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最高爵位诸侯国有八个,为何都没有成为春秋大国?

因为“公侯伯子男”这个爵位等级是错误的。 大家认知中的爵位等级是后世对西周时期的想象,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对爵位等级搞不清楚了。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其实也不怪孟子,因为孟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4 世纪和 3 世纪之间的战国中前期,距离西周初年已经过去了 700 年之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教育家来阐述元代的官职体系,这在缺乏足够史料传承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准确。 西汉时期的礼记延续了孟子的描述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后世的人们就把这种划分记住了,以为这 5 种爵位是从公到男逐渐降低的。 其实不然,按照现在的考古揭示,这 5 个爵位,其实是 3 个种类分别是——公自成一类,伯和子是一类,侯和男是一类。 公的由来 公这个爵位其实并不是实力的体现,在公羊传里其实有过相关记载。 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 也就是说公其实是个尊号,2 类人可以称公,第一类是天子的三公,这是在朝内的顶级官职体现。第二类是王者之后称公,也就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后代也叫做公。 题主所说的 8 个公爵国中,有 6 个是王者之后,分别对应炎帝、黄帝、尧、舜、禹、汤。 另外 2 个应该是指的虞国和虢国,虢国很明确在周代世袭高官,所以相当多的虢国国君被称作虢公某,至于虞国是周代同源的国家,可能在某个时代因为亲属关系担任过特定职位,因此某个时间上也可以称作公。 周公旦也是因为在朝廷里做官而被称作周公。所以公不等于诸侯国的真实实力,而是地位尊贵的体现。 严格来说,公的实力不一定凌驾于其他爵位之上,甚至按照王者之后称公的说法,大概率这些公的实力很弱,只有个虚衔。这也就是很难成为春秋大国的原因。 侯和男 侯和男则是从功能性职务而衍生出的爵位,这在西周早期是有记录的,比如尚书里说过: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侯的本意是射箭的靶子,从而引申出军事意义,侯这个职务本身就是斥候的意思,而到了国家层面,商周时期的武装殖民过程中通过侯这个爵位占据土地开拓疆域,是明显的诸侯国雏形。甲骨文里已经有侯,所以商代传闻的各种侯都是真实的,这个侯的用法也就在周代延续了下去。 因此在外服有封地的诸侯国,都可以称为某侯。 而后面的甸男卫邦伯这几个称谓因为断句不同可能有不同意义,但是看后面内服的描述,不仅有百官,也有宗室等其他类型的人员,因此甸、男、卫这几个也是不同类型的职务。 其中男很可能是负责管理耕种的,甸有人分析可能是负责田猎的。 不论具体是什么,这两类都不是专门的割据势力,虽然可能因为职务的情况而被授予某块土地,但和侯这种专业的武装殖民者必然不同。 甸可能因为田猎的重要性不如耕种随着时间逐渐消失,而专门管理王室外服耕种事务的男这个爵位应该也没有特别多的数量可以称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因此不是很多见。 伯和子 伯和子其实是个对立的关系。 原因在于伯是周人的文化里对某个家族老大的称呼。 某伯,其实是对于已经创立分家的这个周人文化圈中家族头目的称呼。只要你认同周人的这种文化,都可以称作伯,甚至可以与其他爵位并称。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 左传这里提到郑伯,显然说的是郑国这个姬姓分支的头头,而男应该就是郑最初实际上的职务,这里可以伯和男在一起表示郑伯这个家族的头头其实是男这个职务。 其他的围绕在周人文化圈里各个家族头目,经常都被称为伯,比如晋伯、秦伯、曹伯等等。 子则是在商人文化圈获得认可的贵族身份或者是从商代就获封的诸侯。有时候子是在周人文化圈内臣服于周天子的诸侯,但是也有很多是在周人文化圈外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国家。 比如在燕山附近存在大量子姓国家,如孤竹、代国、无终、箕子朝鲜等。 子是商代王族姓氏,或许在商代就已经像周人进行武装殖民一样,将同族分封到各地或者原本商人就是从华北平原北部崛起的国家。 代国后来被晋国的赵氏所灭,明确记载代国是子姓。 孤竹国是子姓,墨胎氏,伯夷叔齐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无终国也是子姓——无终子国,浭水西至雍奴入海。另外无终国还有人说是山戎的一支“无终本山戎国也”。这样说起来山戎也就是子姓的国家。 这样大家就能够联想到在周人灭商之后,燕国虽然占据了华北平原北部的土地,但是却无法再向北推进,从山西北部大同盆地(代国)到北京西北部(山戎),东北部(无终国),唐山到辽西走廊(孤竹国),再到辽东半岛(箕子朝鲜)仍然还是商人分支建立的国家,直到齐桓公灭了一波。 上面这些国家很多是在周人统治范围之外,在周人统治范围之内的受商代分封的那些实力哪怕因为害怕周人的势力而臣服,还是会被称作某子(有蛮夷身份识别的意味)。 伯和子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比如杞国国君,按道理是所谓的公,但是那是个尊号,在作为周人认可的诸侯的时候,会被称作杞伯。左传正义记载的杞成公,因为用夷人的礼法,就被记载成杞子 杞入《春秋》以来,唯僖二十三年杞成公卒,用夷礼,书“杞子卒”,未尝书杞君之名也。 综上所述,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等级的爵位是后世人们对不明历史的误解,但由于这种认知形成在汉代,因此作为正统朝代的认知逐渐被延续到了以后。其实这 5 个爵位的意义原本各有不同,不是一套体系内,甚至可以互相替换或者连到一起使用的。 查看知乎讨论

