旗下的业务资产,完成拆分重组。这个在玩家眼里地位极高的游戏公司,有可能会成为历史。
图:育碧的收入结构
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商业模式的不同。虽然都是游戏厂商,但腾讯和育碧的商业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更像是互联网公司,通过流量、虚拟商品出售来赚钱,而后者所处的3A买断制游戏市场,则更像是电影公司的生意,充满了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
欧美游戏厂商也渴望利润更丰厚的手游市场,但他们的主机游戏发展较早,市场早已成熟,手游的规模有限。按照Xsolla不久前的预测,2024年移动游戏总收入将达到987 亿美元,但其中346亿美元都在中国,650亿美元都在亚洲,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北美在手游市场仅有250亿美元的规模。
好消息是,2024年,美国手游市场持续增长,按照Xsolla的预计将会增长25%左右,2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足以保障它成为手游的沃土。
坏消息是,这些红利并不一定全部被本土公司,尤其是本土大厂吃下。强大的中国市场,孕育出了强大的中国手游,它们在全球手游市场都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抛开一直以来在海外攻城略地的腾讯、网易、米哈游不谈,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在2024年长期霸榜着国产游戏出海榜。仅截至三季度,全球下载量就超过了9000万,累计收入超过了13亿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主机和PC游戏在“严肃游戏”中的强势,美国手游市场大量集中在休闲游戏方面。按照点点数据,休闲游戏是美国游戏市场的第一品类。在这种品类,巨头的流量优势和资金优势更难发挥出来。
观察美国手游收入排行榜不难发现,其中充斥了大量的小型公司、海外公司。前十名里很难找到重叠的厂商,市场非常分散。
图:2024年H1美国手游内购收入榜,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美国游戏市场有着另一种好生意的形态:游戏平台。这是一种类似“苹果税”的生意,向游戏开发者收取费用,利润率天然存在优势。
在这门生意上,买断制游戏更发达的美国市场领先了许多。以《黑神话》为例,结合多个公开数据,Steam成为了2024年爆款国产游戏《黑神话》的绝对主要销售平台,而在总销量突破千万的时候,国产平台Wegame的估算销量(按照通关率和通关人数估算得出)只有百万左右。在国产游戏中都如此强势,其他游戏更不用说。在这门“收税”的生意里,美国市场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
二、阿里电商养云,亚马逊云养电商
临近年底,苹果又发布了App store的年度榜单。前四名里,有三个都与马斯克有关:第四名的ChatGPT,马斯克曾是它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ChatGPT也是xAI最大的竞争对手。第三名的Tiktok,是马斯克直接发文支持的对象,他在2024年4月旗帜鲜明地反对有关它的禁令。第二名的Threads某种程度上就是马斯克创造的——正是由于马斯克对推特的巨大改变,才有了用户和广告主的流失,Meta恰逢其时地推出了Threads。
但它们都不是2024年最大的赢家,Temu才是。这个电商平台连续第二年夺得了下载榜的冠军,成为了全球新增用户最多的APP。
一整年里,Temu几乎在全球披荆斩棘:在巴西,Temu成为了第五大电商平台;在法国,Temu的月活人数达到1200万;在德国,Temu更是拥有1630万月活.....
但这些仍然抵不上中国市场的吸金能力。
拼多多三季报显示,以国内电商为主的广告收入高达494亿元,几乎与交易服务费的收入持平,三个季度总计约1400亿元,增速始终位居高位。整个2024年,国内电商的最大标签或许是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它强大的盈利能力有些被忽略了。
2024年,中国最赚钱的前十家互联网公司里,电商占了三个半——阿里、京东、拼多多。除此之外,还有字节跳动这家同时以广告和电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互联网公司。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多个第三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占比大概占到全球的一半。
同样的生意,换到美国市场反倒成巨头利润的“拖油瓶”。
三季度,亚马逊的在线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7.2%,但却没有跑赢15%的全球电商大盘增幅。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让亚马逊愈发担忧,亚马逊推出了类似拼多多的折扣商店“Haul”,试图对抗来自大洋彼岸的跨境电商四小龙。
利润率上,亚马逊收入超过千亿的在线零售业务,在三季度却只创造了不到100亿的运营利润。亚马逊电商利润偏低不是个秘密,毕竟它的模式是较重的自营商店,但平台型的eBay表现也不怎么样,三季度,美国电商“二哥”eBay净利润同比下滑51%,时隔一个季度再次出现利润大幅度下滑。
对比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能够明显发现电商生意在两个市场的不同。