十二月 22, 2024 - 09:54
 4322
西周最高爵位诸侯国有八个,为何都没有成为春秋大国?
头图

因为“公侯伯子男”这个爵位等级是错误的。

大家认知中的爵位等级是后世对西周时期的想象,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对爵位等级搞不清楚了。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其实也不怪孟子,因为孟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4 世纪和 3 世纪之间的战国中前期,距离西周初年已经过去了 700 年之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教育家来阐述元代的官职体系,这在缺乏足够史料传承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准确。

西汉时期的礼记延续了孟子的描述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后世的人们就把这种划分记住了,以为这 5 种爵位是从公到男逐渐降低的。

其实不然,按照现在的考古揭示,这 5 个爵位,其实是 3 个种类分别是——公自成一类,伯和子是一类,侯和男是一类。

公的由来

公这个爵位其实并不是实力的体现,在公羊传里其实有过相关记载。

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

也就是说公其实是个尊号,2 类人可以称公,第一类是天子的三公,这是在朝内的顶级官职体现。第二类是王者之后称公,也就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后代也叫做公。

题主所说的 8 个公爵国中,有 6 个是王者之后,分别对应炎帝、黄帝、尧、舜、禹、汤。

另外 2 个应该是指的虞国和虢国,虢国很明确在周代世袭高官,所以相当多的虢国国君被称作虢公某,至于虞国是周代同源的国家,可能在某个时代因为亲属关系担任过特定职位,因此某个时间上也可以称作公。

周公旦也是因为在朝廷里做官而被称作周公。所以公不等于诸侯国的真实实力,而是地位尊贵的体现

严格来说,公的实力不一定凌驾于其他爵位之上,甚至按照王者之后称公的说法,大概率这些公的实力很弱,只有个虚衔。这也就是很难成为春秋大国的原因。

侯和男

侯和男则是从功能性职务而衍生出的爵位,这在西周早期是有记录的,比如尚书里说过: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侯的本意是射箭的靶子,从而引申出军事意义,侯这个职务本身就是斥候的意思,而到了国家层面,商周时期的武装殖民过程中通过侯这个爵位占据土地开拓疆域,是明显的诸侯国雏形。甲骨文里已经有侯,所以商代传闻的各种侯都是真实的,这个侯的用法也就在周代延续了下去。

因此在外服有封地的诸侯国,都可以称为某侯。

而后面的甸男卫邦伯这几个称谓因为断句不同可能有不同意义,但是看后面内服的描述,不仅有百官,也有宗室等其他类型的人员,因此甸、男、卫这几个也是不同类型的职务。

其中男很可能是负责管理耕种的,甸有人分析可能是负责田猎的。

不论具体是什么,这两类都不是专门的割据势力,虽然可能因为职务的情况而被授予某块土地,但和侯这种专业的武装殖民者必然不同。

甸可能因为田猎的重要性不如耕种随着时间逐渐消失,而专门管理王室外服耕种事务的男这个爵位应该也没有特别多的数量可以称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因此不是很多见。

伯和子

伯和子其实是个对立的关系。

原因在于伯是周人的文化里对某个家族老大的称呼。

某伯,其实是对于已经创立分家的这个周人文化圈中家族头目的称呼。只要你认同周人的这种文化,都可以称作伯,甚至可以与其他爵位并称。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

左传这里提到郑伯,显然说的是郑国这个姬姓分支的头头,而男应该就是郑最初实际上的职务,这里可以伯和男在一起表示郑伯这个家族的头头其实是男这个职务。

其他的围绕在周人文化圈里各个家族头目,经常都被称为伯,比如晋伯、秦伯、曹伯等等。

子则是在商人文化圈获得认可的贵族身份或者是从商代就获封的诸侯。有时候子是在周人文化圈内臣服于周天子的诸侯,但是也有很多是在周人文化圈外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国家。

比如在燕山附近存在大量子姓国家,如孤竹、代国、无终、箕子朝鲜等。

子是商代王族姓氏,或许在商代就已经像周人进行武装殖民一样,将同族分封到各地或者原本商人就是从华北平原北部崛起的国家。

代国后来被晋国的赵氏所灭,明确记载代国是子姓。

孤竹国是子姓,墨胎氏,伯夷叔齐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无终国也是子姓——无终子国,浭水西至雍奴入海。另外无终国还有人说是山戎的一支“无终本山戎国也”。这样说起来山戎也就是子姓的国家。

这样大家就能够联想到在周人灭商之后,燕国虽然占据了华北平原北部的土地,但是却无法再向北推进,从山西北部大同盆地(代国)到北京西北部(山戎),东北部(无终国),唐山到辽西走廊(孤竹国),再到辽东半岛(箕子朝鲜)仍然还是商人分支建立的国家,直到齐桓公灭了一波。

上面这些国家很多是在周人统治范围之外,在周人统治范围之内的受商代分封的那些实力哪怕因为害怕周人的势力而臣服,还是会被称作某子(有蛮夷身份识别的意味)。

伯和子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比如杞国国君,按道理是所谓的公,但是那是个尊号,在作为周人认可的诸侯的时候,会被称作杞伯。左传正义记载的杞成公,因为用夷人的礼法,就被记载成杞子

杞入《春秋》以来,唯僖二十三年杞成公卒,用夷礼,书“杞子卒”,未尝书杞君之名也。

综上所述,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等级的爵位是后世人们对不明历史的误解,但由于这种认知形成在汉代,因此作为正统朝代的认知逐渐被延续到了以后。其实这 5 个爵位的意义原本各有不同,不是一套体系内,甚至可以互相替换或者连到一起使用的。