从业务构成来看,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几乎是复制粘贴出来的。他们的核心业务均由电商+云,但利润表现天差地别。阿里巴巴这边,电商是完全的印钞机,第三季度(自然季度,下同)淘天集团的EBITA达到了45%。阿里云这边,虽然EBITA利润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也只有9%,比电商差了太多。
而在亚马逊身上,这两个业务的吸金能力对比是反过来的:云服务AWS太强了,亚马逊电商的盈利能力却差了许多。在阿里云的运营利润只有9%的同时,AWS的营业利润率常年高达30%,2024年三季度已经达到了38.1%。亚马逊17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中,有104亿由AWS贡献,要知道,AWS的收入只有274亿美元,而亚马逊的电商业务(在线商店+平台+广告)收入近1000亿美元。
这种利润率上的巨大差距,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同样的业务。
不过在美国,有一种电商在2024年表现非常优异,甚至比在中国更好做:那就是品牌独立站,和零售商的“独立站”。沃尔玛三季度的财报里,全球电商销售额大涨27%,带动沃尔玛这个老公司依然获得了5.5%的收入增长。此外,Costco、塔吉特等零售商也都在电商渠道里收益颇丰。
三、寻找自己的AI道路
亚马逊这种业务特点在电商时代有些吃亏,但切换到AI时代,就显得很香了。
三季度业绩会上,腾讯的管理层表达了一个无奈:中国实际上没有一个非常大的ToB市场,SaaS生态系统在中国并不那么活跃,总之,中国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腾讯似乎放弃了将美国AI市场作为自己的对标对象。
其实美国公司也不是都找到了AI的好商业模式,对缺乏云服务布局的硅谷公司来说,靠AI赚钱同样艰难。持有算力第二多的扎克伯格,也在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会上坦言,投资者和公司对生成式语言大模型的投入,可能要好多年才能见到成果。
但硅谷也的确有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AI赚到了大钱。抛开卖铲人英伟达不谈,微软在2024财年的总营收达到了245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6%,净利润同比增长22%。
按照微软管理层的最新预计,AI生意会在下个季度(2025财年第二财季)为他们带来10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借助Office、Windows、浏览器、云服务上的长期布局,Copilot找到了大量的入口来变现自己的能力。
谷歌在云服务中的市场地位无法与微软相比,但同样从AI中获益良多。三季度,谷歌云收入同比增长近35%,远远超过了广告业务的12%,已经成为了谷歌最强力的增长引擎。谷歌将云业务的表现归功于AI,Gemini大模型已经融入了谷歌的全栈产品线,在各个领域通过订阅创造收入。
但国内几家云服务的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数字显然小了太多,的确如腾讯所说,难以在大厂云服务的财报中看到爆炸增长。
不过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在探索自己的AI商业模式,这其中也未必没有自己的优势。
以腾讯为例,这家业务非常庞杂的互联网巨头,正在把生态作为自己AI布局的关键词。据其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元宝只是腾讯混元大模型的一个出口。腾讯内部不是all in大模型,而是大模型在任何一个产品里面。”
虽然在云服务上没有微软那样丰富的服务,但微信在C端的布局遍布内容、广告、社交、生活、金融、这种生态即便是Meta和谷歌也不能比拟。当然,成熟的商业模式对元宝和混元大模型来说言之尚早,但这种完全沉淀在庞大生态里的AI布局,显然比单一的AI应用有更多可能性。
抖音也是另辟蹊径,进军了AI玩具市场,“显眼包”,BubblePal先后成为爆品。抖音,也包括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一个优势是,他们拥有电商、内容构成的庞大广告生态,而AI能够提高转化效率——谷歌已经证明这是可行的。
四、哪里都有好生意
中美互联网在2024年还有许多领域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
荷尔蒙经济这边。最近大火的OnlyFans一年狂揽66亿美元的收入,增速高达19%,而另一边的陌陌却连续迎来收入和利润的下滑。
长视频这边,爱奇艺业绩面临增长压力,最新的净利润只剩下2.29亿元,但奈飞股价在面对TikTok、Reels等短视频产品的冲击下却屡创新高。最新的季度盈利已经达到了23.64亿美元,净利润率超过了20%,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意。
图:过去一年爱奇艺(上)奈飞(下)的股价趋势,也反映着他们的利润变化趋势
OTA这边,携程业绩大放异彩,净利润大增40%以上,三季度158亿元的营收下创造了67.65亿元的净利润。但Booking的利润增长却有些停滞。
社交媒体这边,2024年3月,Reddit成功上市,尽管短暂经历了破发,但眼下其股价已经超过了上市前的三倍。
作为一个古老的商业模式,Reddit的商业表现却完全不老。三季度,Reddit的收入同比增长67.87%,成立以来首次盈利,日活用户同比增长47%。并且Reddit的用户结构还异常年轻。
在中国年轻人纷纷拥抱短视频的同时,就连中老年人都不再青睐BBS的2024年,美国的年轻人竟然还在大规模地涌入一种古老社区,这种巨大的差异实在是难以解释。
虽然无法解释所有差异形成的原因,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中美互联网不必彼此羡慕,每个市场都永远有好生意的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